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6505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建设,需要以大学生的话语方式为现实起点,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建设逻辑要求,实现教材话语、教学话语和学生话语之间的转化和衔接。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教学话语

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之不易进而懂得居安思危。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也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高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只为完成学分,甚者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不高,从而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率不高。所以,转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面临的困境

1.1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解释力匮乏受多样性思潮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意识领域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国外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各种思潮中的影响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的解释缺乏系统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自己的鲜明的独特话语体系,影响教学效果。如今,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存在的欠缺主要包括:1.教学话语、学科话语体系、教材话语体系三者之间的运用混乱,降低了学科的理论性;2.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对新领域的拓展,缺乏实践演绎性。

1.2教师使用的教学话语有待完善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话语存在以下儿个方面的缺陷:(1)过分轻率随意,对自己的学科研究或者兴趣点过分强调,不注重教学的实际内容。教学方式严重脱离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对话语本身内涵缺乏系统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的进行;(2)过分拘泥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3)丢开教材,过分迎合学生。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严谨性被丢弃。

2转换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主要路径

2.1强调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

教材话语是教学话语的定性之基。教材话语一般特点表现为理论的阐明性,知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等特点,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具备这些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所承载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体现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内容是具有规定性的理论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内化,成为学生行为的价值标准。而内化的过程仅仅通过教材话语无法有效转化,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教材话语是严谨的规范的,但教材的这种“较多地运用学术话语、文件话语和书面话语,这种理论性、规范性的表述虽然有利于理论阐释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而转化的关键就在于准确分析学情,用大学生能理解的、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转换。同时必须要准确传达教材内容。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又不能生搬硬套教材话语,需要对教材话语进行“接地气”的转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最为直观的教学话语的表现就是课件和教师话语。在课件的制作上,课件制作可以根据充分展示教师上课的逻辑思维,所以课件对于教学话语的建立是最为直接的。教师话语的运用,对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印象和上课的集中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影响到学会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好感度。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该把握好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时因势而变,不能进行死板的“念书式”教学。

2.2多种教学方式协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采用教师讲解的模式一般是利用PPT来辅助教学,这样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形式,但是内容仍旧以文字为主,因此对调动学生兴趣的效果一般。因此,应该多样化地选择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中应该适当选择多种方式进行合力教学。以内容的丰富和多样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过多的文字会产生视觉疲劳,和厌烦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提高。合理利用多媒体视频或者网络教学,图片、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时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重大的现实问题就可以借助图片来进行生动形象的解释。应该注意的是多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合力的形成,比如视频教学更加适合运用于对于历史背景了解和对学生的意识形成方面有作用,而在知识性或者理论性方面的学习,其信息量太小就不太适用于大信息量的理论学习。当然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可适当加入实践课,然所学知识更好的内化,加深影响。

2.3“主导话语”为主与“主主话语”为辅模式相结合走进学生世界,化抽象为生活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是以教师主导的对学生的理论的教授,而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本身的内容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因此教师“主导话语”是对教学方向性和原则的把握,这是必要的,但是引导是在了解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看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建立“主主话语”模式是对学生学情的一个掌握,在有针对性的情况下,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而“主主话语”的建立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内化。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教师来讲是了解学生,改进自身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双主体为辅的话语交流让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性,但是学生理论、知识的缺乏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的主导话语是不可动摇的。另外一方面在进行双方对话的基础上,理论抽象化向现实生活化的转化也是相当有必要的。进一步讲,教师须通过教学话语将抽象的理论准确解释成学生听得懂的语言,用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的事例与语言阐释理论,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还原为生活本身,因而,教学话语作为联系教材内容与授课对象的中介,应实现理论文本与理论的现实世界的真正契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不仅复原理论产生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思想、理论产生的历史环境,增强对理论元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要立足于当今现实发展,以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并把提升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作为重要目标。对于当前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应该有正确、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把转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作为改善当前状况的有效方式和重要着力点,同时要认识到话语体系转换过程是长期的,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各方面相互协同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周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

[3]倪瑞华.由独白到对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2).

[4]吴海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J].课程教育,2014(1).

标签:;  ;  ;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