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社区论文_罗晓璇

导读:本文包含了边缘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区,社会支持,边缘,多伦多,务工人员,子女,居民。

边缘社区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璇[1](2019)在《非营利组织参与边缘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营利组织发展在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学界对非营利组织的基层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农村社区,较少触及城市边缘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但非营利组织未来在参与城市边缘社区的建设拥有很大的空间。但其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对非营利组织参与边缘社区建设的困境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5期)

梁德维[2](2019)在《新时期城市边缘社区纠纷的治理技术与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人口迁徙的限制越来越少,城际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表现为大量村民进城变为市民,这种身份转换一方面为其个人生活际遇提供了广阔舞台,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剧烈变迁也加剧了他们的疏离感,即原有的“熟人社会”变为“生人社会”,社会适应成本增加。中国社会一直有着浓厚的“乡土氛围”,加之单位制时期的存留影响,在社区治理中,“情”与“理”往往比“法”更容易被居民接受,并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情”与“理”都是非正式治理的表现方式,其背后是致密的治理网络、持续的社会交换和巧妙的制度安排在维系和支撑。“卡里斯马”式社区精英利用自身社会资本,为调解对象解决问题,及其成功与示范作用,促使了辖区居民的广泛信任,大大增强了社区精英的权威,增强了居民自治的活力。在持续的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精英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和制度,对内强化治理渠道、优化治理路径,将治理合法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对外引入多元治理主体,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个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协作共赢,故而其非正式治理弹性与组织化能力极强。此时,权威增强的社区精英、多元调解主体、极富弹性的制度安排和广泛的信任共同支撑起了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运作。本文认为,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的运用是一个普遍又特殊的、且持续进行的“试验田”,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也是基层治理研究中一个极具张力和价值的研究对象。在新世纪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主体的分化日益明晰,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仅靠政府进行治理势必无法覆盖和解决全部问题,在引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有必然会带来不确定性,使得社区治理愈发复杂。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多元治理主体带来的不确定性超出了千百年来建立起的“乡土秩序”和单位制下的“政府、企业包办一切”的超稳态结构,其未来发展路径究竟如何?欲回应上述问题,仅靠现有的对社区治理和基层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分析范式是不够的,社区治理是对“情、理、法”的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因而在分析时有必要在社会网络、权威、制度、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等多维度中探寻,并辅之以典型性的实践考察,方具有一定的启示意味。(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王雅莉[3](2019)在《从“边缘”治理到“多中心”治理:边缘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太军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4月第22卷第2期撰文指出,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处于城乡交接的新型社区,其城乡二元体制相互纠缠、体制转型过渡色彩浓厚,同时一些传统社区治理体制落后、转型阻滞因素又错综复杂。这些以新旧治理体制过渡、城乡二元体制交叉为特征的边缘社区,因其惯以施行的"边缘性"治理体制而诱发诸多社会矛盾与问题,故而面临着愈发艰难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荣誉,卢国显[4](2018)在《城乡边缘社区居民治安参与的困境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边缘社区具有人口流动性、管理滞后性和体制交叉性等特点。松散低效的管理方式导致政府组织失灵、经济利益导向下的居民参与驱动力不足、社区认同和治安责任意识淡化、居民权利和参与义务失衡等成了居民治安参与的阻碍性因素。要推动城乡边缘社区居民的治安参与,须强化政府管理责任,发挥其主导作用;提高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建立居民治安参与激励制度;创新治安参与模式,调动居民治安参与积极性。(本文来源于《广西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5](2018)在《加拿大多伦多摄政公园:多方参与推进城市“边缘社区”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1改造前:一个"边缘"社区的典型代表摄政公园是多伦多市中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居民区。社区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处于多伦多黄金地区,其建设初衷是创造一个为低产工人阶级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区域。但是美好的社区建设愿景并没有实现。在90年代后期,由于规划、发展不当等原因,这个地处多伦多黄金地段的大型社区成了低收入边缘人群的聚居地,外来移民、非法偷渡者和当地的低收入族群在这个社区汇(本文来源于《江苏城市规划》期刊2018年05期)

