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证券业

电子商务与证券业

一、电子商务与证券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兆阳[1](2021)在《我国股权众筹中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股权众筹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通过向投资者或者普通人让出一定比例的股份以此为对价获得资金的支持,而出资者则获得相应对价的期权,又称为“私募股权的互联网化”。一方面股权众筹能够提高融资效率,促进投资者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来参与市场;另一方面股权众筹能够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有利于企业发展。就目前情况而言,股权众筹存在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证券信息披露监管、反欺诈、投资者适当性等手段不足以应对股权众筹带来的法律问题,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不公平、非法集资以及合同欺诈等情形。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信息披露责任的承担,但是该种责任承担不宜过高,其成本投入与信息披露之间是正比,义务越高成本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基于该种考量,为此设定适当、合理的披露义务最为妥当。第一部分引言就我国股权众筹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以及背景进行研究,梳理国内外对于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现状,就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陈设。第二部分针对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规范内容、功能定位、救济机制、追责机制四方面就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入论证了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和内容、投资风险、平台权利与义务以及责任落实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不同角度对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立法比较,结合本国国情以及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前提下,对英国守门人互补规则、多边互认机制以及JOBS法案进行了分析借鉴。第四部分对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完善意见。尤其是在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划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明确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多元化以及设置披露等级分层等多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商勇[2](2020)在《互联网企业入股证券公司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阿里巴巴入股华泰证券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发展,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开始积极向互联网科技靠拢,以求寻的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困于金融牌照管制,无法直接涉足证券业务,促使互联网企业与证券公司合作,从而间接获取“券商牌照”。由于双方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多,入股投资事件也随之出现,比如阿里巴巴入股华泰证券、腾讯入股富途证券等。本文基于双方视角,以阿里巴巴入股华泰证券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互联网公司入股券商的动因以及证券公司引入互联网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的缘由,并从市场反应、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等多方面分析入股事件对双方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从而为我国互联网企业与证券公司的深层合作提供更多实证经验。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本文采用归纳演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以归纳演绎法为基础,对本选题相关文献加以梳理总结。以往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较大冲击,在此背景,证券行业结构、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均发生调整,并对券商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给予肯定,但对于采用案例研究方式探究二者之间的合作相对匮乏。本文研究发现:(1)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入股证券公司首要目的在于间接获取证券经营牌照,而证券公司则希望通过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分析来给客户提供更加专业、个性的服务,实现财富管理转型。此外,通过定向增发可以筹集资本,调整公司业务结构,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2)通过事件研究法测算市场绩效发现,市场对华泰证券短期市场表现做出了积极反应,但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事件期内阿里巴巴的CAR一直为负值,但公告日后,其CAR的走势发生了扭转,从低谷开始反弹上升,表明市场对此次入股事件持积极态度。此外,通过测算长期市场绩效BHAR值看出,入股事件增加了双方的股东财富。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合作双方总体财务绩效有所提升,资金注入带来的资产利用率不断提高。入股事件不仅给华泰证券带来大量的用户流量和组织结构的优化,更为阿里巴巴创造了进入证券行业的机遇。

孙丽华[3](2020)在《新疆H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证券市场历经近30年的发展历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综合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但同时,在金融创新不断涌现、传统业务竞争力倍受压力的当前,证券公司以佣金收入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面临极大挑战。有鉴于此,本文从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等理论,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期望为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由单一通道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改进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重点以我国证券行业发展趋势要求和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需求为背景,对当前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运营模式、业务内容及流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H公司经纪业务存在的问题有五个方面:组织条线制约业务转型,岗位职能定位模糊,服务产品及营销缺乏竞争力,服务营销型人才短板,IT技术应用滞后。笔者一并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如何进行经纪业务的改进和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提出建议。通过分析研究,笔者对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改进建议的整体思路是首先树立财富管理的新理念,明确经纪业务转型的方向;其次优化组织架构,解决客户服务与市场营销中的服务营销架构分立的格局,并形成服务营销一体化的运营机制;第三,从服务内容、业务流程再造入手,改进当前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单一的局面,提升经纪核心业务的质量;第四,推进以公司经纪业务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第五,在保持自身优势,深挖公司资源潜力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新业务的发展;为保障建议的顺利实施,笔者还提出了两条保障性措施,首先是完善相关业务的规章制度,业务的改进和创新一定要在合规范围内;其次,强化经纪业务改进的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对服务产品线深度和宽度的拓展,以及对信息技术平台的合理应用,达到服务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完美结合。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全面整合业务,着力向财富管理业务迈进,实现核心竞争力显着提高的目标。

