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塔城8347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014-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TCMrehabilitationnursinginterventionontherecoveryoflimbfunctioninhemiplegicstrokepatients.Methods144casesofstrokepatientsinourhospitalwerepidedintocontrolgroupandexperimentalgroup,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s,and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habilitationnursinginterventions,andtherecoveryoflimbfunctioninthetwogroupswasobserved.ResultsAfternursingintervention,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Fugl-MeyerscoreandBarthelindexoftheexperimentalgroupwere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CMrehabilitationnursinginterventiononstrokepatientswithhemiplegiacansignificantlyimprovelimbfunction,widethepromotionofsignificanceinclinic.

【Keywords】TCMrehabilitationnursing;Stroke;Hemiplegia;Limbfunction

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人们生活丰富的同时,疾病也在悄悄的蔓延[1]在现如今的医学领域,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相对明显,但是由于手术过程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2]研究发现,在临床上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临床上备受关注[3]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4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稳定期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男76例,女68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6.8±9.4)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给予脱水、控制血压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1.2.1中医辨证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不同将患者分为:10例风痰火亢型、12例气虚血瘀型、13例痰湿蒙神型、27例阴虚风动型、10例风邪人中型。

1.2.2辨证施护

(1)情志护理:根据相关中医领域的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发病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必须安排得力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采取中医领域的胜情法和呼吸减压法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压力,获得患者家属的认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患者的情绪。

(2)饮食护理:根据医学著作——《内经》中的理论,抵触身体肥胖的人痰液比较多,而痰液过多则会阻塞人体的呼吸道,导致患者呼吸不适。因此,在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应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保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禁止患者食用肥腻、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同时禁烟禁酒。

(3)穴位按摩治疗:穴位按摩是在中医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和特殊部位,通过局部刺激,疏通经络,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保健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4)走罐拔罐和艾灸:充分暴露患者走罐或拔罐部位,每次以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充血为度,并均匀涂抹凡士林在患者走罐或拔罐部位,通常频率为每2Et做1次;另外每日对患者进行1次艾灸,部位主要是肩前、足三里、血海、涌泉等穴位,以患者皮肤出现潮红为佳[4]。

1.2.3中医康复护理临床上在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充足时间高质量的休息,使患者出现肢体肌肉痉挛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患者卧床休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合适体位,并进行适当程度的翻身动作,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翻身时注意肢体的摆放位置,同时伸缩程度不可过于剧烈,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脑卒中患者在病情有所好转的早期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关的指导,指导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1.3观察指标

根据Fugl-Meyer评分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根据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共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4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实验组经护理干预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乏力、关节屈伸不良、肢体不能正常活动等,导致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诱发较多的并发症。脑卒中发病后1~3个月为关键的疾病恢复期,在此时期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5]。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适当的对患者实施拔罐和针灸的辅助治疗方法,这样能够帮助患者病情改善,保障了患者的血液正常流通,活血化瘀,降低了脑卒中患者肌肉肌腱萎缩和粘连等并发症的可能性[6]。根据医学领域进行的实验结果研究证明,拔罐、针灸、按摩穴位等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脑卒中患者的动脉硬化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进一步保证患者的脑动脉循环正常进行,进一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肌肉功能得到恢复。本研究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针灸、穴位按摩、拔罐的方法,对72例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结果显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实验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丹,王芳.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6,1(57):501-502.

[2]刘姿瑶.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电子期刊,2016,1(59):204-205.

[3]王清芬,张佩霞.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4):269-270.

[4]陈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转化医学,2016,11(5):702-704.

[5]朱拉弟.脑卒中患者针灸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5,9(4B):99l-992.

[6]王海燕.中风致偏瘫患者的康复期健康教育[J].现代护理研究,2016,8(1A):82-83.

标签:;  ;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