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结构特征论文_关皓,曾泰儒,帅杨,闫艳红,张新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群落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群落,结构,微生物,特征,因子,细菌,土壤。

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关皓,曾泰儒,帅杨,闫艳红,张新全[1](2019)在《西南高温高湿地区青贮中天然乳酸菌群落结构特征及优质乳酸菌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湿热地区青贮饲料的品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从西南高温高湿地区青贮饲料中分离到的227株天然乳酸菌种群结构,再根据乳酸菌在高温条件下的生长活性和产酸能力筛选到4株优质乳酸菌(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并对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产酸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天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高温高湿地区青贮料中最常见的乳酸菌菌株(占62.55%),其次是鼠李糖乳杆菌(L. rhamnosus)和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分别占总乳酸菌的13.21%和9.25%。所筛选的4株菌株为革兰氏阳性和过氧化氢酶阴性的杆状菌,能够在pH 3.5和45℃的条件下生长。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测序分析,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分别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L. 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在37和45℃条件下的菌株生长和产酸曲线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株乳酸菌有良好的高温适应性(45℃),不仅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耐盐性较好,对糖源利用范围广,而且对酸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后续进行高温青贮回填试验的候选菌株。(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王蓉,朱杰,金涛,刘章勇[2](2019)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数量、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深入了解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演变。【方法】试验点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农学院基地,设置稻虾共作模式(CR)与常规中稻种植模式(MR),借助荧光定量PCR技术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与古菌(AOA)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与MR模式相比,CR模式显着提高了土壤硝态氮、总碳及总氮含量,对土壤p H、碱解氮及土壤碳氮比无显着影响。CR模式土壤AOA与AOB amo A基因拷贝数为3.13×10~5和7.01×10~5 copies/g干土,MR模式土壤AOA、AOB amoA基因拷贝数为1.41×10~5和3.87×10~5 copies/g干土,两个模式土壤AOB的数量均显着高于AOA,CR模式土壤AOA、AOB的数量均显着高于MR模式(P <0.05)。α群落多样性指数表明,相比MR,CR模式显着降低了土壤AOA群落多样性,对AOB群落多样性无显着影响。Venn结果分析,CR模式增加了AOA amoA基因的物种,改变了AOB amoA基因的物种组成,且AOB amoA物种数量下降。在属水平上,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Thaumarchaeota、unclassified_k_norank_d_Archaea、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Crenarchaeota、norank_p_environmental_samples_k_norank为AOA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占AOA amoA基因总序列的99.25%~99.46%,CR模式显着提高了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Crenarchaeota在AOA群落属水平的相对丰度;unclassified_k_norank_d_Bacteria、norank_f_environmental_samples、norank_o_environmental_samples_c_Betaproteobacteria、unclassified_o_Nitrosomonadales为AOB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共占97.78%~98.49%,且CR模式显着增加了norank_o_environmental_samples_c_Betaproteobacteria与unclassified_o_Nitrosomonadales在AOB群落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于土壤AOA、AOB群落结构影响有着相似的趋势,其中对AOA、AOB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硝态氮,其次分别为总碳、铵态氮、碱解氮、pH。根据RDA投影距离分析,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AOA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AOB,且MR与稻虾共作模式土壤AOB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度。【结论】稻虾共作模式显着降低了AOA群落多样性,而对AOB群落无显着影响;稻虾共作模式显着增加了AOA与AOB的丰度并显着影响了群落结构组成。土壤硝态氮、总碳、铵态氮、碱解氮、pH含量是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马思琦,杨柏贺,王汨,徐宗学,殷旭旺[3](2019)在《北运河水系春、秋季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分别对北运河水系40个站点进行了野外采样调查,分析了春、秋两季轮虫群落结构的特征,以此评价北运河水系的健康状况,并找出影响该水系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北运河水系共鉴定出轮虫44种,主要以臂尾轮虫属为主;春季和秋季的物种数平均值分别为10.58种和6.55种,优势种分别为8种和3种,轮虫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03.43个/L和36.75个/L,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39和2.08,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64和0.59。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和总氮分别是春季、秋季影响北运河水系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北运河水系河流生态系统呈中度污染。(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梦赛,栾亚宁,戴伟,王兵,乔红雍[4](2019)在《丝栗栲林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西大岗山丝栗栲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时间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林地土壤共有40种PLFA存在,其中16∶0、5,9,13Me14∶0和10Me16∶0在各时期各土层中均有分布,并占有绝对含量优势;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表聚现象(P<0.05),0~20 cm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都显着优于下层土壤,但同层土壤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主成分分析(PCA)表明,18∶0、18∶1w11t、18∶1w9t、cy17∶0、a14∶0是影响丝栗栲林地土壤微生物的主要PLFA;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LFA含量与降雨量和凋落物量都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珍妮,夏霆,孙淑文,李跃[5](2019)在《苏北运东水网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苏北运东水网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6年3月至12月对苏北运东水网区19个采样点进行了季节性浮游植物群落调查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鉴定出142种,隶属于7门、75属,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的种类数居多,其中绿藻门共29属、58种,硅藻门共22属、44种。春、冬季以硅藻门密度最大,分别为2.49×10~6个/L和1.67×10~6个/L;夏、秋季以绿藻门密度最大,为1.57×10~6个/L和1.34×10~6个/L,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在夏季最大,分别为1.374、3.198、0.944和0.831,在冬季和春季相对较小;运东河网区内部水流变缓,河网外部水体流动性相对较好,浮游植物密度的监测结果显示,内部河流大于外部河流,但生物多样性指数为外部河流大于内部河流;运东片各季节的主要浮游植物优势物种共有20种,春、冬季主要为硅藻门和隐藻门,而夏、秋季则主要为绿藻门和硅藻门,其中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和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为全年常有的优势种。藻类优势物种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表明,运东片四季浮游植物群落分布存在差异,BOD_5、TP、NH_3-N和COD_(Mn)是关键的环境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韩谞,潘保柱,赵耿楠,朱朋辉,王昊[6](2019)在《长江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最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浮游植物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对反映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探究长江源区水环境特性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于2018年3月份与10月份对长江源区10个典型河段的水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各调查河段流速、浊度、水温及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比3月份高;同一月份中,楚玛尔河的浊度、盐度、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显着高于其余河段;两个月份各调查河段的pH、溶解氧以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差异不显着。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28属58种,其中以硅藻、绿藻和蓝藻物种数占优,分别占总数的79.3%、10.4%和8.6%。调查期间,长江源区浮游植物密度在6.06×10~4~39.90×10~4 cells·L~(-1)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59 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美丽颤藻(Oscillatoria formosa)、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脆杆藻(Fragilaria sp.)、针杆藻(Synedr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小球藻(Chlorella sp.)等。两个月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3.06和3.12,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17和1.52,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90和0.82。结合水体营养盐指标、浮游植物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水质评价,长江源区水质总体呈无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1期)

