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星信息网格评价

织女星信息网格评价

李晓林[1]2005年在《一种松耦合的信息网格体系结构及全生命周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一直是科研和产业界面临的一个挑战。用户需要一个动态、开放的信息网格平台,连通分布、异构的信息资源,满足单一信息源、单一系统映像需求,支持低成本的应用开发和部署。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及成果缺乏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指导,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提供一套解决方案,做法较随意(ad hoc),难于适应需求变化。业界也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共识和客观实用的评判标准。本文结合织女星信息网格研究的问题和进展,在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上,采用将信息网格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相对照类比的方法,把业务层面的问题抽象成信息网格系统层面的关键问题和共性技术,从中得出一些具有共性的创新研究成果。本文创造性的工作成果主要有叁个方面:针对消除信息资源孤岛问题,提出完全基于关系的信息网格REVP(Relation-based EVP)资源空间模型。该模型用物理关系、虚拟关系和有效关系叁层来统一组织和表示信息资源,通过层次间的动态映射、以及层次内的引用关系来解决资源的连通和虚拟化问题,使得应用不直接依赖于物理信息资源,于是物理信息资源结构、位置等变更时不需修改应用程序。基于该模型分析了信息网格满足信息连通、单一信息源、单一系统映像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对网格使用模式关键问题和技术的研究,提出一种松耦合的信息网格体系结构——Sludge Architecture(Source-Logic-User Decoupled Grid Enabling Architecture)及实现方案。该结构将主体、应用逻辑、客体的生命周期和行为状态相分离,在运行时,利用网格频道(channel)、会话界面(session shell)、小网程(griplet)和REVP模型映射关系,实现叁者间的动态绑定,并由会话容器(session container)控制执行。应用代码中不用处理和维护用户会话、资源、安全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为缩减应用开发、维护成本提供一种通用的体系结构和一套实现技术。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网格评价模型。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衡量信息网格系统和网格实体的全生命周期生产率服务水平,便于对比采用网格的思路和技术相对传统的解决方案带来的总体性能价格比优势。以上的研究成果已经或正在应用于计算所网格项目中。实验结果表明,REVP虚拟化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的时间成本和知识成本,用户可以在自主控制和管理条件下,实现信息资源的动态集成,可以随业务变化需要变更数据、元数据结构、使用用户及权限,对应用不造成影响。

李慧[2]2004年在《织女星信息网格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信息网格旨在有效便捷的解决广域、异构信息的共享、互连和互操作的问题。织女星信息网格的使用模式是让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以及任何设备上使用网格,以达到高生产率服务。信息网格具有动态开放和高生产率服务特性,相应地,信息网格需要新的评价方法以体现这些新的特性。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从全局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论文将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应用到信息网格的评价中,并对织女星信息网格实例——NCICGrid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生命周期的方法可以反映网格的优越性。同时,本文还把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评价方法应用到NCICGrid评价中,SLA方法可以反映系统在一个时间段内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弥补了传统用峰值和均值方法进行评价的不足。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把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应用到信息网格的评价中,体现信息网格动态开放的特性。二、提出全生命周期生产率的评价指标,该指标不但与信息网格的动态开放性一致,而且能够反应网格高生产率的特性。叁、把SLA的方法应用到信息系统评价中,开发了SLA评价软件,并对NCICGrid实例进行了SLA评价。SLA评价法与传统方法的结合更全面地反映整个信息系统的性能。

张志强[3]2005年在《织女星信息网格性能评测及分析》文中提出信息网格是利用网格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系统。对于信息网格的评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但从大的角度可从以下方面分析信息网格的性能:从宏观角度讲,可用全生命周期生产率[24]反映信息网格的动态开放特性;从微观角度讲,主要从是否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来评价信息网格的性能。不同的用户对信息网格有不同的性能需求,本文把用户比较关心的响应时间作为评测指标,对织女星信息网格的性能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对织女星信息网格的实现过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对织女星信息网格处理客户请求的过程进行模拟的方法,并用一种服务器的性能测试工具(JMeter)对织女星信息网格的客户端进行模拟,以较低的测试成本实现了对织女星信息网格的评测。 基于EVP模型,对织女星信息网格用户发送请求到获得处理结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更细粒度的划分,通过不同负载条件下各阶段的时间成本的对比,找出了影响织女星信息网格响应时间性能的关键因素。 根据评测过程中发现的性能瓶颈,对织女星信息网格通过不同方式访问物理资源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访问物理资源的性能进行了改进,进而对系统的总体性能进行了改进。

