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串联串联脱硫技术的应用

二级串联串联脱硫技术的应用

一、两级串联脱高硫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子鉴[1](2021)在《超临界流体携带助剂对煤中硫分脱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优质焦肥煤属于稀缺煤种,然而煤中较高硫分的存在影响着煤的洁净化加工与利用,因此对高硫煤低硫化处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物理方法只能脱除煤中的无机硫,而化学法的苛刻条件,影响煤的使用性质。而超临界流体具有溶剂化效应,兼顾了气液两相特性,具有高扩散性和高溶解性的特殊性能。在超临界区改变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长等参数条件,对应流体的萃取特性发生显着改变。通过溶解性可调节的差异,对煤中部分含硫化合物进行提取和分离,且对煤质影响较小。该方法脱硫反应进程温和可控,分级萃取工艺设计简单高效,且操作条件在工业运行中易于实现,是一种新型有潜力的煤炭脱硫技术。试验选用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高阳煤矿选煤厂洗选后的炼焦精煤为超临界萃取携带助剂脱硫试验的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煤中含硫组分赋存状态和物化特征。以超临界流体萃取为脱硫手段,过程中添加化学助剂形成超临界携带助剂脱硫体系。在设定好超临界萃取脱硫最佳工艺参数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在萃取过程中添加不同的化学助剂对整体脱硫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于高硫煤脱硫的试验工艺方案。借助多重测试解析手段判断脱硫前后含硫官能团及硫赋存形态的变化,进而推导出超临界体系脱硫规律和机理。试验煤样的全硫含量为2.27%,属于中高硫焦煤。其中有机硫含量为2.02%,无机硫含量为0.25%,故煤中含硫组分以有机硫形态分布为主,占全硫含量的88.99%。有机硫中噻吩类硫占比74.75%,(亚)砜类硫占比12.80%,硫醇硫醚硫占比12.45%,故煤中有机硫组分以噻吩类硫为主要的赋存形态。对煤样进行粒度分级,随着粒级的减小,煤中全硫和灰分含量递增,故煤中细粒级组分中矿物质含量高,部分硫与煤中的矿物质结合在一起,灰分与硫分呈正相关关系。根据超临界萃取分离理论,设计三因素多水平的超临界萃取试验,寻找最优的脱硫条件和响应规律。当萃取温度为35℃-38℃,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时间为10-15h时,萃取煤达到最大的脱硫效果,平均脱硫率可达13%。其中当温度和时间等萃取参数条件选取在合适的固定范围内,对萃取压力的调节改变是影响最终脱硫效果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在超临界萃取体系下加入合适的萃取剂和脱硫剂,强化萃取进程和脱硫反应。其中异丙醇-氨水萃取剂的添加,强化了对硫醇硫醚类硫和(亚)砜类硫的萃取作用,对应试验煤的脱硫率可提升至15.42%。冰醋酸-双氧水氧化萃取体系和等离子体加氢还原萃取体系下的脱硫联合反应,促进了煤中稳定的硫形态向易萃取或易断裂的硫形态转移,并进一步经过超临界萃取分离出来,对应试验煤的脱硫率分别可提升至17.18%和15.86%。论文有图61幅,表58个,参考文献100篇。

王政[2](2021)在《不同气氛下煤热解硫迁移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煤利用过程中,煤炭中的硫元素会变成SO2和H2S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研究煤炭热解过程中硫迁移特性,揭示不同影响因素煤热解硫的迁移规律,对开发高效煤利用脱硫技术,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本文以贵州高硫煤和宁东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热解气氛(氮气气氛:100%N2、弱氧化气氛:5%O2+95%N2、弱还原气氛20%H2+80%N2)和热解温度(300°C~800°C)下两种煤快速热解过程硫迁移特性,主要结果如下:(2)贵州高硫煤和宁东煤的全硫含量分别为4.09%和0.58%。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方法获得了两种煤样中硫存在的6种形态,分别为硫铁矿硫、硫化物硫、噻吩硫、亚砜硫、砜型硫和硫酸盐硫,其中有机硫是硫的主要赋存状态,贵州高硫煤和宁东煤中有机硫的含量分别为68.77%和52.85%,贵州高硫煤中噻吩硫占51.90%,宁东煤中亚砜硫占19.73%。此外,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贵州高硫煤表面芳香结构及含氧官能团的种类和含量均比宁东煤多。(3)在氮气气氛下热解时,高硫煤和宁东煤在600°C时达到最大脱硫率,分别为38.00%和47.99%,继续提高热解温度并不能有效促进煤中硫的析出;在弱氧化气氛下热解时,高硫煤在500°C达到最大脱硫率44.62%,但继续提高温度会促进噻吩硫的大量生成,降低高硫煤的脱硫率;而宁东煤中各形态硫在热解过程中都能得到有效脱除,其脱硫率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最终的脱硫率达到57.07%。弱还原气氛下的热解可以促进高硫煤中各含硫组分的裂解,使最大脱硫率提高至49.32%,高于另外两种气氛,最大脱硫率达到49.32%,而宁东煤在弱还原气氛下的最大脱硫率为51.04%,低于弱氧化气氛。(4)不同气氛下热解时,温度对两种煤焦中各形态硫相对含量的影响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高硫煤煤焦中各形态硫的相对含量更易随温度的增加发生较大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高硫煤焦中的噻吩硫含量始终增加,而砜型硫的含量不断减少。经热解处理后,宁东煤中的大部分形态硫得到较好脱除,而高硫煤中形态硫的脱除效果不明显。(5)在弱氧化气氛下热解时,在300°C~500°C温度段,高硫煤在该温度段的最高产率仅为0.30 m L/g,宁东煤的硫化氢产率仅为0.21 m L/g;当温度达到600°C后,高硫煤的硫化氢产率升至2.02 m L/g,宁东煤的硫化氢产率升至0.53m L/g。在氮气气氛和弱还原气氛下热解时,两种煤的硫化氢产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都可以按温度分为三个阶段:300°C~400°C低产率段,硫化氢产率处于较低水平;400°C~600°C快速上升段,升高温度对硫化氢产率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600°C~800°C产率减缓段,高硫煤的硫化氢产率增加趋势减缓,而宁东煤的硫化氢产率在该温度段呈现下降趋势。相较于弱氧化气氛,氮气气氛和弱还原气氛下的热解都能将硫化氢产率快速上升段的起始温度降低至400°C。该论文有图46幅,表5个,参考文献88篇。

王开伟[3](2020)在《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30年以来,我国原油消费量和进口量逐年攀升,2019年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5.06亿吨)。油轮是我国原油进口和转运的主要运输工具。在原油装卸时,尤其是原油码头装船作业过程中,有大量油气挥发至空气中,不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油品挥发损耗还导致巨大能源浪费,同时挥发油气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以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定海港区某油品转运企业为例,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该企业是国家大型央企控股下属单位,每年储存并中转数千万吨石油及石化产品,各类油品码头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年,其中各种原油装船量超过1000万吨/年,是我国石化仓储企业的典型代表。前期,由于缺少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装船作业过程中船舱油气直接排放进入大气,年排气量估计超过1200万立方米,不仅浪费了能源,更造成了环境污染。原油码头装船油气回收是我国沿海港口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并安装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不仅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从而减少挥发油气排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无组织排放,回收的油气经过处理后还可以作为锅炉燃料使用,产生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因此,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必要性。