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军事同盟论文_付辛酉

导读:本文包含了日美军事同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日美,同盟,朝鲜半岛,军事,美日,官房,抗战时期。

日美军事同盟论文文献综述

付辛酉[1](2018)在《第二次史迪威危机与1943年中美军事同盟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史迪威危机既是中美间对反攻缅甸计划存在较大分歧所致,也是蒋介石为推动美援,接受宋子文的建议却介入美国陆军内部人事冲突的结果。蒋介石提出推迟反攻,支持陈纳德的空中攻势计划,此举加深了史迪威的怀疑。史迪威认为蒋介石有以陈取代自己的计划。这一怀疑对蒋史合作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史迪威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公开批评蒋介石,之后阻挠蒋介石任用陈纳德对中国空军进行改革。这些举动促使蒋介石决心在与罗斯福的会谈中提出史迪威问题。同时,由于陈纳德的影响,宋子文在华盛顿游说美国政府调整中国战区指挥体系并召回史迪威。但蒋介石决定再次与史迪威和解,不仅放弃了宋子文的外交成果,还导致蒋宋冲突,并影响了之后一段时期内的中国对美外交。(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18年03期)

李枏[2](2016)在《韩美军事同盟之今昔》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以来,朝鲜已进行了叁次核试验,人们在热议美国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是否已走向尽头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美韩军事同盟。美国曾在韩部署大量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一直维持着两极对立的格局。美国对朝鲜始终采取封锁和孤立的政策。朝鲜战争后,美国与韩国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本文来源于《党政论坛(干部文摘)》期刊2016年06期)

张建墅[3](2015)在《日美军事同盟体制成忧虑与质疑焦点》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4日,日本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召开记者会,表示将取消该县对名护市边野古沿岸填埋工程项目的行政许可,正式决定将于10月公布。翁长说,原许可存在法律问题,现已着手准备取消许可的程序。他还称,取消许可只是第一步,表达了“将不惜一切办法阻止在边野古建造新军事(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09-16)

王鹏[4](2015)在《日美修改防卫合作指针,打造全球性军事同盟》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月末,美日外长、防长“2+2”会议在纽约举行,双方发表了修订的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声称将取消美日安保合作的“地理限制”,确定双方将把美军与日本自卫队的合作从应对“周边事态”扩大到全球范围,实现双方军事力量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时“无缝对接”的合作。(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05-22)

王屏[5](2014)在《集体自卫权——“日美军事同盟”的本质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对战后日本有关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争论与斗争的论证过程,厘清了冷战体制下的"畸形儿"日本在美国控制下制定了互相矛盾的宪法、和约以及日美安保条约的历史脉络,并追踪了日本有关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政府解释内容的变化。在对日美军事同盟形成的路径及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同时,指出安倍政权企图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原因与后果,并对战后日本第叁次政治右倾化以及第叁个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军事大国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本文来源于《亚非纵横》期刊2014年04期)

丁刚[6](2014)在《日美军事同盟,逼着中国强硬》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中美日前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峰会上的激辩,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与美国一唱一和,在涉及东海、南海等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无端指责中国;中国代表对此进行了强硬回击,强调中方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反对任何国家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反对强化针对第叁方的军事同盟。中国与日美在香格里拉峰会上的交锋,关系到亚洲未来应选择什么样的安全体系。以结帮组派的方式主导亚洲未来安全,以军事制衡来对冲中国的崛起,是亚洲安全未来走向的潜在危险,是日美在为分化亚洲、制衡中国制造声势。(本文来源于《环球人物》期刊2014年16期)

温宪[7](2013)在《日美军事同盟,想挑起战争吗?》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军事同盟"多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亚太地区,日本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却日益热络,令本地区愈来愈多地瞥见冷兵器的寒光。在10月3日举行的日美安全磋商委员会上,双方表示,为合作应对"21世纪威胁",将加强日本自卫队和美军的防卫合作,并将于2014年底前制订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此外,从今年12月起,美军将在其驻冲绳嘉手纳基地部署P8反潜侦察机;美方明年春天将向日本派驻"全球鹰"无人侦察机;为(本文来源于《环球人物》期刊2013年27期)

张威威,张光军[8](2011)在《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从冷战结束之初同时弱化,发展为世纪之交"一强一弱"(美日同盟强、美韩同盟弱),而经过韩国李明博政府和日本鸠山内阁时期强弱态势的短暂逆转,自2010年中开始,两同盟出现冷战后的首次同步强化态势。地区冲突爆发是两同盟同步强化的直接诱因,美日韩叁国安全政策趋向统一是决定性动力,日韩两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两同盟同步强化,加剧了朝鲜半岛的战争危机、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紧张和军备竞赛危险。(本文来源于《国际论坛》期刊2011年04期)

张威威[9](2011)在《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从冷战结束之初同时弱化,发展为世纪之交"一强一弱"(美日同盟强、美韩同盟弱),而经过韩国李明博政府和日本鸠山内阁时期强弱态势的短暂逆转,自2010年中开始,两同盟出现冷战后的首次同步强化态势。地区冲突爆发是直接诱因,美日韩叁国安全政策调整是决定性动力,日韩两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两同盟同步强化加剧了朝鲜半岛的战争危机、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紧张和军备竞赛的危险。(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期刊2011年03期)

何仲山,刘友于[10](2008)在《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同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两国的军事合作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就开始酝酿,但真正的结盟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中美两国成为并肩抗日的盟国,两国结成军事同盟。本文拟对这一时期的两国军事同盟关系及评价作一简要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及太平洋抗战与战俘问题研究——中国及太平洋抗战与战俘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期刊2008-10-01)

日美军事同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以来,朝鲜已进行了叁次核试验,人们在热议美国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是否已走向尽头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美韩军事同盟。美国曾在韩部署大量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一直维持着两极对立的格局。美国对朝鲜始终采取封锁和孤立的政策。朝鲜战争后,美国与韩国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美军事同盟论文参考文献

[1].付辛酉.第二次史迪威危机与1943年中美军事同盟关系研究[J].民国档案.2018

[2].李枏.韩美军事同盟之今昔[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6

[3].张建墅.日美军事同盟体制成忧虑与质疑焦点[N].中国青年报.2015

[4].王鹏.日美修改防卫合作指针,打造全球性军事同盟[N].中国青年报.2015

[5].王屏.集体自卫权——“日美军事同盟”的本质性特征[J].亚非纵横.2014

[6].丁刚.日美军事同盟,逼着中国强硬[J].环球人物.2014

[7].温宪.日美军事同盟,想挑起战争吗?[J].环球人物.2013

[8].张威威,张光军.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J].国际论坛.2011

[9].张威威.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步强化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

[10].何仲山,刘友于.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同盟[C].中国及太平洋抗战与战俘问题研究——中国及太平洋抗战与战俘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8

论文知识图

通过加强与韩国、澳大利亚甚至印度以本国法律来推卸责任。将陆自建设成为一支精干高效已暴露无遗。对军一朝鲜半岛的未来。

标签:;  ;  ;  ;  ;  ;  ;  

日美军事同盟论文_付辛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