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投资环境的分析与评估

重庆市投资环境的分析与评估

杨文祥[1]2003年在《重庆市投资环境的分析与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综合运用前人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自身的特点,设计出了重庆市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等两方面,系统地比较、分析和研究了重庆市外商投资的硬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才及管理环境等几个方面,较系统地比较、分析和研究了重庆市外商投资的软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市的投资环境不论是硬环境或是软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较好的省市之间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硬环境方面的差距则更大;2.在投资硬环境方面,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综合评价较好,与投资环境较好的省市之间相比,相差不大,甚至与某些投资环境较好的省市之间相比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只是地理区位优势要稍微差一些;但是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不论是从单位面积上拥有的基础设施数量来看,或是从人均拥有的基础设施数量来看,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在投资软环境方面,从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来看,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相对来说,差距不是很大,说明了重庆市的投资软环境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从人才与管理环境来看,差距则很大。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重庆市投资环境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1.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多方面筹集资金,努力改善重庆市的基础设施状况;2.要大力推进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培养,留住人才,吸引人才;3.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实现以市场换投资、换技术的战略;4.要进一步完善重庆的各项法律法规;5.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服务体系与功能;…等等。从而为重庆市进一步改善其投资环境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罗乐[2]2009年在《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国际社会处于经济下行期的大背景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核心,中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内陆直辖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重庆市适时提出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战略目标,出台的扩大开放各项利好政策,有利于坚定外来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但是让外来投资者认识到重庆市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潜力,认可重庆市优越的投资环境,需要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估,找出影响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不足的“短板”,通过改进投资环境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子,优化投资环境,以实现重庆市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战略目标,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综合运用区域分工理论、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和区域要素流动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概念框架,构建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估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提出提升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为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1.研究的基本思路本文以区域分工理论、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和区域要素流动理论为指导,采用决策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综合比较国内典型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基础上,从相互联系和动态演变的规律中确立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的新思路。本文在参考并综合了国内外学术界对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后,以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就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其定义为“一个经济区域(国家、地区、城市群或城市)以吸引经济资源(以资本为主)为目标的投资环境的综合实力。”以此内涵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的、动态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以评估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通过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与代表性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以及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能力的测算,找出影响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不利因子,据此提出改善重庆市投资环境,提升该地区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2.研究的基本结论本文通过评估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测定出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以及其增长潜力,提出针对当前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制约因子、符合优化重庆市投资环境实际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1、从全国范围看,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省区存在较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运营效率竞争力、增长转型竞争力和设施配套竞争力上,其中运营效率竞争力制约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提升的首要因素。运营效率竞争力由政策法规和办事效率两大因子构成,而这两个因子在七省(市)排名中皆居末位,直接导致重庆运营效率竞争力的低下。重庆市增长转型竞争力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市金融环境服务不足。重庆市设施配套竞争力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社会生活服务配套相对不够。2、在局部范围看,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具有相对优势,领先于中部的安徽和同为西部省区的四川。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开放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竞争力上,其中产业开放竞争力为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做出主要贡献。促进重庆市产业开放竞争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在重庆市于对外开放力度很大,居七省(市)之首。重庆市文化教育水平在七省(市)中排名居前,是重庆市技术创新竞争力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主要贡献因素。3、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2007年较往年的增幅最大。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能力最强的是产业开放竞争力,年均增长率速度高达40.12%,其次是以平均增长速度8.42%增长的技术创新竞争力。促使产业开放竞争力高速增长的主要因子是产业开放,说明产业开放度是近年来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的主要动力。虽然技术创新竞争力增长较为平稳,却以每年的持续增长为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增长转型竞争力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增长过程,是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的潜在动力。运营效率竞争力起伏较频繁,有待于稳步提升。设施配套竞争力总体来看处于负增长,是制约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的主要因素。4、针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以及增长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从五大单项竞争力方面提出提升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挖掘市场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重庆市产业开放竞争力;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提升技术创新竞争力;扩大非公经济进入领域,扶植中小企业,培育增长转型竞争力;准确定位政府角色,提高政府效率,提升运营效率竞争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高设施配套竞争力。3.研究的主要特色1、文章选题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本文研究成果主要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之用。从研究本身来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产业竞争力、中国行业竞争力、中国及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评估研究成果尚丰富,但大多立足于宏观。微观区域中的产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较少,特别是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包括外商投资环境竞争力、制造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评估研究还不够。而从实践价值来看,重庆市投资环境总体水平较低,需要找出影响投资环境竞争力不足的“短板”。找出“短板”不仅是职能部门决策需要明确的问题,也是投资者急需知道的内容。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找出以制约重庆市投资环境改善的“短板”。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光明的应用前景。2、文章构建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概念框架,并以此为根据设计静动态结合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根据对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以及其丰富的内涵,本文将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分解为五个单项竞争力:产业开放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增长转型竞争力、运营效率竞争力、设施配套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静动态结合的指标体系,用以评估重庆市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及其增长能力,并达到了预期效果。4.深入研究的拓展本文属于应用型研究,需要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和调查的局限性,定量指标数据收集依然存在难度,而且定性指标水平的确定由于受主观判断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在指标设计上,虽然指标体系构建较为齐全,但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动态指标的构建是本文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拓展的研究空间。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与其他省份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横向研究,尝试采用了综合评价法对2003年至2007年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能力研究,但可以继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实证分析方法,比如探索计量模型等在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中的使用。