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实地调研和分析国内外油气回收系统现状,结合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装卸作业工艺流程、原油性质、原油进口及中转数量等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原油并对其油气成分谱进行分析,获得了 SOUTHPARS、SU TU DEN、DAR BLEND和SARIR四种典型原油装船过程中船舱油气组成的数据,为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在分析代表性原油成分谱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原油码头装船油气回收工艺,分别为:火炬燃烧工艺、缓冲罐+焚烧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焚烧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和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为确定最优工艺方案,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对不同工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油气回收工艺进行定量评价。通过综合评价,确定了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为适合企业实际的最优方案。在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过程中,本研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相关技术,结合所在企业实际进行改进创新,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我国第一套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该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显着效果,对于我国原油码头装船过程中VOCs的减排具有突出贡献,每年可以减少约570吨至760吨的VOCs排放,可将全国原油码头装船的VOCs排放量降低约1.2%。同时,结合该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运行实际情况,本文总结了油气回收系统工艺、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经验,为我国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龚广杰[4](2020)在《燃用高硫分褐煤的超超临界机组低温省煤器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置低温省煤器可以有效利用锅炉排烟余热,提高电厂经济性。然而对于燃用高硫煤的电厂,由于烟气低温腐蚀问题,配置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经验较少。依托某燃用高硫分褐煤的660 MW超超临界机组,对低温省煤器的布置方案、材料选择、系统流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标煤耗降低4.49 g/(kW·h),投资回收年限约2.5年,为同类型机组的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吕璐[5](2020)在《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火力发电厂是燃煤一次能源大户,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随着超低排放技术的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文章总结了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外超低排放技术应用情况。探讨了我国成熟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重点研究和总结了双托盘技术、诺尔双循环技术、旋汇耦合技术、FGD PLUS技术以及串联塔技术在二氧化硫、颗粒物超低控制中的工艺原理、优缺点,为工程方案制定、工程实施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

冯兴会[6](2020)在《基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高氨氮氧化铁红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铁红废水含有高浓度氨氮、硫酸根、Fe2+,是一种酸性低C/N比工业废水。传统的硝化-反硝化、亚硝化-反硝化技术需要消耗碳源完成脱氮,而硫酸盐还原菌(SRB)利用碳源能将硫酸根转化为H2S,易导致二次污染。本课题基于氧化铁红废水特征,使用不需要添加碳源的部分亚硝化、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亚硝酸盐型厌氧氨氧化(N-anammox)、自养脱氮技术(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先脱除大部分氨氮,再通过添加相对少量的碳源,将剩余总氮经由反硝化脱除,减少硫酸根的还原,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沸石曝气生物滤池(ZBAF)研究碱度对亚硝化率的调控,常用的碱度供体Na HCO3和Na2CO3,市售价格相当,等量添加,后者提供的碱度约为前者的1.67倍,但Na2CO3易带来更高的p H,进而引起高游离氨(FA)抑制氨氧化菌(AOB);本研究以进水碱度/氨氮(质量浓度比)为控制因子,使用非线性模型拟合方程量化碱度投加量,当碱度/氨氮=4.33时,其出水亚硝氮/氨氮=1.0-1.4,适用于后续使用N-anammox脱氮。此外,使用Na2CO3易引起ZBAF内沸石板结而堵塞,需频繁反冲洗,微生物膜脱落并随水流出,不利于系统的恢复以及出水储存;因此,以添加沸石的膜反应器(ZMBR)优化,相对于两级ZBAF,相同的亚硝化率下,ZMBR最高进水氨氮负荷率(NLR)可达2.78 kg N/(m3·d),而两级ZBAF为1.46 kg N/(m3·d);沸石表面易形成生物膜,荧光定量(q PCR)结果表明AOB和硝化菌(NOB)共存于生物膜上,且AOB具有更多拷贝数(2.40×109/μL DNA),NOB约为7.75×107/μL DNA。(2)以基质逐步替换法将N-anammox转变为S-anammox,运行185天,进水NLR为0.28 kg N/(m3·d),氨氮脱除率(NRR)为0.23 kg N/(m3·d),总氮去除率(TNRR)去除率为82.4%,标志性菌群Ignavi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从0.35%增至6.11%;S-anammox启动耗时长,受进水氨氮浓度影响,以低于200 mg/L为佳,反应器中FA的浓度高于15 mg/L则脱氮受到抑制;基于稳定的亚硝化,以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作为主要的anammox菌接种,N-anammox颗粒污泥装置运行96天,进水NLR为2.94 kg N/(m3·d),NRR为2.31 kg N/(m3·d),TNRR为78.5%;以ZBAF为预亚硝化反应器与Canon组合使用,对于含高氨氮的氧化铁红废水,可避免将所有的亚硝化置于Canon,降低曝气强度以保护污泥结构和anammox菌,经180天运行,NLR为1.43kg N/(m3·d),NRR为1.22 kg N/(m3·d),TN去除率为85.6%,此外,使用混合碱度供体,相对于仅用Na HCO3,可节省约14.1-28.2%的药剂用量,优势菌群为Brocadiaceae;综上所述,就启动时间、稳定性、处理效率,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nammox)相对于S-anammox和ZBAF-Canon更适用于氧化铁红废水。(3)经PN-anammox脱氮处理后,使用反硝化对剩余TN进行深度脱氮处理发现,当进水TN低于350 mg/L,葡萄糖作为碳源,最适投加碳氮比为2.5-3,水力停留时间(HRT)4.2-4.9 h为最适值,约85%的COD参与脱氮,低COD和较短的HRT亦可防止SRB转化大量的硫酸根,产泥量和污泥发黑量较少;当进水TN高于350 mg/L,不建议使用葡萄糖作为碳源。(4)基于小试实验结果,完成了2 t至10 t系统的中试及扩大化实验,为厌氧氨氧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实例参考和参数指导。

