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模式论文_林润辉,李飞,桂原,李娅,厉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并购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式,上市公司,绩效,泸州,摊销,知识,股权结构。

并购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林润辉,李飞,桂原,李娅,厉娜[1](2019)在《企业高管团队影响跨国并购模式选择研究——特征驱动还是角色使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高层梯队理论,从群体决策视角探讨企业高管团队成员背景特征对跨国并购模式选择的影响,同时结合代理理论进一步探讨这一关系受高管团队成员角色(是否董事)的影响差异。基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据的研究发现,企业高管团队的年龄与企业控股并购模式选择负相关,国际化经验水平和生产型职能背景与控股并购模式选择正相关;高管成员的董事角色存在调节效应,负向调节年龄对于并购模式的影响,正向调节国际化经验和职能背景对于并购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成员的背景特征能够影响对进入模式选择的偏好,但是这种偏好会受到自身角色身份的影响,二者共同作用影响了高管成员的决策选择。基于以往的研究从高管团队成员的角色差异这一角度重新审视团队的结构如何影响其进入模式决策的选择,突出了角色身份这一现实因素的影响作用,结合高层梯队理论和代理理论进行分析,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整合视角。(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李颖冰[2](2019)在《“PE+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对爱尔眼科的绩效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面临着增长放缓、产业转型、技术变革等问题,因为很多产业集中度不够,需要行业龙头通过并购来整合,以此来增强上市公司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掌控力,才能得以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并购重组市场重回活跃。近年来,爱尔眼科通过并购拓展外延式增长方式时,选用了“PE+上市公司”这一模式的产业并购基金,但具体效果如何,产业基金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否能规避相关的风险点?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PE+上市公司”模式的产业并购基金的文献进行了总结梳理,其次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基于并购效率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概括总结了上市公司在该模式下与绩效影响相关的涵义;再次以爱尔眼科集团所成立基金的设立动因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整理;最后用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分析法、非财务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对爱尔眼科进行了绩效影响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爱尔眼科自2014年以后,开始结合内生式的发展方式与外延式的并购战略,借助“PE+上市公司”模式的产业基金完善了自己的层级产业链。从成立该产业并购基金的绩效影响显示,产业基金成立期初短期效应比较显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后续产业链的并购整合,市场效应逐渐减弱;该模式下二次并购的优质标的对集团整体利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效地提升了公司整体的议价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快速增加,形成了“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资源共享程度快速提高;同时,借助PE机构专业投资团队和融资渠道,爱尔眼科集团少量出资便撬动了资金杠杆,获得了资本优势,并通过对投资标的的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获得了协同效应,下沉了医院网络布局。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是因为随着并购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资金链和供应链随之延长,全产业链的整合规划的进度跟不上集团整体发展速度,因此,本文在文末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给想通过产业并购基金实现产业链延展,实现多元化业务发展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翔[3](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产融结合并购模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如何将国内的优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输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助力走出去的企业通过企业并购实现做大做强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产融结合理论和企业并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法,以蓝帆医疗通过换股合并的产融结合方式并购柏盛国际为研究对象,从资本流动和产融结合的动态视角出发,围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产融结合并购模式是什么?蓝帆医疗为什么要进行产融结合?产融结合并购模式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路径与机理是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资本呈现单向流出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国的产业资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流入,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资本的吸纳,并在此基础上,将“一带一路”背景下,产融结合并购模式总结为:“产业资本—资产证券化—产业升级”模式,在此模式下,中国的优势产业资本通过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成功的实现了跨国并购,并对并购绩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对拓展并购理论,并对具有优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4-01)

李乔宇,段倩男[4](2019)在《朴新教育净亏损持续扩大 外延并购模式盈利要待何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朴新教育发布2018财年四季报及全年业绩。Wind显示,公司2018财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28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3.72%;但净利润却亏损8.33亿元,较上一财年的净亏损3.19亿元进一步扩大。《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朴新教育的营(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9-03-08)

