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理论论文-翟晓青

垄断理论论文-翟晓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垄断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学,列宁,新时期,价值

垄断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翟晓青[1](2018)在《列宁垄断理论及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入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批判继承前人有关垄断问题论述,以及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特点基础上,列宁按照《资本论》基本原理,提出内容极为丰富的科学化垄断理论。垄断于如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随着逐渐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呈现出新特点及变化,对列宁垄断理论的研究,便于准确把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本质,对当今实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变化及特点有科学的认识,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主要致力于展开探究列宁垄断理论及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价值,首先指明这一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并结合其具体内容,指出当代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以期得出新时期列宁垄断理论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8年36期)

马飞[2](2018)在《基于网络产业垄断机制的自然垄断理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垄断理论自提出之日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然而不管是传统自然垄断理论还是当代的自然垄断理论创新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都大大减弱。基于网络经济的自然垄断理论具有开创性,但是仍有一定局限。自然垄断理论研究应以网络经济理论为基础,抛弃传统的研究框架,紧密结合产业实际,以网络产业垄断机制为参考进行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8年03期)

崔振国[3](2017)在《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在我国互联网行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已经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大数据也已成为我国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当前,国内的这些大数据都掌握在少数互联网企业中。为避免垄断,相关部门应缩短监管政策的迟滞性、加快建设版权保护制度、及时收购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互联网企业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冯黛梅[4](2017)在《美国学者建议关注数据时代的反垄断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据经济时代,垄断会消失吗?近日,《虚拟竞争》一书的作者莫里斯·斯塔克(Maurice Stucke)以及阿里尔·埃兹拉彻 (Ariel Ezrachi)撰文提出,数据巨头可能会滥用他们的权力,驱散竞争者、剥削使用者。他们认为,虚拟竞争事实上由少数几个(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9-15)

殷昭清[5](2017)在《“技术垄断”理论下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分析和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失去了原有的"中心"地位,变得无序化。然后列举了几个"技术垄断"下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如人性的缺失、教育的迷茫以及创新的下降等。技术是冰冷的,但人性是温暖的,文化可以依赖技术,但不能被技术所支配。(本文来源于《电视指南》期刊2017年09期)

史苏[6](2016)在《西方经济学中垄断理论的演进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垄断思想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叁四十年代,因时代背景所致,这一研究受西方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较大,研究思路更多的是围绕"垄断思想如何服务于现代经济体制改革"而展开,略显局限。本文将跳出思维桎梏,藉由垄断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进程来对其展开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6年09期)

张知泉,郑梦洁,张学刚,蒋梦兰[7](2016)在《环节垄断理论及其初步应用——兼对蔬菜田间一餐桌价差畸高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生产或流通过程牵涉众多交易主体,而这些主体力量不完全相等。表现为力量相对大的一方处于强势地位并依此索取高于商品"自然价格"的垄断价格,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环节垄断,各环节垄断加总迭加为总垄断。环节垄断理论能较好解释现实中诸多"市场竞争充分,但市场价格却远高于其自然价格"的"反常"现象。文章对环节垄断的形成条件、表现形式及程度测定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运用该理论对蔬菜"田间—餐桌"价差畸高现象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6年01期)

李江冬[8](2015)在《浅析媒介生态学派“技术垄断”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环境学派的大师尼尔·波兹曼在其媒介批判叁部曲中的《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的投降》里提出"技术垄断"(Technopoly)理论。这一理论预见性地看到了技术将会给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众依赖技术并失去对技术的抵抗力,传统文化的地位及内核因为技术地位的上升成为技术的附属或是完全依赖于技术。(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5年16期)

陈琳[9](2015)在《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理论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浪潮席卷而来,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受到实务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界已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治理和风险监管等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垄断组织的高级形态,其发展理应得到反垄断法上的回应。与此同时,主体的准确认定又是反垄断执法的前提。文章着重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界定和反垄断监管两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度总结。同时,着眼于国内金融监管的现状与金融控股公司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期刊2015年12期)

张爽[10](2015)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因此,市场机制依然存在许许多多问题,尤其垄断问题尤为突出。当前我国大量产业存在垄断现象,例如:通信网络、电力供应、航空、铁路运输、自来水、天然气等等都存在明显垄断行为。垄断现象对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垄断的形式、行为、起源等方面都有着不同认识和看法,但二者很多观点和理论都十分值得研究。本文将针对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垄断理论对比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5年09期)

垄断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然垄断理论自提出之日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然而不管是传统自然垄断理论还是当代的自然垄断理论创新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都大大减弱。基于网络经济的自然垄断理论具有开创性,但是仍有一定局限。自然垄断理论研究应以网络经济理论为基础,抛弃传统的研究框架,紧密结合产业实际,以网络产业垄断机制为参考进行进一步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垄断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翟晓青.列宁垄断理论及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价值探讨[J].中国商论.2018

[2].马飞.基于网络产业垄断机制的自然垄断理论探讨[J].现代商业.2018

[3].崔振国.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在我国互联网行业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4].冯黛梅.美国学者建议关注数据时代的反垄断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5].殷昭清.“技术垄断”理论下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分析和反思[J].电视指南.2017

[6].史苏.西方经济学中垄断理论的演进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

[7].张知泉,郑梦洁,张学刚,蒋梦兰.环节垄断理论及其初步应用——兼对蔬菜田间一餐桌价差畸高的解释[J].中国市场.2016

[8].李江冬.浅析媒介生态学派“技术垄断”理论[J].戏剧之家.2015

[9].陈琳.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理论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2015

[10].张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对比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

标签:;  ;  ;  ;  

垄断理论论文-翟晓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