张杨[7](2020)在《燃煤电厂环保装备对SO3排放的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节能减排依然是能源行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题。而在全国燃煤电厂即将全面实现常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形势下,SO3排放由于其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危害,已引起广泛重视,对其排放特性与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是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实施排放控制工作的基础。本文针对215台燃煤机组开展了563项现场性能测试工作,对燃煤电厂SO3排放现状、全过程影响特性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及技术路线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研究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对于烟气SO3协同控制与排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涉及的148台机组在实现超低排放前后SO3平均排放浓度降低了51.8%,SO3排放控制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不同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的SO3综合脱除效率差异较大,在26.994.8%之间。第二,研究了催化剂V2O5含量、WO3/MoO3含量、壁厚、入口烟温、入口SO2浓度、面速度等因素对脱硝装备SO2/SO3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O2/SO3转化率随着催化剂V2O5含量、WO3含量以及入口烟温的升高而增大,而随着MoO3含量、入口SO2浓度以及面速度的升高而减小。各种影响因素中,V2O5含量影响权重最大,达到30.633.6%;SO2/SO3转化率对烟温的敏感性最强,达到±42.4%。在役催化剂的SO2/SO3转化率一般随催化剂活性降低而降低,再生过程中需要重点清除催化剂表面促进SO2/SO3转化的沉积物。第三,研究了液气比、塔内烟气停留时间、入口SO3浓度、入口烟温、入口烟尘浓度等因素对湿法脱硫装备协同脱除SO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3脱除效率在31.080.9%范围内,平均值为53.1%,超低排放改造后SO3脱除效率提升约5.89%,串塔较单塔效率高约8.69%。除入口烟温外,其他参数均与SO3脱除效率呈正相关性,且塔内烟气停留时间与液气比影响权重相对较大,分别达到27.4%与23.1%。SO3脱除效率对入口烟温的敏感性最强,达到±23.1%。第四,研究了除尘装备的SO3脱除性能以及比集尘面积、烟气流速、入口SO3浓度、入口烟温、入口烟尘浓度等因素对湿式电除尘器协同脱除SO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干式除尘装备的SO3脱除效率在20%左右,而低低温电除尘器可达到70%以上,且与入口烟温呈显着相关性。湿式电除尘装备SO3脱除效率在50.9%91.8%之间,平均值为76.9%。各影响因素中,比集尘面积影响权重最大,达到38.442.4%。SO3脱除效率对入口烟温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比集尘面积,分别达到±18.9%与±7.1%。第五,在对各环保装备SO3控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针对SCR脱硝装备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干式除尘装备建立了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湿法脱硫装备建立了指数回归模型,湿电装备建立了二次多项式模型,最终形成燃煤电厂全流程SO3排放及控制预测模型及预测软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应对不同SO3排放控制要求的适应性以及148台样本机组的达标排放能力,并分别针对煤粉炉、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W火焰炉,燃煤硫分小于1%、12.5%以及大于2.5%,排放限值5、10以及20 mg/m3,提出了以充分发挥超低排放环保设施协同脱除SO3能力为基础的燃煤电厂SO3排放控制技术路线。最后,针对当前高硫煤机组SO3排放控制的难题,提出一种将碱基吸收剂烟道喷射与低低温电除尘器技术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协同脱除SO3技术,技术经济性论证结果表明可在实现常规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低低温电除尘器、湿法脱硫的SO3协同脱除作用,有效控制碱基吸收剂耗量并提高其运行可靠性,较常规技术的SO3排放控制能力更强,经济性更优,为后续高硫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与SO3协同控制提供了一项解决方案。

吴其荣[8](2019)在《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协同除尘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湿法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是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利用湿法脱硫系统来提升脱硫效率和协同除尘效率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脱除方式,有利于经济地实现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已有工程应用表明,脱硫塔具有一定的粉尘协同脱除作用,且通过增加强化传质构件能够提升脱硫塔对SO2的吸收和粉尘的协同脱除作用,但目前在其作用机制上尚不清晰,且缺乏对相关影响参数的影响特性及机理研究。本文基于小试实验装置,研究了空塔和筛板式喷淋塔的传质特性和协同除尘特性。通过研究筛板喷淋脱硫塔的传质特性,并与空塔喷淋脱硫塔进行比较,得到了筛板的增强传质特性。随着烟气量的增加,筛板对二氧化硫的增强吸收效率相对稳定;增强效率随着浆液循环量、入口SO2浓度和pH值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液气比(L/G,指液体和气体的体积流量之比,单位为L/m3)下,随着烟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筛板的孔径和孔隙率大小对SO2的增强吸收作用影响显着,随着孔隙率的降低,不同影响因素下,筛板的增强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相对于孔隙率,不同影响因素下孔径变化对脱硫效率的增强吸收作用影响相对较少,对于5mm的小孔径其增强作用较为明显,而对于15mm和25mm的大孔径,其增强作用相对较小。入口粉尘参数和系统运行参数会影响脱硫塔的粉尘协同脱除能力。在空塔喷淋塔内,喷淋系统对小颗粒的粉尘脱除效率较低,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其脱除效率不断增高,对于2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其脱除效率可达90%以上。在筛板喷淋塔内,脱硫塔对粉尘的脱除效果总体与空塔喷淋塔的影响趋势相似,呈现出小粒径脱除效率低,大粒径脱除效率高,但筛板喷淋塔的协同除尘性能总体略高于空塔喷淋塔。相同孔径的筛板,筛板喷淋塔的整体除尘效率随孔隙率和孔径的增大而降低。孔隙率由21.2%增加到40.82%时,除尘效率由96.1%降低到91.2%。相同孔隙率的筛板,除尘效率由孔径5mm的99.3%下降到25mm的93.3%。建立了空塔喷淋塔下的液滴群协同除尘效率模型。模型在考虑单个液滴除尘效率的同时,引入了粉尘参数(入口粉尘浓度、粉尘颗粒直径)和系统运行参数(烟气流量、浆液循环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解决了传统液滴群模型不能反映脱硫塔内复杂气液流动状况对粉尘脱除影响的问题。基于泡沫层的惯性碰撞和扩散机理,引入了增强因子修正系数,建立了筛板式喷淋塔系统协同除尘效率模型,模型有效反映了脱硫塔内的泡沫层增强除尘作用,为筛板式喷淋系统协同除尘效率计算提供了依据。研究了脱硫塔出口粉尘的粒径及其形态分布。入口颗粒大小、粉尘浓度和液气比均对出口的排放产生影响。较脱硫塔入口的粒径不均匀分布,出口粉尘整体呈现出粒径分布更加均匀。脱硫塔出口粉尘颗粒中的大于5μm的颗粒几乎能够被完全脱除,对于2.5μm以上的颗粒也能够达到96%的脱除效果;对于颗粒粒径小于1μm和0.5μm的粉尘颗粒脱除效果有限。筛板喷淋塔下的出口粉尘颗粒元素含量较空塔喷淋塔的元素含量相对更低、平均粒径更小,其出口粉尘颗粒平均粒径由空塔喷淋塔下的1.15μm降低到筛板喷淋塔下的0.94μm。

