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院综合信息系统构件库的应用研究

一种法院综合信息系统构件库的应用研究

江立[1]2003年在《一种法院综合信息系统构件库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信息系统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处理形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遗憾的是,据统计在我国真正能体现其应用价值的信息系统不到30%。与信息系统朝着大型化、分布化、网络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息系统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却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以及不断变化的需求。由于信息系统的特殊性,使得信息系统的通用性和复用度相对其它计算机研究领域要低很多。提高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率和增强信息系统适应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构件技术仍然属于一项新兴技术,与之相关的理论尚没有完全成熟。相反,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应用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许多领域都开始引入构件技术,在边试验边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以此作为对理论不足的补充。本文将构件技术引入到具体的信息系统重构中,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的方法逐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系统。其中,对构件的设计、提取、分类、测试以及检索等重要环节加以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本文着重讨论了采用构件技术开发信息系统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诉讼管理系统的分析改造,初步完成了领域相关的专用构件库的设计与实现工作。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构件库设计方法和示例,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魏恩伟[2]2006年在《构件化的法院业务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法院业务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院业务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虽已显着提升了法院的业务效率,但随着系统规模的日益增大,系统自身的运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传统的系统架构和开发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本文针对法院业务系统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作者所在公司多年来在法院业务方面的积累和经验,提出了基于构件技术的新思路,并基于构件的法院业务系统的分层模型设计、系统平台实现架构、业务信息统一建模、通用业务流程模型及典型的业务功能构件实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参照领域工程的分析方法对法院的业务需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确定了法院业务系统中的功能分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业务构件的提取。对初步提取的构件,进一步通过构件依赖关系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得到了最终的业务构件分层结构模型,确定了各功能构件之间的接口界面。在构件分层建模的基础上,本文重点针对提供基础系统功能的系统构件平台的实现结构进行了细化设计,提出了以统一数据模型和通用业务流程机制为核心,辅之以系统展现、系统注册、代码管理、组织管理、逻辑数据访问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系统备份等机制在内的完整的系统构件平台模型,并确定这些基础系统构件之间的协作机制和平台整体的工作机理,以及平台与第叁方专业系统/产品之间的功能接口。对于典型的审判业务流程在该平台机制上的实现,文中也做了具体的分析。针对法院业务系统内部资源共享与整合的需求,本文进行了法院统一业务信息模型的建模工作,通过系统的分析方法初步建立了信息对象结构模型和扩展的业务数据模型。该模型是整个构件化业务系统中构件接口的业务数据规范,为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支持。为全面整合审判业务和办公业务的流程处理功能,本文提出了通用法院业务流程机制的设想,并针对该流程机制设计了业务流程引擎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机理。对该平台内部的一些典型工作流程也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种业务流程实现机制明确了业务流程管理和具体业务功能处理之间的分工界面,并可将流程的实现机制从代码开发转变为模板配置,从而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本文还针对法院业务应用中若干典型的业务处理功能(如电子签章和文书制作/生成)进行了构件化实现的研究,提出了相应功能构件的结构和实现方案。本文所提出的构件化的法院业务系统模型及其实现方案已在作者所在单位的部分研发项目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王锐[3]2002年在《基于CORBA的构件技术在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企业(事业)单位业务范围的扩展,分布式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分布式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难度也在不断提高,项目失败的可能性也相应的增加。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稳健、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高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是开发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被提了出来。 该方法的关键是在系统分析和建模的基础上,设计出可靠性高、可重用性好的各种构件,通过构件的组装式复用快速开发应用系统。与传统的基于代码的开发方法相比,显着地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已经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该方法还远未成熟,在具体的应用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主要包括构件模型、构件的分析与设计、构件的分类与检索、构件的复用、组装与标准化,构件库的建设等。本文主要致力于分布式信息系统中构件模型、构件的分析与设计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 文中在研究基于CORBA构件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讨论了一种面向信息系统的构件模型和构件分析设计方法,给出了构件分析设计原则及其形式化描述,探讨了信息系统中分布式构件计算的协调问题,并使用Petri网对协调问题进行了模拟。 最后,结合项目课题一法院诉讼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本文描述的方法,分析、设计构件,采用CORBA技术实现构件系统,并详细分析了系统中存在的协调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总结了全文所做的工作,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骆斌, 刘海涛, 陈世福[4]2001年在《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软件主要功能,并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ORDB和软件构件的信息系统构造方法,分析了司法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技术。

