小麦机械化免耕覆膜播种效果显着

小麦机械化免耕覆膜播种效果显着

一、机械化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效果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郑乐[1](2018)在《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认为近年来,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稻种植中用工多、人工成本高、南方稻区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韧性强等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稻精量直播技术相结合,借鉴保护性耕作中条带旋耕理念,提出了一种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技术,研制了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对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及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测定了土壤相关参数,对南方稻区水稻根茬复合体剪切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三种破茬圆盘进行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型孔轮式排种器和弹性地轮驱动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南方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对南方稻区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自制的剪切试验装置对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进行了剪切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限剪切应力与复合体的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幂函数关系;与根茬-土壤复合体直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剪切速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剪切位置距离根茬中心越远极限剪应力越小,切刃刃角越小极限剪切应力也越小。在4种形状的刃口切刀中,凹圆弧切刃的极限剪切应力最小。在剪切速度450 mm/min、含水率25%、切刃刃角15°时,极限剪切应力最小,为水稻根茬破茬开沟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南方稻区土壤和水稻秸秆的离散元模型,以三种类型的破茬圆盘刀、台车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了验证,两种试验误差为12%30%。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缺口圆盘作为主要的破茬工作部件,据此设计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25%之间、秸秆覆盖量小于0.6kg/m2、缺口圆盘直径Φ为435mm、驱动刀轴转速为350r/min、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时破茬装置的秸秆切断率和根茬率可以达到90%。(3)设计了一种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可同步完成驱动破茬、开沟、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对水稻免耕旱穴直播机的破茬性能、开沟性能、排种器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增加时,水稻秸秆的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下降,但在驱动刀轴的转速为450r/min时,前进速度2.8 km/h、3.6 km/h和前进速度4.3 km/h时,三种前进速度下秸秆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都达到95%;在鞋靴式(锐角)、鞋靴式(钝角)、标准双圆盘、限深双圆盘和缺口双圆盘的开沟器对比性能试验中,限深双圆盘能开出深13cm、宽46cm的适宜水稻播种的种沟。在地轮滑移率试验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3%,秸秆覆盖量为0.75kg/m2时,地轮滑移率在3%12%。以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在前进速度为2.73.6 km/h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0.57%,穴距合格率为88.77%。当前进速度超过3.6 km/h时,田间试验的穴距合格率为80%左右。机具较优作业参数为:前进速度3.6km/h、刀轴转速350 r/min。(4)进行了机械免耕直播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免耕撒播相比,机械免耕直播的出苗率高10%,实现了水稻免耕机械精量有序播种,成穴成行,满足水稻直播相关技术要求,与机械插秧和常规耕作机械直播相比产量降低约3%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与人工免耕撒播、常规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100元。2017年,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采用甬优4149品种,水稻整体生长平衡,株高、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害,平均亩产705.88kg,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

