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μm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研究

1.5μm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研究

论文摘要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是基于同一谐振腔实现多个波长的光纤激光同时激射与输出,其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且易于集成,在多波长激光雷达、光纤传感、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微波光子学、太赫兹光谱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一些实际应用中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作为光源能够有效提高激光探测的精度。因此,开展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铒镱共掺光纤中Er3+的增益谱线会发生均匀加宽,从而引起不同波长间的波长竞争和交叉增益饱和现象,导致常温下多波长激光难以同时激射。目前,大多数1.5μm多波长单频激光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偏振烧孔效应实现双波长输出,很难满足实际应用中对更多波长的需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围绕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开展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获得的成果如下:(1)从铒镱共掺光纤的能级结构和粒子跃迁过程出发,分析与研究了铒镱共掺光纤内多波长振荡时由Er3+谱线均匀加宽引起波长竞争的机理,通过在光路中引入偏振烧孔效应和增益均衡机制,设计了有效抑制波长竞争的多波长激光谐振腔结构,并基于速率方程,建立了多波长激光谐振腔理论模型。(2)基于多波长谐振腔模型,考虑了多波长光场之间相互耦合形成的非线性效应,结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对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及光场演化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单纵模和多纵模输出状态下的多波长激光性能,研究了多纵模运转对多波长激光器功率稳定性的影响。根据设计的能够有效抑制波长竞争的激光谐振腔结构,搭建了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实现了波长间隔为0.4 nm的4个单频激光同时稳定输出,其中每个波长的激光线宽为20 kHz,在频率大于3 MHz处的相对强度噪声值均小于-113 dB/Hz。(3)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miconductor Saturable Absorber Mirror,SESAM)对光的饱和吸收特性,在谐振腔内加入SESAM作为反射镜构建被动调Q装置,实现了4个不同波长的单频调Q脉冲激光同时稳定输出,其最大平均功率为19.44 mW。通过改变泵浦功率大小,其输出脉冲重复频率可在126.6到350.9 kHz范围内可调,其最窄脉冲宽度为104 ns。此外,结合铒镱共掺光纤的多波长谐振腔理论模型和SESAM反射率随光功率变化方程,建立了多波长被动调Q的理论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多波长激光的脉冲序列。同时,研究了输出波长数量变化时的激光脉冲序列及其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发现了随着输出波长数量的增加,脉冲重复频率会随之增大,而脉冲能量会随之降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1.5 μm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多波长激光技术概述
  •     1.2.2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工作
  • 第二章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理论基础
  •   2.1 谐振腔结构及理论分析
  •     2.1.1 铒镱共掺光纤自发辐射理论分析
  •     2.1.2 多波长激光传输理论模型
  •   2.2 谱线加宽与波长竞争
  •     2.2.1 铒离子均匀增益特性
  •     2.2.2 波长竞争机制
  •     2.2.3 偏振烧孔效应
  •     2.2.4 增益均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波长连续波单频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   3.1 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的理论研究
  •     3.1.1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仿真
  •     3.1.2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仿真结果
  •   3.2 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结构与激光特性测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波长被动调Q单频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   4.1 基于SESAM被动调Q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原理及实验装置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脉冲特性理论分析
  •     4.3.1 基于SESAM被动调Q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仿真模拟
  •     4.3.2 多波长调Q脉冲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坤仪

    导师: 邓华秋,徐善辉

    关键词: 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

    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分类号: TN248

    DOI: 10.27151/d.cnki.ghnlu.2019.001364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4931K

    下载量: 172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装机将打破美国禁运[J]. 现代焊接 2016(12)
    • [2].基于专利价值度视角的光纤激光器产业竞争态势分析[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01)
    • [3].光纤激光器在金属增材制造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J]. 中国激光 2020(05)
    • [4].脉冲光纤激光器专利技术发展分析[J]. 现代信息科技 2020(12)
    • [5].脉冲光纤激光器的专利技术综述[J]. 科技视界 2020(24)
    • [6].5.1kW光电控一体式单模光纤激光器[J]. 中国激光 2020(08)
    • [7].脉冲光纤激光器典型专利分析及审查实践[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8)
    • [8].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光纤激光器优化控制系统设计[J]. 激光杂志 2019(06)
    • [9].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 中国新通信 2019(17)
    • [10].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技术发展概述[J].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19(05)
    • [11].掺铥光纤激光器结构与特性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8(02)
    • [12].光纤激光器中亮暗孤子对的传输特性[J]. 光学学报 2018(05)
    • [13].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光纤激光器的最优设计[J]. 激光杂志 2017(02)
    • [14].单频光纤激光器相位噪声的影响因素[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03)
    • [15].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装机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J]. 中国设备工程 2017(01)
    • [16].国产光纤激光器进入发展新阶段[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7(04)
    • [17].双频调制的单环铒光纤激光器的混沌产生和同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18].全光纤激光器性能及主要技术介绍[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5(04)
    • [19].光纤激光器特种光纤最新进展及建议[J]. 功能材料信息 2015(03)
    • [20].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在战术激光武器中的应用[J]. 激光与红外 2015(10)
    • [21].浅析纳秒量级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 科技展望 2015(24)
    • [22].企业创新 不负东风抢先机[J]. 湖北画报(上旬) 2016(12)
    • [23].γ射线导致的光子暗化对掺镱光纤激光器效率的影响[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0(01)
    • [24].高功率连续波掺镱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 中国光学 2020(04)
    • [25].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现状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8(11)
    • [26].3μm波长Er:ZBLAN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 光电工程 2019(08)
    • [27].全国产化单纤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8(03)
    • [28].光纤和光纤激光器[J]. 科学 2018(02)
    • [29].光纤激光器辐照性能实验研究[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06)
    • [30].超快光纤激光器中的周期分岔研究进展(特邀)[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8(08)

    标签:;  ;  

    1.5μm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