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刘文刘晓颖(通讯作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综合科辽宁大连116011)

【摘要】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初次诊断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体重及低血糖发作情况。结果1.治疗后,FPG、2hPG及HbA1C均显著下降。2.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有2例低血糖发生,无夜间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初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体重增加。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肥胖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171-02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共同作用。长期的糖毒性和脂毒性导致胰岛素β细胞不断损伤,因此,早期胰岛素强化血糖控制,缓解糖毒性和脂毒性,可以减少血管及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β细胞功能[1]。但往往胰岛素治疗的代价是体重增加,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就增加了他们应用胰岛素的顾虑。地特胰岛素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使其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减少了体重增加。本研究对56例T2DM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旨在了解地特胰岛素治疗初次诊断的肥胖型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就诊的56例新诊断T2DM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35-72岁,平均(49.56±9.7)岁,其诊断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要求HbA1C≥8.0%,体重指数(BMI)≥25kg/m2,未用任何降糖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DKA等急性并发症者;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肝肾功能受损明显者(AST≥正常值2.5倍,血肌酐≥177umol/L);继发糖尿病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者;合并感染或外伤者。

二方法

1.治疗方法:在饮食控制及运动的基础上,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睡前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2IU/(Kg.d);二甲双胍日三次口服,初始剂量500mg/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地特胰岛素剂量,每次调整2U。治疗时间12周。治疗期间嘱患者监测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有低血糖症状(头晕、心慌、手抖、乏力、出汗等)随时检测。治疗目标:FPG<6.1mmol/L,2hPG<8.0mmol/L,HbA1C<6.5%。

2.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检测静脉FPG、2hPG、HbA1C、体重及低血糖发作情况。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HbA1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

三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治疗前后患者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1.治疗后,FPG、2hPG及HbA1C均显著下降,P<0.05。

2.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治疗期间仅有2例发生低血糖,经规律饮食调整后消失,无夜间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所有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均无出现过敏等不适反应。

表1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x-±s)

组别例数体重FPG2hPGHbA1C

GroupnKgmmol/Lmmol/L%

治疗前5674.52±9.8612.07±3.3918.56±4.7810.12±0.94

治疗后5673.93±8.766.99±2.98△9.53±2.07△7.93±0.98△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讨论

超重和肥胖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肥胖患病率的不断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约7倍之多[2]。UKPDS的十年随访结果表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较使用口服药的患者的体重增加更加明显。这就成为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最大障碍,尤其是肥胖患者。

多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3,4],地特胰岛素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增加。PREDICTIVE研究TM[5]及最近的SLOVE研究TM[6]均显示,地特胰岛素可显著减少体重增加;而且其对体重的影响是依赖于BMI,BMI越大的患者其体重获益越多。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FPG、2hPG及HbA1C均显著下降,证实了二者联合治疗的有效性。5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观察时间较短的原因,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体重下降是否会出现显著性差异将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地特胰岛素减少体重增加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解释有如下三点:1.地特胰岛素的药动学曲线更加平缓,减少了血糖的波动,降低了低血糖风险,因此就减少了由防御性进食引起的体重增加;2.地特胰岛素在下丘脑及大脑皮层组织发挥作用,有效地抑制食欲,引起体重下降。3.地特胰岛素与血浆白蛋白可逆性结合,限制其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到达外周靶器官,降低了外周组织中胰岛素的比例,减轻了外周组织的过度胰岛素化,进而减少外周脂肪的合成[7]。

二甲双胍始终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其在有效降糖的同时,也有减轻体重的效应,缓解糖毒性和脂毒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心血管的风险。

综上所述,地特胰岛素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较其他基础胰岛素引起的体重增加更少。而二甲双胍在降糖的同时,能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二者联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优势互补,为肥胖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16yearstherapyoftypeIIdiabetes:aprogressivedisease.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Group[J].Diabetes,1995,44:1249~1258.

[2]RaskinP,GylvinT,WengW,etal.Comparisonofinsulindetemirandinsulinglargineusingabasal-bolusregimeninarandomized,controlledclinicalstudy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DiabetesMetabResRev,2009,25:542-548.

[3]SwinnenSG,SimonAC,HollemanF,etal.Insulindetemirversusinsuinglarginefortype2diabetesmellitus.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1.

[4]MonamiM,MarchionniN,MannucciE.Long-actinginsulinanaloguesversusNPHhumaninsulinintype2diabetes:ameta-analysis.DiabetesResClinPract,2008,81:184-189.

[5]Dornhorst,A,LuddekeHJ,SreenanS,etal.Insulindetemirimprovesglycaemiccontrolwithoutweightgainininsulin-naive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subgroupanalysisfromthePREDICTIVEstudy.IntJClinPract,2008,62:659-665.

[6]VoraJ,Orozco-beltranD,KarnieliE,etal.StudyofOnce-dailyLevemir(SOLVE):Weightchangesassociatedwiththeinitiationofonce-dailyinsulindetemirinpatientswithT2DM.Internationdiabetesfederation(IDF)posterdiscussion,2011-08-07(D-0829).

[7]LeFlochJP.Criticalappraisalofthesafetyandefficacyofinsulindetemiringlycemiccontrolandcardiovascularriskmanagementindiabetics.DibetesMetabSyndrObes,2010,3:197-213.

标签:;  ;  ;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