秦宽[2](2017)在《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与小麦的集中产区,因此在此地区,形成了世界上并不多见的稻麦轮作种植模式,此地区作物超高产导致秸秆量过大,因而易采用秸秆集中入沟还田的处理方式。本课题组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以下简称一体机)能够完成联合收割、开沟和填草的复式作业,达到收获后秸秆集沟还田的目的,整个过程几乎无动土,不破坏土壤结构,为下茬作物提供原茬地免耕播种环境,针对此播种环境,设计播种系统与一体机相结合,以完成秸秆集沟还田后的原茬地播种机械化作业。本研究以一体机为平台,以匹配于一体机的播种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一体机播种系统播种质量为目标,使一体机匹配播种系统后达到减少机器作业次数、简化作业工序、增加作业经济效益、缩短收获期播种农时的目的。播种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其关键机构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研究、作业仿真、性能试验,并通过两试验地多季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作业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一体机稻、麦原茬地免耕播种需要,对其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基于一体机的工作原理与安装空间,选型外槽轮排种器作为排种机构排种器,其与种箱一同安装于割台上方上梁处。设计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直流电机,链轮链条传动,其具有不占用机器动力与空间、故障率低的特点,通过排种机构播量试验可知,槽轮开度在2~9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61~24.17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3.35~28.67kg/亩,满足作物播种的播量范围,此外播量试验表明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较大,在此结果基础上,设计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前进履带,连杆机构传动,保证排种起停与收获起停一致;排种器转速与机器前进速度保持一致,此外对倾斜输送槽上方排种器排种管弯曲状态进行优化,确定排种管理想弯曲状态。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表明,槽轮开度在2~9mm,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82~25.12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7.90~40.01kg/亩,此外试验结果表明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相比于姜堰一体机有所下降,达到标准要求值,田间试验结果同样表明黄海一体机实际播量与理论播量差值小于姜堰一体机,提升了播种质量,满足了实际播种需求。(2)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播种系统原茬地开沟破茬需要,黄海一体机以滚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姜堰一体机以移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对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条件下,黄海一体机设计直径为160mm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并对3种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中对秸秆作用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的设计,可以增大刃口对秸秆作用力垂直分力的最大值,使开沟器更容易切断秸秆残茬。此外为使用成品200mm直径双圆盘开沟器与黄海一体机相匹配,重新设计机架与安装方式,打破原有开沟器安装空间的制约,使用电动升降装置控制开沟器升降,达到方便控制开沟器入土深度的目的,通过蚁群算法优化可知开沟器聚点位置角为72.3°,升降装置上连接点至地面距离为661mm,可保证开沟器最大入土深度达60mm。通过对升降装置伸缩杆所受轴向力的RecurDyn动力学仿真可知,其入土过程所受轴向力最大值为2165.8N,小于其可承受最大轴向力4000N,满足开沟器的入土要求。使用离散元法对黄海一体机开沟器进行开沟破茬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98cm、3.51cm,破茬率为38.3%,160mm直径带有缺口刃口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31.5%、27.3%、20.6%。通过场地性能试验进一步考察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21cm、3.05cm,破茬率为37.8%,160mm直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2~3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25.6%、20.3%、13.2%;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型尺寸、破茬率均大于任意一款单圆盘式开沟器。在双圆盘开沟机构匹配于一体机的情况下,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影响黄海一体机播种质量的因素值,优化结果表明,机器前进速度为0.46m/s;开沟器入土深度为3.25cm;开沟器固定孔横向距离为16.16mm时,播种质量达到最优。姜堰一体机设计滑刀式开沟器作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器,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为36°,入土隙角为10°。通过性能试验考察滑刀式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滑刀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残茬移除率为32.9%。(3)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为实现播种系统对种子的覆土功能,设计抛土装置位于集草沟开沟器上方,使开沟器抛出土壤与抛土装置相撞击后,覆盖在已播种区域。抛土装置设计由一对对称的导流板与延伸板构成,导流板宽度为199.5mm,内圆半径为450mm,外圆半径为800mm;延伸板长度范围为10.6~14.2cm,通过场地试验最终确定其最优长度12.0cm。为了实现播种系统的镇压功能,设计镇压轮安装于集草沟开沟器后方,其重量为60kg,半径为125mm,长度为1900mm。(4)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黄海一体机与姜堰一体机分别在两地进行多年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播种质量,夏播水稻、秋播小麦。黄海试验地2016年与2014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58.1%、28.7%、0.18%、1.46%;57.8%、32.7%、0.29%、1.60%,2016 年各指标均优于 2014 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均对播种质量具有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7%,比对照组高出0.48%,最高产量可达到478.7kg/亩,高于当地生产田块。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6年与2015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0.0%、36.9%、1.01%、1.61%;53.3%、35.4%、2.20%、1.71%,2016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46%,仅比对照组低1.36%,最高产量为298.2kg/亩。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黄海试验地2017年、2016年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75.5%、27.9%、0.58%、1.56%;73.3%、33.7%、0.56%、1.81%;51.1%、27.6%、0.71%、2.38%,2017 年与 2016 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指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7年整个田块播深合格率、晾籽率优于2016年,说明使用200mm直径成品双圆盘开沟器相比于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使播深合格率与晾籽率有所提高。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5.88%,最高产量为417.62kg/亩。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7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湿种播种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6.7%、26.1%、0.62%、1.21%;66.6%、33.6%、0.56%、1.63%;66.7%、24.7%、0.75%、1.54%;62.2%、35.5%、0.67%、1.72%,对于干种播种,2016年与2017年各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干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2%,湿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9%,干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5.49kg/亩,湿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4.00kg/亩。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2016年秋季黄海农场试验结果表明,从收获到播种一体机作业每亩总费用为166.7元,低于当地田块的每亩210.9元,节约了作业成本。

郑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3](2017)在《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 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其实质就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蚀、风蚀和养分流失,保护土壤,减少土壤耕作层水分蒸发,有效提高宝贵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劳动力投入,简化作业工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农业高?

