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论文_赵晓鸿,夏竹君,付琛,胡向阳,张兰江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论文_赵晓鸿,夏竹君,付琛,胡向阳,张兰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阻率,裂隙,裂缝,含水层,岩心,水害,极板。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鸿,夏竹君,付琛,胡向阳,张兰江[1](2019)在《增强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ERMI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的测量原理和结构组成,详细说明了推靠器、极板、电扣等核心技术以及柔性短节和扶正器等辅助设备的结构、功能和特点,介绍了该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微电阻率刻度方法、及主要技术优势等。近几年该技术在南海西部进行了推广应用,测井成功率高,应用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石油管材与仪器》期刊2019年01期)

王苏健,陈通,张严静,李涛[2](2017)在《基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土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张家峁煤矿土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对张家峁煤矿5~(-2)煤层采空区上覆土层中裂隙带发育情况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孔9导水裂隙带已贯穿土层。通过与钻探工程结果的对比,证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对土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探测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5-25)

李涛,冯海,王苏健,陈通[3](2016)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探测采动土层导水裂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煤炭开采度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程度,针对松散含水层下伏采动土层,采用钻孔冲洗液消耗、水位观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及物理模拟等手段,揭示了煤炭开采导水裂隙在土层中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模拟试验发现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土层,裂采比28.9。现场实测发现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识别完整裂隙准确率100%,识别的裂隙判定裂采比为28.2,与模拟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赖锦,王贵文,郑新华,周磊,肖承文[4](2015)在《油基泥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岩心观察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研究。重点针对克深2-2-12井基于油基和水基泥浆采集得到的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对比,并总结油基和水基泥浆成像测井图在裂缝识别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水基泥浆相比,规模较大的裂缝在油基泥浆成像测井图上基本可以识别,但有一些小裂缝显示不清;整体上对高角度缝的拾取率较高,对低角度缝基本无法拾取,且层理等层面信息丢失严重。可通过油基泥浆成像测井与岩心资料对比、标定,并与井径、声波时差以及阵列声波等测井技术序列进行对比验证,进一步提高油基泥浆裂缝识别与解释的精度和准确度。(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5年06期)

黄建红,王波,衡勇,李建宏,季赟[5](2015)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在涩北气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东部的涩北气田属世界罕见的第四系生物成因气藏,具有埋藏浅、储层疏松、成岩性差、粒度细、层多而薄、泥质含量高、地层电阻率低等特点,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储层难度大,尤其是薄层和薄互层的识别。本文结合常规测井解释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以及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资料,对涩北气田的岩性、沉积环境、构造、薄层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微电阻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井眼覆盖率和直观可视等特征,可提高测井评价精度,特别是在薄层识别方面,可以清晰准确地进行判别。(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郭宁[6](2014)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在裂缝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的原理出发,围绕如何从成像图上正确识别裂缝,分析井眼条件等因素对裂缝识别的影响,总结了不同裂缝在电成像上的表现,以及裂缝与其它地质体在电成像上的区分,讨论了裂缝的真实性、有效性、充填性的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期刊2014年S1期)

王志宾[7](2014)在《微电阻率扫描井壁成像测井仪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器研制过程中各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成功实现六臂独立分动推靠器机械结构的设计和研制;实现测量信号在极板中的模数转换,极板和电子线路之间实现数字传输,避免了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干扰,达到了测量数据的传输保真;研制了绝缘良好且能承压耐高温的纽扣电极阵列;发射器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辅助直流供电技术相结合,辅助直流供电可以增加极板发射功率,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该设计的实施优化电成像仪器的用电方案,保证仪器通讯用电不会随着极板发射功率增大而通讯中断,在地层电阻率和泥浆电阻率比值高达100万的条件下仍能获得优质的成像资料。研制成功并与国外相同设备进行资料对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仪器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较强的解决复杂油气藏的能力,具有广阔的的应用前景,在油气勘探过程中,降低了油气发现的成本,提高了勘探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4-06-01)

赵瑞林[8](2013)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勘探到的油藏逐渐的趋向小型化和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测井方法已经逐渐的不能满足要求。成像测井技术在小油藏、复杂油藏的解释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电扫描成像测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测井技术,该技术的测井准确高,更能直观的反映出井下的地层的特征。文章通过调研研究,分析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工作原理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的预处理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的优势。通过研究提高了随钻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的研究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3年07期)

于增辉,刘耀伟[9](2012)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在地层构造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利用六臂电成像测井资料自动计算地层构造倾角的方法 ,通过编程实现实测井数据处理。该算法的缺点是,所计算出的倾角为多个层理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某地层面的实际倾角。(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于增辉,刘耀伟,张志刚[10](2012)在《国产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ERMI开发与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海油新研制成功的增强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ERMI)凭借独特的电路与机械技术优势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复杂条件下的井眼环境,测得高质量的井壁电阻率图像。同时,ERMI配备了功能强大的地质解释软件,能够进行各种精细的数据处理,提供多种地质解释成果。通过在各种不同井况条件下的井眼测试,表明了ERMI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且测得的图像清晰度与国际同类先进仪器的效果基本相当。自2011年12月以来,ERMI已经陆续投入到国内外的多个油田进行现场作业。(本文来源于《海洋石油》期刊2012年02期)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分析张家峁煤矿土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对张家峁煤矿5~(-2)煤层采空区上覆土层中裂隙带发育情况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孔9导水裂隙带已贯穿土层。通过与钻探工程结果的对比,证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对土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探测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晓鸿,夏竹君,付琛,胡向阳,张兰江.增强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及其应用[J].石油管材与仪器.2019

[2].王苏健,陈通,张严静,李涛.基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土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C].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3].李涛,冯海,王苏健,陈通.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探测采动土层导水裂隙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

[4].赖锦,王贵文,郑新华,周磊,肖承文.油基泥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

[5].黄建红,王波,衡勇,李建宏,季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在涩北气田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郭宁.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在裂缝识别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2014

[7].王志宾.微电阻率扫描井壁成像测井仪研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8].赵瑞林.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

[9].于增辉,刘耀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在地层构造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0].于增辉,刘耀伟,张志刚.国产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ERMI开发与应用效果[J].海洋石油.2012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论文_赵晓鸿,夏竹君,付琛,胡向阳,张兰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