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到我院心内科诊治的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2月,按照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ADL评分以及ESCA评分分别为(46.2±5.9)分以及(124.9±14.5)分,而对照组心内科患者分别为(37.9±5.3)分以及(103.1±13.6)分,p<0.05,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8.5±6.3)分,而对照组心内科患者为(67.5±6.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到心内科护理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患者的ADL评分以及ESCA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心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心内科在医院中是一个重要的科室,在该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通常为心功能低下且病情较重的患者[1]。给予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2]。本次研究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我院100例心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的基线资料和研究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到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00名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2月,按照其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年龄为33~75岁,平均为(56.4±4.9)岁。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3,年龄为35~74岁,平均为(55.9±4.8)岁。两组心内科患者在接受相关的检查后均已被确诊为患有心内科疾病,且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两组心内科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对比。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干预以及病情监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主要包括(1)当患者处于治疗期间时,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且护理人员应该在和患者沟通时,应充分地给予患者尊重;结合患者性格等个人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指导以及健康教育;(2)在查房时,护理人员可以在临床医生的陪同下进行,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自身疾病以及预后康复等的相关知识,从而增加患者对于疾病治愈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患者家属对患者提供护理时应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指导其关怀患者;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护理方法,从而促进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促进其疾病的康复;(4)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提供给其心理干预,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康复锻炼方案以及饮食计划。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加以对比分析。护理效果主要包括患者的ESCA(自我护理能力)以及ADL(生活能力);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以调查,以100分为满分,护理满意度越低对应的评分越低。

1.4统计学处理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其中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ADL评分以及ESCA评分分别为(46.2±5.9)分以及(124.9±14.5)分,而对照组心内科患者分别问(37.9±5.3)以及(103.1±13.6)分,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8.5±6.3)分,而对照组心内科患者为(67.5±6.2)分,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心内科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3]。心内科是一个为心脏以及心血管发生病变的患者提供治疗的重要科室,其可以治疗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在内的多种疾病[4]。心内科疾病具有特殊性,在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同时,应该提供给患者正确且有效的护理干预,其可以促进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5]。

在本次研究中,在心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能力和对照组心内科患者相比均显著优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到心内科护理中护取得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其具有应用价值。协同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且该种护理模式的护理目标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6]。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时,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且该种护理模式从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提高了护理的效率,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综上所述,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到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赵艳琴.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234-235.

[2]丁芳,荆玲玲.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35):15-15.

[3]孙承慧.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5):7-7.

[4]张博.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65-266.

[5]宫玉梅.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11):1386-1387.

[6]代小红,熊茂琼.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2):119-120.

[7]杨菊芳.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5):115-116.

项目名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临床研究中心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405]。

作者简介:何艳,25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省医护校办学点),大专,护理专业

标签:;  ;  ;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