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数学模型论文_陶亮,余明辉,陈振虹,魏红艳,杨培炎

导读:本文包含了泥沙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泥沙,数学模型,水库,絮凝,海山,梅州,含沙量。

泥沙数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陶亮,余明辉,陈振虹,魏红艳,杨培炎[1](2019)在《梅州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数学模型开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控制过机含沙量及有效库容淤损。结合梅州抽水蓄能电站的水沙特点,探析了抽水蓄能电站泥沙冲淤及过机含沙量的计算方法;在常规水库泥沙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上下水库水沙交换及联算、过机含沙量计算等模块,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泥沙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过机含沙量、级配及河道冲淤形态。(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9期)

辛波[2](2018)在《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河道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辽宁东部某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行洪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可实现糙率参数的变动选取,相比于传统糙率方法,变糙率下的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河道流态模拟精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河道整治后,同一流量下,河道的水面线较河道改造工程前有所下降,总体上下降约1.8m左右;在同一流量下,河道流速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在工程完成后,由于采用浆砌片石进行河底护岸,其河道部分区域冲刷明显,主要位于河底护岸与清淤后的河底交接部位。(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8年03期)

张维凯,胡鹏[3](2019)在《泥沙侵蚀经验式经验系数不确定性对异重流数学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应用基于贝叶斯定理的Metropolis-Hastings随机采样方法,结合现有异重流泥沙侵蚀实验数据,获取了异重流侵蚀公式(见式1)中经验系数(如N_1、N_2、A_3)的大量样本(样本总数15万)。统计表明,当A3=4时,占总样本数95%的N_1N_2取值组合中,N_1和N_2最大值分别是拟合最优值(即概率最大的N_1N_2值)的2倍和3.5倍。将样本值输入经典的异重流层平均数学模型,模拟陡坡上异重流演化过程,统计发现,1)计算异重流厚度、速度、浓度区间范围随运动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2)采用概率最大经验系数值可能低估异重流厚度、高估异重流速度和浓度。对比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对N_1N_2取值的敏感度要远大于对A3N2取值的敏感度。(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郭德俊,王悦,王炎良[4](2017)在《南京港七坝长城码头港池开挖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南京河段岸线利用接近饱和,挖入式港池成为增加岸线的有效方法。通过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了工程兴建后,挖入式港池在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泥沙回淤强度和淤积量。结果表明,经过不同典型年水沙条件的淤积后,部分船型无法正常通过港池。因此为保证港池的长期正常使用,港池内出现较大量淤积时,须采用工程疏浚措施。(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7年06期)

柴朝晖,方红卫,姚仕明,王茜[5](2016)在《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再悬浮运动过程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黏性泥沙运动特性是河流海洋泥沙动力学研究热点之一。为研究紊动水体中黏性泥沙运动过程及其机理,以絮凝动力学方程为基础,通过设置不同粒径级别的泥沙絮团再悬浮量为下边界条件来反映黏性泥沙絮团的再悬浮,建立了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再悬浮动态过程数学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新建模型可用于描述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再悬浮运动过程,且具有一定的精度。最后以泥沙絮团体积分布为指标,探讨了强紊动水体中絮凝、沉降和紊动扩散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强紊动水体中,上层区域泥沙絮团分布的决定因素是沉降和紊动扩散;中部区域是絮凝;下层区域是絮凝和紊动扩散。(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J.泰勒,董耀华[6](2016)在《泥沙数学模型助推塔吉克斯坦水电站未来长期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塔吉克斯坦努列克水库的库容,威胁着该国重要水电站的长期运行。为协助塔吉克斯坦国家电力公司研究制定水库长期运行方案,英国某水力研究公司开展了1项水库淤积分析、观测与模拟的研究项目。2015年春季项目小组从水库地形变化、水库淤积物入手,着力开展入库泥沙观测,并进行模型数据集成等工作,以期研究出水库长期运行的最佳对策,并最大限度地延长水库使用寿命,从而确保水电站长期有效运行。(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6年06期)