汪宗御[9](2019)在《低温等离子体辅助活性炭催化脱除船舶废气NOx研究》文中提出船舶柴油机废气污染物给人类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各项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控制船舶废气污染物的排放也受到更多关注。本文对现有的船舶柴油机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进行了梳理,包括机前处理、机内净化以及后处理技术。满足IMO法规对SOx排放要求的技术主要包括低硫燃油和脱硫塔,满足IMO法规对NOx排放要求的主要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船舶脱硫技术已比较成熟,脱硝技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由于未来低硫燃油的价格浮动仍然较大,导致市场对脱硫塔的投资仍持观望态度,可同时适用于脱硫塔和低硫燃油技术的SCR脱硝技术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船舶柴油机废气SCR脱硝主要采用钒基催化剂。但钒基催化剂价格较高、低温时脱硝效率低、耐硫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钒基催化剂的主要成分V2O5有剧毒,寿命到期废弃时会带来二次污染。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NTP)辅助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催化脱除船舶废气中NOx的技术。目前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一套发电柴油机台架,测试了加装DOC和商用钒基SCR的一台非增压柴油机在额定转速时6个工况点的排放特性,分析了 DOC对CO、NOx和PM的影响,以及不同功率和氨氮摩尔比时钒基SCR的脱硝率。结果表明,DOC能将NO转化为N02,但对NOx的总浓度几乎不产生影响。钒基SCR受温度和氨氮摩尔比的影响比较大,当温度高于250℃,氨氮摩尔比为1时,脱硝率几乎达到100%;当温度降低到约200℃时,钒基SCR的脱硝率下降为约70%。(2)搭建了柴油机模拟废气配气系统,采用煤质活性炭对柴油机模拟废气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脱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进气为NO/N2时,AC对NO的脱除主要靠吸附作用,稳定脱硝率较低。进气为N02/N2时,AC对NO2的脱除性能极好,温度高于200℃且加入NH3时,NOx脱除率最高达到95%。有O2存在且温度低于100℃时,AC可将NO催化氧化为NO2,且温度越低,氧化率越高。当温度为300℃时,在NO+NH3、NO+O2+NH3和NO+NO2+NH3的条件下AC的稳定脱硝率分别为12.1%、31.6%和70.8%。但是,单独活性炭的脱硝率仍然较低。(3)考察了采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NTP法对柴油机模拟废气的脱硝特性,进行了不同气体成分和浓度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提出了 NTP的脱硝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O2/N2条件下,随着O2浓度以及能量密度的增加,NO生成量逐渐增加。在NO/N2条件下,NTP对NO的脱除率接近100%。在NO/O2/N2条件下,随着NO浓度的增加,临界O2浓度升高;1%O2浓度时脱硝效率在90%以上,O2浓度高于10%时,NTP的脱硝率为负值;且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生成的NOx浓度也更高。O2浓度对NTP的脱硝性能起决定性作用。H2O有助于NO的氧化脱除。在低能量密度时,同时加入NH3能够提高NTP脱硝性能;在高能量密度时,NH3会略微降低NTP的脱硝性能。CO2对NTP脱硝性能基本没有影响,但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生成的CO浓度逐渐升高。在NO/O2/CO2/H2O/N2条件下,模拟真实柴油机废气中各组分浓度,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脱硝率先增加后降低,加入NH3后NTP的脱硝率最高达到40.6%。(4)进一步,将NTP和AC相结合用于柴油机模拟废气中NOx的脱除。结果表明:在100~300℃范围内,将NTP和AC结合时,脱硝率随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增加,且在200℃左右脱硝率最低,这主要是由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催化作用二者的动态平衡所引起。当NTP、AC和NH3同时作用时,系统的脱硝率最高,且在1kJ/L能量密度下获得的脱硝率最高达到了 80%。随着NTP作用时间的增加,NTP+AC+NH3系统的脱硝率先降低后逐渐升高并最终趋于稳定,脱硝率最高达91.8%。表征结果显示,NTP可使AC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加,有助于脱硝率的提高,在300℃范围内,AC 比较稳定,可使NTP+AC+NH3系统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脱硝率。(5)最后,将NTP和活性炭相结合用于柴油机真实废气污染物的脱除。结果表明,不加入NTP时,活性炭对PM的脱除主要是吸附和过滤作用,脱除率最高可达77%,但会使反应器压降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CO可作为还原剂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参与脱硝反应,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炭可能发生一定的烧蚀,导致CO的脱除率为负值。在无尿素时活性炭的脱硝率最高为34.5%,喷入尿素后脱硝率进一步增加,最高可达到44.8%。加入NTP后,在0.5kJ/L时,NTP+AC+NH3系统的脱硝率最高达92.5%,与钒基SCR催化剂的脱硝率相当。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辅助活性炭催化脱除船舶废气中NOx的技术,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达到了与钒基SCR脱硝技术相当的脱硝效率。从脱硝性能来说,该技术可以作为钒基SCR的一种潜在替代技术,而且活性炭无毒、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经济及环保价值。本文为该项技术进入工业化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戴敏[10](2019)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系统改造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泰州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对其现有的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实施改造,控制烟尘、SO2和NOX排放浓度极限值分别为5mg/Nm3、35mg/Nm3和50mg/Nm3,以达到烟气污染物的“近零排放”标准。本文以改造前的半干式脱硫除尘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发现改造前系统不但排放不达标,而且系统极不稳定,影响公司的高效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对不同的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为基础的脱硫除尘一体化改造方案,并对各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对改造的脱硫除尘系统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对SO2吸收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1)随吸收塔进口烟温的升高,吸收塔出口SO2含量有所增加,考虑到脱硫效果以及调节余地入口烟温控制在90℃左右;2)吸收塔出口SO2含量随锅炉负荷的增加而增加;3)氧化风机运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SO2的吸收,所以一般2台运行一台备用;4)石灰石纯度越高脱硫效果越好;5)随着pH值的降低吸收塔出口SO2含量先降低再升高,为保证脱硫效果pH值控制在5.5到5.8之间;6)随着搅拌速率提高,吸收塔出口SO2含量越低,脱硫效果越好,但当搅拌速率为400r/min时,浆液的pH值下降较快,综合考虑选取350r/min作为浆液搅拌速率。改造试运行一个月后,对公司#4和#5炉的排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烟气中烟尘、SO2和NOX排放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mg/Nm3、6 mg/Nm3和40 mg/Nm3左右,从而实现了“近零排放”排放;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每年可节约9608t的消石灰以及1876t的石灰石,增加7546t的石膏产出,节约成本达316.6万元。此外,每年减少了101.5t硫、39.7t氮氧化物以及45.8t粉尘的排放,进一步地缓解当地酸雨、雾霾情况,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二、两级串联脱高硫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级串联脱高硫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流体携带助剂对煤中硫分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试验及煤样性质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2.3 煤样性质