刘文政,李问盈,郑侃,赵宏波[4](2017)在《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机械深松面积、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面积及保护性耕作面积变化情况;结合保护性耕作工艺特点,对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土壤深松和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机械和植保机械等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及作业特点,并对相关典型机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目前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卢琪琪[5](2017)在《保护性耕作对广东稻田有害生物的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广东稻田杂草和虫害发生的情况,探索出适合广东不同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机具装备,以及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本试验于20162017年在广东台山和博罗两个试验点进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对免耕移栽(稻-稻)、少耕移栽(稻-稻)、免耕水直播(稻-稻)、少耕水直播(稻-稻)、免耕旱直播(稻-稻)、少耕旱直播(稻-稻)、免耕旱直播(菜-稻-菜)、少耕旱直播(菜-稻-菜)九种模式下的杂草、虫害的发生和经济效益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期探究保护性耕作与杂草发生、虫害、天敌、产量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在农业生产上推广低耗高效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1.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杂草发生的影响台山和博罗两个试验点不同耕作方式处理下,稻田杂草种类基本相同,但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保护性耕作均可降低杂草发生程度。研究发现采用免耕和少耕秸秆还田,能降低杂草出苗;台山地区少耕移栽减少了自生稻、杂草稻的发生;博罗地区旱直播可有效控制杂草萌发。本研究表明在台山试验点少耕移栽对杂草控制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博罗试验点免耕旱直播与其他模式对比差异极显着,达到明显的杂草控制效应。2.保护性耕作方式对虫害发生的影响(1)对稻飞虱的影响台山调查中发现少耕移栽模式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且与传统翻耕相比差异极显着;博罗各保护性耕作模式对稻飞虱均有控制,少耕旱直播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最好。本研究表明,台山少耕移栽可显着降低稻飞虱的发生,在博罗试验点中所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均对稻飞虱的发生有控制效果。(2)对稻纵卷叶螟的影响台山少耕直播模式下稻纵卷叶螟虫口数最高,且与其他各模式相比差异显着;博罗免耕直播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最好,少耕直播次之,且免耕直播、少耕直播与对照传统翻耕对比差异明显。台山少耕直播模式对稻纵卷叶螟未有明显防控效果,博罗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免耕直播和少耕直播控制效果明显。(3)对福寿螺的影响台山地区调查发现免耕直播和少耕直播福寿螺虫口数最少,且与传统翻耕对比差异极显着,少耕移栽、免耕移栽福寿螺虫口数较少且与传统翻耕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博罗地区保护性耕作对早稻福寿螺的发生无明显防控效果,其中免耕移栽和少耕水直播反而加重福寿螺的发生,晚稻不同耕作方式下虫口数最少为免耕旱直播,且与传统翻耕对比差异显着。本研究表明,台山保护性耕作模式对福寿螺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直播处理效果比移栽明显,博罗免耕旱直播对福寿螺防控效果明显。(4)对钻蛀性螟害率和钻蛀性螟虫的影响经过对台山调查,发现早稻少耕移栽钻蛀性螟害率最高,且与传统翻耕对比差异显着;博罗早、晚稻各模式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因此,保护性耕作处理对钻蛀性螟害率和钻蛀性螟虫量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5)保护性耕作对越冬虫的影响台山免耕直播对越冬二化螟的控制效果最好,越冬后比越冬前虫口数降低28.57%,少耕直播对大螟的控制效果最好,越冬后比越冬前虫口数降低79.17%;博罗试验区免耕直播和少耕直播模式下二化螟在越冬后比越冬前降低100%,免耕直播模式下大螟在越冬后比越冬前降低92.46%,免耕直播对大螟的控制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表明,对越冬虫控制效果最好的模式,台山为少耕直播,博罗为免耕直播。3.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天敌的影响台山早稻各保护性耕作模式均有利于天敌数量的增加,其中少耕直播效果最明显,其次为少耕移栽,台山晚稻各保护性耕作模式下与对照相比均有利于天敌数量的增加,其中少耕移栽效果最明显。综合早稻和晚稻发现,在台山地区少耕移栽有利于天敌发生,博罗地区还需进一步研究。4.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台山早稻少耕移栽产量最高比对照常规耕作增加9.3%,台山晚稻免耕移栽产量最高,亩产比常规耕作增加13.66%;博罗早稻免耕移栽亩产量比对照增加40.5%,增产效果最好,晚稻少耕直播亩产量比对照增加35.8%,增产效果最好。台山早稻少耕直播每亩纯收入最高,比常规耕作增加159.6元;晚稻免耕移栽每亩纯收入最高,比常规耕作增加298.54元。博罗早稻免耕移栽每亩纯收入最高,比对照增加664元;晚稻免耕直播每亩纯收入最高,比对照增加74元。本试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水稻草害、虫害,天敌的发生、经济效益及地理环境特点,在广东省以台山为代表的沿海围田较适合移栽模式,以博罗为代表的广东省东南地区较适合旱直播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措施。

