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质图论文_胡红霞,孙喜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地质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质图,数据库,数字,月球,地质,空间,嫦娥。

数字地质图论文文献综述

胡红霞,孙喜庆[1](2018)在《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扼要介绍了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取得的地质矿产丰硕科技成果。充分利用了新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及各省最新出版的行政区划图反映当前现势情况。阐述了新一代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信息,数字化的途径,探讨了地质图件编图建立数据库等。(本文来源于《吉林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庞健峰,丁孝忠,韩坤英,曾勇,陈安蜀[2](2017)在《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是根据统一标准和要求编制的专题数字地质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为数据源,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近年来地质调查1∶25万、1∶20万、1∶5万等区调工作新成果、新资料,应用地质编图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编制而成。以年代地层单位为主、辅以岩石地层的表示方法,侵入岩按“岩性加年代”表示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基础地质的研究程度。地质图数据库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数据量约为1.2 GB,标示了岩石地层单位5347个图例,侵入体“岩性加时代”单位1780个图例,跨省区重要断裂93条,各省(市、自治区)内重要断层558条,同位素年龄数据1545个(组),有代表性的钻孔382个。所有地质体的面元及线元、同位素年龄和钻孔都建立了相应的属性,相邻图幅之间进行了接图处理,编写了编图说明书和元数据。数据库采用统一的线型库、符号库、色标库等,成图过程全部采用MapGIS6.5平台计算机辅助成图,成图精度高,质量好,符合设计要求,全国64幅图采用分4个片区的工作方法,最后统一编制而成。该数字地质图是目前中国资料最全、内容最新的1∶100万地质图,是中国第一份应用GIS技术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和当前地质研究的新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7年S1期)

叶天竺,黄崇轲,邓志奇[3](2017)在《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1∶2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于2000年立项,2001年完成,历时2年。该数据库除主数据库外,还有地理底图数据库及地理内容属性库,地质内容属性库、色标库、线型库、花纹库、符号库、图例库等构成。具有可按地质内容、行政区、任意空间范围及地理内容进行检索和自动输出成图、自动绘制地质体符号、自动形成图例等功能。1∶250万比例尺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成弥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对显示和提高我国大陆地质研究程度,总结和体现我国地质的总体特征,为经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地质调查研究等方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7年S1期)

[4](2017)在《中国科学家正在绘制全月球数字地质图有望于2020年与公众见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想知道月亮长什么样吗?想知道月球上每个环形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想知道月球内部的岩浆是怎么运动的吗?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地化所获悉,该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科学家正牵头研制和完善1:250万全月球数字地质图,细致描绘月球的地质面貌及其历史演变。地质图有望于2020年与公众见面。(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7年17期)

邹永廖,郑永春,陈建平,丁孝忠,林杨挺[5](2016)在《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与月球演化模型综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嫦娥一号卫星1∶250万全月球影像图为基础,综合绕月探测工程的其他科学成果和国际月球探测的已有科学成果,编制嫦娥叁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及其周缘区域数字地质图和大地构造纲要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利用多源数据,开展月球岩石类型的识别,获得月球典型域主要岩石类型的分布;开展月球撞击坑的统计和分析,获得月球典型区域重大地质事件的相对年龄;开展月球构造类型的识别和分类,获得月球典型区域构造类型的属性数据,并进一步编制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开展月球物质成分、地层时代的划分,综合构造类型属性数据,建立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辅以地质图上需要表现的月球地理属性要素,编制月球典型区域的数字地质图;开展月球陨石专题研究和月球东海地区地质演化专题研究,结合月球地质图的研究,修正和建立月球起源与演化的概念性模型。所选择的典型区域面积大于任务书要求的100 km2,实际达到130 km2;典型区域覆盖月海、月陆等主要地质单元,地质内容的丰富性符合任务书要求。月球地质图编图实际达到的比例尺为1∶250万,超过任务书要求的1∶500万的指标;构造纲要编图实际达到的比例尺1:250万,超过任务书要求的1∶1 000万的指标。月球地质图中承载的地质内容包括地层时代、物质成分和构造类型,符合任务书要求;形成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结构合理、科学内涵丰富。在月球陨石中发现极富KREEP的新岩石类型,提出月球岩浆洋固化年龄为39.2亿年,论证了月球东海盆地的倾斜撞击成因,对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6年34期)

闫瑞花[6](2016)在《浅谈数字地质图在数据库建库中存在问题与工作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收集来的数字图资料进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存在着图件内容编辑繁琐,在建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关于数字图件在建库中的质量问题等进行了简单地叙述,最主要是对数字图件在建库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MAPGIS67与Geo MAP67方式形成数字化图件、图表、文字说明是最直接明了的表达方式,实现了在地质系统中的传统数字化管理和应用。此文章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部资源》期刊2016年03期)

王梁,丁孝忠,韩坤英,庞健峰,许可娟[7](2015)在《月球数字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月球数字地质图的编制是利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月球科学探测数据和其他已有月球地质资料与研究成果,通过对月球岩石成分、地质构造和形成时代等要素的研究,应用Arc GIS平台编制1∶250万月球地质图,并建立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本文通过对月球典型地区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制定了月球数字地质图的编图方案、流程与图示图例,建立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为有效地对数字地质图进行更新与管理,开展月球地质综合研究、编制全月球地质图及未来开展其他天体的地质编图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地质图编制与大量月球资料的综合集成研究,对月球形成与构造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5年01期)

