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防治分析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防治分析

邵慧梅

(大庆市肇源县中医院妇产科黑龙江大庆1665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预防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临床防治方法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轻度贫血21例,中度贫血6例,重度贫血3例。经治疗均有所好转,治愈26例,好转3例,加重1例。结果: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治疗主要是要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贫血的原因,治疗过程中加强营养,给予含铁丰富的软食,有其它消化系统症状的给予对症治疗。

【关键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治疗;预防;影响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051-02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用于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消耗,造成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缺铁性贫血在妊娠妇女中普遍存在,85%~100%的孕妇体内有铁的不足,尤其是妊娠后期。但并不是所有缺铁的孕妇都发生贫血。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为补充铁剂,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1]。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6±3.5岁。孕周16~31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轻度贫血21例,中度贫血6例,重度贫血3例。

1.2方法

1.2.1一般治疗增强营养和食用富铁食物,如动物肝、血、肉类、豆类、海带、紫菜、木耳、香菇等。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等给予对症处理。

1.2.2补铁药物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绝大多数口服铁剂后效果良好,且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廉。常用药物:①硫酸亚铁0.3g口服,每日3次,同时服维生素C0.3g及10%稀盐酸0.5~2ml,以促进铁吸收。②多糖铁复合物150mg,每日1~2次,其优点是不含游离铁离子,不良反应较少[2]。妊娠晚期重度贫血或严重胃肠反应不能口服铁剂者,可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深部肌内注射,应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日50mg,无不良反应,第二日起增至100mg,每日一次。

1.2.3输血当血红蛋白<60g/L时、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行剖宫产手术者,可适当少量多次输血。有条件医院可输浓缩红细胞。输血是最快速的纠正贫血的办法,但输血速度宜慢,以防发生急性左心衰。

1.2.4预防产时并发症主要是尽量减少出血。①中、重度贫血孕妇临产后应备血,酌情给予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卡巴克络(安络血)及维生素C等。②防止产程过长及产妇疲乏,必要时可阴道助产以缩短第二产程[3]。③胎肩娩出后及时注射缩宫素(催产素)、麦角新碱等药物,以促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失血;如产后出血略多,虽不到产后出血标准,亦当重视,应及早输血、补血。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产后可短期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⑤若病人贫血严重或者有并发症,产后不宜哺乳。

2.结果

本组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轻度贫血21例,中度贫血6例,重度贫血3例。经治疗均有所好转,治愈26例,好转3例,加重1例。

3.讨论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铁需要量明显增加,为650~750mg。胎儿生长发育需铁约350mg。孕期无月经来潮可储铁200mg,妊娠期间正常铁丢失170mg,故孕期需铁1000mg左右,即孕妇每日需铁至少4mg。一般饮食中含铁10~15mg,通过胃肠道吸收10%,到妊娠晚期最大吸收率为40%,仍不能满足孕妇的需要。如不补充铁剂,易耗尽体内贮存铁而造成贫血。妊娠期胃酸分泌较少,影响铁吸收。孕前有慢性失血或铁吸收不良等疾病,影响铁储备。

孕前有慢性失血史,如月经过多、钩虫病、消化道出血史,说明孕前铁储备不足;或有长期偏食、孕早期呕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等病史。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乏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口腔炎、舌炎。

轻度贫血影响对孕妇的不大,重度贫血(红细胞计数<1.5×1012/L、血红蛋白<60g/L、血细胞比容<0.13)时,心肌缺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胎盘缺氧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其所致心脏病;严重贫血对失血耐受性降低,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由于贫血降低产妇抵抗力,易并发产褥感染危及生命[4]。孕妇骨髓和胎儿是铁的主要受体组织,在竞争摄取孕妇血清铁的过程中,胎儿组织占优势,而铁通过胎盘又是单向运输,不能由胎儿向孕妇方向逆转运。因此,一般情况下,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但当孕妇患重症贫血(Hb<60g/L)时,胎盘的氧分和营养物质不足以补充胎儿生长所需,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

预防产时并发症,临产后备血,酌情给维生素K1、卡巴克络、维生素C等。严密监护产程,防止产程过长,阴道助产以缩短第二产程。当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或静注宫缩剂(缩宫素10U或麦角新碱0.2mag),或当胎儿娩出后阴道或肛门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mg,以防产后出血。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产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产后给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妊娠前积极治疗失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等,以增加铁的贮备。孕期加强营养,鼓励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鸡血、豆类等。妊娠4个月起常规补充铁剂,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3g。在产前检查时,每位孕妇必须检查血常规,尤其在妊娠后期应重复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2-164.

[2]李春洪.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3):130-131

[3]周小芳,樊尚荣.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5(1):23-27

[4]修新红,万爱华,袁丽等.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2):115.

标签:;  ;  ;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防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