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心绞痛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70例心绞痛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甘岭区人民医院153032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绞痛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心绞痛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病例,并进行讨论。结果:心绞痛显效6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反流性食管炎治愈65例,有效5例。结论:加强心绞痛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使用试验性治疗和相关仪器检查,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心绞痛并发反流性食管炎;鉴别诊断;药物治疗

Clinicaltreatmentandanalysisof70casesofanginapectoriscomplicatedwithrefluxesophagitis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differenti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anginapectoriscomplicatedwithrefluxesophagitis.Methods:70casesofanginapectoriscomplicatedwithrefluxesophagitis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uly2017toJuly2018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discussed.Results:anginapectoriswaseffectivein60cases,effectivein9casesandineffectivein1case.Refluxesophagitiswascuredin65casesandeffectivein5cases.Conclusion:strengthening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anginapectorisandrefluxesophagitis,usingexperimentaltreatmentandrelatedinstruments,canreducemisdiagnosisandmisseddiagnosis,improvethecurerate.

Keywords:anginapectoriscomplicatedwithrefluxesophagitis;Differentialdiagnosis;Drugtreatment

前言:心绞痛胸痛与反流性食管炎极为相似[1],难以鉴别,甚至造成漏诊和误诊。食管反流是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是由胃或十二指肠少量液体引起的食管炎性病变。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进食过多脂肪、饮酒、吸烟、胃管插入、呕吐、胃潴留等有关。心绞痛的症状为胸闷或阵发性胸痛,发作后常疲倦,并出现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加强心绞痛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使用试验性治疗和相关仪器检查,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治愈率。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70例心绞痛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32~53岁,平均42岁;病程14~78d,平均32d。临床表现:恶心,泛酸、饱胀,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进食后加重,5例在休息时胸痛,伴有胸闷,气促等。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血沉无异常,胸部X线造影,心肺及胸廓均无异常。心电图15例ST-压低,T波低平,3例呈ST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改变,3例伴有室性早搏。X线钡餐造影显示部分钡剂反流。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粘膜粗糙,伴有充血和点状糜烂,病理活检排除恶性病变。12例服用过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和阿莫西林等,6例服用过速效救心丸等。无同时服用抗反流和抗心绞痛药物者。

1.2方法

对于不稳定心绞痛(UA)伴有非ST段抬高者,进行血中坏死标记物测定,以排除NSTEMI。每天复查心电图。胃镜检查及胃酸pH监测,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按Savzry-Miller分级标准[2]RE分为4级。Ⅰ级:孤立的非融合性多发性黏膜损伤3例,水肿和/或浅表糜烂;Ⅱ级:融合性糜烂,不累及食管全周径13例;Ⅲ级:融合性糜烂,累及食管全周径2例,但无狭窄;Ⅳ级:慢性损害,包括溃疡、纤维化、短食管及Barrett食管等。

治疗方法:①休息、止痛(吗啡10mg皮下注射),硝酸甘油0.6mg/次含化,或,消心痛、速效救心丸含化,硫氮卓酮30mg,tid。②奥美拉唑片40mg,bid;西沙必利片10mg,tid,阿莫西林0.5g,tid;克拉霉素0.5g,bid;7d为1疗程,连用4个疗程,复查胃镜。

1.3疗效判定标准

心绞痛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同等劳累情况下,与治疗前比较胸闷、气短、胸痛发作次数或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用药次数减少80%以上,或静息心电图正常。②有效:胸闷、气短、胸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用药次数减少50%~80%,或静息心电图ST段回升≥0.075mV,倒置的T波变浅>50%,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早搏消失,传导阻滞改善。③无效:胸闷、气短、心绞痛发作次数或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用药次数减少<50%,或静息心电图改善但达不到有效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标准[2]:治疗4周后,由同一医生复查胃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管炎消失;有效:症状基本消失,病变改善≥1个级别;无效:症状和镜检改善均不明显。

2.结果

心绞痛显效6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反流性食管炎治愈65例,有效5例。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与心绞痛的鉴别诊断:反流性食管炎胸痛特点: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剑突下,常有胸骨下端向上延伸,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至后背、胸部、肩部和颈部等,酷似心绞痛;但疼痛多在吞咽时发作或使之加剧,常伴有吞咽困难,伴有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服用奥美拉唑等可较快缓解。胃镜检查可以确诊。心绞痛胸痛特点:典型心绞痛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疼痛历时1~5min,很少超过15min;休息或含有硝酸甘油片,在1~2min内(很少超过15min)消失。常在体力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诱发。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或仅有左前胸不适发闷感。心电图检查可以确诊。

反流性食管炎并发心绞痛误诊或漏诊的原因:由于反流性食管炎和心绞痛均有胸痛表现,有时症状极为相似,接诊者往往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重点检查,一旦发现部分病变,就急于下结论,并给与治疗,特别是当二者合并存在时,无论服用抗反流药物,或者抗心绞痛药物,患者的临床症状都会或多或少的达到改善,以致长期按照一种疾病进行治疗,而造成漏诊和误诊。

试验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反流性食管炎与心绞痛的胸痛极为酷似,只要细心询问病史,一般不难诊断;但是当二者并存时容易漏诊。但是,无论按照哪一种疾病治疗,一旦效果不佳,就应该考虑可能合并的疾病,采取针对性检查,尽快确诊。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医疗单位,采取试验性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反流性食管炎可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bid,连用7d,如有明显效果,即可确诊[3]。对于心绞痛患者,含化硝酸甘油,一般在3min起效;假如使用任何一种方法疗效均不佳,可以考虑反流性食管炎和心绞痛并存,同时使用抗心绞痛和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一旦效果明显,即可确诊。同时注意相关实验室、心电图和胃镜检查,这样,就可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综上所述,加强心绞痛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使用试验性治疗和相关仪器检查,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30.

[2]朱艳丽,崔颖,刘亮.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36(6):64.

[3]李文,范洁.灯盏花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在灌注治疗后左心功能影响[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6(1):46.

标签:;  ;  ;  

70例心绞痛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