邹印[4](2020)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极大的改变传统的金融市场与金融生态,引发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对金融服务行业的格局、服务的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证券行业也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各大证券企业不断的寻找与互联网金融融合的业务模式,以期求得更好的发展。在传统的证券金融市场上,券商的整体经营模式主要是借助传统渠道,盈利模式具有单一性,且经营的绩效低下,同时传统的券商在市场上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大型券商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的资源与地位,中小型券商的竞争力并不强,作为中小型券商的H证券公司,亟需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契机下改变“小、散、弱”的不利现状,迎合互联网金融的需求寻找新型的经营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本研究立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理论,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发展经营战略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战略等相关理论进梳理,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借助实证与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H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方式,对影响H证券公司经营的内在与外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借鉴美国嘉信证券公司的经营战略现状,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的经营战略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最后,结合企业经营战略的理论,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可供选择的经营战略,提出H证券公司的经营战略应走差异化经营战略的道路,从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等方面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并从组织、制度、合规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金融市场的未来方向,作为中小型券商企业,H证券公司的经营战略需要从传统的证券经纪商走向广义上的经纪、咨询、投行等经营业务的转变,在经营战略的发展上,服务功能上需要走向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经营的业务上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化的服务,从竞争的格局上,需要从同质的竞争状态走差异化、特色经营的方向,从竞争借助的手段上,需要走“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注重经营业务的持续创新,才能真正的发挥中小券商的经营灵活的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陈拓[5](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临空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均认识到了临空经济巨大的经济带动作用,将其当作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型促进剂,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对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各地政府在发展临空经济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当地的宏观经济条件和微观基础,充分考虑自身的区域资源特点,如果盲目的追求规模效益和短期效益将会对地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论文对厦门临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研究主要包含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和厦门发展临空经济的相关建议共四个方面。首先,论文从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厦门临空经济研究的意义。之后进一步通过对临空经济的理论学习,理解其发展战略和规划,同时对厦门临空经济的金融支持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其次,在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中,文章对五种国际知名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各模式的建设特点、发展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奠定基础。在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部分,论文首先对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和投融资平台五个方面构建出金融支持效果评价指标,指标构建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权重,采用MATLAB软件分析问卷数据,根据结果对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最后,论文认为由于受到国家民航局战略调整和厦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影响,厦门临空经济虽然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供求不平衡和产业薄弱等方面的不足。论文从厦门临空经济金融支持的现状出发,通过对世界上较为成功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和总结,结合厦门的区位交通优势,提出了在当前“一带一路”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对厦门发展临空经济金融支持的相关建议。

陈凯麟[6](2018)在《我国证券公司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证券公司传统证券业务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尤其是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证券行业的迅速渗透与融合,使得互联网证券业务的出现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灵活便捷的服务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也拓展了传统证券业务的深度与广度,缩短了人们在时空上的差距,减少信息了信息不对称性,并成为各证券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当然,互联网证券业务的发展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其风险的复杂性及扩散性也不容小觑,从近几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屡屡公布的关于证券公司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案例事件就可见一斑。互联网证券业务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这种特点使得证券公司无法再继续沿用传统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我国证券监管机构也无法再沿用现有对传统证券业务的监管模式对其进行监管。因此,互联网证券业务给证券监管机构以及证券公司自身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其风险管理研究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与殷切的希望。本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阅读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清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由于互联网证券业务属于快速发展的创新业务,其受传统证券的路径依赖,在国家层面的法律保障、行业层面的监管政策、以及证券公司自身层面的风险防范措施问题也尤为突出。