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调制论文_李强,李金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脉冲,回波,光子,辉光,信号,探测器,射频。

脉冲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李金山[1](2019)在《基于FPGA的复杂脉冲调制序列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复杂脉冲调制序列测量的原理及设计思想,分析了触发屏蔽系统的实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型号峰值功率分析仪中。结果表明,触发屏蔽系统可以实现复杂脉冲调制序列的稳定测量。(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2期)

张凯,张帅,高远,孙昊,严萍[2](2019)在《大气压脉冲调制射频激励CO_2/Ar放电的电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调制射频具有调制频率、占空比、输入功率等多种可调参数,可以较大范围地调节放电等离子体参数,因此其放电特性与传统交流或直流放电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为此研究了在大气压条件下13.56 MHz射频电源系统激励的CO_2/Ar气体放电电学特性,主要考察了不同调制参数以及气体组分对初始放电电压、α–γ模式转变电压以及伏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变调制参数和气体组分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射频放电的击穿特性和伏安特性。其中降低占空比可以提升击穿、模式转变电压和α模式工作范围;降低CO_2含量会降低击穿、模式转变电压和α模式工作范围;调制频率对上述特性的影响不呈现单调变化规律。该研究为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提升CO_2资源化利用效率提供更多的选择。(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马建平[3](2019)在《基于高速脉冲调制和回波采样的激光测距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测距技术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强抗干扰性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远距离目标探测、工业领域的近距离高可靠性目标探测以及民用高速高精度目标探测等应用中,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性能、体积、重量和成本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本文针对高速激光测距技术展开研究,以在实现大动态范围探测的同时,有效解决现有激光测距技术的高成本、大体积、低精度等问题。首先,论文概述了激光测距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实现激光测距的几种技术手段。在对各技术手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脉冲调制和回波采样的激光测距技术。其次,论文通过对激光雷达作用方程的推导,分析了激光测距性能的影响因素,明确了基于高速脉冲调制和回波采样的激光测距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针对测距系统的实际指标需求,确定了系统中光学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关键器件的型号,并完成了系统硬件设计及各单元电路的设计。为了实现大动态范围测距,论文设计的激光测距系统采用高灵敏度单光子探测器MPPC(Multi-Pixel Photon Counter)进行回波信号光的探测。该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和多回波光子信号累加输出的特性,是提高系统测距能力的重要物理基础。在信号处理部分,测距系统借助高速信号采集技术实现了回波信号的全波形采集,并通过回波波形的多次累加处理,有效消除了抖动噪声的影响,避免了电路抖动等造成的距离计算偏差。借助上升沿/下降沿阈值判断法,确定了回波信号的峰值位置,消除了回波信号幅值偏差而导致的回波信号到达时刻的误判断,进而为高精度距离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保证。在完成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基于相关系统参数,论文对测距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验证,对系统的测距能力和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激光测距实验平台,并开展了距离测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测距系统的测距动态范围为10~7,测距精度为0.6mm;系统在实现远距离目标探测的同时,能够兼顾近距离高精度测距的需求,且实际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吻合。(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9-05-27)

程如功[4](2019)在《基于流体模型的脉冲调制放电击穿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压脉冲调制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抑制背景气体温度升高,同时可以在不使用真空设备的条件下产生大量活性粒子,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脉冲调制参数对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击穿特性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调制参数的影响规律可以选择合适的调制参数从而获得稳定的等离子体。本文采用流体模型研究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击穿特性,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系统研究了脉冲调制开始时等离子体四种耦合功率的方式,不同的外施电压及调制参数引起的等离子体耦合功率的方式变化,调制参数对于击穿时延的影响,以及调制参数对于击穿电压和模式转换电压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的主要结论: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当外施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等离子体耦合功率呈现出四种典型的方式,当调制频率较小,关断时间较长,需要经过“预放电”等离子体才能开始耦合功率;随着调制频率的增加,关断时间减小,“预放电”阶段消失,脉冲周期开始时等离子体就开始耦合功率;当调制频率进一步升高时,关断时间变得很小,此时会出现“首脉冲”现象,等离子体耦合功率在脉冲开始时很大;当调制频率进一步增加时,由于此时脉冲调制周期内施加的射频周期数太少,直到脉冲关断气隙电压和传导电流也无法达到稳定值。外施电压的增加会使击穿模式向脉冲开始时等离子体可以耦合更多功率的模式转换。调制频率的增加和占空比的增加均会使脉冲关断时间减小,当外施电压相同时,关断时间越小脉冲开始时等离子体耦合功率越大,从而使击穿时延减小。当固定调制周期内施加的射频周期数时,击穿电压和模式转换电压都会随脉冲关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固定脉冲关断时间时,击穿电压和模式转换电压都会随调制周期内施加的射频周期数的增加而减小。增加占空比,会增加调制周期内施加的射频周期数,同时缩短脉冲关断时间,因此可以降低击穿电压和模式转换电压。当固定占空比,调制频率变大时,相当于减小脉冲关断时间,同时也减小调制周期内施加的射频周期数,当调制频率位于100kHz到500kHz之间时,此时脉冲关断时间对于击穿电压影响较大,调制频率的增加会使脉冲关断时间变短,从而使击穿电压变小;调制频率位于500kHz到1000kHz时,脉冲调制周期内施加的射频周期数占主导地位,调制频率的增加会使脉冲调制周期内施加的射频周期数减少,从而引起击穿电压的升高;在调制频率为500kHz时会产生一个击穿电压的极小值。脉冲调制周期内施加的射频周期数对于模式转换电压影响更大,当调制周期较小时,模式转换电压变化不大,当调制频率大于500kHz时,模式转换电压开始随调制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此时主要是因为调制频率增加导致调制周期内射频周期数减少,从而使模式转换电压升高。当处于甚高频、微间隙条件时,调制频率对于击穿电压影响很小,但击穿电压会随着占空比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02)