刘修林,亓详发[6](2012)在《浅谈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小麦覆膜播种机是一种理想的旱作农业机具,可一次完成起垄整形、侧深施肥、垄上铺膜、膜侧条播、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具有保温、节水、节肥、节种、增产、增收的效果。文中分析了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的工作原理、技术内容、技术要点及经济效益。

马洪亮,魏淑艳[7](2012)在《一年两熟地区玉米秸秆根茬处理和小麦免耕作业方式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在一年两熟地区大面积推广实施全程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作业技术,分析了国内外玉米秸秆根茬处理技术和我国一年两熟地区玉米收获后小麦免耕播种的作业方式,指出现有小麦免耕作业方式存在小麦免耕播种机易堵塞、动土量大、刀轴转速高、安全性差的问题;秸秆被重复切断,秸秆覆盖播种带,影响小麦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拖拉机进地次数多,压实土壤。提出了利用斜置驱动圆盘刀和驱动双向螺旋刀装置实现粗粉碎秸秆、低速驱动刀推开播种带秸秆和切断根茬的作业方式。

农业部办公厅[8](2011)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要点》的通知》文中指出农办机[2011]36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为进一步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管理,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促进项目执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扩大保护性耕作实施范围和规模,增强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我部对2003年印发的《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试行)》《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要点(试行)》和2004年印发的《保护性耕作项目检查考评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要点》,现

周春霞[9](2009)在《平陆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适合小麦一年一作、小麦玉米一年二作2种种植技术模式地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播种技术以及机具的调整、改制技术作了详细阐述。

曹向葵[10](2007)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结合运城市试验、示范和创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介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模式、耕种技术体系,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作了分析,介绍了机具调整的内容及改制情况。