为避免上述问题,如何能有效地做好我国证券公司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也是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所在。然后,本研究通过介绍风险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证券风险管理理论以及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理论等基础理论内容,对本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下文的撰写做好理论铺垫;通过对比互联网证券业务与传统证券业务各自的特点,阐明了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内涵、特征及其特殊性。通过对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现状的详述,重点介绍了互联网证券业务目前采用的COSO-ERM整合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随后通过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地区)先进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经验,分析并揭示了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在互联网证券业务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与现状。其次,本研究就对我国证券公司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目的在于如何加强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首先,通过对美国COSO内部控制理论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框架、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发布的一些关于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规范性文件的研究分析,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尝试对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进行提炼,这也是本研究最核心及最关键的内容,本人从中提炼出了影响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六大关键影响因素。而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影响提出了十三项假设。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的收集和整理,经信度与效度分析后剔除不适用的测度指标后,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本研究所提出的十三项假设相关性检验。经过检验,相应变量及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满足要求,且假设条件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本研究中的六个关键影响因素均已全部找到并通过检验。随后,为研究六大关键影响因素是以何种方式对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进行影响的问题,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对于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模型进行了构建和检验,通过得出的回归系数来揭示关键影响因素对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影响程度。本研究运用上述两种分析法,就关键影响因素对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模型的检验结果是一致的。根据实证的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理念、公司高层监督、技术管理控制、法律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管理这六项因素组成了影响互联网证券业务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公司高层监督、技术管理控制、法律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管理这四项因素对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起到直接的助推作用,而金融市场监管与风险管理理念这两项因素通过上述四项因素间接作用于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此外,本研究创新性地以互联网证券业务交易量为监控对象,根据交易量的异常情况来判断互联网证券业务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由此构建了贝叶斯风险决策推断模型。同时,以无锡地区国联证券的互联网证券交易量为研究对象进行举例模拟分析,判断其交易量是否落在正常的变化区间内。如发现有异常的,应尽快查找相关风险原因,且应适当加强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控。最后,本研究认为应针对互联网证券业务来积极建立双维度风险预警系统;同时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证券公司自身层面提出了构建宏观风险管理立体框架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政策建议,并提出从高层管理手段、技术手段、法律手段、声誉手段等微观层面的措施建议来加强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此外,通过先前的研究发现,技术管理控制为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就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构建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与建议,以期能为之后我国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做好指导效用。

王春明[7](2017)在《国泰君安证券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互联网金融孕育于2012年,随着中国政府召开中共十八大会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国家层面,互联网金融得到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支持,证券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5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放开投资者一人一个证券账户的限制,使传统证券公司原有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门户网站、第三方理财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快速崛起,开始迅速发展占领金融市场,让证券行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通过合并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有限公司发起成立股份公司,是一家成立最早,业务最全面的证券公司。公司成立18年来,一直处于资本实力,投资研发能力,风险控制,合规体系,盈利能力和主营业务等方面的行业前沿,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然而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冲击下,曾经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经纪业务,其获利模式正在逐步减少,证券公司需要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努力探索出符合自身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战略。本文以国泰君安证券为研究出发点,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战略为主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学习了互联网金融、竞争战略以及020电子商务等理论;对国内外证券业互联网金融竞争战略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对国泰君安证券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并应用了内外部评价矩阵工具,最后结合公司的愿景、使命和目标,通过使用QSPM矩阵工具制定国泰君安证券互联网金融业务走差异化战略的方针,从市场营销、技术、客户服务、产品服务、人力资源和组织六大方面阐述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冯艳[8](2017)在《“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使我国市场经济各领域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特别是自2015年“互联网+”的理念提出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应用日益密切。