徐志伟, 李晓林, 游赣梅[4]2002年在《织女星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网格是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管理和服务的系统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共享的新思路和共性技术 .描述了织女星信息网格的设计框架和体系结构 ,介绍了面向用户行为的时空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并讨论了此体系结构技术和模型如何解决信息的表示、组织、获取、显示、管理和处理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从而提供通用服务、辅助智能、全局一体、自主控制的功能

郝正闯[5]2006年在《信息网格中资源接入服务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利用成熟的Web技术建立了自己的Internet信息系统。人们在享受信息系统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信息孤岛和信息冗余所带来的问题。 织女星信息网格的目的就是用网格的思路来消除信息冗余、实现信息共享。织女星信息网格中的资源接入服务就是把各种分布、异构的资源(如各种关系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接入信息网格,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具体的来讲,本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叁方面: 1、关系数据库的接入。资源接入服务采用基于Web Services的方式进行关系数据库的接入。它对JDBC进行了一系列的封装,最外层接口以Web Services的技术发布出去,实现了与上层系统之间松耦合。 2、文件的接入。资源接入服务通过对文件的元数据的管理来达到对文件的管理。参照数据库的关系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的文件接入模型,来对文件的元数据进行组织;同时又参照SQL语句的形式提出了一种类SQL语句来对基于关系的文件接入模型进行操作。 3、物理关系的虚拟化。结合R-EVP模型,构造出一系列物理关系,这些物理关系包含资源接入服务的描述信息和数据源的描述信息,它被用来对数据源进行定位和访问。 以上所述的成果都已经在织女星信息网格中得到了应用。实践证明,资源接入服务在功能和性能方面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刘长利[6]2004年在《企业信息网格中的事务处理研究》文中指出信息网格是利用网格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本文结合中科院计算所织女星信息网格计划的研究工作,研究了信息网格的事务处理机制。织女星信息网格的指导思想是通用服务、辅助智能、全局一体和自主控制。本文根据织女星信息网格的指导思想和信息网格的需求特点分析了信息网格事务处理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个企业信息网格的原子型事务处理协议,并在企业信息网格中实现了该协议。论文首先介绍了网格技术的概念和相关背景以及织女星信息网格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其次,介绍了ICTGrid企业信息网格的研究内容和系统结构。企业信息网格事务处理协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织女星企业信息网格中采用了SOA的架构,应用必须通过Web Services才能访问企业中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文件系统),这就要求Web Services事务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本文分析了传统的ACID事务的不足,分析了企业信息网格环境下的事务处理特点、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一个企业信息网格的原子型事务协议,在中科院计算所的所务信息网格中得到实现,分析了这个事务处理协议的性能,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郭域峰[7]2005年在《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网格是利用网格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信息网格的研究工作中,关于资源空间模型的研究逐渐增多,不过还很不成熟。本文结合中科院计算所织女星信息网格的工作,对基于关系的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基于关系的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用物理关系、虚拟关系和有效关系叁层来统一组织和表示信息资源,通过层次间的动态映射、以及层次内的引用关系来解决资源的连通和虚拟化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成果是:在阐述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全生命周期原理和信息网格系统客体的使用模式,分析了客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并对客体的各个周期进行深入的研究。重点考察了信息网格主体在各个阶段特定的上下文环境中,对哪些具有共性特征的元数据信息或属性信息集合进行何种操作,剖析了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内部的动态变迁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形式化表示方法,用来刻画客体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内部、外部行为和特点,其形式为:OLC {Operator, Data Schema, Operation, Context}。该方法能够合理、有效的描述信息网格客体——有效关系、虚拟关系和物理关系资源的生命周期过程。解释了信息网格客体自主、实时、不修改代码、局部影响和自主的问题。本文在抽象描述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各个周期阶段的同时,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找到了影响系统全生命周期生产率的因素,为系统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以上的研究成果初步用于了织女星信息网格的项目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成果提供的系统改进的依据和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的时间成本和知识成本。