孙瑶,李险峰[6](2018)在《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边缘社区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建成区内形成了生活环境差、日常活动缺乏、社会交往内倾的城市边缘社区。对此,城市建设需要利用柔性的手段去缓解人、环境和社会叁者间的冲突。公共艺术作为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新型城市建设方式,可灵活介入不同形态的社区空间中,通过发掘边缘社区的公共空间来弥补城市空间转变产生的裂痕,给社区群众提供生活便利和精神补给;同时,它也作为一种介质来刺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搭建边缘与中央的桥梁。(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刘培功[7](2018)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边缘社区包容性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承担着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明确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则更加凸显其重要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执政理念的要求,更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治理的价值皈依。边缘社区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所生发出来的一种特殊社区样态,虽然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的一定特征,又延续着农村社区的一些属性,可正是这种“双重身份”使其在社会治理的意义上,既被城市治理所排斥,又被农村管理所不容,因而处于整体上的边缘境地。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政府对边缘社区所采取的治理方式往往较为“粗暴”,即通过行政手段的强制性介入,对社区事务进行全面管控。而在当下,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已经成为我国最为显着的发展实际,其所倡导“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已渗透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各个层面,甚至构筑了其核心旨趣。显然,从此种意义上,边缘社区原本的管控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要求。既然如此,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边缘社区治理的“路在何方”?我们似乎依然可以遵循常规的研究路径去探寻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价值上等方面的可行性,然而,对包容性理论的认知与应用却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视角。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若将治理喻为可能性技艺,那么包容性则可称为治理的艺术性才能。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维度,将包容性治理应用于社区显得应时应需。如果说,社区管控模式是一种工具理性在边缘社区治理中的应用,那么由包容性理念延伸而来的包容性治理则是将社会治理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完美融合。为此,本题研究着力展开了对边缘社区包容性治理的分析与建构。在分析中,从宏观脉络上按照新型城镇化、城镇化中的社区与边缘社区、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国家治理体系下包容性治理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从而将包容性治理镶嵌于边缘社区之中,最终贴合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包容性治理的核心主题。在具体层面,首先是以详尽梳理边缘社区治理的发展历史和充分认识当下治理中的困境为基础,从而为后续的创新性解读提供必要的条件准备。然后则是对全面展开边缘社区包容性治理的意义与重要性进行阐述,这既包括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过程、治理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包括从效益提升、多元参与、文化认同和关系建构四个维度对其实际功能进行认知,亦包含从基础性公共服务、民生性公共服务、事业性公共服务、安全性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对具体服务内容进行罗列。由此,得以呈现出对边缘社区包容性治理的全面认识与解析。与此同时,对于边缘社区包容性治理的思考与路径建构,还需要明确虽然边缘社区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独特产物,但同样需要借鉴发达地区在类似社区建设上的经验。为此,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则成为本题具体的参考对象。在此基础上,则需要尝试性和创新性地展开对边缘社区包容性治理建构的路径探索。主要是在机会包容、主体包容、结构包容和制度包容四个方面上加强建设。其中,机会包容是要求赋予边缘社区及其居民与城市社区及其居民相对均等的发展权利,以使其有机会参与城市发展并共享发展成果;主体包容则是趋向一种多元主体共存的治理网络,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这是对“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改革方向的积极回应;结构包容是在主体包容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合作共治的社区治理;制度包容则是通过制度建设为包容性治理改革提供规范性保障。应当说,这个四维度上的包容性建设相辅相成、相互统一,机会包容是基础、主体包容是条件、结构包容是框架、制度包容是保障,由此形构起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改革路径。因此,文章紧扣边缘社区与包容性治理的逻辑理路,边缘社区的诸多困境与矛盾是研究起点,而建构包容性治理体系则是试图解决这些矛盾的利器。如果说善治的“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那么在基层治理的边缘社区场域中包容性治理蕴含着传统文化“和”的意味。将边缘社区发展为现代社区,将农民、农民工等边缘化群体拉入现代化发展轨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绝非政府独自之事,更是学者乃至社会共同之义务。面对传统治理模式的失效,边缘社区治理亟需创新发展模式,引入包容性治理,通过建立一种城市包容乡村、现代包容传统、权力包容权利的机制,对社区治理不失为一种创新性选择。(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金太军[8](2018)在《从“边缘”治理到“多中心”治理:边缘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处于城乡交接的新型社区城乡二元体制纠缠、体制转型过渡色彩浓厚,同时一些传统社区治理体制落后、转型阻滞因素错综复杂,这些以新旧治理体制过渡、城乡二元体制交叉为特征的边缘社区,因其惯以施行的"边缘性"治理体制而诱发诸种社会矛盾与问题,故而面临着愈发艰难的治理体制创新过程和愈发艰巨的社会和谐稳定形势。针对边缘社区"边缘"治理体制在治理逻辑、治理主体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表现,我们提出应以"多中心"治理作为边缘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取向,并基于政府、党委、市场以及社会视角的分别探析,寻求边缘社区"多中心"治理体制的全面建构。(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周慧,朱梦圆[9](2018)在《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研究——以S市Q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理论依据,从社会支持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通过对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的主体、客体以及介体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安全问题、学习等诸多问题及成因。依照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入研究了目前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建构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的路径,并对支持网络建构后成效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理论版)》期刊2018年01期)

