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解析论文_许也,申柏希,徐翔,李军

地址解析论文_许也,申柏希,徐翔,李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址解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址,协议,食品安全,中文,邻居,发现,自然语言。

地址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也,申柏希,徐翔,李军[1](2019)在《基于条件随机场的非规范化中文地址解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址解析是地理编码的核心任务之一,而混乱的地址标准、随意的中文地址表达给地址解析带来了极大困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的非规范化中文地址解析方法。一方面,综合分析各种非规范化地址要素的类型特征,在现有标注体系基础上设计出一套优化的地址要素分类标注体系,并制定特征模板,然后采用自训练半监督学习与人工标注互补融合的策略,获取大量高质量的已标注语料供模型训练;另一方面,挑选已标注语料训练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对地址要素的自动解析。选取广东省博罗县30 000条地址进行算法验证和解析性能评测。实验表明,与其他语料标注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获取有效地址解析的同时,显着降低了标注成本。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地理编码领域中大规模非规范化中文地址的自动解析。(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章学周,杨博,胡冶[2](2018)在《基于EPC地址解析的食品安全电子追溯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党和国家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出台了若干政策不断推动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随后,我国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各个部委牵头建立了多个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监管平台。但这些平台存在追溯编码不统一,数据互通困难,数据过于集中,体系的开放性不够等缺点,导(本文来源于《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杨博,周广军,章学周,胡冶[3](2018)在《物联网ONS地址解析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十余年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经验,中国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制度、标准和试点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困境,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继续健全发展的瓶颈。中国食品安全溯源困境主要体现在现有食品溯源系统标准不统一、立法缺少强制实施、不同参与主体间追溯体系兼容性、追溯技术有待完善、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且完整性不足,造成溯源信息不能资源共享和交换等问题。于是,文章通过对两个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以对基于地址解析服务技术的食品安全电子溯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03期)

程艳艳[4](2017)在《地址解析协议攻击后网络数据防泄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止敏感数据泄露是网络服务商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网络的逐渐发展,该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数据防泄漏方法通常通过关键词搜索实现,虚警率高、整体性能低下。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地址解析协议(ARP)攻击后网络数据防泄漏方法。通过动态指纹检测对ARP攻击后存在网络隐患的敏感数据进行初步检测,通过概率检测降低计算开销和内存。针对指纹比对,在随机选择的一组整数上对字符串进行检测,将检测点和Bloom滤波器关联,给出通过概率检测进行网络数据泄露检测的详细过程,从而防止ARP攻击后网络数据泄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精度高,而且整体性能强。(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34期)

顾泽平,李俊,任勇毛[5](2018)在《SDARP: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地址解析协议代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太网中主机之间存在大量的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广播流量,导致以太网规模受限问题的研究,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地址解析协议代理机制(SDARP)。利用软件定义网络范式,集中处理地址解析协议报文,应答地址解析请求,从而抑制广播流量。SDARP基于RYU控制器实现。基于Mininet仿真器的虚拟实验床实验证明,SDARP对主机透明,能够有效减少92.9%的ARP广播报文,消除广播风暴,并减少35.9%的ICMP传输时间。(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刘婷婷,朱文东,陆海兵,赵婷,刘贺[6](2017)在《电力大数据中文地址解析和规范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地址的使用习惯复杂多样,使得电力系统业务部门中的地址数据不规范,阻碍了电力大数据的研发。针对此问题,在分析人类理解地址所用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址知识库的地址解析和规范化方法,并结合地址的应用提出了为地址评估规范化置信水平的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中文地址的解析F值可达95.37%,置信水平评估中82.40%的规范化地址可以直接应用到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Guang-jia,SONG,Zhen-zhou,JI[7](2016)在《匿名地址解析模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地址解析过程中由信息泄露导致的攻击问题,就如何实现解析过程中地址信息隐藏进行了研究。创新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析模型,新模型不公开地址解析的目的地址,而且对节点自身的IP地址与MAC地址都进行隐藏,实现了匿名地址解析。方法:首先,根据匿名地址解析过程,源节点将地址解析的目的地址(IP X)视为自身与目标节点之间共同秘密,可利用IP X作为公钥对解析目的地址以及自身的地址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发送解析请求;其次,只有特定的节点才可以还原出解析请求并发送应答;再次,源节点收到解析应答并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即完成地址解析过程;最后,将匿名地址解析与安全邻居发现及其他几种典型方案进行了对比。结论:针对地址解析协议的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了匿名地址解析过程,实现了不公开解析目的地址、隐藏节点自身地址信息的目的。(本文来源于《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2016年10期)

