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冷涡论文_窦慧敏,丁治英,沈新勇,高松,郭春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北冷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涡旋,逆温层,本溪,回波,水平,模式,黑龙江省。

东北冷涡论文文献综述

窦慧敏,丁治英,沈新勇,高松,郭春燕[1](2019)在《东北冷涡下一次飑线和MCV的形成与水平涡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NCEP/NCAR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7月25日一次东北冷涡下的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飑线形成和维持与水平涡度的关系及飑线过程中中尺度对流涡旋(MCV)的形成机制,分析发现,高低层水平涡度逆时针旋转对本次飑线的形成和维持有很好的指示意义。(1)飑线发生前,高层渤海湾西侧出现水平涡度的逆时针旋转中心,并有较强的辐散配合,低层水平涡度为逆时针弯曲,为飑线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上升运动条件。随后高层多个对流单体的水平涡度气旋式涡旋合并形成较大范围的气旋式涡旋结构,触发低层的上升运动,同时低层对流区前部形成一致的气旋式弯曲使得对流单体组织成带状结构,形成飑线。(2)飑线成熟时期高层水平涡度表现为统一大范围气旋式涡旋结构,低层则呈现典型的S型弯曲结构,水平涡度x方向的分量沿对流带从南至北表现为正负正,y方向的分量始终为正,并由对流带的中心向两侧减小,显示出水平涡度矢量旋转的方向对飑线影响的重要性。(3)由垂直涡度方程的分析得出,在飑线发展中期,MCV形成前,雷达反射率回波在500 hPa左右表现出明显的旋转,此时主要与500 hPa以上强的正涡度水平平流项及中层倾侧项和水平散度项有关,之后,在这几项的作用下使得中层风场产生气旋式旋转,形成MCV。(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微,高倩楠,李鹏[2](2019)在《春季东北冷涡背景下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但近些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黑龙江省平均气温不断升高,降水减少,干旱频率增大,尤其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春、秋季节常有干旱情况发生。干旱会直接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同时也增加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提高大气降水效率,来缓解局部地区的干旱是必要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焦敏,李辑,于亚鑫,胡春丽,王莹[3](2019)在《BCC_CSM1.1(m)模式对初夏东北冷涡的模拟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91—2017年BCC_CSM1. 1(m)模式模拟数据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评估了BCC_CSM1. 1(m)对初夏东北冷涡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BCC_CSM1. 1(m)模式可以对500 hPa位势高度场气候态进行模拟,均方根误差显示该模式对中国东北南部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模拟要优于东北北部地区。EOF第一模态结果显示,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主要时空变化特征。BCC_CSM1. 1(m)模式能够模拟出近27 a东北冷涡指数的上升趋势和年际变化,但模拟的上升趋势较实况偏强,年际变率较实况偏弱。BCC_CSM1. 1(m)模式能够模拟出东北冷涡指数的年代际突变,但是对突变开始时间的模拟较实况偏晚。BCC_CSM1. 1(m)模式能够模拟出东北冷涡指数和500 hPa位势高度场在东北及其附近地区的显着正相关,不能模拟出东北冷涡指数与东北初夏降水之间的显着负相关。此外,模式东北冷涡指数对东北初夏降水的预测能力十分有限。(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乐楠,丁治英,王咏青,张璐[4](2019)在《一次东北冷涡下槽后强风与飑线后向入流演变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EP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对2016年7月30日发生在华北、辽宁附近的一次强飑线过程中后向入流的演变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飑线发生在中纬度新生冷涡槽前,低层有水汽辐合区和地面辐合线对应,且过程中伴有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释放。飑线后部中层(冷涡槽后)一直存在α中尺度西风大值带,此大风速带造成了上下层相反的水平涡度,并形成喇叭形环流结构,该结构不同于经典飑线结构。飑线后部水平方向上水平涡度分布不均匀,并形成水平涡度旋度上正下负的分布,即导致中层强风区上部上升运动、下部下沉运动,该下沉运动引发飑线中的后向入流和低层强风速带形成。在中层,飑线的后部边缘始终有较强的风速大值带伴随飑线的发展,该大值带的形成与对流强弱和非热成风涡度有关,对流过程中低层非热成风涡度为负,中上层非热成风涡度为正,导致飑线后部中层西风加速和低层西风减速,有利于后向入流的发展和飑线的维持,当对流减弱时,非热成风涡度与后向入流均减弱。文中给出了后向入流形成演变的概念模式。(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娄芳蕾,温舟,蒋姗姗,白雪,周福然[5](2019)在《东北冷涡导致锦州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客观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7—2017年5—10月的MICAPS资料和锦州地区逐小时降水资料,将东北冷涡分为北涡、中间涡和南涡,识别出小时雨量大于10 mm的东北冷涡过程,对这些过程及其探空物理量(大气温湿类、层结稳定度类、热动力综合类、能量类、特殊高度厚度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锦州地区短时强降水过程共有158次,冷涡背景下有56次,占35%;导致锦州地区降水主要是中间涡和北涡,南涡次数最少;利用SPSS软件计算物理量与小时雨量的相关性,得出IQ、K、CAPE指数与小时雨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建立小时雨量与IQ和K的回归方程,对今后东北冷涡导致的短时强降水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S1期)

蔡恒明[6](2019)在《哈尔滨地区东北冷涡的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针对哈尔滨地区东北冷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6期)