这对证券业的发展而言是个良好契机,证券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水平,与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合对接,研发创造新产品,扩大行业优势,推动证券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下,证券行业的个人信息侵权事件屡屡发生,不仅给自然人客户造成了财产甚至人身上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证券行业、金融行业的信誉,不利于证券市场秩序的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新形势下“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可行建议,以期提升保护水平。本文首先对“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的个人信息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个人信息保护所面临的在立法保障维度、行业监管维度、侵权救济维度、网络技术维度、宣传教育维度的各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概念界定部分,对论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简要界定。首先对“互联网+证券业”的概念和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介绍,进而对个人信息的概念、特征进行界定,然后以前两部分的界定研究为基础,结合相关立法中对个人信息的规定,对“互联网+证券业”中的个人信息做出界定,明确“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和现状。首先介绍“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对维护信息主体人格尊严和财产安全、推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义,然后分析目前“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在收集、保存、使用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阐明“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包括立法缺失、立法分散、立法抽象的立法保障维度的困境,行政监管主体与自律监管主体存在的行业监管维度的困境,侵权救济体制不完善、救济机构设置不完善、救济方式实施不到位等侵权救济维度的困境以及网络技术维度和宣传教育维度存在的困境。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所述的各种困境,在借鉴域外经验、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立法保障维度、行业监管维度、侵权救济维度、网络技术维度、宣传教育维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王梓仪[9](2016)在《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证券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在这一影响下的相应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谢志雄[10](2016)在《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金融业也开始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打造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与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也渐渐影响到了证券行业的发展。文章就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证券行业的走向进行了预测。

二、电子商务与证券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商务与证券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股权众筹中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
        2.1.1 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内容抽象
        2.1.2 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功能定位模糊
        2.1.3 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救济机制缺失
        2.1.4 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追责机制不完善
    2.2 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2.2.1 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内容不明确
        2.2.2 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高
        2.2.3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权利与义务不明确
        2.2.4 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责任落实不到位
    2.3 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2.3.1 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现有理论分析
        2.3.2 股权众筹三方主体之监管问题分析
        2.3.3 股权众筹融资模式国家层面立法缺失
        2.3.4 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利益平衡有失偏颇
3 国外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比较与借鉴
    3.1 英美法系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
        3.1.1 美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
        3.1.2 英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
    3.2 大陆法系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
        3.2.1 德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
        3.2.2 法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
        3.2.3 日本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
    3.3 国外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立法之借鉴
        3.3.1 英国“守门人”互补规则之借鉴
        3.3.2 多边互认机制与信息披露规则之借鉴
        3.3.3 “JOBS法案”之借鉴
4 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建议
    4.1 细化股权众筹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4.1.1 明确股权众筹信息披露监管主体及职责划分
        4.1.2 建立我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社会信用体系
        4.1.3 规范股权众筹平台监管与运行机制完善
    4.2 明确股权众筹信息披露义务主体
        4.2.1 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多元化
        4.2.2 强化信息披露义务主体的责任承担
    4.3 明确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内容
        4.3.1 设定股权众筹信息披露等级分层
        4.3.2 明确股权众筹信息披露范围
        4.3.3 鼓励自愿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互联网企业入股证券公司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阿里巴巴入股华泰证券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线路图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政府管制理论
