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技术在尼勒克一级水电站征地界桩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尼勒克一级水电站征地界桩测量中的应用

李晓飞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工程院

摘要:界桩测量中采用传统三角、水准测量。首先要进行边界线测量,根据边界测量结果,进行设计,设计后施工中还要对界桩进行三角、水准测量。

工序反复,测量较繁琐,本工程采用GPS-RTK测量,测量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测量精度较高,同时节省了大量劳动力。GPS-RTK测量方法在卫星信号受影响、电台信号受影响时测量精度较差,必须采用代替传统三角、水准测量。GPS-RTK测量方法先进,在界桩测量中前景广阔。

关键词:GPS;GPS-RTK;界桩测量;精度

1.引言GPS-RTK技术是一种实时动态GPS测量技术,全名为(GPS-RealTimeKinematic)。这种技术由GPS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基准站、流动站三部分组成,在测量中架设好基准站后,在一定的作业半径内流动站可以实时的提供指定地点的三维坐标大地坐标。平面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满足界桩测量精度的要求。考虑采用到GPS-RTK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可以降低成本,本次测量采用GPS-RTK技术,实施界桩点的测设、放样、界桩点的造埋、最终数据的采集等工作。通过GPS-RTK在本工程的使用,发现GPS-RTK技术测点技术还具有精度高、布点灵活等特点,认为GPS-RTK技术将是近期建立界桩测量的主要方法。

2.移民征地界桩测量意义及工程概述2.1界桩测量意义随着经济的的发展和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工程占地赔偿的意识也越来越高,因此居民对移民征地界桩测量越来越重视,测量精度越高产生的社会摩擦就越小,工程进展的就越顺利,反之就会引起社会摩擦而延误工期等。而移民征地界桩测量的目的就是确定该块土地的权属,进而确定赔偿等事宜,避免因土地权属而引起社会纠纷的发生。

2.2尼勒克一级水电站征地界桩测量工程概述尼勒克一级水电站为明渠引水式发电站,明渠长度为38.5公里,沿明渠中心线两边征地宽度为50米,具体工作量有1)征地界桩测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工作;2)征地界桩边界线的测量;3)根据边界线测量按规范设计界桩位置;4)根据设计界桩位置成果测定征地界桩的具体位置、进行埋设;5)测量界桩的平面、高程坐标、资料的整理等工作。

3.已有资料的分析3.1已有资料的精度分析尼勒克一级水电站征地界桩的测量平面及高程控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不低于四等,测区有尼勒克一级电站引水明渠施工控制网,平面为三等GPS控制网,其精度见下表1(尼勒克一级水电站施工控制网精度统计表);高程为三等水准网,其精度见下表2(尼勒克一级水电站施工高程控制网精度统计表)。

1mm,垂直为18mm,精度较高,只要保证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距离(实践经验距离5km)基本就可以代替四等水准。

界桩点的设计:采用GPS-RTK测出地物和边界线,并采用Cass绘制的纵断面图,根据测量结果按规范要求布设界桩,即:1)界桩要容易保护,不易被损坏,2)界桩要埋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起到警示作用,3)界桩埋设要保证有三个通视方向,应埋设山脊或山坡上。

4.2界桩点放样及埋设征地界桩测定采用GPS-RTK作业法对界桩进行放样及埋设后的测量工作,其具体步骤1)坐标的转换、2)位置高程的放样、3)界桩点的埋设、4)界桩点坐标高程的测量。

4.3测量界桩的平面、高程坐标、资料的整理等工作架设好基准站,采用GPS-RTK流动站做好点校正后,测出每个界桩的坐标和高程,绘制每个界桩的点之记。

4.4测量精度的统计共测界桩2424个,其中测平面精度平面均在30mm以内的点有2409个,高程经采用五等水准检测,高程差值在50mm以内的点有2412个,合格率超过99.4%。详见精度统计表4(尼勒克一级水电站界桩测量点精度统计表)。

其中平面有15个界桩点不符合规范要求,高程有12个界桩点不符合规范。经核查这15个界桩点中5个界桩点均在大树下,6个界桩点均在树林边上,这些点的卫星信号均有遮挡;4个点在高压线下,高压线对电台信号影响较大;另外测量过程中GPS-RTK的PDOP值也较差在30以上,可以确定这些点测量精度较差,需采用传统手段进行不测。

5.结论1)高程精度取决于作业地面控制网布设时,对作业区的控制程度,一般控制的程度越高,高程测量精度越高,控制的程度越低,高程测量精度越低。通过对地形图测量,发现当水准基点控制比较好的区域,测量高程精度与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相当,能达到厘米级的精度。而对于征地界桩点要求其平面精度中误差限差5.0cm,高程精度误差限差5.0cm,只要控制点布设合理,对界桩埋设区域控制的好,采用GPS-RTK进行测量其高程控制精度完全能达到四等水准精度。

2)采用GPS-RTK作业法对界桩进行测量较传统测量方法有以下优缺点,优点有:a)作业效率高、b)测量工序简单、c)测量精度高、d)测量不需要繁琐的设站(发达地区如做好了COS站,则可以不做控制,不用架设基准站。)e)工作中各步骤相互制约程度小、f)埋设返工情况少、g)可以全天候作业。

缺点有:利用GPS-RTK测量时,受GPS卫星信号的影响较大,在卫星信号较差的地方测量精度较低。

3)通过本工程采用GPS-RTK除了在卫星信号较差的地方,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测量方法外,均可以采用GPS-RTK测量。GPS-RTK测量,方法先进,在界桩测量中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1]黄声享、伊辉、蒋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2]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

[3]徐绍铨、张海华、杨志强、王泽明。GPS测量原理及数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314-2009[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电力工业部发布.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197-97.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

作者简介:李晓飞,1979.9.8,男,籍贯江苏,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工程院,工程师,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水利学院,学士,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

标签:;  ;  ;  

GPS-RTK技术在尼勒克一级水电站征地界桩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