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悬垂论文_程浩南

导读:本文包含了织物悬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织物,弯曲,系数,形态,性能,夹角,波峰。

织物悬垂论文文献综述

程浩南[1](2019)在《基于动态悬垂仪的织物动态悬垂性指标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YG811L型织物动态悬垂性风格仪的工作原理,自行组装织物悬垂性风格DIY仪。利用该仪器对织物动态悬垂性进行测试,通过分析织物的悬垂形态定义了4个描述织物动态悬垂性表征指标,包括旋转滞后角、悬垂展开度、悬垂夹角和悬垂高度。结果表明,4项指标均与织物的悬垂性呈正相关,即指标数值越大,织物越柔软,动态悬垂性越好。(本文来源于《国际纺织导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鹏程,李永贵,刘基宏[2](2019)在《基于叁维扫描的织物悬垂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叁维尺度上分析织物悬垂形态,文章选取了27块不同悬垂风格织物,将叁维扫描仪采集的织物悬垂体点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预处理后沿着模型Y轴方向等距离截取得到多条悬垂轮廓曲线,经椭圆傅里叶描述后,建立起具有多层悬垂特征曲线的椭圆傅里叶拟合悬垂模型,然后对所构建的悬垂模型进行主成分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将不同悬垂形态织物分为3类,且各类之间界限清晰;通过对比分析3类悬垂形态特点,描述了各类悬垂形态在褶皱线条、波数和波形形状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9年05期)

韩燕娜[3](2019)在《织物弯曲性与悬垂性测试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是影响服装外观的重要性能,其测试目前是分开进行的,文章旨在寻找可将其合二为一的方法。首先测试25块织物的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然后用自行设计的M形测试法提取新的指标,并将其与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新方法中的指标均与弯曲长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柔悬系数、横向投影宽度和纵向投影高度,且柔悬系数与悬垂系数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新方法可同时测试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即利用1块试样可得到2组数据,且可表达织物在任意一个方向上的悬垂性,尤其适合风衣、休闲裤等有方向性要求的织物。(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9年04期)

余芳,刘成霞,尹清一[4](2019)在《倒Ω法测试织物弯曲性及悬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织物悬垂性和弯曲性的测试是纺织品检测的重要内容,目前这2种性能是分开进行的。针对此现状,以13块常见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试其弯曲性和悬垂性指标——抗弯刚度和悬垂系数,然后用自行设计的倒Ω法进行测试,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了水滴高宽比和下垂纵横比等特征参数。经过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作为尝试提出的倒Ω法可同时用来检测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所提取的指标与抗弯刚度和悬垂系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下垂纵横比、水滴高宽比和水滴面积;利用下垂纵横比与抗弯刚度及悬垂系数的关系式,可以预测织物的弯曲性及悬垂性。(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9年02期)

周琦,杜宇轩,张辉[5](2018)在《基于Autodesk Maya的虚拟织物悬垂性评价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将Autodesk Maya系统中虚拟织物悬垂性能的17个描述指标简化为4个因子,简化了Autodesk Maya环境下虚拟织物悬垂性的评价体系。(本文来源于《纺织科技进展》期刊2018年10期)

陈彩云[6](2018)在《仿丝绸处理对涤纶织物悬垂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纯涤纶织物的仿丝绸处理,已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处理方式,此方法可以使得涤纶织物在悬垂性和手感上更加接近于天然丝绸的质感。为了深入探究仿丝绸处理对织物悬垂性能的提升效果,选取了五种涤纶织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处理,采用YG811型织物悬垂仪来测试织物的悬垂系数,并利用FAST织物风格仪测试其主要力学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仿丝绸处理条件和织物的结构参数对处理后织物的悬垂性有重大影响;同一织物经仿丝绸处理后,其悬垂系数与减量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剪切刚度、弯曲刚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8年09期)

王鹏程,刘基宏[7](2018)在《基于3D扫描技术的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基于3D扫描技术的织物悬垂性测试分析方法。利用3D扫描仪采集织物图像空间点数据,通过点云拼接、去噪、填充等平滑织物悬垂曲面得到扫描实体。沿着扫描实体的Z轴线方向等距离剖切得到多个XOY平面,并提取各个平面的悬垂波数、波峰半径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悬垂系数与传统方法测得的悬垂性指标相关性高,而织物各切面层波形个数、波形稳定高度、波峰半径与波谷半径变化趋势等参数直观地反映织物在叁维空间中悬垂曲面形态变化,为评价织物悬垂性提供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8年06期)

