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理论解论文_李耀宙,王泽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薄壳理论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圆柱,理论,应力,屈曲,梯度,压力容器,临界。

薄壳理论解论文文献综述

李耀宙,王泽武[1](2017)在《FGM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理论解及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功能梯度材料(FGM)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不一致的问题,基于Donnell方程导出功能梯度材料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升理论解,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功能梯度材料圆筒形薄壳热屈曲数值解,通过对圆筒形薄壳的不同长径比l/R,厚径比δ/R和半径R的理论解与数值解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功能梯度材料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修正解.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对类似功能梯度材料薄壳结构热稳定性问题进行精细化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王泽武,李耀宙,夏良志,孙佳琳[2](2017)在《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理论解及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理论解的不一致问题,首先基于Donnell方程导出圆筒形薄壳在均匀温升载荷下的热屈曲理论解,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别给出平板与圆筒形薄壳热屈曲数值解,最后对给出的理论解与数值解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修正解。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对类似薄壳结构热稳定性问题进行精细化设计。(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7年01期)

杜青海,薛明德[3](2008)在《内压下带径向接管圆柱壳的薄壳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柱壳开孔接管是各种工程中常见的部件,在内压下交贯线附近有很高的应力集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工程界与力学界关注的难题,问题的求解归结为2个8阶偏微分方程的复杂边值问题。该文在作者前20年研究基础上,从解析求解精确的圆柱壳Morley方程出发,对内力素的表达式加入修正项改善了解的精度,增大了适用范围。通过叁维有限元数值验证,说明了该文所引入的修正项将薄壳理论解的参数最大适用范围由开孔率0.8增至0.93,λ=d/(DT)1/2由8增至12。据此给出了便于工程设计的内压下圆柱壳大开孔接管应力集中系数曲线。(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杜青海,薛明德[4](2008)在《内压下带径向接管圆柱壳的薄壳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柱壳开孔接管是各种工程中常见的部件,在内压下交贯线附近有很高的应力集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工程界与力学界关注的难题,问题的求解归结为2个8阶偏微分方程的复杂边值问题。该文在作者前20年研究基础上,从解析求解精确的圆柱壳Morley方程出发,对内力素的表达式加入修正项改善了解的精度,增大了适用范围。通过叁维有限元数值验证,说明了该文所引入的修正项将薄壳理论解的参数最大适用范围由开孔率0.8增至0.93,λ=d/(DT)1/2由8增至12。据此给出了便于工程设计的内压下圆柱壳大开孔接管应力集中系数曲线。(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期刊2008年02期)

伍晓红,沈亚鹏,陈常青,田晓耕[5](2003)在《压电梯度薄壳的高阶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电功能梯度执行器能产生较大的位移、降低应力峰值并避免了粘结层带来的问题,压电梯度超声换能器能拓展频带宽度。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求解压电梯度薄壳力、电行为特性的高阶理论。设定位移分量为壳厚的线性函数,而电势沿厚度方向为二次分布。考虑了压电作动元的驱动信号不同时所具有的不同形式的电荷平衡方程。应用Fourier级数法得到压电系数沿厚度坐标变化的梯度壳的力电耦合的解析解。所得结果可退化至梁、板等多种特殊情况。利用所得方程分析了一非均匀简支压电层合板,并与叁维精确结果作了对比,两者吻合得很好,表明该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具体求解了压电梯度圆柱壳的力、电特性,给出了位移、应力、电势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王和慧[6](1999)在《带径向接管圆柱壳的薄壳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壳是压力容器与管道工业中量大面广的重要构件之一。由于有限元数值解的局限性以及薄壳理论解在数学分析上的困难,从五十年代至今,寻求某种基于理论解的分析设计规范一直都是各国压力容器界与力学界所共同瞩目与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继前人的工作,本文在主壳外力矩及热载荷的薄壳理论解方面获得了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与进展。 本文系统地总结并导出热弹性圆柱薄壳的基本方程与定解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合解法,建立了具有薄壳理论精度量级O(T/R)的复位移应力函数—复热载形式的圆柱薄壳复热弹性混合型方程,并将其转换为便于求解的极坐标形式,为精确求解大开孔圆柱壳的热弹性薄壳理论解确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将修正的Morley方程的具有两个对称面的单—工况解扩展到更为复杂的可以包括对称与反对称不同组合的多种工况解。在主壳展开面极坐标(α,β)系中给出了大开孔圆柱壳在受端部力矩作用时的齐次解,既保持了薄壳理论的精度量级,又不受开孔率的限制;选择主坐标(ξ,φ)系中的薄膜解作为主壳特解。利用Goldenveizer提出的位移函数解,在支管展开面主坐标(θ,ζ)系中求得了非平齐端头支管的齐次解。主壳与支管的交贯线厂上各自的边界广义力和位移在分别由(α,β)、(θ,ζ)系转换到总体柱坐标系(ρ,θ,Ζ)后均为θ的周期函数,从而可将它们分别展成Fourier级数,各谐的Fourier系数可由数值积分获得,最后由连续条件确定待定复系数,得到整体结构的薄壳理论解。本文正确给出且程序实现了可适用于大开孔率(ρ_0≤0.8)的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壳在受端部叁种力矩作用时的薄壳理论解,经前人的实验和叁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检验,证明本文解及其计算程序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给出Tresca应力强度随叁通结构各几何参数的变化与分布规律,并给出可直接适用于工程设计的应力集中系数曲线,其适用范围达到开孔率为0.8。 本文基于叁维稳态热传导方程与温度场沿薄壳厚度的线性化假定,导出适合于薄壳的复形式稳态热传导方程。进而利用它将极坐标(α,β)系下的复热弹性混合型方程的右端温差热载荷项转换成薄壳内外壁的复表面热流,以便于方程求解。在对复热弹性混合型方程按β进行Fourier展开后,发现关于α的三个复常微(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1999-11-01)

