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张燕弟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张燕弟

张燕弟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园小学730060

摘要: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语文教学中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抓住生活、身边、自然的资源,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语文教学中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一、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

教材作为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我力图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多配有插图,教师不应拘泥于该课插图的单一要求,要在深刻领会编者意图的前提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调整、充实学习材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自由空间。如一年级上册《操场上》一课,虽然识字写字是主要任务,但更要充分发挥情境、课文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想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再有,教材中的古诗、儿歌不要简单处理或任务式地读一遍,应当加以补充利用。如我们把教材中意蕴深长的诗歌配上熟悉动听的歌曲旋律来突破难点;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欣赏、练习和模仿提供蓝本,既辅助了教师教学,又便于学生课后自我操练、自娱自乐。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可以整合和活化现有的教材资源,既能丰富教学活动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教材只是供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资源、一种线索,教师要做一个研究者,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当教材资源向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你还要看到一扇扇窗,千万不要漠视它们的存在。只有当你领着学生去把它们一扇扇打开之时,你才会体会到它们的价值。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可组织一次读书会,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看书阅读质疑的兴趣,通过讨论把他们的视角从文本引向社会。

三、抓住生活、身边、自然的资源,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常,看似普通,只要用心观察,都会闪出珍珠般的光彩。如布置学生趁着闲暇,马路上逛一圈,问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些学生说,没有什么。再让学生学学人家的文章,看看别人是怎样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的,看了以后再去逛上一圈。这回有发现吗?有学生回答说,这回有发现了。那是什么呢?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工地上低矮的工棚,建筑工人们就在那里生活。这就对了,想想,造出那高楼大厦的人自己却住在如此低矮的工棚里,从中能体会到些什么?再让学生去看一看,看看工地,看看工人,你还能发现什么?这回学生有了更新的发现,他们发现有一个工人一只手在铲土,另一只袖子却是空空的,原来这是个残疾人。有了这个发现,再让学生回去好好思考能有什么新的体会。有的说残疾人也能自力更生,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有的说我们全社会应该都来关心残疾人,给他们献爱心……一时之间,讨论纷纷。没想到闲逛也能逛出那么多的感慨,再要写些什么,那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淙淙地流个不歇。”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爬山、挖野菜、钓鱼、捉蝴蝶、做家务……都是习作的好素材。因此,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说一说,写一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总之,语文课程的开发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将我们的教学放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之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占有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天性,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在社会中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实践证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走出课堂天地宽!

标签:;  ;  ;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张燕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