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介机制论文_刘媛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技术中介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介,技术,机制,发展战略,作用,联盟,科技。

技术中介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媛媛[1](2017)在《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科技成果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学价值、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实现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国家和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一大标志。技术中介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接科技的提供者与使用者,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目前,我国技术中介在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作用发挥不充分、成果转化效果差等。因此,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中介作用及其机制,提升其成果转化的绩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及现状,阐释了技术中介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点的有效性。通过梳理并分析技术中介的具体作用,将技术中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归纳为认知搜寻、信息沟通、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认知搜寻、信息沟通、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作用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认知搜寻、信息沟通、资源整合作用对成果转化作用产生正向影响。全文共分六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由来、选题意义,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简要概述研究内容、方法等;第2章为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科技创新系统理论、技术转移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进行阐述,为后续技术中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为概念模型构建,基于成果转化过程,分析技术中介在此间的具体作用对其进行归纳,将其总结为四大作用,并提出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机制,构建论文的理论模型;第4章为调研访谈与问卷设计,通过对武汉两家技术中介进行访谈,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确定变量量表,设计初始问卷并进行预调研以形成正式问卷;第5章为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采用SPSS19.0软件对正式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AMOS21.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第6章为全文总结与展望,总结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结果以及实证研究结果,凝练创新点,指出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谭晓林,邓丽明,谢伟[2](2014)在《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企业信息技术中介效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电子商务研究中缺乏中国情景下的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研究,缺乏实证分析,尤其缺乏对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影响机制的研究.基于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再利用SPSS 19.0以及AMOS 18.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企业电子商务采纳中信息技术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间的竞争、消费者、信息技术是影响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因素;(2)信息技术在企业间的竞争与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也在消费者与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最后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张健[3](2013)在《企业联盟能力、技术中介与创新绩效的关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技术中介对战略联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网络经济兴起的当代,单个企业越来越无法全面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知识,来完成相应的创新。因此,开放式创新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网络、战略联盟等领域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创新网络结构或网络关系在企业/联盟技术创新绩效持续提高方面的作用,上述领域现已成为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批研究者关注到战略联盟内的一类重要创新资源来源——技术中介,并对其可能发挥的功能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经验检验。但是,有关技术中介之于联盟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仍然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现有研究从微观层面上诠释了技术中介和单个企业创新的问题。然而,技术中介的存在对整个联盟的创新有什么影响?技术中介是否能有效促进联盟创新?现有研究并为涉及。第二,联盟创新是一个中观研究范围,其过程必将伴随着由核心企业(或技术中介)的创新而传导与扩散到整个联盟的问题,因此,这个演化过程中技术中介的内在作用机理又是如何?第叁,在技术中介成为我国企业重要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情况下,由于技术中介的特殊性,企业与技术中介的关系是如何?其是怎么将创新传导与扩散到整个联盟,现有研究并未涉及。上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包含着深刻的理论价值。本文认为,上述问题在逻辑上存在着相互的衔接性。因此,在对战略联盟、创新网络和企业动态能力等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本文就技术中介之于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和相关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一系列理论推演和经验研究(回归分析、多案例研究、探索式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文章围绕着技术中介这一切入点,主要得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结论:(1)在战略联盟背景下,探讨了联盟内特殊的网络特征(内部的技术中介数量)对联盟整体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将技术中介数量视为不同战略联盟整体网络特征异质性的一个表现,结合对已有研究的系统论述,归纳了联盟内的技术中介在信息传递、成本降低、资源整合方面的主要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的17个产业集群2012年的截面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就相关假设进行了验证,发现了技术中介数量与集群技术创新绩效间存在着正向关系,证明了技术中介在联盟中扮演着非常积极的创新“驱动器”角色。(2)已有研究表明技术中介的存在对企业创新有积极影响,但并未涉及技术中介在创新中发挥其作用的过程机理,也未能考虑到企业间差异对技术中介作用的影响(胡振亚,2012;Klerkx&Leeuwis,2009;Smedlund,2005)。本文将技术中介的作用放置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联盟作为外部条件的视眼下来观察,考量了技术中介对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继而提升了联盟的创新绩效。具体而言,本文整合了战略联盟(宏观)、创新网络(中观)以及动态能力(微观)等相关理论,建构起一个可以系统分析技术中介与联盟技术创新绩效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框架,这不仅为技术创新或者战略联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架构,也推动了技术中介研究的深化。(3)在企业与技术中介结盟的背景下,探讨了企业联盟能力、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我们将企业联盟能力区分为网络关系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其和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假设。在企业实地调研中各设置了5个语言题项来具体测度企业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学习能力以及网络关系强度,在探索式因子分析后,结合具有180个样本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应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关系能力与企业和技术中介之间的网络关系强度正相关;学习能力与企业和技术中介之间的网络关系强度正相关;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利用式创新绩效正相关;网络关系强度和探索式创新绩效间的相关关系不显着。(4)探讨了网络关系强度在企业联盟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到的中介效应。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对网络关系强度在企业联盟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企业与技术中介结盟背景下,企业联盟能力之于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和利用式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较低,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很高,从而证明了企业联盟能力是通过关系强度(技术中介)的完全中介作用,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起作用的。综上可知,本文通过围绕技术中介,对不同战略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差异进行全面、细致考察。同时,这些结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分析框架的创新:本文结合战略联盟(宏观)、创新网络(中观)以及动态能力(微观)等相关理论,首先从宏观层面推演了联盟创新中技术中介的作用;其次通过多案例的探索式分析模式分析了创新联盟形成过程中核心企业与技术中介选择、创新网络的演变;第叁,运用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了核心企业内在的作用过程;从而,建构起一个可以系统分析技术中介与联盟创新绩效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框架,这不仅从多个面向揭示了技术中介之于战略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也为战略联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架构。(2)分析视角的创新:区别于以往学者仅从静态的视角考量技术中介对联盟创新的影响,本文以叁个案例作为研究基础,研究案例中核心企业、技术中介选择及其创新网络的不同阶段性特征及其内在的形成机理。揭示了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周边的技术中介网络变化,会影响或推动联盟整体的技术发展状况。从而将原先从中观(联盟整体)的研究视角转为微观(核心企业推动创新网络的形成)的研究视角,更为细致和有效的探寻技术中介之于联盟创新的作用机理。(3)分析思路的创新,强调了将企业和技术中介间的网络关系视为企业能力的产物以及促进创新重要战略资源的理念。基于此,我们探究并证实了联盟能力与创新绩效间正向关系以及网络关系在企业联盟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到的中介作用,并指出在技术中介存在技术外溢和信息桥作用的情况下,企业与技术中介间的网络关系可能会同时提升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11-01)