张弘弢,谌书,王彬,李密,周明罗[7](2019)在《组合式人工湿地对分散型生活污水净化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组合式人工湿地对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细格栅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NH_3-N、TN和TP的去除效果,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填料和植物根系微生物的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合式人工湿地在0.15—0.35 m~3·(m~2·d)~(-1)的水力负荷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对COD、NH_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为82.94%、65.69%、56.57%和79.98%,湿地出水稳定达标.此次分析包括门、纲、属水平,其中在门分类水平上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为共有的优势菌门,在纲为分类水平上以γ-变形菌纲、酸杆菌纲、α-变形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为优势菌群,在属为分类水平上以硝化螺旋菌属、节杆菌属、红游动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其中,湿地填料和植物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污水性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其微生物多样性与污水温度、pH和溶解氧呈现显着负相关,这是影响组合式人工湿地填料和植物根系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重要因子.(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锋,甄世霞,边丁辉,李积山[8](2019)在《人工输水对区域白刺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刺是青土湖分布面积较大的自然群落类型,以青土湖输水区域的白刺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地区输水后对白刺群落结构及数量的影响,确定生态输水及水面形成过程中白刺群落的分布格局及其生态响应。通过野外调查,绘制白刺群落种-面积曲线,确定最适样方面积,获取输水前后白刺群落的变化情况,确定生态输水及水面形成过程中白刺群落的分布格局及生态影响,为合理地评价生态输水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彭彩云,王戈,赵波,廖兴艳,张健[9](2019)在《长江上游典型人工植被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典型人工植被系统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0月选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PM)、大桉(Eucalyptus grandis, EG)、红椿(Toona ciliata, TC)、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BR)人工植被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毗邻农耕地(farm land, FL)为对照,采用干、湿漏斗法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共采集到土壤动物4 444只,隶属于5门12纲22目83类。各样地间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差异达极显着水平(F=78.478,P=0.000),类群数差异达显着水平(F=4.810,P=0.020)。各样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垂直分布均随土层加深而逐步减少,呈现表聚性特征。植食性、杂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在BR样地中所占比例最高,腐食性土壤动物在FL样地中所占比例最高。在BR样地中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均表现为最高,优势度指数在FL样地中最高,除密度-类群指数(F=2.702,P=0.092)外,其余各指数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各林地与FL的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除EG外);各人工植被系统间的相似性为中等相似(除FL外)。综上表明,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竹林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土壤动物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宫超,李涛,黎振兴,衡周,李植良[10](2019)在《健康的与感染青枯病的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细菌性青枯病(Bacterial wilt)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细菌病害。青枯菌可从植物根部或茎基部侵入植株导管系统,通过增殖和一系列生化活动堵塞或损坏寄主维管束输导组织,造成植物维管束萎蔫、坏死、甚至整株死亡。目前,随着北方温室大棚面积和复种指数的增加,青枯病已成为中国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抗青枯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是当今世界上植物抗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研究表明植物免疫系统和根际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根际微生物参与了植物的抗病过程,抗病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中的益生菌对植物生长和生物学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微生态平衡和微生物多样性是抑制植物土传病害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中以自然条件下两种番茄嫁接砧木品种‘托鲁巴姆’和‘新星101’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切入点,采集果实形成期根际土壤样品,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发现,两个砧木品种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在门的水平上Chloroflexi,Planctomycetes,Cyanobacteria,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显着高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土壤;相对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土壤样品,Flavisolibacter、RB41、Nitrospira等属细菌在健康植株根际富集,在差异显着的属中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最高。