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_王颖杰,赵琪玮,刘洁,王海燕,金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跨文化,障碍,修辞,策略,对策,导游,理论。

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杰,赵琪玮,刘洁,王海燕,金淼[1](2019)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留学生大国,通过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认识跨文化交际问题和解决跨文化交际障碍提供借鉴,这对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有着深远意义。该文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通过对在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进行现状分析及形成原因探寻,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21期)

魏晓冰[2](2019)在《基于中西方修辞差异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话语互动存在不对称的现象,从中西方修辞差异的角度探究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带来的交际障碍,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修辞意识,既能读懂话语背后的动机,又能利用西方修辞策略说服对方,扭转话语互动的不平衡。(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杨丽斌[3](2019)在《浅析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文化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文化交际活动不仅涉及到语言层面还涉及到文化要素,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准则、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不可避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对文化之间差异性过度敏感的交际者带来误导,形成了文化障碍。(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18期)

章洛源[4](2019)在《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留学生来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他们第一次完全置身于一个异国环境中,几乎每一位留学生都会面对文化冲击。在这个情形下,大量的留学生完全不知道如何处理,某些留学生不知如何采取适宜的解决方式,只能被动机械地适应。某些留学生却因长时间缺乏正确疏导而出现心理疾病,甚至导致休学。其次,国外几乎没有设立对于留学生的心理疏导治疗机构。鉴于上述两点,如何从自我的角度进行调节和疏导,特别是在认知和理解不同文化间差异的角度上,这对解决文化冲击的心理问题尤为重要。基于此现实,该文以一些实例为案例,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国文化与其他种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一些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这一问题的基本成因,如高度焦虑,语言差异,相似性假设等。除此之外,该文还会列举几点面对文化冲突时从个体认知层面的启示,用以实际操作与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交际障碍与文化冲突。(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2期)

马欣[5](2019)在《“2018非洲国家知名记者辽宁行”口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非洲国家知名记者研修班”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此次研修班由来自非洲9个国家的33名媒体记者组成,对辽宁省的四座城市,分别是沈阳、朝阳、阜新、锦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受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委托,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选派了MTI师生一行五人担任随行翻译,作者在此行最后一站锦州市市委宣传部举行的欢迎晚宴及“2018年非洲国家知名记者辽宁行”活动的结束晚宴中担任翻译。本次口译实践时长为40分钟,口译结束后,作者又对欢迎晚宴上播放的锦州宣传片进行了模拟交传口译。本篇实践报告基于此次口译实践,着重对实践中汉英交传部分和宣传片模拟口译进行了分析。对本次实践中所遇到的叁种交际障碍,文化意象空缺,词汇空缺和句式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四种应对策略,分别是省略与简化,释义,意义整合和补充说明。作者希望本篇口译实践报告能够为以后的中英交传提供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胡洋[6](2019)在《朝阳北塔博物馆汉英导游口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5月20日至2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2018非洲知名记者辽宁行”活动在辽宁省举办。来自9个国家的33名记者来辽宁访问学习。受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委托,笔者为非洲记者们翻译。本文正是基于此次朝阳北塔博物馆汉英导游口译实践报告而成。本次实践持续一小时,参与人员包含非洲记者们,博物馆讲解员和口译员。在本次口译实践报告过程中,由不同文化造成的交际障碍成为主要问题,因此,口译员作为文化协调者必须协调处理好外国人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将跨文化交际障碍降到最小。在跨文化交际学中的跨文化调整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提供了四种策略来处理在汉英导游口译中出现的叁种跨文化交际障碍,包括认知体系引起的障碍,文化意象引起的障碍和语言结构引起的障碍。这四种策略是解释性说明,音译加增译,意象替换和意译法。在报告最后,笔者总结了此次口译实践活动,希望能为以后的汉英导游口译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吕燕[7](2019)在《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克服汉英导游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人们活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自己国家,走出去看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风尚。在世界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浪潮下,中国也不甘落后,西安更是国内旅游业的璀璨明星。西安是十叁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在西安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导游口译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导游口译可以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认识西安,了解西安。然而,要想在口译过程中实现最佳交际目的并非易事,导游口译员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要克服文化障碍,只有双管齐下,才不失为一种成功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是D.Sperber和D.Wils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根据关联理论,在口译活动中,言语交际包含两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导游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言语交际行为,导游口译员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将源语言信息经过明示推理后形成自己的认知,又是信息的传递者,将消化过的信息传递给听话人。但与其他类型口译不同的是,导游口译员的精力更多地放在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其要高度重视信息的关联性,关注外国游客的社交语境,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使听话人以最少的努力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从而实现最佳关联。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以西安的导游口译为例,试图寻求克服导游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方法并对导游口译员提出要求,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口译效果。本文首先具体阐释了导游口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特点,接着从关联理论入手分析了导游口译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方法,与此同时,也对导游口译员提出相应的要求。最后得出结论,关联理论对克服导游口译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有着重大意义,从关联理论出发的翻译方法对处理导游口译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既有可行性,又具有相当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文卓[8](2019)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跨文化交际概述开始着手,分析大学英语中可能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并试图探讨克服这些障碍的相应对策,以期指导实践教学。(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园园[9](2018)在《彝族《开路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障碍与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开路经》作为一部彝族民间口头叙事史诗,反映彝族先民们居住、婚姻、饮食等方面的习俗和伦理道德。本文从语义、审美和文化等层面分析了《开路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障碍。同时,本族语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通过增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淡化文化差异以及规避民族文化中心论来减少《开路经》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亏损,从而提高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33期)

孟繁欣[10](2018)在《从颜色词“红”看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是文化的积淀,是最明显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语言重要组成的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产生沟通中的障碍。本文本着求同存异的宗旨,对颜色词"红"背后所引申的文化差异进行阐述,注重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正确理解词汇载有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26期)

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西方话语互动存在不对称的现象,从中西方修辞差异的角度探究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带来的交际障碍,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修辞意识,既能读懂话语背后的动机,又能利用西方修辞策略说服对方,扭转话语互动的不平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王颖杰,赵琪玮,刘洁,王海燕,金淼.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J].海外英语.2019

[2].魏晓冰.基于中西方修辞差异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3].杨丽斌.浅析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文化障碍[J].青年与社会.2019

[4].章洛源.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J].海外英语.2019

[5].马欣.“2018非洲国家知名记者辽宁行”口译实践报告[D].沈阳师范大学.2019

[6].胡洋.朝阳北塔博物馆汉英导游口译实践报告[D].沈阳师范大学.2019

[7].吕燕.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克服汉英导游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D].陕西师范大学.2019

[8].李文卓.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对策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黄园园.彝族《开路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障碍与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

[10].孟繁欣.从颜色词“红”看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障碍[J].艺术品鉴.2018

论文知识图

2-4 造成韩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语言障碍在语言障碍方面汉语水平较高...科伎人员专业百养与时外女流能力是笔者从汉语口语水平分级每个等级中...是笔者从汉语口语水平分级每个等级中...适用于外语教育领域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

标签:;  ;  ;  ;  ;  ;  ;  

跨文化交际障碍论文_王颖杰,赵琪玮,刘洁,王海燕,金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