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频率调整论文_李广林,张杰,商中夏,耿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频率调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态,频率,电压,电源,功耗,嵌入式,算法。

动态频率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李广林,张杰,商中夏,耿莉[1](2017)在《适应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的抗辐照SRAM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ynamic Voltage Frequency Scaling,DVFS)可以使系统在高电压工作时获得高性能,在低电压工作时降低系统功耗,它要求电路能够从正常电压一直到亚阈值区范围内均能正常工作.抗辐照DVFSSRAM的设计面临着低压工作稳定性及工艺、电压、温度偏差(Process,Voltage,Temperature,PVT)的严重影响.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款适应于DVFS应用的抗辐照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提出了新型抗辐照DICE单元结构,其读噪声容限相对于原有DICE单元有大幅提升.同时,针对常规分级位线结构时序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型复制列技术,增强了SRAM存储体在不同PVT环境下工作的稳定性.对SRAM存储体进行了电路设计及版图设计,后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512bit SRAM存储体可在0.6V~1.8V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在1.8V下,SRAM的存取速度为5.1ns,功耗为1.8mW;在0.6V电压下,SRAM的存取速度为93.5ns,功耗为14.63μW,比1.8 V电源工作时的功耗降低了约100倍.另外,设计的SRAM对宽度为300ps以下的单粒子瞬态脉冲具有滤除能力,对单粒子翻转效应有良好的抵抗能力.(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7年04期)

郭昱[2](2016)在《基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技术的移动金融支付终端电源管理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Android智能设备日益普及,其应用软件迅速增长,但随着用户对其功能和性能需求的不断增加,设备功耗也随之上升,而现代电池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系统层面通过设计动态低功耗策略来降低系统功耗,已成为移动设备设计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技术(Dynamic Voltage Frequency Scaling,DVFS),设计本文的DVFS策略,并将其在移动金融支付终端上实现。本文着重分析与设计了DVFS策略,策略核心是根据系统负载率对CPU电压频率进行动态调节。针对传统策略中普遍存在的变频延迟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实际测试结果,设计AVG算法模型,并以此算法作为负载预测算法,实现对下一时间段的系统负载率的预测。嵌入式设备中默认采用的按需策略,过多的将系统运行在最高频率并且没有针对多核CPU进行优化,造成系统功耗浪费。本文在策略中采用CPU硬件热插拔技术(Hotplug),实现根据系统负载率实时启停CPU次级核心,并且根据Android特有的用户体验程度的判定标准,设计本文的基于用户体验优先的Hotplug策略。本文最终将设计的DVFS策略在基于MT6582开发的移动金融支付终端上实现,在Android系统上以客户端/服务端的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变频机制的整个系统框架。为了探讨DVFS技术对于系统功耗的优化程度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制定了相关的测试方案。经过分析测试结果,本文设计的预测算法模型符合CPU负载预测实际情况,策略调频命中率相比按需策略提高5%,基于用户体验优先的Hotplug策略的实现,使得系统运行时功耗为528mA,睡眠时功耗为13mA,正常运行的平均功耗下降了15.7%。(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6-24)

万思海,邵堃,刘宗田[3](2011)在《基于Linux动态频率调整的DPM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嵌入式系统中,提出一个基于Linux动态频率调整(DFS)的动态电源管理(DPM)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2个及2个以上级别的频率调整,为用户提供系统频率等级设定接口,从而增加用户自主选择功能,解决单纯依靠系统自动调整频率等级的数量限制问题,并将应用层、内核层、驱动层程序分开以增强代码可移植性。在S3C2440A平台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1年10期)

万思海[4](2011)在《基于动态频率调整的动态电源管理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移动计算为重点的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电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对于使用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嵌入式设备来说,有效的电源管理功能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功率消耗,大大提高系统的待机时间,延长硬器件的使用寿命,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首先指出电源管理对于以移动计算为重点的嵌入式系统具有的重要作用,然后概述了本文所采用的Mini2440开发板的构成和嵌入式Linux2.6系统的开发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细致地描述了包括空闲状态和睡眠/唤醒在内的嵌入式系统电源管理基本功能的设计和实现,详细阐述了基于负载统计和CPU频率调整的动态电源管理功能,从而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并对S3C2440A处理器在动态电源管理部分的驱动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嵌入式系统电源管理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完整地给出了嵌入式Linux2.6系统的动态电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调整CPU工作频率的方法为电源管理加入动态特性支持,满足了用户对系统功耗低、响应快的双重要求。该方案在CPU占有率的动态获取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获取方法,同时还设计了一套完整嵌入式系统的动态频率调整的程序架构,该架构把应用层、内核层及CPU驱动层代码分开,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和重用性。而且,该架构还解决了系统频率调整等级的数量限制,为用户提供交互的API接口,用户的选择具有灵活性:节能优先还是性能优先。这些对于相似的项目开发具有比较好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1-04-01)

动态频率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Android智能设备日益普及,其应用软件迅速增长,但随着用户对其功能和性能需求的不断增加,设备功耗也随之上升,而现代电池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系统层面通过设计动态低功耗策略来降低系统功耗,已成为移动设备设计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技术(Dynamic Voltage Frequency Scaling,DVFS),设计本文的DVFS策略,并将其在移动金融支付终端上实现。本文着重分析与设计了DVFS策略,策略核心是根据系统负载率对CPU电压频率进行动态调节。针对传统策略中普遍存在的变频延迟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实际测试结果,设计AVG算法模型,并以此算法作为负载预测算法,实现对下一时间段的系统负载率的预测。嵌入式设备中默认采用的按需策略,过多的将系统运行在最高频率并且没有针对多核CPU进行优化,造成系统功耗浪费。本文在策略中采用CPU硬件热插拔技术(Hotplug),实现根据系统负载率实时启停CPU次级核心,并且根据Android特有的用户体验程度的判定标准,设计本文的基于用户体验优先的Hotplug策略。本文最终将设计的DVFS策略在基于MT6582开发的移动金融支付终端上实现,在Android系统上以客户端/服务端的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变频机制的整个系统框架。为了探讨DVFS技术对于系统功耗的优化程度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制定了相关的测试方案。经过分析测试结果,本文设计的预测算法模型符合CPU负载预测实际情况,策略调频命中率相比按需策略提高5%,基于用户体验优先的Hotplug策略的实现,使得系统运行时功耗为528mA,睡眠时功耗为13mA,正常运行的平均功耗下降了15.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频率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1].李广林,张杰,商中夏,耿莉.适应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的抗辐照SRAM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7

[2].郭昱.基于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技术的移动金融支付终端电源管理设计[D].东南大学.2016

[3].万思海,邵堃,刘宗田.基于Linux动态频率调整的DPM方案[J].计算机工程.2011

[4].万思海.基于动态频率调整的动态电源管理方案[D].合肥工业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系统分布式动态频率调整过...近距离非视距场景传播环境图一10调整汽门开度上限的动态频率控制器硬件电路航空通信系统试飞频率管理流程4-lli\=l时,风电场虚拟惯性时间...

标签:;  ;  ;  ;  ;  ;  ;  

动态频率调整论文_李广林,张杰,商中夏,耿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