张彦平,卡德丽亚·卡合曼,蔡青山[8](2014)在《基于GIS小比例尺数字地质图拼图中若干问题——以构建中亚地质信息数据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构建中亚地质信息空间数据库中代表问题为例,旨在寻求一种简单易用又能快速拼接数字地质图件的方法。这种技术方案主要是以GIS为技术平台,利用中亚1∶20万、1∶50万已数字化的地质图进行地质信息的数据拼接整合工作,充分吸收1∶5万数字地质图的新成果资料,然后再讨论地质信息数据的更新方式。通过对中亚地质信息数据库的拼接(地层归并、简化、综合取舍和补充新资料),提高数据库整体研究水平,为中亚各个地质相关领域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数据基础。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可为以后大型数据库建立提供佐证。(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4年09期)

代丽霞,胡红霞,朱忠梅[9](2013)在《MapGIS K9软件在数字地质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制图的角度,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MapGISK9在地形地质图的绘制、图形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的应用.使制图专业人员对MapGIS K9软件更加了解,并对其基本功能与应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MapGIS K9,提高制图质量及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3年06期)

韩坤英,庞健峰,丁孝忠,剧远景,范本贤[10](2013)在《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一系列空间探测器对月球的观测,使得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深入,编制了月球地形图、地质图、构造图[1]。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利用Lunar Orbiter的影像图,分辨率从1m-500m不等,系统的编制了44幅、比例尺为1:100万的地质图,在此基础上又综合编制了1:500万月球正面地质图,以及1:500万月球东部地质图、1:500万月球北部地质图等。虹湾地区位于月球正面偏西北部,曾经发生了从前雨海纪、雨海纪、爱拉托逊纪和哥白尼纪多期地质事件,代表了月球丰富的地质演化历史[2],而且这个地区也是中国嫦娥3号落月的潜在地区,因此编制虹湾地区月球地质图对月球地质研究、建立月球地质演化模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未来登月采样提供科学数据资料。1月球虹湾地区地质图编制及建库流程月球地质图是月球地质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和载体,是人类对月球科学知识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地质资料的简单表达,而是通过编图,综合研究各种资料,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提炼。本次编图主要是(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7第六届全国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学术交流会分会场》期刊2013-10-17)

数字地质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是根据统一标准和要求编制的专题数字地质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为数据源,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近年来地质调查1∶25万、1∶20万、1∶5万等区调工作新成果、新资料,应用地质编图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编制而成。以年代地层单位为主、辅以岩石地层的表示方法,侵入岩按“岩性加年代”表示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基础地质的研究程度。地质图数据库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数据量约为1.2 GB,标示了岩石地层单位5347个图例,侵入体“岩性加时代”单位1780个图例,跨省区重要断裂93条,各省(市、自治区)内重要断层558条,同位素年龄数据1545个(组),有代表性的钻孔382个。所有地质体的面元及线元、同位素年龄和钻孔都建立了相应的属性,相邻图幅之间进行了接图处理,编写了编图说明书和元数据。数据库采用统一的线型库、符号库、色标库等,成图过程全部采用MapGIS6.5平台计算机辅助成图,成图精度高,质量好,符合设计要求,全国64幅图采用分4个片区的工作方法,最后统一编制而成。该数字地质图是目前中国资料最全、内容最新的1∶100万地质图,是中国第一份应用GIS技术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和当前地质研究的新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地质图论文参考文献

[1].胡红霞,孙喜庆.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J].吉林地质.2018

[2].庞健峰,丁孝忠,韩坤英,曾勇,陈安蜀.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J].中国地质.2017

[3].叶天竺,黄崇轲,邓志奇.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J].中国地质.2017

[4]..中国科学家正在绘制全月球数字地质图有望于2020年与公众见面[J].科学中国人.2017

[5].邹永廖,郑永春,陈建平,丁孝忠,林杨挺.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与月球演化模型综合研究[J].科技资讯.2016

[6].闫瑞花.浅谈数字地质图在数据库建库中存在问题与工作方法[J].西部资源.2016

[7].王梁,丁孝忠,韩坤英,庞健峰,许可娟.月球数字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J].中国地质.2015

[8].张彦平,卡德丽亚·卡合曼,蔡青山.基于GIS小比例尺数字地质图拼图中若干问题——以构建中亚地质信息数据库为例[J].西部探矿工程.2014

[9].代丽霞,胡红霞,朱忠梅.MapGISK9软件在数字地质图中的应用[J].地质与资源.2013

[10].韩坤英,庞健峰,丁孝忠,剧远景,范本贤.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C].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7第六届全国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学术交流会分会场.2013

论文知识图

每种地貌单元内对应的钻孔Vs30均值和...乐业隆起带区域地质格架及矿床(点)分布...数字地质图核心元数据的数据模型1∶250万数字地质图工艺流程图兰坪-思茅盆地断裂构造分布图(据1:...样品分布与地质简图(据中国地质局1∶...

标签:;  ;  ;  ;  ;  ;  ;  

数字地质图论文_胡红霞,孙喜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