李大鸣,阳婷,李杨杨,欧阳锡钰[7](2016)在《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青岛港挡沙堤工程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波浪辐射应力对潮流场和泥沙运动的影响,建立了青岛港前湾叁期码头前沿挡沙堤工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采用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运用模型对本海域在无挡沙堤及不同挡沙堤长的各种方案的流场变化和泥沙回淤情况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无挡沙堤时,由于叁期工程的建设缩窄了河口至海区的断面面积,断面西侧的浅水区水流速度增大,容易掀起泥沙输移至断面东侧开挖后的深水区,使泥沙在码头前港池中落淤,码头前沿最大淤积强度约为0.818 m/day;而建设挡沙堤后将显着减小码头前沿的泥沙淤积。经过比较,从挡沙堤附近流场与港池航道回淤情况的角度考虑,认为方案二对码头前沿拦沙的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6年01期)

禹化强,陈月新[8](2015)在《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码头平面布置和码头等级确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国家宝贵的岸线资源能得以充分利用,确定合理的码头平面布置方案和码头等级是码头工程设计的重点。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拟建码头的不同前沿线位置和码头等级进行多方案计算,模拟得出各方案实施后的流速流向、疏浚区域冲淤变化情况,以及码头水域和航道的泥沙回淤量,通过计算分析并结合经济效益、港口发展、周边影响等因素提出推荐方案。(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5年11期)

赵慧明,方红卫,王崇浩,池春青[9](2015)在《生物絮凝泥沙运动输移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河流中生物絮凝泥沙的运动输移对河流生态系统与水工建筑物等造成的影响,已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将泥沙运动输移模型与生物絮凝机理模型耦合起来,构建生物絮凝泥沙运动输移数学模型,以预测富营养水生态系统中生物絮凝泥沙运动输移过程中的浓度及水位变化。模型中,通过求解一维非恒定流圣维南方程来计算水流,将生物絮凝视为导致悬浮泥沙絮团粒径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不饱和非均匀输沙(泥沙/絮团)方法来模拟生物絮凝泥沙的运动。利用文献数据和室内水槽实验来验证生物絮凝泥沙运动输移数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所构建的一维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生物絮凝泥沙的输移特性。(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王志勇,马力蛟,宗建文,李想,王猛[10](2015)在《嘎海山水库泥沙数学模型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均匀流不饱和全沙水库数学模型"分析嘎海山水库泥沙淤积和排沙参数,通过对水流挟沙力、水流动床阻力及淤积物干容重的分析,经过模型的率定和验证,说明模型参数模拟计算是符合实际的,为拟建的嘎海山水库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5年07期)

泥沙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辽宁东部某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行洪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可实现糙率参数的变动选取,相比于传统糙率方法,变糙率下的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河道流态模拟精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河道整治后,同一流量下,河道的水面线较河道改造工程前有所下降,总体上下降约1.8m左右;在同一流量下,河道流速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在工程完成后,由于采用浆砌片石进行河底护岸,其河道部分区域冲刷明显,主要位于河底护岸与清淤后的河底交接部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泥沙数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陶亮,余明辉,陈振虹,魏红艳,杨培炎.梅州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数学模型开发及应用[J].水力发电.2019

[2].辛波.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河道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8

[3].张维凯,胡鹏.泥沙侵蚀经验式经验系数不确定性对异重流数学模型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郭德俊,王悦,王炎良.南京港七坝长城码头港池开挖泥沙数学模型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17

[5].柴朝晖,方红卫,姚仕明,王茜.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再悬浮运动过程数学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16

[6].J.泰勒,董耀华.泥沙数学模型助推塔吉克斯坦水电站未来长期运行[J].水利水电快报.2016

[7].李大鸣,阳婷,李杨杨,欧阳锡钰.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青岛港挡沙堤工程的应用[J].海洋通报.2016

[8].禹化强,陈月新.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码头平面布置和码头等级确定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5

[9].赵慧明,方红卫,王崇浩,池春青.生物絮凝泥沙运动输移数学模型[J].水利学报.2015

[10].王志勇,马力蛟,宗建文,李想,王猛.嘎海山水库泥沙数学模型参数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

论文知识图

泥沙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建立过程示意...荆江-洞庭湖河网泥沙数学模型研...大东沟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范围...钱塘江河口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长江口悬浮泥沙数学模型结果(无浪...变动回水区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标签:;  ;  ;  ;  ;  ;  ;  

泥沙数学模型论文_陶亮,余明辉,陈振虹,魏红艳,杨培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