夏耀稳[5]2007年在《基于UML的领域构件复用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软件构件从概念提出到现在业界形成一定的共识,以复用为手段,以提高软件生产力为目标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CBD)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途径。为了能使构件达到最大程度的复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CBD)需要采用统一的描述方式,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使得对构件的描述统一、规范,提高了构件的标准化和扩大了构件的应用范围。构件复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有:构件的提取、构件的设计与实现、构件的集成与组装及其运行环境支撑平台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软件构件技术研究成果的分析,归纳出当今软件构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支持特定领域实际应用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有机地将面向构件的思想和领域建模联系起来,利用UML的多视点建模机制,提出一种基于UML的特定领域构件提取方法,此方法从不同应用层次和不同角度对领域进行分析,建立灵活、便于扩充的领域模型。2.在领域构件设计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框架知识表示的构件描述方法,解决构件描述的关键性问题。3.研究并利用UML来辅助用户刻画领域业务逻辑关系,提取业务规则,建立领域规则库,据此,通过组织相关的构件来实现其业务活动。4.在.NET环境下实现了支撑领域构件开发的软件复用集成环境3大功能模块:业务建模模块、构件库管理模块和集成组装模块。

谢颖苇[6]2007年在《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件复用是指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运用已经实现的软件构件或者模块重新组织构造软件系统,运用软件复用技术开发系统有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调研时间,减少代码错误率,降低成本等多种优点。同时笔者发现在现有企业改革中多数企业由于多种客观因素根本无法一次完成信息化改革。因此笔者通过对软件技术及软件技术相关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针对为二次开发做准备的基于可复用可二次开发的系统开发模型。该模型是以软件复用技术为核心,为企业开发大型过渡性软件的开发模型。该模型开发目标明确、开发迅速,实用性强,为提高软件开发质量,缩短二次开发周期、同时降低了开发及维护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时笔者根据结合某大型企业的库存系统开发,将模型的各个要素运用到了库存开发系统中,包括基于复用系统调研需求分析,库存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构件的设计及实现等多个环节,通过具体的应用论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改进了模型本身的不足。为企业全面信息化改造的过渡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济荣[7]2011年在《软件产品线自动差异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的使用量激增,已经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发现按照传统的方式即一次开发一个软件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需求,它们需要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软件产品的需求的愈发多样化,对需求建立特征模型能够使得软件需求清晰明白,对后续的开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综述了软件产品线方法中的领域工程,以及软件产品线中存在的各类差异性。领域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相关应用提供一个共同的核心架构。它可同时适用于现有的系统和新设计的系统。领域工程的目的是提供可重复使用的核心,这些可重复使用的核心是在应用工程中集合了所有用户单独定制的不同应用。领域分析通过对一同一领域中的若干应用系统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明确领域应有的基本能力和行为,识别领域中的共性和差异性,建立反映整个领域需求的领域分析模型。软件产品线方法中的领域工程是解决软件多样性需求的有效技术手段。软件产品线关注相关产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些产品的不同点也被成为差异性。因此差异性对于每一个生产线都是固有的,并且成为与单一系统相区分的关键特征。差异性会在软件的不同层级上体现。所有的不同阶段的差异性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差异性的定义在领域工程的较高抽象层次,在其他一些较低层次上被细化。在软件产品线中,领域设计的产物是对软件需求设计产生的特征模型,目前在特征分析阶段,特征模型的差异分析主要还是通过人工完成。为了提高效率,实现自动化的差异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FODA特征模型的自动差异分析方法(AVA),方法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获取特征模型的潜在产品数。该方法将FODA特征模型按照树的后续遍历方式形式化录入成字符序列,并在录入序列时附加上了特种模型每个子节点与父节点的关系。然后对所有基本特征模型序列设计相应的规范规则和节点产品数计算方式,用于对整个特征图的规范和计算。再将字符序列按照设计的规则和计算方式进行递归计算,最终得到了FODA特征模型总的潜在产品数。通过产品数与特征数的计算,得到差异因子,实现了自动判断一个特征模型是否为符合软件产品线要求的模型。整个过程通过形式化操作和递归计算实现了自动化分析。差异因子就代表着从需求分析阶段到体系结构设计阶段,潜在产品减少的一个量化值,量化了软件特征差异从产品线级到产品级的减少程度。软件产品线方法在法院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应用,针对软件产品线的特性本文在系统分案部分设计上做到了通过配置文件选择相应的构件添加到产品中。本文依据法院信息系统的审判流程特点进行了FODA特征建模,并通过FODA特征模型得到形式化的字符序列。本文用Java实现了自动差异分析系统,整个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识别字符序列,将序列中的信息还原成树状结构;第二部分析树状结构信息,递归优化特征树和计算产品数。输入字符序列系统就可以得到最后的差异因子,实现了自动差异分析。

