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连大厦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新海连大厦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1)

【摘要】新海连大厦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建造,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通过室外采用生态停车场,增加透水地面面积,设计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用于绿化浇洒及景观补水,采光天庭和采光中庭设计改善室内大空间采光效果,建筑设计完善的智能化系统等。达到了绿色建筑二星指标要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XinhaiEvenBuildingGreenBuildingDesignPractices

WangXu-dong

【Abstract】Xinhaievenbuildingdesignedandbuiltaccordingtogreenbuildingtwo-starstandard,usingtheprojectasagroundsourceheatpumpsystemintheformofrenewableenergy,throughtheuseofeco-outdoorparkingareaincreasespermeableground,rainwaterrecyclingsystemdesignedforgreenandpouredwaterlandscape,lightingandlightingheavenatriumdesignedtoimproveindoorbigspacelightingeffects,soundarchitecturaldesignintelligentsystems.GreenBuildingIndexreachedatwo-starrequirements.

【Keywords】Greenbuilding;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2-0018-02

连云港新海连大厦是连云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创智街区内的标志性建筑,创智街区五大生产性服务功能:总部经济、金融创投、创新研发、咨询中介、人才培训,均围绕新海连大厦布置。该项目2010年12月年完成施工图设计,2013年6月建成,总建筑面积49867.97m2,主要功能为办公、会议。设计时期全国正处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阶段,建筑行业相应提出绿色建筑理念,这一理念也符合连云港开发区创智街区“智慧、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因此,新海连大厦在2010年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成为连云港市第一个获得绿色建筑设计“二星”标准的建筑。

1.新海连大厦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

1.1规划选址

新海连大厦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果山大道西,黄海大道南,周边公共交通便利,现开通了三条公交线,站点距新海连大厦约100m。基地内建设前现状为盐碱荒地,没有农田水系湿地,也没有保护区,属于建设用地,地质条件良好,周边均规划为商务办公用地,规划选址合理,适宜建设。

1.2室外环境

建筑布局合理,整体呈西南朝向,正面获得极佳的东、南朝向。建筑充分考虑当地冬夏季风向,夏季通风良好,冬季避开主导风向,利于日照采暖。室外风环境模拟显示冬季室外行走舒适,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顺畅。建筑周边环境优美,无噪声源和污染源。

1.3地上地下空间利用

建筑室外景观设计采用了乔木、灌木、地被等多层次、多样性植物;设置生态停车场,透水地面面积为45.7%(大于规定的40%)。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地下建筑面积4052m2,建筑占地面积5888.4m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68.8%。

2.新海连大厦室内环境质量设计

2.1室内自然通风、采光

项目建筑整体朝向可以有效引导自然通风,对建筑室内、外风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建筑室内空气流动状况良好,穿堂风效应比较显著。所有室内空间包括辅助空间(楼梯间和卫生间)都有自然采光和通风。房间的自然通风量大于相关标准所要求的最小新风量,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项目92.83%的主要功能空间满足采光最低标准要求,主楼大厅部位采用采光井改善室内采光效果,辅楼设置中庭改善室内采光。大厅及周边空间100%达到采光的最低标准要求。

2.2维护结构热功性能

项目按照65%节能标准设计,热桥、屋面均有防结露,防潮措施,最不利热桥和屋顶部位冬季无结露、发霉现象。

2.3室内空气质量

主楼地下室停车场设置2个CO监测探头,二楼多功能厅和三层会议室等人流密集区设置7个CO2监测探头,实时监控室内空气质量。CO、CO2监测器分别与最近的DDC控制器连接,接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系统),通过此系统监控空气质量,并实现根据监测的信号自动调整排风系统和新风系统功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3.新海量大厦节能与能源利用设计

3.1建筑节能

本项目所在地连云港为寒冷地区,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优良的节能围护结构,按照甲类公建节能标准设计。建筑外窗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外窗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3.2照明节能

本项目供电采用10KV市网双重电源,根据供电部门规定另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组。照明设计包括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根据国家有关规程规范选用节能灯具,并采用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手动直接开启或关闭某区域的灯具,在照明控制系统上,监视被控区域灯具开启状态,也可以设置时间管理程序,在某个时间区间,自动开启或关闭被控制的某区域灯具。

3.3可再生能源利用

本项目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相结合的方式,选用螺杆式水地源热泵机组3台,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1台,空调水系统闭式一次泵系统。地下设置集、分水器,集中控制水循环。

3.4高效能设备和系统

本项目设计能耗管理系统,对照明与插座、各层空调分回路、冷热源机组、动力等分别进行能耗独立计量。采用多功能计量电表,能耗计量远程传输,实现对各能耗进行统计分析。

4.新海连大厦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设计

4.1水系统规划

本项目的供水水源为场地外的市政管网引一根DN300进水管,接入用地红线经总水表后,作为生活消防水源。市政水压为0.18MPa,本楼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地下一层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一层至九层为由低区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十层至十九层由高区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

4.2节水措施

本项目所有卫生器具和配件采用节水、节能型优质产品,并采用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技术,同时采取减少管网漏损措施。选用性能优良的管材,采用管道涂衬技术;采用新型管道及连接技术;选用性能高的阀门、零泄漏阀门等。

4.3非传统水源利用

本项目收集屋面、地面雨水,雨水经过过滤消毒满足水质要求后用于绿化、道路浇洒、景观供水等。蓄水池体积为200m3,采用PP模块组合水池,所有构筑物单元均在绿化地面以下;雨水过滤系统采用多介质过滤器,符合雨水回用处理简单这一原则。本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18.1%,绿化灌溉采取喷灌的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5.结束语

随着我国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加认识到节能环保重要性,节能环保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主题。现如今,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必备组成部分,当代建筑师应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贡献。

标签:;  ;  ;  

新海连大厦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