汪洋,刘师培,王峥[8](2016)在《基于Trie树和有限状态自动机的中文地址解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无论是在研究或者是商业领域中,中文地址解析都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型结果。要素识别是地址解析的关键技术,传统的地址要素识别是基于特征词和字典匹配的方法,难以解决地址命名的多样性问题。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根据Trie树模型对行政区域寻址的方法和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对非规范地址的要素提取方法,本文提出T-FA模型对地址进行分级划分。其中,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切词方法和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可以解决地址要素识别的模糊化搜索。T-FA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在批量处理地址时具有很好的通用效果,能比较有效地解决中文地址多样化的解析难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6年07期)

宋广佳[9](2016)在《面向数据链路层的自主地址解析协议安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化的方法来简化网络的设计与实现。为了减少上下层之间的耦合程度,网络体系的每一层在设计过程中都尽可能的使用独立的通信属性,这种设计导致上下层间的通信属性要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地址解析协议则重点解决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与网络层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现有的网络体系中,处理通信属性对应关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DNS为代表的集中解析方式;另外一种则是以地址解析协议为代表的自主发现模式。由于在自主发现模式中不存在权威的服务器,地址的产生与使用无需注册与认证,因此地址解析协议极易受到欺骗攻击,所以安全是地址解析协议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当前地址解析协议面临的安全威胁,论文力求在协议机制、关键信息隐藏、地址解析的特殊性研究、安全协议设计等方面取得研究成果。首先,论文证明了与地址解析协议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对应关系的不可判定性及地址解析与地址重复的等价性。以往的研究多采用判定的方式来提升解析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判定来过滤非法报文,这种判定或者使用自身的系统软件或者通过第叁方设备来实现,但对应的不可判定性则表明采用判定的方式是不完美的,误判率是不可消除的。而地址解析与DAD的等价性则表明NDP、SEND等协议在设计上可以简化,部分功能可以合并,解析过程与DAD在安全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鉴。进一步,针对协议设计缺少理论支撑问题,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对地址解析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钱包问题,通过对钱包问题的博弈树分析,指出了地址解析协议的设计的不合理之处。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地址解析问题是一个叁阶段的信号博弈。第一阶段即信号设计阶段,此阶段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提升主机的安全性;第二阶段为主机发出信号,其他参与人决定是否参与;第叁阶段各个参与人根据博弈规则与收益函数决定最终收益。分析表明,如果协议机制设计的合理,理性的参与人会放弃无谓的攻击,因为攻击行为的收益会小于正常参与行为下的收益。其次,本文提出了WAY机制的重复地址检测过程。传统的重复地址检测过程在发起阶段直接将检测的目的地址(关键信息)在网络中进行广播,导致检测过程容易受到针对性的DoS攻击,结果是节点无法配置新地址。为克服这种弱点,论文提出了WAY。WAY机制将重复地址检测的目的地址视为关键信息,通过自我声明及WAY-table检查的方法,同时使用逆向地址确认使攻击节点暴露真实MAC地址,从而对欺骗报文进行过滤,使欺骗节点攻击成本增加且无法进行二次及多次欺骗。第叁,本文提出了逆向地址解析机制Re-AR。机制设计理论表明,传统的地址解析协议的机制设计是不合理的,它并没有实现机制设计的目的,即机制设计者利益的最大化或者尽可能的公平。它使得恶意节点可以通过简单的欺骗手段就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逆向机制的地址解析过程与重复地址检测过程。根据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显示原理,逆向地址解析过程将主机的网络地址与物理地址视为私有类型,在地址解析过程中,节点收到地址解析广播报文后将私有类型单播给解析主机,解析主机根据事先确定的机制将通信权交给正确的被解析方。由于逆向地址解析在进行广播时不公开解析目的地址,使得欺骗节点无法根据目的地址进行攻击,有效防止了欺骗。在逆向重复地址检测过程Re-DAD中,检测主机并不直接给出检测的目的地址,而是通过前缀信息来给出检测范围,让应答节点主动声明符合条件的地址,主机通过验证这些地址,判断是否存在地址冲突,从而显着增加了攻击难度。第四,论文提出了寻找秘密人问题SSM及匿名地址解析协议AS-AR。现实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钱包问题类似,这些问题具有自身的特点,论文将这类问题称为寻找秘密人问题,地址解析是寻找秘密人问题的一个实例。