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崔浩广西北流市实验中学537400

【摘要】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还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正在朝着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本文先对深度融合理论进行概述,然后对深度融合的方法和实践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1-083-01

前言

高中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主要发展方向,若想全面实现深度融合,我们首先应处理和重新编排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其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形象认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论

深度融合具体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使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创新能力。其本质是对教学结构的改革,旨在通过融合实践,来优化教学效果[1]。为全面实现深度融合的目标,我们加大了在实践活动中的探索,不断开发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法和实践

在信息化这个大环境下,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为全面实现融合目标,我们应创新学习和教学模式,推广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2]。

(一)创建智慧课堂

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创新,最终创建了智慧课堂。教研组每月开展一节以智慧课堂为主题的教研课,同时,还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整个学校,智慧课堂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1.网络学习。课前面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具体包含学习任务卡、微课、学习效果检测卡。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卡可在家中、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一旦遇到问题,可通过网络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

2.预习效果检测。通过学习效果检测卡,待完成自主学习后,可立即检测预习效果,进而清晰认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认真归纳整理,记录其中代表性问题,并在课堂上集体讨论,最终将问题解决。

3.小组协作。首先,围绕教师精心挑选的学习疑问开展小组内部的协作探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充当教师角色,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围绕课堂探究任务开展交流讨论,如若小组内部无法解决,可请其他小组帮忙。另外,教师还应从旁指导,确保自主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4.巩固练习。通过测试平台进行巩固练习,并依据检测结果,掌握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应全面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同时,学生还应充分利用为知笔记这个工具,认真记录课堂笔记,以此来加深记忆[3]。

(二)开发课程资源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教学资源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日益突出,一方面,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缺少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无法达到现代人才培养标准。这要求,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扩大教学资源量,实现共享。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开发出了微课这种教学资源,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还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均可在云端自由下载教学资源,并存储在终端设备中,将移动式学习变成现实。

(三)构建研修平台

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有效融合新开发的课程资源和创建的智慧课堂,依据课堂反馈,明确研修主题,构建研修平台。

1.上传预案。合理选择开课伙伴,形成开课团队,待明确开课任务后,借助网络资源或者实地交流,编写教学设计,并上传教学设计。这主要是为了营造全校老师参与优化课件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入职的老师来说,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团队磨课。研修团队应及时整改教学设计,然后上传到研究网中,而开课团队应虚心接受研修团队的整改意见,调整并完善教学设计,再上传至教学设计栏目。这个环节主要是在校园教师队伍中创造研发氛围,为新课改的新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观课评课。信息化专用教室是举行开课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中研修团队人员应全员参加,其余教师可通过网络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应及时发表个人评论,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发表评论。在学校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让教师互相评判,从而取长补短,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校园中传承,提高信息化教学效果。’

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这要求开课人员应虚心接受同行建议,思索、总结,撰写教学反思,确保质量,上传至研修网中,以供参考。只有不断进行反思,才能将好的经验保持下去,将不合理或者不适合的方式、做好和理念摒弃,创造良好的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高中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观念,还改进了师生关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赢局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建设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其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进程,这两者的融合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掌握最新理论和方法,进而全面实现深入融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彦奎.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我见[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2):33-33,38.

[2]于福强.浅谈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9):67-67.

[3]周学东.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136-136,137.

[4]李逢庆,杨树林.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未来趋势与挑战――新媒体联NMC地平线报告解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5期.

标签:;  ;  ;  

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