姚田雨[5](2019)在《技术并购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一轮信息与制造技术创新的集体迸发,全球产业格局已经进入重大调整期,国内外对创新的关注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和《中国制造2025》都深刻地体现了我国在创新上的短板问题,技术并购作为外部创新渠道之一有着风险小、周期短以及投入回报比高的优势,是加速推动我国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途径。技术并购的模式差异影响着企业之间的整合机制,会改变企业在完成技术并购后对目标技术的吸收效果,最终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不同股权结构会产生“掏空”与“支持”、“讨价还价”与“意见分歧”等多方向的效应,从而影响技术并购过程中企业的决策行为,最终改变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未能将创新绩效从并购绩效中剥离出来,少数从创新绩效角度切入的研究也普遍面临着无法兼顾投入与产出的两难问题,从公司治理角度切入探究股权结构在技术并购过程中作用机制的文献更是接近空白,因而无法清晰地解释技术并购模式、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具体关系,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操作难的问题。本文在梳理比较优势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从两种技术并购模式(加强型与优势互补型)对创新绩效(通过“投入-产出”角度测量)的影响过程出发,探索不同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在这个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构建理论模型。在实证研究中,通过查询国泰安数据库、企业年报等各类资料,收集2011-2015年间A股制造业与服务高业技术上市企业的技术并购样本共43例,采用超效率DEA模型、DEA-Malmquist模型以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假设检验,实证发现:技术并购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其中加强型技术并购在并购后第二年的增长更为明显,主要来源于技术水平的进步;优势互补型技术并购在并购后第一年的增长更为明显,主要来源于技术配置效率的提升;同时股权制衡度在不同技术并购模式对技术配置效率变化的过程中起负调节作用,股权集中度在不同技术并购模式对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过程中起正调节作用。研究成果从不同时期、不同创新来源的角度切入,更全面地探究了技术并购模式、股权结构和创新绩效叁者间的作用机制,解决了技术并购创新绩效测量的“两难”问题以及增长来源问题,解释了股权结构对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从而对现有研究进行补充,并从时间需求、创新短板、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规模、股份成分等多种角度出发,对我国企业在不同情景下的技术并购决策提出了管理建议,整体的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都对技术并购、公司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杨孟涵[6](2019)在《酒业并购模式趋向多元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酒业的并购、整合大戏将呈现怎样的特点?哪些将成为重要看点?最能引发业界关注的,莫过于发生在酒企之间的并购与整合了。这其中,一线酒企的相关整合动作最受关注,而发生于区域强势酒企之间的并购与整合也同样备受瞩目。2018年,泸州老窖决定出(本文来源于《华夏酒报》期刊2019-02-19)

雷文心,黄慧,王珍义[7](2018)在《技术并购模式、技术相关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07-2011年企业技术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探究并购双方技术相关性对并购后主并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从而发现技术并购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互补型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替换型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技术相关性对知识互补型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技术相关性对知识替换型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韩臻[8](2018)在《新常态下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创新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上市公司发展成熟期的到来,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上市公司的业务转型和战略扩张成为上市公司发展不得不解决和面对的问题。当前,上市公司并购模式有很多,主要分为叁类:(1)上市公司作为并购主体;(2)上市公司下属公司作为并购主体;(3)"上市公司+PE"的模式。而"上市公司+PE"的模式作为当前上市公司进行战略并购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并购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PE"的并购基金模式进行重点介绍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8年33期)

韩宇[9](2018)在《我国矿业矿企并购模式及经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我国矿业企业并购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并购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经济因素。由于我国大多数矿业属于国有矿企,相关经济概念相对薄弱,因此提出了提高相关矿业企业经济能力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婉婷[10](2018)在《“PE+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PE+上市公司"模式出现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并投入与PE合作趋势当中,并且随着时间形成了关于"PE+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发展的高潮期。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于"PE+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8年26期)

并购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面临着增长放缓、产业转型、技术变革等问题,因为很多产业集中度不够,需要行业龙头通过并购来整合,以此来增强上市公司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掌控力,才能得以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并购重组市场重回活跃。近年来,爱尔眼科通过并购拓展外延式增长方式时,选用了“PE+上市公司”这一模式的产业并购基金,但具体效果如何,产业基金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否能规避相关的风险点?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PE+上市公司”模式的产业并购基金的文献进行了总结梳理,其次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基于并购效率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概括总结了上市公司在该模式下与绩效影响相关的涵义;再次以爱尔眼科集团所成立基金的设立动因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整理;最后用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分析法、非财务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对爱尔眼科进行了绩效影响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爱尔眼科自2014年以后,开始结合内生式的发展方式与外延式的并购战略,借助“PE+上市公司”模式的产业基金完善了自己的层级产业链。从成立该产业并购基金的绩效影响显示,产业基金成立期初短期效应比较显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后续产业链的并购整合,市场效应逐渐减弱;该模式下二次并购的优质标的对集团整体利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效地提升了公司整体的议价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快速增加,形成了“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资源共享程度快速提高;同时,借助PE机构专业投资团队和融资渠道,爱尔眼科集团少量出资便撬动了资金杠杆,获得了资本优势,并通过对投资标的的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获得了协同效应,下沉了医院网络布局。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是因为随着并购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资金链和供应链随之延长,全产业链的整合规划的进度跟不上集团整体发展速度,因此,本文在文末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给想通过产业并购基金实现产业链延展,实现多元化业务发展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并购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林润辉,李飞,桂原,李娅,厉娜.企业高管团队影响跨国并购模式选择研究——特征驱动还是角色使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

[2].李颖冰.“PE+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对爱尔眼科的绩效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9

[3].王翔.“一带一路”背景下产融结合并购模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4].李乔宇,段倩男.朴新教育净亏损持续扩大外延并购模式盈利要待何时?[N].证券日报.2019

[5].姚田雨.技术并购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

[6].杨孟涵.酒业并购模式趋向多元化[N].华夏酒报.2019

[7].雷文心,黄慧,王珍义.技术并购模式、技术相关性与企业创新绩效[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8

[8].韩臻.新常态下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创新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8

[9].韩宇.我国矿业矿企并购模式及经济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

[10].张婉婷.“PE+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8

论文知识图

天龙集团2000-2011年股价走势K线图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一6:叁种并购模式的Q值比较一5:叁种并购模式的Tboni’sQ变化...年~1999年叁种跨国并购模式中联等跨国并购模式的差异

标签:;  ;  ;  ;  ;  ;  ;  

并购模式论文_林润辉,李飞,桂原,李娅,厉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