张弛,王咏青,沈新勇,李小凡[7](2019)在《东北冷涡背景下飑线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和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M1模式动力框架基础上,推导出结合尺度分析得到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并选择典型东北冷涡背景下的飑线过程,以200 m的高精度水平网格距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试验,验证理论结果的同时得到东北冷涡飑线形成的条件。通过模式数据做尺度分析,得到飑线系统中平流、对流以及沉降作用对水汽变量的影响最大,飑线的出现需要水汽分布和上升气流的配合,水汽相变影响次之,湍流作用相对较小。东北冷涡不同区域的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冷涡西南侧受冷涡引导南下的冷空气影响,配合低层暖平流出现不稳定层结,结合有横向梯度的湿度场,可以形成飑线。在上升气流强的区域受水汽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在中高层容易形成强的雷达回波,两侧和积分一段时间后的低层受沉降作用的影响也会出现强的雷达回波。(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魏海宁,邢刚[8](2019)在《东北冷涡影响下本溪地区2次降雨过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分析辽宁本溪2014年7月11日午后的阵雨天气过程和7月21日午后到夜间出现的大雨天气过程,总结了冷涡系统影响下,2次降水过程的云系特征、热力、动力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张桂莲,常欣,黄晓璐,訾耀海,李瑞青[9](2018)在《东北冷涡背景下超级单体风暴环境条件与雷达回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以及NECP(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16日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由于超级单体风暴诱发的强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超级单体风暴发生在高空东北冷涡和低层暖式切变线形成的强不稳定层结背景下,低层丰富的水汽、中等强度对流有效位能和大的深层垂直风切变,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露点锋两种对流系统耦合并加强是对流风暴的触发机制;雷达回波有钩状回波、弱回波区WER (Weak Echo Region)、回波悬垂、回波墙、中气旋等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其中弱回波区,回波悬垂由反射率因子从低到高向低层入流一侧倾斜且回波强度梯度大;风暴内中层维持较深厚的气旋性辐合,风暴顶则表现出明显的气旋性辐散特征,标志大冰雹的叁体散射长钉TBSS(Three-Body Scatter Spike)特征回波,50 dBZ以上的反射率因子核心的高度伸展到-20℃以上,为典型的产生冰雹的回波结构;垂直液态水含量VIL(Vertical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与风暴顶高之比即VIL密度达到5 g·m~(-3),这也是大冰雹的预报指标。(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5期)

白华,周晓珊,孙连强,徐金秀,孙莹[10](2018)在《东北冷涡背景下两次雨雾天气成因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云图资料,对丹东地区2018年6月6日海雾登陆和6月27日平流辐射雾造成的雨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了两种类型的雨雾过程地面、高空及边界层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雨雾过程发生的天气形势是均是中层有高空槽平直的西风气流,低层有切变线,近地面均位于高压后部偏南气流中;毛毛雨是在雾出现以后才出现的,能见度与降雨强度也呈反相关;两次雨雾过程均存在上下两层逆温层,雨雾生成到维持期间,逆温层高度均存在下降的趋势,逆温层厚度明显变小,在雨雾减弱即将消散阶段,近地层浅薄逆温层消失。第一次雨雾共存期间逆温层体现出上层逆温更厚、下层逆温较为浅薄的特征,而第二次雨雾共存期间,上下层逆温层均比较浅薄。两次雨雾发生前,对流层中下层850百帕层次上增温减湿,空气趋向又干又暖,形成干暖盖;丹东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鸭绿江河谷作为一个向西南开口的喇叭口地形,收缩造成辐合气流加强,复杂的地形有利于乱流混合,将水汽输送到一定高度,形成一定的湿层厚度,加上沿海地区水汽充沛,最终形成这两次不同类型的雨雾共存天气过程。(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东北冷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引言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但近些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黑龙江省平均气温不断升高,降水减少,干旱频率增大,尤其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春、秋季节常有干旱情况发生。干旱会直接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同时也增加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提高大气降水效率,来缓解局部地区的干旱是必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北冷涡论文参考文献

[1].窦慧敏,丁治英,沈新勇,高松,郭春燕.东北冷涡下一次飑线和MCV的形成与水平涡度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19

[2].张微,高倩楠,李鹏.春季东北冷涡背景下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研究[J].黑龙江气象.2019

[3].焦敏,李辑,于亚鑫,胡春丽,王莹.BCC_CSM1.1(m)模式对初夏东北冷涡的模拟及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4].张乐楠,丁治英,王咏青,张璐.一次东北冷涡下槽后强风与飑线后向入流演变及成因分析[J].气象科学.2019

[5].娄芳蕾,温舟,蒋姗姗,白雪,周福然.东北冷涡导致锦州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客观因子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6].蔡恒明.哈尔滨地区东北冷涡的统计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7].张弛,王咏青,沈新勇,李小凡.东北冷涡背景下飑线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和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2019

[8].魏海宁,邢刚.东北冷涡影响下本溪地区2次降雨过程对比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9

[9].张桂莲,常欣,黄晓璐,訾耀海,李瑞青.东北冷涡背景下超级单体风暴环境条件与雷达回波特征[J].高原气象.2018

[10].白华,周晓珊,孙连强,徐金秀,孙莹.东北冷涡背景下两次雨雾天气成因对比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持续性BKL型东北冷涡500 hPa高...10 东北初夏(a)和盛夏(b)降水总量(实线...移动性YO型东北冷涡500 hPa高度...年5月26日20时至27日08时12h降水实...从格点资料自动识别、追踪东北冷涡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

标签:;  ;  ;  ;  ;  ;  ;  

东北冷涡论文_窦慧敏,丁治英,沈新勇,高松,郭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