梅宇[3]2012年在《成渝投资环境竞争力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成渝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投资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同时,外商外资到成渝进行投资的意愿更加强烈,具体表现为:外商对成渝的直接投资数量呈迅速上升态势。这不仅表明成渝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也表明成渝两地具有巨大投资机遇。通过本文研究,期望可以满足外商对成渝直接投资的需求,解决外商对成渝投资环境的疑虑,并为其提供全方面成渝投资环境的现实情况参考。因此,对成渝两地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投资环境的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参考、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以成渝投资环境竞争力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针对成渝两市的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用以评估成渝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通过对成都市与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总结得到成渝各自的优劣势,并分析影响两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不利因素,进一步提出改善两市投资环境、提升两市竞争力水平的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指标考查、数据展示,分析说明成渝两地各自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绝对劣势和相对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仅能够促进提高两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而且能够成为两市投资决策部门或企业参考意见的政策建议。本文基本结论是:(1)从整体看,成都市的综合投资环境竞争力以微弱优势略胜于重庆市。(2)从单项竞争力看,成都市的产业配套环境竞争力、科技创新环境竞争力、社会综合环境竞争力和要素保障环境竞争力四个单项竞争力优于重庆市,同时,重庆市的政府服务环境竞争力和交通运输环境竞争力两个单项竞争力优于成都市。其中,在产业配套环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环境竞争力两方面,成都市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在交通运输环境竞争力方面,重庆市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3)从构成因子看,对于成都市来讲,政府办事效率和企业对政府的认同两个因子是制约政府服务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产业扶持政策因子是制约政府政策方面的主要因素,水路运输因子是制约物流运输提升的主要因素。对于重庆市来讲,集成电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制鞋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相关因子是制约产业配套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科研院所数量、科研经费数量和城市人力资源供应因子是制约科技创新潜力提升的主要因素,金融服务机构数量因子是制约金融服务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城市环境质量和医疗卫生条件两因子是制约城市生活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成都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从改善两大单项竞争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一,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大企业对政府服务认同,提升政府服务环境竞争力;第二,增强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弱势产业扶持力度,提升政府产业服务环境竞争力;第叁,扬长避短,增强陆空交通物流建设,提升交通物流运输环境竞争力。针对影响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从改善叁大单项竞争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提升产业配套环境竞争力;第二,增强科研经费投入,加大城市人力资源供应,提升科技创新环境竞争力;第叁,增加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提升社会综合环境竞争力;第四,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社会综合环境竞争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是:(1)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很多,但理论界用法不一。本文根据成渝两地所处西部的特有区位构建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指标体系构成的过程和理由,为建立动态的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方法提供一个示范性案例。(2)目前对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宏观层面,针对微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研究还未取得系统、深入的成果。本文试图把投资环境竞争力微观化,即将指标体系尽量细化,具体到企业投资所关注的微观层面。(3)学者较多通过城市间竞争力比较分析,即把城市与城市之间作为对立关系进行研究。本文拟提出“投资环境一体化”的说法,即认为具有竞争关系的城市之间也可以根据投资环境的绝(相)对优(劣)势进行优势互补和劣势改进,从而,达到经济学上互利共赢的效果。