        2.1.2 风险评估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研究
        2.2.2 证券业经营模式研究
        2.2.3 互联网企业与券商合作研究
        2.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案例选取与介绍
    3.1 案例选取
    3.2 案例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2.1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3.2.2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第四章 案例讨论之动因分析
    4.1 阿里巴巴入股华泰证券动因分析
        4.1.1 券商经营牌照的需求
        4.1.2 获取股权投资收益
        4.1.3 华泰证券的互联网基因和产品技术
    4.2 华泰证券定增阿里巴巴的动因
        4.2.1 再融资资本需求
        4.2.2 利用阿里平台庞大的用户流量
        4.2.3 由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第五章 案例讨论之经济后果分析
    5.1 阿里巴巴入股证券公司经济后果分析
        5.1.1 入股华泰证券后市场绩效分析
        5.1.2 入股华泰证券后的财务绩效分析
        5.1.3 入股华泰证券后财务风险分析-基于Z-socre模型
    5.2 华泰证券定增阿里巴巴的经济后果分析
        5.2.1 定增阿里巴巴后的市场绩效分析
        5.2.2 定增阿里巴巴后的财务绩效分析
        5.2.3 定增阿里巴巴后的非财务绩效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6.1 研究结论
        6.1.1 动因分析研究结论
        6.1.2 经济后果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互联网企业与证券公司合作事件部分列示
    附录 B 2017-2018年度证券公司排名表
    附录 C 2018-2019中美贸易战事件轴
    附录 D 定增阿里巴巴前后财务风险粗略估计结果
作者简介
致谢

(3)新疆H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发展概述
    2.1 国内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现状
        2.1.1 制度建设驱动业务转型
        2.1.2 投融功能失衡制约业务发展
        2.1.3 经纪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下滑
        2.1.4 服务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2.2 国内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趋势
        2.2.1 经纪业务的内涵不断丰富
        2.2.2 通道服务向财富管理转变
        2.2.3 盈利模式趋向多元化
        2.2.4 技术进步推动业务不断升级
    2.3 国外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现状与创新
        2.3.1 证券经纪业务的全面财富管理模式已成熟
        2.3.2 全面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创新和主要特点
    2.4 国外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创新带来的启示
        2.4.1 拓宽服务范围与丰富产品线
        2.4.2 实现经纪业务服务和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2.4.3 建立完善的技术平台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2.4.4 规范和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
第3章 H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现状分析
    3.1 H证券公司简介
    3.2 H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概述
        3.2.1 经纪业务的组织架构及职能情况
        3.2.2 经纪业务的收入情况
        3.2.3 经纪业务的转型和创新
    3.3 H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组织条线制约业务转型
        3.3.2 岗位职能定位模糊
        3.3.3 服务产品及营销缺乏竞争力
        3.3.4 服务营销型人才短板凸显
        3.3.5 IT技术应用滞后
    3.4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改进动力不足
        3.4.2 缺乏科学理论指引
        3.4.3 整体规划未成体系
第4章 H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改进建议
    4.1 树立财富管理的新理念
    4.2 优化公司经纪业务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
        4.2.1 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管理架构
        4.2.2 完善服务营销的一体化管理机制
    4.3 提升公司证券经纪核心业务的质量
        4.3.1 明确中长期改进目标
        4.3.1.1 规划制定3年实施纲要
        4.3.1.2 理顺业务定位
        4.3.1.3 丰富产品线
        4.3.1.4 加大服务营销力度
        4.3.2 核心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再造
        4.3.2.1 确定服务聚焦策略
        4.3.2.2 改进服务营销中的“真实瞬间”管理
        4.3.2.3 服务竞争力与服务营销的整合
    4.4 推进以公司经纪业务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4.4.1 优化人员配置战略与改进培养机制
        4.4.1.1 推行创新业务需求导向的人才配置
        4.4.1.2 人员配置战略的培养改进机制
        4.4.2 强化培训分析与评估工作
    4.5 持续探索新业务发展的路径
        4.5.1 充分攫取制度红利
        4.5.2 努力挖掘自身资源潜力
        4.5.3 紧跟行业发展动向
第5章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改进建议的实施保障
    5.1 完善公司经纪业务的规章制度
        5.1.1 业务改进的管理逻辑
        5.1.2 规章制度的适当性管理
    5.2 强化公司经纪业务改进的保障体系建设
        5.2.1 公司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5.2.2 员工职业前景规划的制度支持
        5.2.3 风险管理的逐级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理论基础
    2.1 企业经营战略的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述评
    2.2 经营战略理论
        2.2.1 经营战略的内容
        2.2.2 经营战略分析工具
    2.3 证券公司互联网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2.3.1 互联网金融理论
        2.3.2 券商网络化发展模式
    2.4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的影响
        2.4.1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的积极影响
        2.4.2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的不利影响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的现状
    3.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证券公司发展的困境
        3.1.1 盈利模式具有雷同性
        3.1.2 经营风险比较大
        3.1.3 运营成本高
    3.2 中小券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以H证券公司为例
        3.2.1 H证券公司简介
        3.2.2 H证券公司传统业务经营发展情况
        3.2.3 H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
    3.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平台建设
        3.3.2 产品逻辑与应用场景创新不足
        3.3.3 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不合理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的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4.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4.2.2 客户议价能力
