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论文-冯罡

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论文-冯罡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状腺素,内皮细胞,血管舒张

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论文文献综述

冯罡[1](2015)在《女性甲减患者甲状腺素治疗对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女性甲减患者甲状腺素治疗后对改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甲减女性患者作为研究组,8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服用甲状腺片治疗。分析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FT3、FT4、TSH水平以及血管舒张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FT3、FT4、TSH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而基础血管内径、基础血流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接受甲状腺素治疗后,甲减患者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能够得到一定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5年25期)

李继峰[2](2006)在《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和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冠心病一种常见疾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发病率日趋升高。其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日趋成熟,治疗效果显着。然而,无论CABG还是PTCA,均有一定的适应症,对于直径太小的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难以手术治疗。 以前认为心肌缺血可引起冠状动脉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最大程度的舒张,并导致此类血管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刺激不起反应。最近的研究发现,缺血并不能造成最大程度的舒张,且许多血管舒张剂对缺血部位的冠状小动脉及微动脉,尤其是小动脉仍有很强的舒张作用。这就为冠心病药物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是,在临床上,流量限制型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的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药物非选择性舒张冠脉微循环,将加重心肌缺血。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冠状动脉不同部位血管对不同血管舒张剂的敏感性进行研究。 然而,目前对心肌血流供应调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壁内小动脉及微动脉,而对大动脉的研究很不充分。基于此,本实验以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外膜下近、中、远段为对象,分别测定叁组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剂(P物质)和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剂(罂粟碱)的敏感程度,旨在探讨叁段血管对药物的敏感性,评价叁组血管的内皮细胞依赖性和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以便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治疗。 方法:(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6-05-01)

向光大,赵林双,何玉生,王运林[3](2005)在《女性甲减患者甲状腺素治疗改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初诊的女性临床甲减患者33例、亚临床甲减患者25例及正常健康女性25名。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GNT)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治疗前TSH、脂蛋白(a)〔L(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明显升高,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降低(均<0. 05)。(2)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TSH、Lp(a)、LDL C、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降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升高(均P<0. 05)。(3)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治疗前后TSH、Lp(a)LDL C的变化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均P<0. 05)。结论 甲减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可改善内皮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罗健东,林志彬,A,ex,Chen[4](2004)在《灵芝多糖通过抑制超氧阴离子而改善醋酸去氧皮质酮-盐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资料表明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Karst.]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增强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相关的氧化性损伤是引起高血压病人血管病变非常重要的因素。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灵芝的重要有效成分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G1-PS)具有抗氧化作用和能够保护氧化应激诱导的组织损害。然而G1-PS是否能够改善高血压动物的血管功能目前仍(本文来源于《2004灵芝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06-01)

吴奇志,翁南星,兰启防,林涛[5](2002)在《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HTC)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 30例 HTC患者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前后和 30例血浆胆固醇 (TC)水平正常的对照 (NC)组的血管 FMD进行检测。结果 :HTC组肱动脉 FMD较 NC组明显减弱 (3.4 %± 2 .6 % vs 13.8%± 3.8% ,P<0 .0 1) ,而两组对硝酸甘油反应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NMD)无显着性差异 (P>0 .0 5 )。 30例 HTC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 10 mg治疗 12周后 ,TC从 6 .3± 0 .6 mm ol/ L降至 5 .0± 0 .5 mm ol/ L ,甘油叁酯 (TG)从 1.8± 0 .4mm ol/ L降至 1.5± 0 .6 mmol/ L ,L DL - C从 4 .2± 0 .5 m mol/ L降至 3.0± 0 .6 mm ol/ L ,同时 FMD较治疗前显着改善 (11.6 %± 3.3% vs 3.4 %± 2 .6 % ,P<0 .0 1) ,而治疗前后肱动脉 NMD无显着性改变 (P>0 .0 5 )。结论 :HTC患者存在 FMD障碍 ,经阿托伐他汀钙降胆固醇治疗后 ,受损的血管 FMD有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02年06期)

王景云,宋建新[6](1995)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慢性心衰病人内皮细胞依赖性外周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有报道证实在慢性心衰病人外周血管床,由胆碱能刺激引发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低。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在慢性心衰病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否使外周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期刊1995年03期)

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冠心病一种常见疾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发病率日趋升高。其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日趋成熟,治疗效果显着。然而,无论CABG还是PTCA,均有一定的适应症,对于直径太小的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难以手术治疗。 以前认为心肌缺血可引起冠状动脉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最大程度的舒张,并导致此类血管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刺激不起反应。最近的研究发现,缺血并不能造成最大程度的舒张,且许多血管舒张剂对缺血部位的冠状小动脉及微动脉,尤其是小动脉仍有很强的舒张作用。这就为冠心病药物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是,在临床上,流量限制型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的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药物非选择性舒张冠脉微循环,将加重心肌缺血。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冠状动脉不同部位血管对不同血管舒张剂的敏感性进行研究。 然而,目前对心肌血流供应调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壁内小动脉及微动脉,而对大动脉的研究很不充分。基于此,本实验以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外膜下近、中、远段为对象,分别测定叁组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剂(P物质)和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剂(罂粟碱)的敏感程度,旨在探讨叁段血管对药物的敏感性,评价叁组血管的内皮细胞依赖性和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以便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治疗。 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论文参考文献

[1].冯罡.女性甲减患者甲状腺素治疗对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2].李继峰.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和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

[3].向光大,赵林双,何玉生,王运林.女性甲减患者甲状腺素治疗改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

[4].罗健东,林志彬,A,ex,Chen.灵芝多糖通过抑制超氧阴离子而改善醋酸去氧皮质酮-盐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C].2004灵芝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

[5].吴奇志,翁南星,兰启防,林涛.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2

[6].王景云,宋建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慢性心衰病人内皮细胞依赖性外周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5

标签:;  ;  ;  

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论文-冯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