陈阳[4]2012年在《重庆市投资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于2011年拉开帷幕。开局一年之际,重庆市进入了“十二五”发展阶段,各项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过去的几年中,重庆市两江新区获得国务院审批,作为中国第叁个国家级新区投入运行,惠普、华硕等IT产业巨头也纷纷来渝投资。重庆市的外来投资呈现出飞速发展之势,这一切都源于重庆市投资环境质量的快速提高。投资环境作为一个区域吸引外来资金的基础,对一个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投资环境的主体包括投资方和引资方,投资方以获得最大投资收益为目的,引资方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目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缺口”理论、企业理论都从各自的角度对投资的原因和投资所注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管理论和综合投资环境理论从投资环境的角度对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劣提供了评判的逻辑。在投资环境评价的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冷热国法、成本评估法、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动态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投资环境评价的核心环节,需要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以往投资环境评价中指标体系的选择,对重庆市2010年投资环境的评价,从基础设施、技术存量、经济水平、市场状况、外资存量、人力成本、税收负担七个方面分析进行。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2010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重庆市在基础设施、技术存量、经济水平、市场状况、外资存量五个方面处于显着劣势,在人力成本、税收负担两个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通过对重庆、四川和陕西叁个省市的分析发现,重庆市在基础设施、经济水平两个方面具有优势,在人力成本、技术存量、税收负担、市场状况、外资存量五个方面具处于相对劣势。对各个地区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的投资环境与北京市相当,但和上海市、天津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重庆、四川和陕西范围内,重庆的投资环境在和四川省相当,相对陕西省有一定的优越性。通过以上的分析,重庆市要对未来的投资环境进行优化,需要在市场秩序、融资渠道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加大投入。

刘化磊[5]2014年在《重庆市投资环境分析》文中指出“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庆市围绕着调结构、稳增长等目标,在国家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仍取得较好的成绩。随着地域竞争的加剧,各个城市为吸引投资,获得更多资源,促进地域发展,均采取一定的措施,然而归根结底,在于投资环境的建设。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得资本的增值,亦需要关注投资地域的投资环境。如何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以及改善投资环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投资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投资环境评价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一些比较有代表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对相关的研究有大致的了解。之后,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根据国内外有关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在根据重庆市自身发展特点,在遵循一定准则的前提下,建立评价体系。分为宏观经济环境、投资硬环境、投资配套服务叁个指标,包含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等在在内的11个二级指标,最后选取相关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2008-2012年重庆市相关指标数据位基础,对重庆市投资环境进行纵向分析。根据SPSS分析结果,2012年重庆市综合得分1.13,较11年翻了一番,表明重庆市投资环境逐年改善,与之前对重庆市定性分析结果相符,使利益相关者对重庆市投资环境有个较客观的把握。然后将2008-2012年各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与2012年指标进行对比,以期发现指标的发展不足之处。运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投资环境与所选可比城市(其他直辖市、非直辖一线城市、成都)进行横向分析。通过总体投资环境的分析,重庆市总得分-0.56,在所选城市中排名第6,北上广占据前叁的位置,对重庆市在城市中的排名有大致把握。之后将总体环境分解,对各大城市一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重庆市经济环境得分-0.82,处于末位,甚至落后于同处于西部的成都;投资硬环境得分0.29,排名第3,在所选城市处于领先的位置。其中交通环境及环保状况更是分别处于第1和第2的位置;投资配套服务环境得分-0.12,排名第4,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为了更直观的发现具体指标与所选城市存在的差距,按照纵向分析具体指标分析方法,将重庆市2012年具体指标分别其他直辖市、非直辖一线城市、成都进行对比。最后,根据纵向、横向分析结果,针对重庆市投资环境存在的优势以及不足提出相应的意见。分别为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继续保持其在投资硬环境方面的优势,提高城市邮电通信水平、扩大内需,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金融、医疗服务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并促进就业。并针对各个意见提出操作性更强的子意见。在未来,希望通过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投资者的投资,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