刘成霞,周澳[8](2018)在《利用十字交叉法测试织物弯曲悬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可同时测试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的方法,以20块常见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斜面法和圆台法测试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然后用自行设计的十字交叉法进行测试,并提取了横向下垂距离、纵向下垂距离和弯曲悬垂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十字交叉法既可用来检测织物弯曲性,也可检测织物悬垂性,且3个指标与斜面法的弯曲长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弯曲悬垂系数、横向下垂距离、纵向下垂距离;弯曲悬垂系数与圆台法测得的悬垂系数也具有高度相关性;十字交叉法将传统的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的测试合二为一,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节约了时间。(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韩剑虹,周衡书,武世锋,刘向荣,刘晋夫[9](2018)在《基于叁维人体形态的织物立体悬垂测试方法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织物悬垂性能测试法的固有缺陷,以人体叁维形态为基准,提出了一种测试自然悬垂状态下织物立体悬垂性能的新方法,研制了织物叁维立体悬垂仪,并依此原理设计和制作了简易模型测量装置。提取织物的波纹数、悬垂系数、平均弯曲指数、弯曲变异指数等指标,对织物立体投影曲线进行CAD模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传统伞式悬垂测试法相比,新方法所得悬垂系数与织物的悬垂性能成正相关,2种方法所测波纹数接近,相关性高达0.9,表明叁维立体悬垂性能测试方法可更逼真地反映织物的真实悬垂性能与形态。由此建立的织物悬垂性能指标体系可更好地反映织物的造型能力。(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梅帆[10](2017)在《织物单向悬垂性测量方法的改进与悬垂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织物的悬垂性是指织物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它是织物视觉形态风格和美学舒适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悬垂性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大多基于伞式投影法,在伞式投影法中,测量的是水平放置的试样受垂直于其平面的重力而产生的变形,而大部分织物在实际悬垂应用中,受平行于其织物平面的重力作用而自然下垂,因此,基于伞式投影法测量原理与织物实际使用中的受力情况不符,且在测量透孔织物时有较大误差。本文针对伞式投影法的局限性,在已提出的单向悬垂性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结合模糊聚类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向悬垂性评价方法。单向悬垂性测量方法是指模拟窗帘等织物使其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然下垂,并在试样的前方放置一个3D扫描仪,3D扫描仪在平面内运动连续扫描试样建立叁维模型,从叁维模型中获取试样自然悬挂时的二维悬垂投影曲线,然后在二维悬垂投影曲线中提取单向悬垂特征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单向悬垂性测量方法的改进与优化,包括叁维扫描方式的设计、扫描运动轨迹的设计、二维悬垂投影曲线的优化,提取了新的单向悬垂性特征参数,并利用这些特征参数进行模糊聚类提出一种评价织物单向悬垂性新方法。叁维扫描方式的设计是根据调整扫描仪的扫描角度及起始扫描位置以获取更精确的试样底部轮廓信息的原理,有效解决了某些试样由于底部轮廓蜷曲度过大而造成波峰局部信息丢失等问题。扫描运动轨迹是根据获取试样叁维模型需要扫描仪稳定重复的扫描才能满足精度要求这一理念而设计的,稳定的扫描方式可降低噪声点的干扰,重复扫描可大大提高扫描精度。二维悬垂投影曲线的优化体现在利用滤波算法去除噪声点,为后续从投影曲线中提取特征参数打下了基础,单向悬垂性特征参数的提取是指利用曲线上的特征如峰高、峰宽、波峰曲率、弯曲指数作为表征织物单向悬垂特性的特征参数。并在后续的模糊聚类中验证了特征参数提取的合理性。为了验证单向悬垂性特征参数提取的合理性以及基于模糊聚类的单向悬垂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本文选取了各类织物共30多块试样,通过人为主观评定,综合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两方面,将试样分为了“好”、“较好”、“中”、“差”四个等级,并在单向悬垂性测量装置下测得了样本的各项悬垂指标,利用各指标间的相似程度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模糊聚类结果同主观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模糊聚类结果与主观评定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提取的特征参数能够合理表达织物的单向悬垂特性,基于模糊聚类的单向悬垂性评价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7-12-10)

织物悬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从叁维尺度上分析织物悬垂形态,文章选取了27块不同悬垂风格织物,将叁维扫描仪采集的织物悬垂体点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预处理后沿着模型Y轴方向等距离截取得到多条悬垂轮廓曲线,经椭圆傅里叶描述后,建立起具有多层悬垂特征曲线的椭圆傅里叶拟合悬垂模型,然后对所构建的悬垂模型进行主成分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将不同悬垂形态织物分为3类,且各类之间界限清晰;通过对比分析3类悬垂形态特点,描述了各类悬垂形态在褶皱线条、波数和波形形状的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织物悬垂论文参考文献

[1].程浩南.基于动态悬垂仪的织物动态悬垂性指标确立[J].国际纺织导报.2019

[2].王鹏程,李永贵,刘基宏.基于叁维扫描的织物悬垂形态分析[J].丝绸.2019

[3].韩燕娜.织物弯曲性与悬垂性测试新方法[J].丝绸.2019

[4].余芳,刘成霞,尹清一.倒Ω法测试织物弯曲性及悬垂性[J].丝绸.2019

[5].周琦,杜宇轩,张辉.基于AutodeskMaya的虚拟织物悬垂性评价因子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8

[6].陈彩云.仿丝绸处理对涤纶织物悬垂性的影响[J].丝绸.2018

[7].王鹏程,刘基宏.基于3D扫描技术的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J].丝绸.2018

[8].刘成霞,周澳.利用十字交叉法测试织物弯曲悬垂性[J].纺织学报.2018

[9].韩剑虹,周衡书,武世锋,刘向荣,刘晋夫.基于叁维人体形态的织物立体悬垂测试方法与表征[J].纺织学报.2018

[10].梅帆.织物单向悬垂性测量方法的改进与悬垂性能评价[D].浙江理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织物悬垂形态特征分析示意一2几种PTT混纺织物的悬垂系数比较织物悬垂预测系统界面不同混纺比时织物悬垂系数变化...织物悬垂叁维形态测试仪基本原...一4本文图像测试方法摄取的织物悬垂

标签:;  ;  ;  ;  ;  ;  ;  

织物悬垂论文_程浩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