        4.2.3 行业竞争者的威胁
        4.2.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4.2.5 替代品的威胁
    4.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遇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3.5 SWOT矩阵分析
第五章 H证券公司互联网化经营战略实施路径
    5.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可供H证券公司选择的互联网化经营战略
        5.1.1 SO经营战略
        5.1.2 WO经营战略
        5.1.3 ST经营战略
        5.1.4 WT经营战略
    5.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选择差异化(WO)经营战略的缘由
        5.2.1 H证券公司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
        5.2.2 H证券公司需要重新定位经营战略
        5.2.3 H证券公司互联网化发展宜采用现有成熟模式
    5.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5.3.1 公司层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5.3.2 业务层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5.3.3 职能层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的借鉴与保障
    6.1 美国嘉信理财互联网经营战略的借鉴
        6.1.1 美国嘉信简介
        6.1.2 美国嘉信互联网经营战略实施步骤
        6.1.3 美国嘉信理财互联网经营战略的启示
    6.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2.1 组织保障
        6.2.2 制度保障
        6.2.3 合规风险管理保障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一带一路”背景下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外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
        0.2.2 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支持的研究
    0.3 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一章 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概述
    1.1 临空经济发展概述
        1.1.1 临空经济的界定
        1.1.2 临空经济的发展阶段
        1.1.3 临空产业的分类
        1.1.4 临空产业发展机理
    1.2 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 厦门临空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供求不平衡,投融资渠道单一
    2.2 人才培养不完善,金融产品需创新
    2.3 基础配套不完全,政策扶持待加强
第三章 国际知名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比较分析
    3.1 国际知名临空经济发展模式
        3.1.1 航空港自由贸易区模式
        3.1.2 航空港物流园区模式
        3.1.3 航空港高端产业园区模式
        3.1.4 航空港商务区模式
        3.1.5 生态宜居航空大都市模式
        3.1.6 五种模式的比较
    3.2 对厦门临空经济的启示
        3.2.1 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
        3.2.2 错位竞争是关键
        3.2.3 政策支持是保障
第四章 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4.1 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1.1 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1.2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4.1.3 区域金融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4.2 金融支持对临空经济发展的效果分析
        4.2.1 金融支持效果评价指标的确定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金融支持对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评价
    4.3 厦门临空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制约因素分析
        4.3.1 银行业制约因素
        4.3.2 信托业制约因素
        4.3.3 投融资平台制约因素
        4.3.4 保险业制约因素
        4.3.5 证券业制约因素
第五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建议
    5.1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5.1.1 政策性金融支持
        5.1.2 完善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5.1.3 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5.2 推进“互联网+”战略,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相关产业
        5.2.1 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5.2.2 加快培育航空物流
        5.2.3 “航空运输服务+O2O”模式
        5.2.4 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相关产业
    5.3 加强人才培养和应用,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
    5.4 坚定厦门临空经济战略方向,拓宽金融支持资金渠道
        5.4.1 加速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开发银行建设
        5.4.2 加强创新金融建设,丰富金融品种
        5.4.3 合理布局,打造我国海西金融中心
总结
附录一: 专家打分表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证券公司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1.5.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风险管理
        2.1.1 风险的定义
        2.1.2 风险的要素
        2.1.3 风险管理的定义
        2.1.4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2.1.5 风险评估的原理与主要方法
        2.1.6 证券公司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与风险评估方法
    2.2 传统证券业务风险管理
        2.2.1 传统证券业务风险的定义、分类
        2.2.2 传统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流程
    2.3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
        2.3.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的定义
        2.3.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分类
        2.3.3 互联网证券业务与传统证券业务相比的新特点
        2.3.4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流程
    2.4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模式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权威机构关于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框架
        3.1.1 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关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
        3.1.2 美国COSO委员会关于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内部控制框架