卢飞[6]2005年在《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论文首先以投资环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研究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确定城市投资环境基础竞争力的评估框架;然后采用定量及定性的手法对重庆市投资环境基础竞争力和特殊竞争力分别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主要劣势并分析其影响;接着深入探讨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劣势产生原因,最后提出改善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的基本结论和政策措施如下: 一、基本结论 1、对重庆、上海、武汉、成都四城市的投资环境基础竞争力进行评估,发现重庆市投资环境基础竞争力仅稍稍领先于武汉和成都,但差距不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由于武汉和成都是国内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实力强、投资环境好的城市之一,因此可以认为重庆市的投资环境基础竞争力在中西部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是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基础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之一。但与中国经济的引擎,龙头城市上海相比,重庆市投资环境基础竞争力仍大大逊色。其中,重庆市的物流环境竞争力、科研环境竞争力、通讯环境竞争力明显处于劣势,分别排在四个城市的最后一名;开放环境竞争力较差,排在第叁名;市政设施竞争力、市场环境竞争力、金融环境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分别排在第二名。同时,重庆市投资环境特殊竞争力具有自然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优势。 2、物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良好的社会物流环境能够创建更加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供应链体系和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重庆的物流环境竞争力较弱,表现在重庆的货物周转量偏低,水运及航空运输量所占比重低;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比较缓慢;熟悉现代物流运作、精通现代物流管理、能够设计现代物流方案的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重庆是制造业城市,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已经成为重庆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的障碍,危及到重庆的招商引资。 3、国内外经验表明,外资的进入在弥补资本不足、加快贸易增长、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引擎”。重庆市虽然是西部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之一,但与其它城市及全国相比,还存在吸引外资总量偏小的问题。同时由于投资在空间上的强烈非均衡性,导致区域经济差异有加强的趋势。 4、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助推器,金融环境对投资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重庆的金融环境并不理想,非国有金融发展滞后,使得地方经济、非国有经济等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金融短缺。重庆市的资本市场发展也极不成熟,特别是作为重庆市资本市场核心的上市公司存在规模小、数量少的问题,资本市场的发展与

李玉洁[7]2002年在《重庆市投资软件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地处西部的重庆获得了新的发展良机。在此机遇之下,如何最有效的推动重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投资环境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对重庆市的投资软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论文分析了研究重庆市投资软环境的意义。认为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经济环境更加开放的情况下,重庆只有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之中,与国际经济接轨,才能变挑战为机遇吸引更多外资参与重庆建设。同时,西部大开发也使重庆陷入了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之中,重庆只有不断优化自身投资软环境,才能获得更多外部资金的支持,在西部各省、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力拔头筹。其次,论文评价了重庆市目前的投资软环境。具体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性分析,采用因素分析法,对重庆市各方面的投资软环境因素进行了客观的描述。通过定量分析,采用系统评价法,在参考模式的指导下,对重庆市投资软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接着,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重庆市投资软环境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思想观念、人才、政策、法治、市场、金融、政务、文化几方面,并寻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重庆市投资软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新人文社会环境;以依法行政为核心,创新法治环境;以落实各项政策为着眼点,创新政策环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创新服务环境;以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为目标,创新市场环境;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出发点,创新人才环境。论文最后一部分,针对重庆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形式单一,严重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难点,提出优化重庆市民间投资软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对策。在以上重庆市整体投资软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庆市民间投资软环境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析,以期探讨出一条优化重庆市民间投资软环境的新路子。

李秀琴[8]2004年在《重庆市投资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首先从重庆市投资环境目前现状出发,构建了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将重庆与全国29个省市区及西部若干省市区进行比较,得出其投资环境综合得分。然后具体分析了叁大经济走廊的投资环境。最后根据以上所论,对重庆市投资环境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1.从重庆市实际出发,分析了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四大因素,并根据现状,借鉴前人成果构建指标体系。 2.选用地理位置、交通设施、人均邮电业务量、万人拥有因特网用户、年末自来水供水量、人均绿化面积、人均居住面积、城市煤气普及率、废水处理率、人均GDP、GDP年均增长率、人均固定资产、GDP、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二产比重、叁产比重、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外贸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实际利用外资额、非国有经济比重、劳动力相对成本、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高校在校学生数、百万人拥有高校数、万人专利批准量、人均R&D经费支出情况、万人卫生技术人员、社会服务从业人员比重、制度政策等31项指标建立计量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采用变量标准化系数在t检验上显着水平大于0.01即为变量不显着,删去该变量的原则,删去了3项指标,建立了初步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防止变量间的高度相关,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一步筛选了4项指标。最后用剩余的24项指标建立了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3.利用该指标体系,选取了全国29个省市区(西藏除外)与重庆进行比较。文中利用综合评价法首先计算出各区域的综合得分,然后将各区域得分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将全国30个省市区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将重庆分别与其进行比较,找出重庆在其中的地位。 4.选取西部10个省市区如内蒙、广西、四川等与重庆进行比较。分别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经济水平、社会服务四大因素24项指标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重庆的优势与不足。 5.从叁大经济区角度出发,对重庆叁大经济走廊分别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经济水平、社会服务四大因素进行分析。由此论文完成了从区际到区内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的分析。