    2.4 本章小结
3 超临界萃取脱硫试验研究
    3.1 超临界萃取脱硫试验设计
    3.2 超临界萃取脱硫的参数调控
    3.3 超临界萃取脱硫的优化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萃取携带助剂试验研究
    4.1 携带不同萃取助剂的超临界萃取试验
    4.2 携带不同氧化助剂的超临界萃取试验
    4.3 携带不同还原助剂的超临界萃取试验
    4.4 本章小结
5 超临界萃取法脱硫机理
    5.1 超临界流体的选取和萃取性能
    5.2 固相物料在超临界流体中的萃取过程及工艺
    5.3 超临界萃取脱硫可行性研究
    5.4 超临界萃取对煤的物化性质影响
    5.5 超临界体系添加萃取助剂机理研究
    5.6 超临界体系添加氧化助剂机理研究
    5.7 超临界体系添加还原助剂机理研究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不同气氛下煤热解硫迁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煤中硫的赋存状态及脱除方法
    1.3 煤利用过程中的硫迁移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硫存在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
    2.1 煤中硫存在形态及官能团结构特征
    2.2 热解实验系统
    2.3 全硫的测定
    2.4 H_2S浓度测定
    2.5 产物分析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氮气气氛下煤热解硫迁移特性
    3.1 氮气气氛下煤热解产物分布特征
    3.2 氮气气氛含硫产物分布特征
    3.3 氮气气氛下硫迁移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弱氧化气氛下煤热解硫迁移特性
    4.1 弱氧化气氛下煤热解产物分布特征
    4.2 弱氧化气氛含硫产物分布特征
    4.3 弱氧化气氛下硫迁移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弱还原气氛下煤热解硫迁移特性
    5.1 弱还原气氛下煤热解产物分布特征
    5.2 弱还原气氛含硫产物分布特征
    5.3 弱还原气氛下硫迁移规律
    5.4 不同气氛对硫迁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原油进口情况
    2.2 油品挥发概况
        2.2.1 油品挥发及危害
        2.2.2 原油挥发
    2.3 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3.1 国际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3.2 国内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4 油气回收系统发展
        2.4.1 国外油气回收系统概况
        2.4.2 我国油气回收系统发展
    2.5 原油分类及挥发组分
        2.5.1 原油分类
        2.5.2 原油挥发组分概况
        2.5.3 原油挥发组分小结
    2.6 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1 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2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3 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4 膜分离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3 本研究所在企业概况
    3.1 本研究所在企业配备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必要性
    3.2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码头及库区整体情况
    3.3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码头中转油品及靠泊船舶情况
    3.4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进出工艺流程概况
    3.5 本章小结
4 原油码头油气排放检测与分析
    4.1 油气检测分析器材与方法
        4.1.1 油气样品采集
        4.1.2 油气测定标准与器材
        4.1.3 油气测定方法与条件
    4.2 代表性原油挥发油气检测与分析
        4.2.1 研究目的
        4.2.2 代表性原油挥发油气组分及含量
    4.3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排放检测与分析
        4.3.1 研究目的
        4.3.2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总烃含量检测
        4.3.3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苯系物检测与分析
        4.3.4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低级烷烃与低级烯烃检测与分析
        4.3.5 原油装船油气硫化物、氮、氧检测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
    5.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概况
    5.2 油气回收及处理技术路线和工艺
        5.2.1 火炬燃烧技术路线
        5.2.2 缓冲罐+焚烧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3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4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焚烧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5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3 原油码头油气处理工艺优缺点对比分析
    5.4 原油码头油气技术路线和处理工艺综合评估
        5.4.1 评估方法
        5.4.2 技术评估体系构建
        5.4.3 油气回收技术路线和工艺评估各指标分析
        5.4.4 指标权重
        5.4.5 模糊综合评价
        5.4.6 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与安全环保分析
    6.1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工艺介绍
    6.2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内容
    6.3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构成
        6.3.1 船岸对接单元
        6.3.2 油气储运单元
        6.3.3 油气回收单元
        6.3.4 油气燃烧单元
    6.4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环保控制目标与措施
        6.4.1 环保控制目标
        6.4.2 整体污染控制方案
    6.5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安全控制目标与措施分析
        6.5.1 安全风险分析
        6.5.2 安全防控举措
    6.6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环保效果