王元放[8]2009年在《基于叁大要素系统的上海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基于叁大要素系统的上海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的核心思想是我的导师周宏仁教授提出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Municip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MIS)是电子政务深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研究MMIS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进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本文以上海电子政务为背景,通过将“Systems of Systems”(SoS)有关理论与方法引入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 EA)形成叁维企业架构框架通用模型3D EAF,构造了基于人口、法人与土地叁大要素系统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该框架探讨了MMIS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系统规划,系统评估,以及系统间信息共享等内容。具体讲,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提出了MMIS基本框架的静态模型,该模型自顶而下包括业务层、信息层、应用层、技术层。研究了模型的各层次包含的参考模型,构成了MMIS基本框架主要内容。探索了MMIS动态行为的驱动力,提出了分析MMIS动态行为的概念模型。探讨了MMIS系统规划问题,使用贝叶斯方法构造了优化模型,探索了涵盖MMIS各相关方不同需求的系统规划方法。研究了MMIS系统绩效评估。进行系统绩效评估是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本文提出了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形成了系统绩效评估组织方案。提出了MMIS业务参考模型。该模型基于领域工程分析与建模方法,业务流程重组方法以及电子政务参考模型等理论和方法,按照人口、法人、土地叁大要素梳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的政府主要业务,形成了包含服务内容、服务渠道和服务对象的业务参考模型,用以消除业务冗余、改进业务过程,指导IT投资、项目选择和技术实现,指导信息视图的导出,为应用系统的软件重用提供基础。研究了MMIS信息参考模型。基于电子政务参考模型和业务参考模型,将叁大要素进行分层构建信息参考模型。围绕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模式、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等为案例,展开了信息层的构成要素。MMIS应用参考模型主要针对电子政务管理者和设计者,按照业务功能分类进行结构化描述。对于应用层面的整合,提出按照“一线式”、“一站式”、“一门式”分别进行政府热线、政府网站、政府服务中心的整合。以上海网格化管理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应用层整合的具体模式。技术参考模型主要探讨MMIS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参考美国联邦政府FEA的技术参考模型和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形成了统一基础平台、统一整合平台、统一服务平台的技术参考模型。在设计MMIS的时候,应遵守技术参考模型的技术标准约束,这是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前提。本文研究工作受到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重点课题――《上海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资助,在此感谢。

蒋毅[9]2003年在《基于J2EE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用于政府机构,实现其管理服务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是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互连网发展的日新月异,带动了该领域内应用技术的更新,为实现电子政务提供了可能。 J2EE是SUN公司推出的一套面向企业级的分布式体系,作为使用Java2构建企业系统的标准平台和环境,与传统的应用程序编程模型有很大的差别。J2EE架构采用组件的思想来设计、开发、装配及部署企业应用程序,定义了一套标准化的组件,为这些组件提供了完整的服务,简化了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开发。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作为第叁代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一种标准的、功能强大、且适应广泛的建模语言。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它提供了一种严谨的途径来分派开发组织的任务和职责。它的目标是确保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得到一套用户最终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木文描述了法院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介绍了J2EE搭建电子政务系统的各个技术细节。依据RUP思想,利用UML,捕获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系统的结构和行为。针对基于J2EE的WEB应用的具体特点,在连接池技术上进行了探讨和尝试。

王震东[10]2012年在《领域化业务构件的描述体系研究和实现》文中认为行业环境的瞬息万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创建或破坏价值的可能性,企业信息化领域如何快速重构已经成为重要的一个议题。业内已有诸如TOGAF、Zachman等着名的企业架构框架,为企业信息化指明前进的道路。但是由于这些架构仅仅是描述形态的蓝图,具备指导意义缺乏具体的参照,企业信息化前进的道路仍然曲折坎坷。构件是一种高层次的软件复用技术,它的目标是达到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重用,为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启示。在构件平台之上进行组件化业务建模并积累业务构件,可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产和功能,重塑竞争优势,最终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效率。本文从企业信息化业务框架和组件化两条路线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在多种企业信息化业务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升华萃取业务要素,另一方面采用分离关注点和分层次的构件化思想,对萃取出来的业务要素进行构件化封装。运用XML,巴科斯范式和XML Scheme等不同表述方法对构件进行描述,并提出宏构件这一独立业务封装体的概念。最终在不同构件的基础上,提出业务构件架构平台框架。最后运用提出的构件理论,在北京起步公司Justep x5业务架构平台基础上,定义了宏构件描述资源方法,并针对某机构科研办公信息系统进行构件化分析和开发,证实了领域业务构件描述体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效解决了B-T隔阂,提高开发效率。

参考文献:

[1]. 一种法院综合信息系统构件库的应用研究[D]. 江立.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构件化的法院业务系统研究[D]. 魏恩伟. 东南大学. 2006

[3]. 基于CORBA的构件技术在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王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4]. 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J]. 骆斌, 刘海涛, 陈世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1

[5]. 基于UML的领域构件复用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夏耀稳. 云南师范大学. 2007

[6]. 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谢颖苇. 吉林大学. 2007

[7]. 软件产品线自动差异分析方法研究[D]. 杨济荣. 南京大学. 2011

[8]. 基于叁大要素系统的上海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研究[D]. 王元放.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9]. 基于J2EE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与研究[D]. 蒋毅. 四川大学. 2003

[10]. 领域化业务构件的描述体系研究和实现[D]. 王震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标签:;  ;  ;  ;  ;  

一种法院综合信息系统构件库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