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小说论文_代晓芳,李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当代女性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女性,小说,当代,形象,俄罗斯,乌托邦,悲剧。

当代女性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代晓芳,李斌[1](2019)在《“美”与“丑”的逆袭——当代女性作家傅爱毛小说美学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傅爱毛是当代知名70后女作家,一直以关注女性世界、塑造女性形象着称。在其小说作品中,既描写心灵美、外表美、爱情美,又将丑陋与残缺写到极致,并最终攀上真善美的高峰,实现人性关怀与精神救赎。而这一过程,恰好展现出由"丑"向"美"的逆袭、转化和升华,体现生命的崇高以及艺术作品对于真、善、美的坚守。就其小说艺术特征而言,傅爱毛用自己的文字实现"丑陋"与"残缺"向真善美的逆袭,展现出"变丑为美""以丑显美""美丑对照"等美学观。(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安少龙[2](2019)在《女性成长叙事与性别文化的当代审思——严英秀小说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的成长是严英秀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严英秀书写了在当代社会转型中女性的进取与坚守,也呈现了当代男性文化品格的某种离散与衰落趋势。在她的小说中,女性的成长是在对男性世界的不断认知中完成的。在此消彼长的性别文化格局中,严英秀小说在表现女性主体性建构主题的同时,也蕴涵着一个关于新生成的当代女性精神对男性精神品格的冲击与补给的潜在主题。(本文来源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莲莲[3](2019)在《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分析当代日本女性形象——以小说《指甲与眼睛》中的麻衣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获得第149届芥川奖小说《指甲与眼睛》中,藤野可织以第二人称的独特文学创作手法,刻画了一个鲜明的日本家庭主妇形象。本文围绕小说中的主人公麻衣,分析其与"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关系,探究麻衣这一日本女性的形象。(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史晓林[4](2019)在《现代性悲剧俘获的女性——论方方小说中女性悲剧的当代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作家方方创作了不少反映现代女性悲剧的作品。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下至农村妇女、市井民妇,上至知识界的女教授,全面展现了现代化进程中普通女性的悲剧。不同于其他作者,方方用直白笔触书写的是女性日常生活的悲剧,展现了"尘世的崇高"、现代性女性主体的越界冲动以及她们对"家园"审美化的乌托邦想象。(本文来源于《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乔霞[5](2019)在《当代女性的勇敢自我表白(评论)——评郁小简短篇小说《去温暖的地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男性一直被视作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一直处于辅佐男性的地位。"五四"新文学时期,作家开始关注女性,为女性发声的作品也不断增多。法国小说家埃莱娜·西苏提出"女性写作"的观点,她认为这一概念可以"呼唤新女性话语的出现,颠覆父权语言中心主义的压迫即令女性失声的父权制二元系统",在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女性写作虽遭遇言说自我的困境,但也得以蓬勃发展。郁小简抓(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小娥[6](2018)在《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江西当代小说创作论——以胡辛小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胡辛的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我的奶娘》、《这里有泉水》、《蔷薇雨》、《陶瓷物语》等作品开启了江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女性叙事"维度。其中所蕴含的"母性谱系"的建构、"婚姻是女人最大的事业"、"姐妹情谊"成为其女性叙事的叁大主题,打开了从性别角度观照江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另一扇窗。(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23期)

曾佳[7](2018)在《当代俄罗斯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家庭生活的悲剧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乌利茨卡娅、托尔斯泰娅被称为"俄罗斯女性文学的叁剑客"。她们都以女性的视角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剖析了处于社会边缘的俄罗斯女性在复杂环境下的生活。对生存本质悲剧性的描绘贯穿了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核心。(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8年11期)

吴琼[8](2018)在《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意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当代作家塑造了诸多鲜明复杂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崛起的当代女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奏响了俄罗斯民族时代性和现实性的交响乐章。当代俄罗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传统文学女性形象差异巨大,女性形象意义的本质也直射到了俄罗斯当代社会;从这一层面来看,俄罗斯当代女性形象对传统女性形象特征的消解并不是女性作家与男作家对立敌视的产物,而是女性作家想通过塑造的形象来反映俄罗斯当代女性复杂多向的生活现实与性格本质,这才是俄罗斯女性形象突出的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胡沛萍,于宏[9](2018)在《论当代藏族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不断普及与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藏族女性获得了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尤其是新时期以来,这种趋势更为明显。由此一来,更多的藏族女性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借助社会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完成全面的现代教育训练,从而成为拥有知识的新型女性。随着这类女性数量的增多,当代藏族社会出现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权且称作"当代知识女性"。(本文来源于《大西南文学论坛》期刊2018年00期)

马小燕[10](2018)在《从“主流话语”到“性别觉醒”——关于西藏当代女性小说的文学转型与文化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西藏女性小说挑战了以往以男性为中心的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传统,实现了向女性中心的转变,反映出西藏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身体的控制,诠释了西藏女性追求幸福精神生活的内涵,表达出女作家们对西藏现代化的思考。(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当代女性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女性的成长是严英秀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严英秀书写了在当代社会转型中女性的进取与坚守,也呈现了当代男性文化品格的某种离散与衰落趋势。在她的小说中,女性的成长是在对男性世界的不断认知中完成的。在此消彼长的性别文化格局中,严英秀小说在表现女性主体性建构主题的同时,也蕴涵着一个关于新生成的当代女性精神对男性精神品格的冲击与补给的潜在主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当代女性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代晓芳,李斌.“美”与“丑”的逆袭——当代女性作家傅爱毛小说美学观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安少龙.女性成长叙事与性别文化的当代审思——严英秀小说论[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李莲莲.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分析当代日本女性形象——以小说《指甲与眼睛》中的麻衣为中心[J].北方文学.2019

[4].史晓林.现代性悲剧俘获的女性——论方方小说中女性悲剧的当代体验[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

[5].乔霞.当代女性的勇敢自我表白(评论)——评郁小简短篇小说《去温暖的地方》[J].安徽文学.2019

[6].王小娥.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江西当代小说创作论——以胡辛小说为例[J].青春岁月.2018

[7].曾佳.当代俄罗斯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家庭生活的悲剧性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8

[8].吴琼.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意义解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

[9].胡沛萍,于宏.论当代藏族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J].大西南文学论坛.2018

[10].马小燕.从“主流话语”到“性别觉醒”——关于西藏当代女性小说的文学转型与文化思考[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郑州大学着作(4)郑州大学着作(1)郑州大学着作(5)郑州大学着作(2)郑州大学着作(3)当代艺文志河南大学文学院简介(4)

标签:;  ;  ;  ;  ;  ;  ;  

当代女性小说论文_代晓芳,李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