        3.1.3 中国证券业协会(SAC)关于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要素
        3.1.4 基于ICOSO、COSO与SAC提炼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框架
    3.2 国外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经验
        3.2.1 国外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3.2.2 国外证券公司监管环境
    3.3 我国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3.3.1 我国互联网证券业务的发展现状
        3.3.2 国家层面对互联网证券业务相关的法律规范发布情况
        3.3.3 行业监管层面对互联网证券业务的监管现状
        3.3.4 证券公司自身层面对互联网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
        3.3.5 我国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4.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与传统证券业务风险的区别
        4.1.1 传统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特征
        4.1.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特征
        4.1.3 互联网证券业务与传统证券业务风险的特点不同
        4.1.4 互联网证券业务与传统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不同
    4.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架构分析
        4.2.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识别
        4.2.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计量
        4.2.3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控制
        4.2.4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监测
        4.2.5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预警
        4.2.6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文化
    4.3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
        4.3.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4.3.2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内容的识别
        4.3.3 基于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规范文件的识别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5.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机理模型构建
        5.1.1 互联网证券业务关键影响因素的释义
        5.1.2 互联网证券业务关键影响因素假设条件提出
        5.1.3 互联网证券业务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2 量表的设计
        5.2.1 金融市场监管测度量表
        5.2.2 风险管理理念测度最表
        5.2.3 互联网证券业务公司高层监督测度量表
        5.2.4 互联网证券业务技术管理控制测度量表
        5.2.5 互联网证券业务法律风险管理测度量表
        5.2.6 互联网证券业务声誉风险管理测度量表
        5.2.7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识别测度量表
        5.2.8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计量测度量表
        5.2.9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控制测度量表
        5.2.10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监测测度量表
        5.2.1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预警测度量表
        5.2.1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文化测度量表
    5.3 问卷的设计
        5.3.1 问卷内容设计
        5.3.2 问卷预试与调整
    5.4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5.4.1 信度分析法
        5.4.2 效度分析法
        5.4.3 相关分析法
        5.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4.5 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实证检验
    6.1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6.1.1 样本抽样对象及方法
        6.1.2 调研的实施
        6.1.3 问卷的回收和确认
    6.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量表检验
        6.2.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各量表信度分析
        6.2.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各量表效度分析
    6.3 研究变量基本情况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6.3.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动力源整体描述
        6.3.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变量整体描述
        6.3.3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变量整体描述
        6.3.4 互联网证券业务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6.4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6.4.2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5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线性回归模型检验
        6.5.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线性回归模型建立
        6.5.2 JRJG&FXLN线性回归模型
        6.5.3 JRJG&FXLN&KIF线性回归模型
        6.5.4 JRJG&FXLN&KIF&RM线性回归模型
        6.5.5 线性回归模型变量关系讨论
    6.6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检验总结
        6.6.1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各量表题项说明
        6.6.2 主要研究变量具体情况描述
        6.6.3 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受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
    6.7 基于贝叶斯决策推断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预警
        6.7.1 贝叶斯决策的理论原理
        6.7.2 贝叶斯决策风险推断模型
        6.7.3 贝叶斯决策风险预警实际举例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
    7.1 构建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预警体系
        7.1.1 证券公司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情况
        7.1.2 建立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预警体系
    7.2 构建宏观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立体框架
        7.2.1 国家层面政策措施
        7.2.2 行业层面政策措施
        7.2.3 证券公司自身层面措施