薛明德,王和慧,陈伟,黄克智[7](1998)在《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壳端部受力矩作用时的薄壳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可适用于大开孔率 ( ρ0 ≤ 0 .8)的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壳受端部力矩作用时的薄壳理论解 .采用修正的Morley方程代替前人使用的Donnell扁壳方程 ,在主壳展开面极坐标 (α ,β)系中求解开孔圆柱壳齐次解 ,既保持了薄壳理论的精度量级 ,又不受开孔率的限制 ;利用Goldenveizer的位移函数圆柱壳方程 ,在支管展开面主坐标 ( ζ ,θ)系中求得非平齐端头支管的齐次解 .主壳与支管交界处的边界位移和边界力分别由 (α ,β)、( ζ ,θ)系转换到总体柱坐标 ( ρ,θ ,z)系后均为θ的周期函数 ,因而可分别展成Fourier级数 ,各谐的Fourier系数可利用数值积分获得 ,再由连续条件得到整体结构的薄壳理论解 .经前人的实验和叁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检验 ,证明解是可靠的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A辑)》期刊1998年11期)

薛明德,陈伟,邓勇,黄克智[8](1995)在《圆柱壳大开孔的薄壳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修正的Morly方程,以ρ0,Y/R为小参数,对圆柱壳大开孔的边界条件进行渐近展开,得到了可适用于ρ0≤0.7,情况下的薄壳理论解。(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陈伟[9](1995)在《圆柱壳大开孔接管的薄壳理论解及其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圆柱壳开孔接管问题在压力容器及管道系统设计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用薄壳理论分析圆柱壳大开孔接管应力问题,建立某种以薄壳理论解为基础的开孔接管设计规范多年来一直成为各国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结构几何形状的复杂,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大开孔问题的薄壳理论解。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了可适用于开孔率ρ_0=r_0/R≤0.8,包括内压及各种外载作用下的圆柱壳大开孔接管的薄壳理论解。 在本文的求解中采用与薄壳理论误差量级相同的圆柱壳方程。在主壳开孔问题中采用展开面中的极坐标系(α,β)进行求解。其中齐次解采用修正的Morley方程直接在(α,β)系中求解,对有面力和无面力作用下的特解,分别采用Flügge方程及薄膜理论方程在直角坐标系(ξ,φ)中求解,然后再转换到(α,β)系中。对端头非平齐的半无限长闭合圆柱壳(支管),采用了以位移函数表示的Flügge方程,在支管展开面的直角坐标((?),θ)系中求解。把交界处的主管及支管的边界位移和边界力分别由(α,β),((?),θ)转换到总体坐标系(ρ,θ,z)后发现,边界力及边界位移均为θ的周期函数,因此可以分别将它们展开成Fourier级数。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可以求得各谐数的Fourier系数。根据位移及边界力的连续条件,得到了圆柱壳开孔结构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解。 本文对两个有机玻璃圆柱壳大开孔模型(r/R=0.66,0.75)在内压及弯矩M_(XN)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电测分析,补充了现有实验数据的不足。所得的实验结果和本文理论解及叁维有限元结果能较好的符合,为我国压力容器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实验基础。 用本文方法得到的薄壳理论解与国内外文献中大量的实验结果能很好地符合,且与叁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相符合,说明该方法是可靠的。基于薄壳理论解,本文还得到了内压作用下的圆柱壳开孔接管的一种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法及相应的设计曲线。其中部分已被我国行业标准压力容器规范分析设计规范(JB4732)所采用。(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1995-05-01)

薄壳理论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现有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理论解的不一致问题,首先基于Donnell方程导出圆筒形薄壳在均匀温升载荷下的热屈曲理论解,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别给出平板与圆筒形薄壳热屈曲数值解,最后对给出的理论解与数值解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修正解。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对类似薄壳结构热稳定性问题进行精细化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壳理论解论文参考文献

[1].李耀宙,王泽武.FGM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理论解及修正[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王泽武,李耀宙,夏良志,孙佳琳.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理论解及修正[J].机械强度.2017

[3].杜青海,薛明德.内压下带径向接管圆柱壳的薄壳理论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杜青海,薛明德.内压下带径向接管圆柱壳的薄壳理论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8

[5].伍晓红,沈亚鹏,陈常青,田晓耕.压电梯度薄壳的高阶理论解[J].复合材料学报.2003

[6].王和慧.带径向接管圆柱壳的薄壳理论解[D].清华大学.1999

[7].薛明德,王和慧,陈伟,黄克智.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壳端部受力矩作用时的薄壳理论解[J].中国科学(A辑).1998

[8].薛明德,陈伟,邓勇,黄克智.圆柱壳大开孔的薄壳理论解[J].力学学报.1995

[9].陈伟.圆柱壳大开孔接管的薄壳理论解及其实验验证[D].清华大学.1995

论文知识图

实体单元有限元应力分布图力学模型2薄壳理论解沿交贯线上主壳内外壁最大主应力开孔率ρ0=0.9下最大应力强度集中系数矢高-内压关系图支管扭矩Mzb作用时θ=60°处主壳和支管...

标签:;  ;  ;  ;  ;  ;  ;  

薄壳理论解论文_李耀宙,王泽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