    6.7 本章小结
7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总结及技术展望
    7.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存在的挑战及关注事项
        7.1.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工艺选择难度大
        7.1.2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关注事项
    7.2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4)燃用高硫分褐煤的超超临界机组低温省煤器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机组概述
2 低温省煤器系统拟定
    2.1 烟气露点温度
    2.2 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
    2.3 低温省煤器材料选择
    2.4 低温省煤器系统流程
3 低温省煤器系统经济性分析
4 结 语

(5)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展趋势
2 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选取
    2.1 国外应用现状
    2.2 我国发展现状
        2.2.1 双托盘技术
        2.2.2 诺尔双循环技术
        2.2.3 旋汇耦合脱硫技术
        2.2.4 FGD PLUS技术
        2.2.5 串联塔技术
结语

(6)基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高氨氮氧化铁红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氧化铁红废水早期研究概况
    1.3 废水脱氮简介
        1.3.1 物化脱氮法
        1.3.2 生物脱氮法
    1.4 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1.4.1 反硝化
        1.4.2 厌氧氨氧化
        1.4.3 PN-ANAMMOX
        1.4.4 自养脱氮
        1.4.5 厌氧氨氧化的驯化及影响因素
        1.4.6 厌氧氨氧化的气体排放研究
        1.4.7 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储存及复活
    1.5 厌氧氨氧化工程应用概况
    1.6 课题信息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1.6.5 创新点
第二章 氧化铁红废水亚硝化的稳定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装置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装置设计
    2.3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2.3.1 碱度投加对亚硝化率的影响
        2.3.2 碱度供体分析
        2.3.3 ZMBR部分亚硝化
        2.3.4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检测
        2.3.5 生物膜QPCR
        2.3.6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氧化铁红废水单级ZBAF亚硝化
        2.4.2 氧化铁红废水两级ZBAF亚硝化
        2.4.3 ZMBR亚硝化研究
        2.4.4 沸石表面微生物膜SEM分析
        2.4.5 微生物结构及丰度分析
        2.4.6 生物膜QPCR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氧化铁红废水的厌氧氨氧化脱氮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装置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
    3.3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3.3.1 S-ANAMMOX的启动及驯化
        3.3.2 N-ANAMMOX的启动及驯化
        3.3.3 微生物结构和相对丰度
        3.3.4 颗粒污泥的形貌及EPS含量
        3.3.5 颗粒污泥微量元素检测
        3.3.6 ZBAF-CANON的启动及控制策略
        3.3.7 主成分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ANAMMOX的脱氮分析
        3.4.1.1 S-ANAMMOX的启动及运行
        3.4.1.2 S-ANAMMOX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3 S-ANAMMOX微生物结构变化
        3.4.2 N-ANAMMOX的脱氮分析
        3.4.2.1 不同污泥形态的N-ANAMMOX脱氮性能
        3.4.2.2 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3.4.2.3 颗粒污泥的形貌变化
        3.4.2.4 颗粒污泥EPS分析
        3.4.2.5 颗粒污泥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3.4.3 组合工艺ZBAF-CANON的脱氮分析
        3.4.3.1 混合碱度对进水PH的影响
        3.4.3.2 ZBAF-CANON的启动及运行
        3.4.3.3 微生物结构及相对丰度分析
        3.4.3.4 微生物代谢路径
        3.4.4 不同类型厌氧氨氧化的物种结构PCA分析
        3.4.5 三种脱氮途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铁红废水的深度脱氮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装置
    4.3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3.1 氧化铁红废水脱氮流程设计
        4.3.2 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完全亚硝化与部分亚硝化
        4.4.2 硝化-反硝化与亚硝化-反硝化
        4.4.3 组合工艺药剂使用分析
        4.4.4 碳源的选择及脱氮性能
        4.4.5 氧化铁红废水深度脱氮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中试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及装置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装置流程及现场图
    5.3 实验设计及分析方法
        5.3.1 氧化铁红废水的预处理
        5.3.2 碱度控制
        5.3.3 实验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影响因素及对策
        5.4.2 运行及脱氮分析
        5.4.3 工艺改进及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燃煤电厂环保装备对SO3排放的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外燃煤电厂烟气SO_3 排放控制现状
        1.1.2 我国燃煤电厂烟气SO_3 排放控制现状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燃煤电厂烟气SO_3 排放控制研究进展
        1.2.1 SO_3 生成研究进展
        1.2.2 SO_3 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3 SO_3 专项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1.2.4 问题的提出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3.3 各章节主要内容
2 超低排放前后SO_3 协同控制与排放水平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系统及方法
        2.2.1 研究机组概况
        2.2.2 测试方法说明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炉内生成