    7.3 运用微观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手段
        7.3.1 基于高管层管理手段的管理
        7.3.2 基于技术手段的管理
        7.3.3 基于法律手段的管理
        7.3.4 基于声誉手段的管理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二: 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三: 抽样范围与抽样对象情况统计
致谢

(7)国泰君安证券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1.5.1 互联网金融理论
        1.5.2 O2O电子商务模式
        1.5.3 竞争战略理论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1.6.2 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概述
        1.6.3 O2O电子商务模式相关研究概述
        1.6.4 竞争战略相关研究概述
        1.6.5 现有研究述评
第2章 证券业互联网金融国内外发展模式分析
    2.1 国外证券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
        2.1.1 发展背景及发展阶段
        2.1.2 发展模式分析
        2.1.3 互联网券商发展的最新模式
    2.2 国内证券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
        2.2.1 发展背景及发展阶段
        2.2.2 发展模式分析
第3章 国泰君安证券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战略环境分析
    3.1 公司及互联网金融业务介绍
        3.1.1 公司介绍
        3.1.2 互联网金融业务介绍
    3.2 外部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2.2 行业环境分析
        3.2.3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的建立
    3.3 内部环境分析
        3.3.1 核心能力分析
        3.3.2 业务状态分析
        3.3.3 产品服务分析
        3.3.4 技术水平分析
        3.3.5 人员状况分析
        3.3.6 市场营销分析
        3.3.7 企业文化分析
        3.3.8 内部要素评价矩阵建立
第4章 国泰君安证券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战略制定
    4.1 国泰君安证券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
        4.1.1 公司愿景
        4.1.2 公司使命
        4.1.3 战略目标
    4.2 竞争战略分析和选择
        4.2.1 竞争战略分析
        4.2.2 最佳竞争战略选择
第5章 国泰君安证券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战略保障措施
    5.1 市场营销保障
    5.2 技术保障
        5.2.1 专业投资平台
        5.2.2 综合理财平台
        5.2.3 “云服务”策略
    5.3 客户服务保障
    5.4 产品服务保障
    5.5 人力资源保障
    5.6 组织保障
        5.6.1 建立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机制
        5.6.2 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控制能力
第6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证券业”概述
    (二)对“个人信息”的界定
    (三)“互联网+证券业”中个人信息的界定
二、“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
    (一)“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
    (二)“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三、“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
    (一)立法保障维度的困境
    (二)行业监管维度的困境
    (三)侵权救济维度的困境
    (四)网络技术维度的困境
    (五)宣传教育维度的困境
四、克服个人信息保护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立法保障维度的对策建议
    (二)行业监管维度的对策建议
    (三)侵权救济维度的对策建议
    (四)网络技术维度的对策建议
    (五)宣传教育维度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1.1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
    1.2第三方互联网支付
    1.3P2P网络贷款
    1.4众筹融资
    1.5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金融
2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的影响
    2.1改变证券业价值实现方式
    2.2激发财富管理和证券经纪“渠道革命”
    2.3弱化证券业的金融中介作用
    2.4重组资本市场投融资格局
    2.5加剧行业竞争
    2.6促进证券业新型市场环境的完善
3证券业正确开展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对策分析
    3.1充分深入地认知技术革新造成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3.2与互联网金融相融合,寻找新模式
    3.3改善服务水平,强化专业优势
    3.4加快完善市场环境的建设
4结束语

(10)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分类
    (一)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
    (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
    (三)P2P网络贷款
二、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给证券行业带来的机遇
    (二)互联网金融给证券行业带来的挑战
三、未来证券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更加的市场化
    (二)更加的专业化
四、证券行业正确开展互联网金融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的影响
    (二)探索新的模式
    (三)提供服务水平

四、电子商务与证券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股权众筹中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 张兆阳.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互联网企业入股证券公司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阿里巴巴入股华泰证券的案例分析[D]. 商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3]新疆H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改进研究[D]. 孙丽华. 新疆大学, 2020(07)
  •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研究[D]. 邹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一带一路”背景下厦门临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陈拓. 厦门大学, 2019(08)
  • [6]我国证券公司的互联网证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陈凯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国泰君安证券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王春明. 东北大学, 2017(07)
  • [8]“互联网+证券业”发展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冯艳.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9]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 王梓仪.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2)
  • [10]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J]. 谢志雄. 经贸实践, 2016(01)

标签:;  ;  ;  ;  ;  

电子商务与证券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