二、机械化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效果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化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效果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1.3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及现状
    1.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发展现状
        1.4.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发展现状
        1.4.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发展现状
        1.4.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1.4.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及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
        2.2.1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2.2.2 土壤含水率测定
        2.2.3 土壤容重
        2.2.4 土壤颗粒密度
        2.2.5 土壤孔隙率
        2.2.6 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2.2.7 土壤液塑限测定
        2.2.8 土壤坚实度
        2.2.9 结果与分析
    2.3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及切断试验
        2.3.1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
        2.3.2 水稻秸秆切断转速试验
    2.4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结构特征及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2.4.1 水稻根茬的外观形态以及结构特征
        2.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及装置
        2.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2.4.2.2 试验设备与装置
        2.4.2.3 剪切极限测定
        2.4.2.4 试验方法
        2.4.3 试验设计
        2.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2.4.3.2 正交试验设计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4.1 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因素试验
        2.4.4.2 根土复合体的土壤容重因素试验
        2.4.4.3 水稻根茬直径对极限切割力的影响
        2.4.4.4 切割位置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5 剪切速度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6 切刃刃角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7 切刀形状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8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并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具破茬装置的研究现状
        3.1.1 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的形式
        3.1.2 国外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3.1.3 国内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3.2 水稻茬地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3.2.1 破茬装置的初步选型和设计
        3.2.2 刀片运动分析
        3.2.3 驱动破茬防堵装置的功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3.2.3.1 建立目标函数
        3.2.3.2 破茬装置功率计算
    3.3 破茬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
        3.3.1 离散元方法在土壤切削中的应用
        3.3.2 驱动破茬装置的离散元模型
    3.4 三种不同种类的圆盘破茬开沟性能土槽试验
        3.4.1 试验设备
        3.4.2 试验设计
        3.4.3 结果与分析
    3.5 稻茬地破茬装置的改进设计与参数优化
        3.5.1 驱动圆盘尺寸设计
        3.5.2 切割类型
        3.5.3 砍切与砍滑切
        3.5.4 圆盘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设计
        3.5.5 驱动圆盘刀安装角度设计与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整机设计
    4.1 稻茬地水稻免耕精量穴旱穴直播机的设计依据
        4.1.1 免耕栽培的农艺要求
        4.1.2 免耕播种机工作要求
        4.1.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原则
    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工作原理与整机结构
        4.2.1 整机结构
        4.2.2 工作原理
        4.2.3 主要技术参数
        4.2.4 关键部件设计
        4.2.5 传动设计
    4.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开沟播种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4.3.1 播种机开沟器概述
        4.3.2 开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4.4 仿形机构设计
        4.4.1 仿形机构方案的确定
        4.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播机平行四杆仿形机构
        4.4.3 四连杆机构参数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5.1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5.1.1 试验地块情况
        5.1.2 破茬性能试验
        5.1.3 开沟性能试验
        5.1.4 排种器性能试验
        5.1.5 地轮滑移率试验
    5.2 水稻机械免耕精量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5.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5.2.2 调查的项目和方法
        5.2.3 试验数据和分析
    5.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田间生产试验
        5.3.1 广东增城教学科研基地
        5.3.2 广东惠州博罗水稻种植基地
        5.3.3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
        5.3.4 经济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6.3.1 机械免耕直播水稻的经验总结
        6.3.2 机械免耕水稻直播在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6.3.3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2)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1.1.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1.1.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秸秆还田播种机研究现状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线路
    1.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2.1 一体机播种系统总体方案分析
        2.1.1 轮作区稻麦生长规律与种植模式分析
        2.1.2 稻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2.1.3 麦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2.1.4 一体机基础结构分析
        2.1.5 一体机工作原理
        2.1.6 一体机工作模式特点
        2.1.7 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目标
        2.1.8 一体机播种系统安装位置分析
    2.2 播种系统种排种机构选型与设计
        2.2.1 排种机构排种器的选型要求
        2.2.2 排种器的选型
        2.2.3 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2.4 排种器排量的计算
        2.2.5 种箱位置及尺寸
        2.2.6 排种器传动机构设计
        2.2.6.1 姜堰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2.2.7 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2.2.7.1 试验目的
        2.2.7.2 试验方法
        2.2.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8 黄海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2.2.9 特殊位置排种管形状确定
        2.2.9.1 排种管形状分析
        2.2.9.2 排种状态的离散元仿真
        2.2.9.3 仿真试验结果
        2.2.10 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2.2.10.1 试验目的
        2.2.10.2 试验方法
        2.2.10.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
    3.1 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
        3.1.1 开沟机构作业环境分析
        3.1.2 开沟机构开沟器设计要求
    3.2 滚动式开沟器设计
        3.2.1 滚动式开沟器安装条件分析
        3.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3.2.2.1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长度的确定
        3.2.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个数的确定
        3.2.2.3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形状的设计
        3.2.2.4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3.2.2.5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开沟运动过程
        3.2.2.6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3.2.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3.2.3.1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设计
        3.2.3.2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3.2.3.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开沟器运动过程分析
        3.2.3.4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3.2.4 单圆盘式开沟器设计
        3.2.4.4 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3.2.5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切茬力分析结果
        3.2.6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加工成型
    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设计
        3.3.1 双圆盘开沟器主要结构
        3.3.2 双圆盘开沟器安装机架位置改进
        3.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架及升降装置的设计
        3.3.4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安装位置的设计与优化
        3.3.5 双圆盘开沟器升降装置受力仿真分析
        3.3.5.1 仿真条件与过程
        3.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3.6 双圆盘开沟器排种管固定装置位置的改进
    3.4 滚动式开沟器离散元仿真试验
        3.4.1 试验目的
        3.4.2 使用软件说明
        3.4.3 仿真条件设置
        3.4.4 仿真试验过程
        3.4.5 仿真试验方法
        3.4.5.1 沟型仿真试验方法
        3.4.5.2 破茬率仿真试验方法
        3.4.6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3.4.6.1 沟型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3.4.6.2 破茬率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滚动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3.5.1 试验目的
        3.5.2 试验设备与场地
        3.5.3 试验方法
        3.5.3.1 沟型试验方法
        3.5.3.2 破茬率试验方法
        3.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4.1 沟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3.5.4.2 破茬率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优化试验
        3.6.1 试验因素
        3.6.2 试验方法与试验指标
        3.6.3 试验设备与场地
        3.6.4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3.6.5 响应曲面分析
        3.6.6 参数优化与验证试验
        3.6.6.1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的参数优化
        3.6.6.2 验证试验
    3.7 滑刀式开沟器设计
        3.7.1 滑刀式开沟器机架设计
        3.7.2 滑刀式开沟器总体结构
        3.7.2.1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设计
        3.7.2.2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隙角的设计
    3.8 滑刀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3.8.1 试验目的
        3.8.2 试验设备与场地
        3.8.3 试验方法
        3.8.3.1 秸秆残茬移除率试验方法
        3.8.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
    4.1 抛土装置的改进设计
        4.1.1 抛土装置覆土农艺要求
        4.1.2 集草沟开沟器抛土特性分析
        4.1.3 原有抛土装置结构分析
        4.1.4 抛土装置结构改进
        4.1.4.1 抛土装置导流板的设计
        4.1.4.2 抛土装置延伸板的设计
        4.1.5 抛土装置延伸板长度调节装置设计
    4.2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设备与场地
        4.2.3 试验方法
        4.2.3.1 单侧抛土幅宽试验方法
        4.2.3.2 覆土厚度试验方法
        4.2.3.3 抛土均匀性试验方法
        4.2.3.4 碎土率试验方法
        4.2.4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镇压轮的设计
        4.3.1 镇压轮机架设计
        4.3.2 镇压轮关键参数确定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条件
    5.3 黄海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5.3.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5.3.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5.3.3 试验方法
        5.3.3.1 测区的确定
        5.3.3.2 播种深度合格率计算方法
        5.3.3.3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测量方法
        5.3.3.4 断条率测量方法
        5.3.3.5 晾籽率测量方法
        5.3.3.6 出苗率测量方法
        5.3.3.7 小麦测产方法
        5.3.4 试验结果
        5.3.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5.3.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5.3.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5.3.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5.3.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5.3.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5.3.5 试验结果分析
    5.4 姜堰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5.4.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5.4.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5.4.3 试验方法
        5.4.4 试验结果
        5.4.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5.4.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5.4.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5.4.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5.4.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5.4.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5.4.5 试验结果分析
    5.5 黄海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5.5.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5.5.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5.5.3 试验方法
        5.5.3.1 水稻测产方法
        5.5.4 试验结果
        5.5.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5.5.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5.5.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5.5.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5.5.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5.5.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5.5.5 试验结果分析
    5.6 姜堰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5.6.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5.6.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5.6.3 试验方法
        5.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6.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5.6.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5.6.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5.6.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5.6.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5.6.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5.6.5 试验结果分析
    5.7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5.8 一体机播种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生产率分析
    5.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 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
【二】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三】
郑州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作业技术规范
【四】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机具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五】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配套主要机具及选用原则
【六】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前景

