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李洪辰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李洪辰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飞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施工技术上面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改进,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实现创新式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形式多样,本文的分析尚不全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为合格的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地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基础施工处理方法,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并将新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基础工作和基础技术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基础技术的作用,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施工单位应当全面关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1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因素

1.1地基渗漏对基础处理施工的影响

当进行地基处理工作时,要将其重点放在有效降低渗透现象上,因为出现渗透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地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抗滑稳定性,也就是说,假如施工过程中在地基上出现过大的缝隙,必然会引发渗漏现象的发生,如果渗漏现象过于严重,那么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会明显加大。因此,在进行基础处理工作检查时,必须及时认真,尽量避免渗漏现象出现,以便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不难看出渗漏对基础处理施工的影响重大。

1.2工程地基的稳定性

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对于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来说,都是最为关键的,对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来说,也是最核心的因素。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来看,地基的稳定性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而造成相应的工程施工问题,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抗滑性的缺少而直接导致稳定性系数比较低,这对于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都有着致命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阶段,尽管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施工计划,然而,因为地基的稳定性不牢,地基很难真正意义上在工程的实际运行中体现出应有的作用,而此类风险隐患,对于工程的使用寿命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大打折扣。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2.1锚固技术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对于工程师而言,这是一项十分巨大的挑战,在具体的工程施工阶段,所考虑的不仅仅是水利水电工程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山区在交通运输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特殊情况。锚固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为它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建设中。如图1

2.2水泥土防渗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水泥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将水泥浆注入地基,水泥和水进行充分反应后,形成一定强度,这个强度只要达到了规定值,就可构成水泥土,水泥土的主要作用就是使该工程地基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加强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但是土壤的质量、密度以及相关水泥掺入量的多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质量,所以在进行水泥制备以前,必须将有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从而满足水泥土的质量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而言,将水泥土向沙层中沉压,可以有效防止在该工程位置出现水土流失,水泥浆的压入量要按照沙层深度以及地表硬化度进行有效控制,在原有基础上使其强度以及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2.3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

预应力管桩技术在一般情况下分成两类,其中一种是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技术,另一种是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技术,这两类技术分别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整体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工作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预应力管桩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出现管桩沉降时,要适当采取射水法、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等措施,在这些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锤击法和静压法。

2.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使用

水利工程地基改造建设期间,常常会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其主要的构成材料就是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三种基本构成材料。该构构件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多个构成条件的影响之下,其粘结度相对较高。这种底基层是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褥垫层、桩间组合而成的一种复合地基。由于地基上层的建筑物压力相对较大,整个地基在重力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变形或损坏,而将压力分散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以及桩间之间,能够将受力均匀的同时,还能避免地基的过度变形。经过对压力的均匀分配缓解地基压力。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承受力相对较高,在挤密操作处理之下,能够将受力能力逐步强化。由于水泥煤灰碎石桩的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在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针对水泥煤灰碎石桩、桩周围土基、褥垫层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2.4.1地基挤密对一些地基周围土壤较为松散、且粉土较多的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由于在施工作业期间的震动沉管水泥粉煤灰的碎石桩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且侧向的压力也会导致桩间的土空隙逐渐缩小,由此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也会大大降低,土壤的密度以及内摩擦角也会逐渐增大,由此改善了土壤本身所呈现出的物理性能,经过实践应用桩间土壤的荷载力也能明显增加。

2.4.2预震效应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符合地基处理要求,施工操作利用振冲器能够加速振捣土体。经过这种施工操作,土基的密实度能够有效提升。实践应用期间其预震作用相对较强,那么桩基的砂土的抗液化能力也能有效性。

2.4.3管桩置换水泥粉煤灰碎石在水解以及相应的水化反应之下,产生一种凝固变硬的效果。由于经过反应之后的构建中存在一些不能溶于水的结晶化合物,对于桩体来讲是提升强度、抗剪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将变形模量有效增强。所以土基在荷载力的作用之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基其压缩性要明显小于桩间土的压缩性。地基的附加应力产生,也会跟随地层的变形而将压力逐步集中到桩体之上,大部分的压力都是由桩基周围土以及桩端来分散承担,此时桩间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也会逐渐缩小,也满足地基承载力增加的基本要求。

2.4.4桩体排水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制成桩之后,由于桩孔内以及桩孔周围都会填充一些过滤性相对较好的粗粒物,由此就会产生一种渗透性较好的通道。这种通道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防止振冲所导致的超孔隙的水压升高现象,由此将地基整体的排水速率有效增加。在技术应用期间考虑诸多影响因素,能够在保证桩体强度的同时,将土基的整体强度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基础处理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整体的工程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和具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因素,严格贯彻落实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相关技术,使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提升,从根本上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和竣工。

参考文献:

[1]雷少雄.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4):149-150.

[2]刘忠华.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45+56.

[3]李慧峰.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7,36(34):168-170.

[4]黄家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7(22):184.

[5]陈波.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40-41.

标签:;  ;  ;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李洪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