        2.3.2 SCR脱硝装置
        2.3.3 干式除尘器
        2.3.4 湿法脱硫装置
        2.3.5 湿式电除尘器
        2.3.6 不同技术路线SO_3 综合脱除效率分析
        2.3.7 典型机组SO_3 综合脱除效率研究
        2.3.8 排放浓度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SCR脱硝装备SO_2/SO_3 转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系统及方法
        3.2.1 研究机组概况
        3.2.2 试验方法说明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脱硝催化剂实验室检测结果
        3.3.2 脱硝装备现场性能测试结果
        3.3.3 在役催化剂SO_2/SO_3 转化率变化
        3.3.4 催化剂再生前后SO_2/SO_3 转化率变化
        3.3.5 典型As中毒催化剂SO_2/SO_3 转化率变化
    3.4 脱硝装备控制SO_2/SO_3 转化措施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湿法脱硫装备协同脱除SO_3 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系统及方法
        4.2.1 研究机组概况
        4.2.2 试验方法说明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塔内烟气停留时间的影响
        4.3.2 液气比的影响
        4.3.3 入口烟温的影响
        4.3.4 入口SO_3 浓度的影响
        4.3.5 入口烟尘浓度的影响
        4.3.6 SO_2与SO_3 脱除效率对比
        4.3.7 各因素敏感性分析
    4.4 湿法脱硫装备协同脱除SO_3 提效措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除尘装备协同脱除SO_3 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系统及方法
        5.2.1 研究机组概况
        5.2.2 测试方法说明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比集尘面积的影响
        5.3.2 烟气流速的影响
        5.3.3 入口SO_3 浓度的影响
        5.3.4 入口烟尘浓度的影响
        5.3.5 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
        5.3.6 除尘效率与SO_3 脱除效率对比
        5.3.7 各因素敏感性分析
    5.4 湿电装备协同脱除SO_3 提效措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燃煤电厂全流程SO_3 排放及控制预测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模型建立方法
    6.3 SCR脱硝装备SO_2/SO_3 转化模型研究
        6.3.1 蜂窝式催化剂脱硝装备
        6.3.2 平板式催化剂脱硝装备
    6.4 干式除尘装备SO_3 控制模型研究
    6.5 湿法脱硫装备SO_3 控制模型研究
    6.6 湿式除尘装备SO_3 控制模型研究
        6.6.1 玻璃钢阳极板湿电装备
        6.6.2 金属阳极板湿电装备
    6.7 燃煤电厂全流程SO_3 排放及控制模型研究
    6.8 模型有效性验证
    6.9 本章小结
7 燃煤电厂SO_3 控制策略与技术路线研究
    7.1 引言
    7.2 样本机组概况
    7.3 样本机组适应性分析
        7.3.1 燃煤硫分适应性
        7.3.2 排放限值适应性
        7.3.3 达标排放率
    7.4 SO_3 排放控制策略分析
        7.4.1 源头控制
        7.4.2 协同减排
        7.4.3 结构减排
    7.5 SO_3 排放控制可行技术路线
        7.5.1 煤粉炉
        7.5.2 循环流化床锅炉
        7.5.3 W火焰炉
    7.6 本章小结
8 典型高硫煤机组SO_3 治理工程技术论证
    8.1 引言
    8.2 机组概况
        8.2.1 锅炉及环保设施配置
        8.2.2 燃煤煤质情况
        8.2.3 污染物排放现状
    8.3 改造边界条件确定
    8.4 改造技术论证
        8.4.1 NOx排放控制
        8.4.2 SO_2 排放控制
        8.4.3 烟尘排放控制
        8.4.4 SO_3 排放控制
    8.5 改造技术路线对比
    8.6 经济性评价
    8.7 本章小结
9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9.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攻博期间曾获奖励
参加的科研项目

(8)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协同除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湿法脱硫技术
        1.2.1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
        1.2.2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原理
        1.2.3 湿法脱硫增效技术
        1.2.4 筛板式喷淋塔及其结构
    1.3 筛板式喷淋塔脱硫的研究现状
        1.3.1 筛板式喷淋塔传质研究
        1.3.2 筛板喷淋塔特性分析
    1.4 筛板喷淋塔除尘研究现状
        1.4.1 开放性粉尘的脱除
        1.4.2 洗涤塔除尘
        1.4.3 脱硫塔协同除尘
        1.4.4 筛板喷淋塔除尘
        1.4.5 粉尘捕集机理
    1.5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及材料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3 空塔及筛板式喷淋吸收塔的脱硫传质实验研究
    3.1 空塔喷淋塔的脱硫特性实验研究
        3.1.1 烟气流量的影响
        3.1.2 浆液循环量的影响
        3.1.3 相同液气比下烟气流量的影响
        3.1.4 入口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
        3.1.5 浆液pH值的影响
    3.2 筛板喷淋塔的脱硫特性实验研究
        3.2.1 烟气流量的影响
        3.2.2 浆液循环量的影响
        3.2.3 相同液气比下烟气流量的影响
        3.2.4 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
        3.2.5 浆液pH值的影响
    3.3 筛板的增强效率
        3.3.1 烟气流量的影响
        3.3.2 浆液循环量的影响
        3.3.3 相同液气比下烟气流量的影响
        3.3.4 入口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
        3.3.5 浆液pH值的影响
    3.4 小结
4 空塔喷淋塔及筛板喷淋塔的协同除尘实验研究
    4.1 空塔喷淋塔粉尘脱除特性
        4.1.1 入口粉尘特性的影响
        4.1.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4.2 筛板喷淋吸收塔粉尘脱除特性
        4.2.1 粉尘特性的影响
        4.2.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4.2.3 筛板结构参数的影响
    4.3 筛板对粉尘的增强脱除机理分析
    4.4 小结
5 脱硫塔协同除尘模型研究
    5.1 空塔喷淋塔的综合协同除尘模型
        5.1.1 单个液滴的综合除尘效率模型
        5.1.2 液滴分级除尘效率模型
        5.1.3 喷淋塔内的液滴群分级除尘效率模型
        5.1.4 空塔除尘效率模型建立
    5.2 筛板式喷淋吸收塔的协同除尘模型研究
        5.2.1 泡沫除尘效率模型
        5.2.2 泡沫层增强除尘模型建立
        5.2.3 泡沫层增强除尘特性分析
    5.3 小结
6 脱硫吸收塔出口颗粒物形态及大小
    6.1 入口粉尘颗粒形态及大小
    6.2 浆液成份
    6.3 颗粒的形态
    6.4 WFGD系统内的化学反应
    6.5 不同影响因素下WFGD出口的化学组成