(4)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近年保护性耕作发展情况
2 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及配套机具
    2.1 秸秆残茬处理技术
    2.2 免少耕施肥播种技术
    2.3 土壤深松技术
    2.4 杂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5)保护性耕作对广东稻田有害生物的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保护性耕作的发生与发展
    1.2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及内涵
    1.3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概况
        1.3.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概况
        1.3.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概况
    1.4 保护性耕作对杂草的影响
    1.5 保护性耕作对虫害的影响
    1.6 保护性耕作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1.7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台山试验区
        2.2.2 博罗试验区
    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概念定义与计算公式
        2.4.1 杂草调查的概念定义与计算公式
        2.4.2 稻田有害动物调查计算公式
        2.4.3 越冬虫调查计算公式
        2.4.4 水稻农艺性状计算公式
3 结果分析
    3.1 广东稻田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的发生规律
        3.1.1 广东稻田杂草种类与危害调查
        3.1.2 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物量差异
        3.1.3 耕作方式对农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3.2 广东稻田不同耕作方式对有害动物发生的影响
        3.2.1 台山不同耕作方式主要有害动物情况调查
        3.2.2 博罗不同耕作方式有害动物情况调查
    3.3 广东稻田不同耕作模式对天敌发生的影响
        3.3.1 台山天敌情况调查
        3.3.2 博罗天敌情况调查
    3.4 广东稻田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3.4.1 广东稻田不同耕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分析调查
        3.4.2 广东稻田不同耕作方式下经济效益的调查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杂草发生的影响
        4.1.2 保护性耕作方式对虫害发生的影响
        4.1.3 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天敌的影响
        4.1.4 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2 结论
        4.2.1 保护性耕作影响了稻田有害生物的发生
        (1)保护性耕作影响了稻田杂草的发生
        (2)保护性耕作影响了稻田虫害的发生
        (3)保护性耕作影响了稻田天敌的发生
        4.2.2 保护性耕作影响了稻田产量和经济效益
        4.2.3 最优耕作方式探讨及推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参加学术活动和获奖励情况