论文针对寻找秘密人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协议,即寻找秘密人协议。寻找秘密人协议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关键信息必须公开的情况下,如何降低寻找秘密人的风险。论文设计了两种寻找秘密人协议的模型:一种基于随机预示机模型;另外一种则为综合安全协议。并在这两种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重复地址检测过程DAD-h与地址解析过程AS-AR。新的地址解析过程称为匿名的地址解析过程,这种地址解析过程不仅将解析的目的地址进行隐藏,同时还将解析节点的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隐藏,实现了匿名地址解析。实验与对比分析表明,这种匿名的地址解析过程不但可以防止欺骗攻击,还有效的防止了拒绝服务攻击。(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周作鹏[10](2016)在《以太网和向量网之间的地址解析协议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因特网飞速发展,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用户需求快速提高,使得网络传输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网络交换技术也需要相应的更新与完善。为了满足人们对网络技术日益提高的需求,互联网工作组在下一代网络技术研究中提出网络演进和融合的思想,试图实现对现有网络的改进。网络由多种网络技术融合组成,比如IP网和以太网就是因特网中常用的网络融合关系。向量网的出现,提出向量网和以太网的融合需求,这就是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借鉴以太网和IP网之间的ARP协议,提出一种以太网和向量网之间地址解析协议(VNARP)的改进方法。该方法主要依托以太网和向量网的融合模型,改进无组长和有组长两个已有方案,以减少信令的发送数量,提高了VNARP协议的效率,改进了等效向量交换机的性能。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在无组长的VNARP协议中,每个节点采用周期和随机相结合的方式广播发送信令检测包,与传统的掉线节点检测法相比,在整体上减少了信令数据包的广播次数,降低了占用的网络带宽,提高了VNARP协议的效率。(2)在有组长的VNARP协议中,从强化组长LD的职能、减少信令包的发送数量、增加组长退出机制、处理异常掉电现象以及控制面对等效向量交换机传输消息等几个方面入手,优化VNARP协议,与原有方案相比,不仅增加上述功能,改进了以太网和向量网之间的地址解析协议,完善了等效向量交换机的性能,更能节约网络资源,提高VNARP协议的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3)搭建网络实验平台,分别对两种不同的改进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6-05-10)

地址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党和国家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出台了若干政策不断推动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随后,我国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各个部委牵头建立了多个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监管平台。但这些平台存在追溯编码不统一,数据互通困难,数据过于集中,体系的开放性不够等缺点,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址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1].许也,申柏希,徐翔,李军.基于条件随机场的非规范化中文地址解析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

[2].章学周,杨博,胡冶.基于EPC地址解析的食品安全电子追溯技术研究[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8

[3].杨博,周广军,章学周,胡冶.物联网ONS地址解析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4].程艳艳.地址解析协议攻击后网络数据防泄漏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5].顾泽平,李俊,任勇毛.SDARP: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地址解析协议代理机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8

[6].刘婷婷,朱文东,陆海兵,赵婷,刘贺.电力大数据中文地址解析和规范化方法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7

[7].Guang-jia,SONG,Zhen-zhou,JI.匿名地址解析模型(英文)[J].FrontiersofInformationTechnology&ElectronicEngineering.2016

[8].汪洋,刘师培,王峥.基于Trie树和有限状态自动机的中文地址解析模型[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6

[9].宋广佳.面向数据链路层的自主地址解析协议安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10].周作鹏.以太网和向量网之间的地址解析协议改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地址解析论文_许也,申柏希,徐翔,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