马建平,尚建华,孙嘉曈,贺岩,罗远[5](2019)在《基于高速脉冲调制和回波采样的激光测距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速脉冲调制和回波采样技术,构建了一套激光测距系统。该系统利用高灵敏度多像素光子计数器的多回波光子信号累加输出的特性实现光电信号转换,借助高速信号采集技术对回波信号进行全波形采集,通过回波波形的累加计算得到了回波信号的精确到达时刻,最终获得了高精度的距离信息。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测距系统在实现远距离目标探测的同时,能够兼顾近距离目标的高精度测距,系统的测距动态范围可达10~7,测距精度为0.6 mm。(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8期)

刘保进[6](2019)在《C波段脉冲调制信号源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线测量领域,多路径效应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多路径效应就目前来说还不能完全被消除,但是高隔离度的脉冲信号源可以减弱其造成的影响。本文以脉冲调制信号源为研究对象,并重点对宽带频率合成技术及时域矢量对消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针对频率源的宽频带要求,本文利用锁相式频率合成技术成功研制微波宽带频率源,频率源的输出频率范围为1GHz-10GHz,以点频形式输出;频率源具有输出频率稳定、频带范围宽、体积小等特点。通过对比微波开关调制和脉冲功放调制的优缺点,选择了使用微波开关调制的方式并成功设计了微波开关调制器,所设计的调制器在C波段频带内隔离度为45dB,具有调制速度快,隔离度高等特点。其次,针对传统调制方案调制隔离度不高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时域矢量对消技术和微波开关调制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加脉冲信号的隔离度。时域矢量对消系统包括微带Wilkinson功分器、超宽带平面巴伦等。经过仿真、优化、加工等步骤,成功设计了工作于C波段的Wilkinson功分器和超宽带平面巴伦。经过实物测试,微带Wilkinson功分器在C波段的插入损耗小于1dB,回波损耗优于15dB,隔离度大于20dB,具备等功分及功率合成的性能;超宽带平面巴伦在C波段的输出端口幅度不平衡度小于1dB,相位差为180°,误差小于10°,具备输出信号等幅反相的功能。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时域矢量对消系统的有效对消频率范围为4.6GHz-6.4GHz。使用时域矢量对消系统可以使单个微波开关调制器的隔离度增加10dB以上;将时域矢量对消系统和级联微波开关调制器的方式一起使用可以使调制信号的隔离度达到80dB。满足本课题脉冲调制信号源对高隔离度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周培海,李青,毛晓惠,王雅丽,李春林[7](2019)在《脉冲调制高压电源高频化改造的仿真分析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HL-2A装置原有的高压电源进行了高频化改造,改造后的单元电源采用脉冲步进阶梯调制(PSM)技术,采用24个不可控整流电源模块与4个调节电源模块串联输出,通过控制各模块的投入切出,使输出电压范围在0~20k V可调,模块开关频率最高可以达到20k Hz。通过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运行参数可以达到20kV/200A,开关频率最高达到了20kHz,能够满足系统的实验需求。(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9年01期)