(6)浅谈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原理
2 技术内容
    2.1 秸秆覆盖技术前茬作物收获后, 秸秆和残茬留在地表作为覆盖
    2.2 杂草病虫害防治实施
    2.3 深松技术免耕覆盖播种不对土壤进行耕翻, 主要靠作物根系松
3 技术要点
    3.1 浇底墒水
    3.2 玉米秸秆处理
    3.3 机器作业前地块准备
    3.4 选择优良品种
    3.5 合理施肥
    3.6 播前对小麦免耕播种机技术状态进行检查调整
    3.7 小麦免耕播种机性能要求
    3.8 试作业
4 效益分析
    4.1 降低作业成本
    4.2 增产
    4.3 有效防止土壤风蚀和水蚀
    4.4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减少浇地次数
    4.5 提高土壤肥力
    4.6 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7)一年两熟地区玉米秸秆根茬处理和小麦免耕作业方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玉米秸秆根茬处理技术
2 现有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免耕播种作业方式
    2.1 秸秆粉碎浅旋免耕播种
    2.2 秸秆捡拾粉碎、免耕播种和秸秆覆盖联合作业
    2.3 秸秆粉碎带状旋耕免耕播种
    2.4 对行免耕播种作业方式
    2.5 秸秆利用、留茬免耕播种
3 粗粉碎秸秆、低速驱动刀推开播种带秸秆和切断根茬的作业方式
    3.1 粗粉碎秸秆、低速驱动刀推开播种带秸秆和切断根茬的作业方式
    3.2 粗粉碎秸秆、低速驱动刀推开播种带秸秆和切断根茬的作业方式的有利条件
    3.3 推开播种带秸秆和切断根茬的低速驱动刀装置
    3.4 粗粉碎秸秆、低速驱动刀推开播种带秸秆和切断根茬的作业方式的优点
4 结论

(9)平陆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模式
    1.1 小麦一年一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
        1.1.1 作业工艺流程
        1.1.2 作业时间及技术要求
    1.2 小麦、玉米一年二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
        1.2.1 作业工艺流程
        1.2.2 作业时间及技术要求
2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耕种技术体系
    2.1 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技术
        2.1.1 主要机具设备
        2.1.2 机具结构特点
        2.1.3 适用作业条件
    2.2 浅旋耕覆盖施肥播种 (带状免耕施肥播种) 技术
        2.2.1 主要机具设备
        2.2.2 机具结构特点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分析
    3.1 播期
    3.2 播量
    3.3 播深
    3.4 播种速度
    3.5 注意事项
4 机具调整与改制
    4.1 行距调整
    4.2 播种量调整
    4.3 施肥量调整
    4.4 播种与施肥深度调整
    4.5 播种机播前检查
    4.6 机具改制

四、机械化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效果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郑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2]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D]. 秦宽.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3]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 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N]. 郑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郑州日报, 2017
  • [4]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刘文政,李问盈,郑侃,赵宏波. 农机化研究, 2017(07)
  • [5]保护性耕作对广东稻田有害生物的发生及经济效益的影响[D]. 卢琪琪.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浅谈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J]. 刘修林,亓详发.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19)
  • [7]一年两熟地区玉米秸秆根茬处理和小麦免耕作业方式的分析[J]. 马洪亮,魏淑艳. 中国农机化, 2012(01)
  • [8]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要点》的通知[J]. 农业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11(07)
  • [9]平陆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初探[J]. 周春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24)
  • [10]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索[J]. 曹向葵. 当代农机, 2007(12)

标签:;  ;  ;  ;  ;  

小麦机械化免耕覆膜播种效果显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