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姜德鹏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丈岭小学266745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2.以境引趣。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如对《草原》、《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再现书中所描绘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3.以读生趣。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只是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要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再次,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文章。如《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练习,通过外貌看特点,理解语言知特点,分析动作抓特点,体会心理明特点,对比之中想特点,最后归纳出:闰土是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智的农村少年。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读写人文章时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抓住人物的特点。

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教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的理解来理解文章内容,还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所以我常常选择不同类型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在班里还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经验,使同学们能互相学习,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最后,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因此,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良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圈圈点点、写写划划,作摘抄或做笔记等。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指导学生去认真读书,边读边想。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突出抓好描写“我”的内心及邱少云的外表这两个重点片段的教学。在学习“我”的内心这一片段时,让学边读边思考:敌人采用“火力警戒”后,我闻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通过看图,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议论、回答问题,深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想在一起,逐步体会到了“我”当时内心的焦急、矛盾、难受、痛苦,从“我”的这一系列内心活动中了解到邱少云处境的危险。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后回答:在这生死关头,邱少云的表现怎样?为什么他能这样呢?让学生各抒己见,从邱少云的外表去了解其内心活动——他当时想的只是战友、战斗的全局,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宁可牺牲自己。通过教学,邱少云的光辉形象在学生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不仅使学生受到教育、受到感染,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读写人记事文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读书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标签:;  ;  ;  

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