李慎,郭颖,宫云舒,张菁,石建军[8](2018)在《脉冲调制占空比对常压射频辉光放电段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放电段的起辉特性决定了常压脉冲调制射频辉光放电的放电特性和稳定性,通过建立常压氦气脉冲调制射频辉光放电的一维自洽流体数值模型,研究了射频放电段的放电时空演化过程,着重讨论了调制脉冲占空比对射频放电段的起辉过程和稳定放电特性的影响。当射频放电电压保持在680 V不变且占空比小于18.40%条件下,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主等离子体均匀分布,射频放电段工作在起辉阶段;随着占空比的增长,射频放电段中的鞘层结构得到增强,在占空比大于18.4 0%条件下,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电极两侧增强的双峰分布的情况,放电达到稳定状态。电子平均能量和电场强度的空间分布随占空比的变化规律,也揭示了射频放电段从起辉阶段到稳定放电状态的转变过程。研究结果为常压脉冲调制射频辉光放电的放电机制和稳定性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李丹丹[9](2018)在《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数学模型和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位噪声是描述频率源频域短期稳定度的重要指标,随着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频率源稳定度要求越来越高,相位噪声作为衡量雷达性能的重要因素,准确测量相位噪声十分重要。本文研究发现,连续波信号相位噪声测量方法中鉴相法与幂律模型在近载波频段都不能准确测量相位噪声,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测量模式提出补偿方法和改善模型,从而解决近载波频段测量不准确的问题。雷达发射的是脉冲调制信号,与连续波信号不同,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测量难度更大,因此本文提出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的数学模型,解决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的测量难题。本文主要研究点有:(1)通过鉴相法测量相位噪声的仿真实验发现,测量的相位噪声在近载波段被衰减(低频缺损问题)。对鉴相法测量电路的组成与测量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低频缺损问题产生的机理,提出合适的补偿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补偿低频缺损问题,提高鉴相法的近载波段测量性能,扩展鉴相法的相位噪声边带测量能力。(2)基于幂律数学模型测量相位噪声的实验研究发现,幂律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拟合临近载波段(距中心频率约1Hz以内)相位噪声。本文建立一种新的数学模型,测量近载波段相位噪声,与幂律数学模型结合实现相位噪声的分段测量,改善了临近载波段相位噪声的测量性能,提高数学模型测量相位噪声带宽,为近载波段相位噪声测量难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办法。(3)通过仿真实验产生脉冲调制信号,针对载波信号经过脉冲调制后相位噪声产生的边带混迭、周期性杂散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建立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测量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并进一步利用数学模型拟合方法测量载波信号相位噪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本文研究的数学模型对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测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低成本测量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提供可行方案,并且解决雷达在工作状态下无法测量频率源信号相位噪声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倪超,谢君甫,刘天翔[10](2018)在《一种负载特性为正弦脉冲调制的DC/DC变换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与负载特性密切相关,以纯阻性负载作为DC/DC变换器的设计出发点不能够完全适应不同负载特性的用电需求。向其供电DC/DC变换器必须满足这些负载特性需求才能保证系统工作正常。以一种负载特性为正弦脉冲调制的用电需求为牵引建立电路仿真模型,全面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针对负载特性,合理选取控制模式,优化环路参数和输出电容量;为了验证DC/DC变换器的带正弦脉冲调制负载能力,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数字控制高速切变负载。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DC/DC变换器满足正弦脉冲调制负载特性技术指标要求,为类似负载特性的电子设备用电需求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脉冲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冲调制射频具有调制频率、占空比、输入功率等多种可调参数,可以较大范围地调节放电等离子体参数,因此其放电特性与传统交流或直流放电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为此研究了在大气压条件下13.56 MHz射频电源系统激励的CO_2/Ar气体放电电学特性,主要考察了不同调制参数以及气体组分对初始放电电压、α–γ模式转变电压以及伏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变调制参数和气体组分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射频放电的击穿特性和伏安特性。其中降低占空比可以提升击穿、模式转变电压和α模式工作范围;降低CO_2含量会降低击穿、模式转变电压和α模式工作范围;调制频率对上述特性的影响不呈现单调变化规律。该研究为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提升CO_2资源化利用效率提供更多的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强,李金山.基于FPGA的复杂脉冲调制序列测量技术[J].科技视界.2019

[2].张凯,张帅,高远,孙昊,严萍.大气压脉冲调制射频激励CO_2/Ar放电的电学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9

[3].马建平.基于高速脉冲调制和回波采样的激光测距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9

[4].程如功.基于流体模型的脉冲调制放电击穿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马建平,尚建华,孙嘉曈,贺岩,罗远.基于高速脉冲调制和回波采样的激光测距系统[J].中国激光.2019

[6].刘保进.C波段脉冲调制信号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7].周培海,李青,毛晓惠,王雅丽,李春林.脉冲调制高压电源高频化改造的仿真分析与实验[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9

[8].李慎,郭颖,宫云舒,张菁,石建军.脉冲调制占空比对常压射频辉光放电段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李丹丹.脉冲调制信号相位噪声数学模型和测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倪超,谢君甫,刘天翔.一种负载特性为正弦脉冲调制的DC/DC变换器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连续波式激光测距原理图(AT、AR分别表...锁定时间仿真图(b)16QAM信号星座图(a)4QAM信号星座产生准正弦光强包络调制的出射...色散补偿后的啁啾脉冲信号及其包络时...5.7 平板的宽带 RCS

标签:;  ;  ;  ;  ;  ;  ;  

脉冲调制论文_李强,李金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