周慧,朱梦圆[10](2018)在《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研究——以S市Q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理论依据,从社会支持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通过对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的主体、客体以及介体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安全问题、学习等诸多问题及成因。依照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入研究了目前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建构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的路径,并对支持网络建构后成效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期刊2018年01期)

边缘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人口迁徙的限制越来越少,城际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表现为大量村民进城变为市民,这种身份转换一方面为其个人生活际遇提供了广阔舞台,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剧烈变迁也加剧了他们的疏离感,即原有的“熟人社会”变为“生人社会”,社会适应成本增加。中国社会一直有着浓厚的“乡土氛围”,加之单位制时期的存留影响,在社区治理中,“情”与“理”往往比“法”更容易被居民接受,并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情”与“理”都是非正式治理的表现方式,其背后是致密的治理网络、持续的社会交换和巧妙的制度安排在维系和支撑。“卡里斯马”式社区精英利用自身社会资本,为调解对象解决问题,及其成功与示范作用,促使了辖区居民的广泛信任,大大增强了社区精英的权威,增强了居民自治的活力。在持续的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精英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和制度,对内强化治理渠道、优化治理路径,将治理合法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对外引入多元治理主体,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个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协作共赢,故而其非正式治理弹性与组织化能力极强。此时,权威增强的社区精英、多元调解主体、极富弹性的制度安排和广泛的信任共同支撑起了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运作。本文认为,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的运用是一个普遍又特殊的、且持续进行的“试验田”,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也是基层治理研究中一个极具张力和价值的研究对象。在新世纪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主体的分化日益明晰,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仅靠政府进行治理势必无法覆盖和解决全部问题,在引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有必然会带来不确定性,使得社区治理愈发复杂。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多元治理主体带来的不确定性超出了千百年来建立起的“乡土秩序”和单位制下的“政府、企业包办一切”的超稳态结构,其未来发展路径究竟如何?欲回应上述问题,仅靠现有的对社区治理和基层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分析范式是不够的,社区治理是对“情、理、法”的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因而在分析时有必要在社会网络、权威、制度、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技术与策略等多维度中探寻,并辅之以典型性的实践考察,方具有一定的启示意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边缘社区论文参考文献

[1].罗晓璇.非营利组织参与边缘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智库时代.2019

[2].梁德维.新时期城市边缘社区纠纷的治理技术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王雅莉.从“边缘”治理到“多中心”治理:边缘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

[4].李荣誉,卢国显.城乡边缘社区居民治安参与的困境及对策[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

[5]..加拿大多伦多摄政公园:多方参与推进城市“边缘社区”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2018

[6].孙瑶,李险峰.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边缘社区的应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8

[7].刘培功.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边缘社区包容性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8

[8].金太军.从“边缘”治理到“多中心”治理:边缘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

[9].周慧,朱梦圆.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研究——以S市Q社区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8

[10].周慧,朱梦圆.城市边缘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研究——以S市Q社区为例[J].社会福利.2018

论文知识图

典型的柏林边缘社区边缘社区之间以及与母城的整合...一3:上海基层行政社区流动人口比例特征...边缘社区公共空间服务价值的理...一g深圳万科四季花城〔总平面、组团平面...松江东北和青浦东部既有规划汇总资料...

标签:;  ;  ;  ;  ;  ;  ;  

边缘社区论文_罗晓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