杨宁[8]2005年在《织女星信息网格易用性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信息网格利用网格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信息网格的研究问题可以笼统地分为主体相关研究、客体相关研究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交互的相关研究。在信息网格中,主体一般是指使用网格的用户,客体是指用户可以使用的所有类型资源。目前信息网格技术的研究重点较偏重于资源相关方面研究,而对于网格用户这一主体支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易用性方面更是鲜见深入的研究。动态性是信息网格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影响信息网格易用性的一个主要因素。主体相关的动态变更包括主体基本信息变更(如手机号、地址改变)、管理相关信息变更(如主社区改变)、角色变更等。变更发生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发异常,降低系统易用性。如何找到异常发生的病因、及时处理以适应变更,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如何进行可定量的易用性评价也是易用性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信息网格主体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织女星团队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空间(叁层EVP主体模型)、时间(全生命周期)、评价(基于深广度的易用性评价)叁个方面研究了用户行为,旨在解决或者部分解决信息网格易用性相关问题。本文所研究的易用性问题具体包括用户正常使用信息网格时基于深广度的易用性评价问题;如何避免用户使用信息网格时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和异常发生时如何通过尽可能少的人工干预解决异常问题。提出一种信息网格主体EVP空间模型,该模型针对已有主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的解决思路如下:利用虚拟层主体信息,系统对最终用户屏蔽了和访问控制相关以及和预访问资源相关的具体信息;利用虚拟层以及虚拟层和有效层间映射关系屏蔽主体信息变更和角色变更细节;设有主社区概念,实现用户自主管理和系统用户管理的结合;有效层主体信息设置解决用户使用复杂度问题。对于虚拟层主体存在的插入、删除和修改等异常,基于瞄准病因而非症状的方法,找到异常产生的根本原因:函数依赖。将虚拟层主体信息进行基于范式提升的模式分解,消除产生异常的病因,使得分解后子模式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具有良好的性质,并从无损分解和保持函数依赖两个方面形式化证明了主体信息模式分解的正确性。当有效层主体信息或虚拟层主体信息的模式发生一定的变更(主键属性变更、其他属性变更、外键属性变更、元组变更和角色变更)时,不需调整或者只需调整部分有效层主体信息到虚拟层主体信息的映射关系,就可以保证用户或应用程序得到正确的虚拟层主体信息,避免异常的发生,具有动态变更适应性。主体空间模型的全生命周期分析讨论了信息网格主体的全生命周期所包含的各个阶段,将全生命周期原理作用于主体EVP模型的各个层次,用来剖析网格用户的各个动作对模型各个层次的信息网格主体信息所产生的影响。

王鸿彬[9]2008年在《网格知识管理及其油田科研组织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格,也称为虚拟计算环境,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重要网络信息技术。任何新型信息技术的出现都会给信息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带来很大影响和启发。目前网格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越性已经显现。基于此,本文在当前网格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知识网格基础上,以网格技术在知识管理方面的应用为中心,重点阐明了知识网格和知识管理结合而成的网格知识管理技术。根据知识网格及其应用的特点,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网格知识管理的相关网格技术和网格知识管理的应用模型。与网格知识管理相关的网格技术包含很多方面,但总体上主要包括:网格环境下的知识组织、知识发现、知识供应(分享)叁方面的技术。网格知识组织主要是通过“知识单元”、“知识结构”采用关联和链技术进行组织。网格知识发现是一种并行分布式的知识发现模式,主要是指集成于知识网格的知识发现服务。网格知识供应(分享)主要是指重点支持特定任务的领域知识共享,是应用于广域分布知识管理的一种服务和技术。关于网格知识管理应用模型本文主要从拓扑结构、资源空间模型、知识流建模和虚拟组织四个方面进行描述。网格知识管理拓扑结构从逻辑上给出了网格知识管理的应用模型。资源空间模型则为网格管理的对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资源视图,提高网格资源管理的效率。知识流的建模是在与工作流结合的基础上使网格中知识的流向更合理顺畅。虚拟组织是一种网格中团队合作的组织形式。网格技术以其优越的特性必将带来知识管理的革命。

应宏, 黄河[10]2004年在《网格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网格是信息社会的网络基础设施,是下一代Web技术。通过介绍网格概念、特点,阐述了网格的组成与体系结构,诠释了网格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几个网格系统,最后讨论了网格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 一种松耦合的信息网格体系结构及全生命周期评价[D]. 李晓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5

[2]. 织女星信息网格评价[D]. 李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4

[3]. 织女星信息网格性能评测及分析[D]. 张志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5

[4]. 织女星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研究[J]. 徐志伟, 李晓林, 游赣梅.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2

[5]. 信息网格中资源接入服务的研究与实现[D]. 郝正闯. 北京邮电大学. 2006

[6]. 企业信息网格中的事务处理研究[D]. 刘长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4

[7]. 信息网格资源空间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研究[D]. 郭域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5

[8]. 织女星信息网格易用性关键问题研究[D]. 杨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5

[9]. 网格知识管理及其油田科研组织应用研究[D]. 王鸿彬. 天津工业大学. 2008

[10]. 网格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 应宏, 黄河.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

标签:;  ;  ;  ;  ;  ;  ;  ;  ;  ;  ;  

织女星信息网格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