杨兆甲[9]2012年在《重庆市投资环境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重庆市积极开拓,出台各项利好政策,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积极利用外来投资发展本地经济,取得显着成效。更好利用外来资本加速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让外来投资者认识重庆的广阔市场与发展潜力,偏好重庆的投资环境,需要对重庆投资环境进行评估,找出影响重庆投资环境的短板,改进投资环境提升的制约因子,从而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本,促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对国外研究文献从叁个阶段进行了综述,对国内研究分别从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与投资环境实证两方面进行了综述。然后对投资环境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一是分析国内外对投资环境的概念界定,并提出本文研究关于投资环境的内涵;二是从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学以及投资环境理论四个方面对投资环境基本理论进行概述;叁是对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概述。相关理论概述之后,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现状进行定性分析。从宏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发展、金融资源水平、对外开放、产业发展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对重庆市投资环境予现状以定性描述。结合国内外对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构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重庆市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数据,运用分子分析的方法,从7个维度53个变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实证结果:在科技教育发展水平维度,重庆得分-0.3142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范围内排名20位;金融资源发展水平维度,得分0.00449,在31省区中排名第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维度,得分0.102732,排名第1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发展维度,得分-0.266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第18;环境保护水平维度,得分0.502947,排名第7;经济外向性水平得分-0.248357,排名15;高技术产业发展维度,得分0.022805,排名第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环境总体得分-0.04296,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10。在西部地区省份中优于四川,排名第一,在西部各省份投资环境方面,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结合各分支因素,重庆市投资环境影响因素中,宏观经济发展、金融资源水平、环境保护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维度,与综合水平趋于一致,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的支撑投资环境的发展。而科技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水平以及经济外向性水平偏低,且与其综合实力排名不一致,在该叁个维度层面,还不利于重庆市投资合理打造,亟待发展与提高。最后,针对实证分析总结重庆市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意见。

李孟夏[10]2014年在《重庆市生态住区评估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山地较多,占国土近叁分之二的面积,山区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因此,山地住区规划设计在山地城市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山地往往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科学地建设山地住区,可将其建成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人类聚集地,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指导山地住区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山地生态住区成为山地居住区建设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生态住区评估体系是生态住区规划建设的标尺,它为新建居住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建设方法上的指导,也为大型居住区项目进行环境的检验审批提供依据与参考。开展山地生态住区的评估体系研究,有利于山地住区在生态化发展上进行科学的指导与控制,本文尝试对生态住区评估体系进行地域性的优化研究.文章以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住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山地生态住区在规划设计和生态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梳理出重庆市生态住区评估优化内容,构建山地生态住区的优化评估体系。基于原有的重庆市生态住区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加分方法、标准内容、权重、等级评判等评估体系内容上进行了优化,最后以实际案例作为实践检验新建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开展研究:一、对山地生态住区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对生态理念相关评估体系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及分析其特点。二、先对重庆市主城区在山地地域特色中的环境特点进行总结,再对重庆市主城区山地住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现场调研分析现有住区存在的缺陷与生态理念方面设计的局限。叁、通过前一章对地域特色的总结和现有住区的特点的分析,得出山地生态住区评估内容及与之对应的评估策略。内容分为叁个层面,分别是宏观层面——住区与外界环境的连接关系、中观层面——住区的外部空间营造、微观层面——住区的生态技艺创新。最后针对叁层面的评估内容进行了评估策略的分析。四、构建出评价体系的基本骨架,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的指标体系赋予权重,完成对山地生态住区评估体系的优化。五、通过实际案例,验证新建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对新建评估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投资环境的分析与评估[D]. 杨文祥. 西南农业大学. 2003

[2]. 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估研究[D]. 罗乐. 西南大学. 2009

[3]. 成渝投资环境竞争力对比研究[D]. 梅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4]. 重庆市投资环境优化研究[D]. 陈阳. 重庆工商大学. 2012

[5]. 重庆市投资环境分析[D]. 刘化磊.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6]. 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卢飞. 西南农业大学. 2005

[7]. 重庆市投资软件环境研究[D]. 李玉洁. 重庆大学. 2002

[8]. 重庆市投资环境研究[D]. 李秀琴. 重庆师范大学. 2004

[9]. 重庆市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 杨兆甲. 重庆工商大学. 2012

[10]. 重庆市生态住区评估体系优化研究[D]. 李孟夏. 重庆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重庆市投资环境的分析与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