蒋浩,纪延光,聂锐[4](2006)在《技术中介运作及管理机制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对技术中介的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较少,同时在我国技术中介在现今的技术市场运作中已出现不少问题。为研究技术中介在技术交易中的市场运作机制,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对技术市场中的买方、卖方、中介叁方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首次提出了技术价值在买方、卖方之间的分配机制,明确了技术中介的收费对象,并从技术中介的运行机制分析中得出了技术中介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0-01)

李辉[5](2005)在《技术中介机构运作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中介机构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在提高科技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社会传播与普及,增强企业的活力,发展商品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技术中介机构的运作机制,探索技术中介机构的经营规律,这将使我国的科技工作有所收益。 本次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技术中介体系,指出:在“技术中介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法律的健全程度、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专业化运作、网络化经营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六个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所差距,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本次研究认为,技术中介机构的运作是在宏观环境下的内部运作和外部协作,关于技术中介机构的内部运作,本文论述了技术中介机构的地位和运作特点,技术中介机构的功能以及它的价值体现。技术中介机构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协作来完善其运作,包括融资活动、网络化经营等,于是在第叁章,本文重点论述了技术中介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协作、技术中介机构与技术供方的信息协作以及技术中介机构之间的联盟运作。 技术中介机构未来的发展需要内外部的共同努力,除了技术中介机构自身的不断创新,社会也要创造一个有益的环境,主要是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所以,本次研究在第四部分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技术中介机构的发展与完善,从叁个方面提出了对策:首先,技术中介机构要开展营销创新;而政府应进一步通过支持、规范和监督等政策来引导技术中介机构的发展;除了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技术中介机构还要加强自身的规范建设,例如,实行内部业务流程标准化、开展行业自律管理等。 本次研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并尝试推导出技术中介机构的价值体现模型,协助一般委托方做出决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技术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有所裨益,进一步完善技术中介业的服务质量,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5-03-28)

葛进[6](2004)在《技术中介市场作用机制及其声誉的模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技术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技术中介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文从技术中介的重要作用出发,探讨了客户在选择技术中介时中介机构声誉的重要性、影响技术中介声誉的因素以及技术中介与客户相互作用的机制。(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04年04期)

雷庆西[7](2001)在《握手在宝岛——“海峡两岸技术中介与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研讨会”随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纪之交,冰雪尚未融化的隆冬时节,海峡两岸科技界从事中介活动的人士,在宝岛紧紧握手深情相拥,坦诚交流与探讨双方共同关心的课题。应台湾中华两岸科技促进会的邀请,由国家科技部中国技术(本文来源于《经纪人》期刊2001年02期)

技术中介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有电子商务研究中缺乏中国情景下的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研究,缺乏实证分析,尤其缺乏对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影响机制的研究.基于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再利用SPSS 19.0以及AMOS 18.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企业电子商务采纳中信息技术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间的竞争、消费者、信息技术是影响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因素;(2)信息技术在企业间的竞争与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也在消费者与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最后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和研究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技术中介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媛媛.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2].谭晓林,邓丽明,谢伟.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企业信息技术中介效应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

[3].张健.企业联盟能力、技术中介与创新绩效的关联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

[4].蒋浩,纪延光,聂锐.技术中介运作及管理机制的博弈分析[C].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5].李辉.技术中介机构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

[6].葛进.技术中介市场作用机制及其声誉的模型探讨[J].价值工程.2004

[7].雷庆西.握手在宝岛——“海峡两岸技术中介与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研讨会”随记[J].经纪人.2001

论文知识图

1高层管理团队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分析框架企业集团篇湖北省重点企业集团调查问卷汇总...企业集团篇湖北省重点企业集团调查问卷汇总...企业集团篇湖北省重点企业集团调查问卷汇总...企业集团篇湖北省重点企业集团调查问卷汇总...一8盈利性中介机构参与技术扩散的社会福...

标签:;  ;  ;  ;  ;  ;  ;  

技术中介机制论文_刘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