        6.5.1 不同液气比的影响
        6.5.2 不同入口颗粒粒径的影响
        6.5.3 入口粉尘颗粒浓度的影响
    6.6 WFGD出口颗粒物形态及大小
        6.6.1 空白样
        6.6.2 WFGD出口颗粒物形态
        6.6.3 WFGD出口颗粒大小
    6.7 筛板对喷淋塔出口颗粒形态的影响
        6.7.1 筛板喷淋塔下出口颗粒成份
        6.7.2 筛板喷淋塔下的出口颗粒物形态
        6.7.3 筛板喷淋塔下的出口颗粒物大小及分布
    6.8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低温等离子体辅助活性炭催化脱除船舶废气NOx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柴油机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活性炭用于废气污染物脱除的研究现状
        1.2.3 低温等离子体用于废气污染物脱除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2 基于DOC+钒基SCR的真实废气污染物脱除性能研究
    2.1 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
        2.1.1 实验系统
        2.1.2 数据处理
    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2.1 柴油机废气温度随功率的变化
        2.2.2 DOC对PM脱除率的影响
        2.2.3 DOC对CO脱除率的影响
        2.2.4 DOC对NO_x脱除率的影响
        2.2.5 钒基SCR的脱硝性能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活性炭的模拟废气脱硝性能研究
    3.1 实验系统及方法
        3.1.1 实验系统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活性炭对单一组分NO的脱除作用
        3.2.2 活性炭对NO+NH_3的影响
        3.2.3 活性炭对NO_2和NO_2+NH_3的影响
        3.2.4 活性炭对NO+NO_2+NH_3的影响
        3.2.5 活性炭对NO+O_2和NO+O_2+NH_3的影响
        3.2.6 活性炭应用于船舶废气脱硝的前景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模拟废气脱硝性能研究
    4.1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4.1.1 实验系统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ED及电源效率的变化
        4.2.2 单一组分O_2时,NTP对NO_x浓度的影响
        4.2.3 单一组分NO时,NTP对NO_x浓度的影响
        4.2.4 O_2对NTP脱硝性能的影响
        4.2.5 NH_3对NTP脱硝性能的影响
        4.2.6 H_2O对NTP脱硝性能的影响
        4.2.7 CO_2对NTP脱硝性能的影响
    4.3 NO_x反应机理及NTP的应用前景
        4.3.1 NTP体系中NO_x反应机理
        4.3.2 NTP应用前景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活性炭+NTP的模拟废气脱硝性能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系统
        5.1.1 活性炭预处理及表征
        5.1.2 实验系统及方法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温度对AC脱硝性能的影响
        5.2.2 能量密度对NTP脱硝性能的影响
        5.2.3 温度和NH_3对NTP+AC脱硝率的影响
        5.2.4 NTP+AC脱硝稳定性实验
    5.3 AC表征结果分析
        5.3.1 BET表征结果
        5.3.2 TG/DTG表征结果
        5.3.3 XRD表征结果
        5.3.4 SEM表征结果
    5.4 本章小节
6 基于活性炭+NTP的真实废气污染物脱除性能研究
    6.1 活性炭污染物脱除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
    6.2 活性炭污染物脱除实验结果及分析
        6.2.1 废气温度以及压降的变化
        6.2.2 活性炭对PM的影响
        6.2.3 活性炭对CO的影响
        6.2.4 活性炭对NO_x的影响
    6.3 活性炭+NTP协同脱硝系统及数据处理
    6.4 活性炭+NTP脱硝实验结果及分析
        6.4.1 氨氮摩尔比对脱硝率的影响
        6.4.2 能量密度对脱硝率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柴油机模拟废气配气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附录B 活性炭的Boehm滴定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系统改造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电厂区域环境状况
    2.2 电厂锅炉状况
    2.3 电厂脱硫除尘系统状况
    2.4 改造前脱硫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
    2.5 改造前脱硫除尘系统排放情况
第三章 脱硫工艺比较及先进脱硫除尘技术比较
    3.1 燃煤中硫的形态
    3.2 SO_2 生成机理
    3.3 脱硫工艺比较
    3.4 最新高效脱硫技术比较
    3.5 超低烟尘排放技术比较
第四章 脱硫除尘系统改造方案的设计
    4.1 脱硫系统改造方案
    4.2 除尘系统改造方案
    4.3 脱硫除尘一体化塔设计
    4.4 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优势
    4.5 工艺计算
    4.6 分系统设计说明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脱硫除尘系统运行试验及参数确定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内容及方法
    5.3 试验结论
    5.4 改造后脱硫除尘系统排放情况
第六章 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分析
    6.1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6.2 经济效益分析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两级串联脱高硫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流体携带助剂对煤中硫分脱除研究[D]. 马子鉴.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不同气氛下煤热解硫迁移特性研究[D]. 王政.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D]. 王开伟. 浙江大学, 2020(05)
  • [4]燃用高硫分褐煤的超超临界机组低温省煤器应用研究[J]. 龚广杰. 锅炉技术, 2020(05)
  • [5]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吕璐.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9)
  • [6]基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处理高氨氮氧化铁红废水的研究[D]. 冯兴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燃煤电厂环保装备对SO3排放的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D]. 张杨. 浙江大学, 2020(08)
  • [8]湿法脱硫吸收塔的协同除尘特性研究[D]. 吴其荣. 重庆大学, 2019(01)
  • [9]低温等离子体辅助活性炭催化脱除船舶废气NOx研究[D]. 汪宗御.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10]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系统改造与研究[D]. 戴敏. 江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二级串联串联脱硫技术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