PCoA分析表明同一个品种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品种间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另外,两个品种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样品Chao1值和Shannon指数均显着高于发病植株根际土壤样品,说明健康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多样性较高。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可能与对青枯病抗性的提高有密切联系。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番茄青枯病抗性相关根际微生物及其诱导番茄青枯病抗性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群落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数量、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深入了解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演变。【方法】试验点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农学院基地,设置稻虾共作模式(CR)与常规中稻种植模式(MR),借助荧光定量PCR技术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与古菌(AOA)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与MR模式相比,CR模式显着提高了土壤硝态氮、总碳及总氮含量,对土壤p H、碱解氮及土壤碳氮比无显着影响。CR模式土壤AOA与AOB amo A基因拷贝数为3.13×10~5和7.01×10~5 copies/g干土,MR模式土壤AOA、AOB amoA基因拷贝数为1.41×10~5和3.87×10~5 copies/g干土,两个模式土壤AOB的数量均显着高于AOA,CR模式土壤AOA、AOB的数量均显着高于MR模式(P <0.05)。α群落多样性指数表明,相比MR,CR模式显着降低了土壤AOA群落多样性,对AOB群落多样性无显着影响。Venn结果分析,CR模式增加了AOA amoA基因的物种,改变了AOB amoA基因的物种组成,且AOB amoA物种数量下降。在属水平上,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Thaumarchaeota、unclassified_k_norank_d_Archaea、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Crenarchaeota、norank_p_environmental_samples_k_norank为AOA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占AOA amoA基因总序列的99.25%~99.46%,CR模式显着提高了norank_c_environmental_samples_p_Crenarchaeota在AOA群落属水平的相对丰度;unclassified_k_norank_d_Bacteria、norank_f_environmental_samples、norank_o_environmental_samples_c_Betaproteobacteria、unclassified_o_Nitrosomonadales为AOB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共占97.78%~98.49%,且CR模式显着增加了norank_o_environmental_samples_c_Betaproteobacteria与unclassified_o_Nitrosomonadales在AOB群落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于土壤AOA、AOB群落结构影响有着相似的趋势,其中对AOA、AOB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硝态氮,其次分别为总碳、铵态氮、碱解氮、pH。根据RDA投影距离分析,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AOA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AOB,且MR与稻虾共作模式土壤AOB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度。【结论】稻虾共作模式显着降低了AOA群落多样性,而对AOB群落无显着影响;稻虾共作模式显着增加了AOA与AOB的丰度并显着影响了群落结构组成。土壤硝态氮、总碳、铵态氮、碱解氮、pH含量是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落结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关皓,曾泰儒,帅杨,闫艳红,张新全.西南高温高湿地区青贮中天然乳酸菌群落结构特征及优质乳酸菌的筛选[J].草业科学.2019

[2].王蓉,朱杰,金涛,刘章勇.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3].马思琦,杨柏贺,王汨,徐宗学,殷旭旺.北运河水系春、秋季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产科技情报.2019

[4].赵梦赛,栾亚宁,戴伟,王兵,乔红雍.丝栗栲林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5].刘珍妮,夏霆,孙淑文,李跃.苏北运东水网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生态学杂志.2019

[6].韩谞,潘保柱,赵耿楠,朱朋辉,王昊.长江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7].张弘弢,谌书,王彬,李密,周明罗.组合式人工湿地对分散型生活污水净化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环境化学.2019

[8].刘锋,甄世霞,边丁辉,李积山.人工输水对区域白刺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9

[9].彭彩云,王戈,赵波,廖兴艳,张健.长江上游典型人工植被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10].宫超,李涛,黎振兴,衡周,李植良.健康的与感染青枯病的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特征[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论文知识图

年6月至2008年5月全年周期中,...基于5个站点环境变量的对数转换数据...年1月航次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J’...个航次大型底栖动物K—优势度曲线年10月航次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J...年6月至2008年5月间胶州湾浮游...

标签:;  ;  ;  ;  ;  ;  ;  

群落结构特征论文_关皓,曾泰儒,帅杨,闫艳红,张新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