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控制论文_王立业

导读:本文包含了快速路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匝道,快速,通流,城市,模型,交通,入口。

快速路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业[1](2019)在《城市快速路进口附近区域交通组织与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快速路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主核心,其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过,一些问题已渐渐暴露于日常交通之中。匝道车辆驶入快速路时,合流所产生的交通冲突,导致车流行驶速度减慢,使得入口处道路通行能力大幅度降低,入口附近交通拥堵已成常态。这严重影响了城市快速路系统功能,问题亟待解决。可从车道布局、匝道控制管理、交通诱导、交通流疏导、匝道相邻地面交叉口组织优化和加强实时调整等多个方面加强组织与控制,多措并举缓解该类区域交通拥堵状况。法语境下更可能导致更多的权力滥用,而非保障另一方的权利。(本文来源于《四川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邹祥莉,徐建闽,于洁涵,林观荣[2](2019)在《基于分层递阶结构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路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缓解快速路匝道拥堵,提出一种基于分层递阶结构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路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包括上层主线关联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和下层子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案例分析中以VISSIM为仿真平台,结合MATLAB进行二次开发,结果表明:协同控制模型相对于ALINEA控制模型来说,在快速路主线的平均行程时间和车均延误方面没有优化效果,但是在入口匝道的平均行程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车均延误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优化,且从整体上来说,协同控制模型相对于ALINEA控制模型在平均行程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车均延误方面分别优化了14.6%、88.9%和71.7%,总体上能够提高快速路系统,尤其是入口匝道的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孟华君,王刚毅,曾国东,周敏[3](2019)在《城市快速路升级改造旧路路面质量综合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迫在眉睫,对现状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是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高速化升级改造项目,对原有路面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现有路面状况综合评估的结果,总结了其在项目管理、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为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同时为后续类似项目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参考或指引。(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8期)

陈乙周[4](2019)在《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系统与交通诱导协同管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结合实测路段的数据进行了相关整个控制策略的检验与讨论,研究区域与城市交通宏观调控、交通拥挤常态化优化、关键路段与关键节点疏解、时间与空间分布在线监测的协同联动技术手段,通过管控层和执行层最终落实到对高、快速路交通流交通事件,交通运行的状况的检测,应急指挥,与多平台的协同关联等方面的实施。(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07期)

李东慧,余潜,谢胜利[5](2019)在《王城大道快速路洛河以南段全线贯通》一文中研究指出雨后初晴,昨日,新完成涂装的李屯立交(王城大道快速路与伊洛路立交)展露全貌,10条匝道纵横交错,又为洛阳增添了不少“都市味儿”。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目前,李屯立交所有匝道建设已经完工,沿线照明、隔音屏障、指示牌等配套设施施工也全面完成。至此,经(本文来源于《洛阳日报》期刊2019-07-11)

李敢[6](2019)在《快速路智能协同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协同控制是抑制快速路交通流恶化的一剂良方。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全面地梳理与分析快速路协同控制的影响因素,为协同控制在我国快速道路上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12期)

章程,杨晓光[7](2019)在《基于拥堵源头追溯的快速路匝道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匝道控制能有效应对快速路拥堵。过去由于数据获取的限制,不得不引入较强的模型假设以确定匝道流入率,如今丰富的交通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模型假设。本文利用线圈数据识别快速路主线动态瓶颈,并根据轨迹数据所记录的车辆移动信息,追溯拥堵源头,以此精确地控制匝道车辆流入。研究基于现实场景建立了仿真以测试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传统控制难以改进交通状态的情况下,本方法可缓解甚至消除部分区段的拥堵,占有率降低9.7%,流量提升4.9%,速度提高8.0%,行程时间降低11.0%。(本文来源于《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06-13)

李凯[8](2019)在《城市快速路无模型自适应预测均衡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具有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等特点。大多城市半数以上的交通任务靠城市快速路完成,因此做好城市快速路的控制至关重要。城市快速路主辅路均衡控制是交通控制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在此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城市快速路系统具有干扰因素多、交通情况复杂等特征,很难建立其精确数学模型,导致难以对交通系统做进一步优化与控制。其二,现有的主辅路系统的控制方法大多是针对主路或辅路分别进行研究的,很少从系统整体和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针对问题(1),本文结合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与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各自的优势,提出了基于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的主辅路均衡控制算法(MFAPBC,Model Free Adaptive Predictive Balance Control),本方案无需知道主辅路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仅仅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数据(车辆信息)就可以实现对主辅路系统的控制,且具有控制效果好、鲁棒性强、应用场景广泛等优势。针对问题(2):本文将快速路主路与辅路看成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路段划分,给出主辅路系统最小单元模型,并提出了两种均衡控制方案。方案一是城市快速路主辅路无模型自适应预测均衡控制方案:通过调节入口匝道进入主路的车辆数,使主辅路系统的车辆分布达到局部均衡效果,同时对主路车辆均衡分布起到了促进作用。方案二是城市快速路主辅路和辅路交叉口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均衡控制方案:进一步考虑了辅路交叉口信号配时对全局控制的影响,通过同时动态调节辅路交叉口与入口匝道处的车流量,使快速路主辅路和辅路交叉口均达到均衡的效果,提高了车辆对城市交通路网的利用率。利用MATLAB和VISSIM软件对所提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3)

周琪[9](2019)在《城市快速路合流区交通特征分析与网联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快速路由于通行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现如今已经成为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快速路中,匝道合流区是承担快速路与其他道路连接的关键节点,同样也是城市快速路通行效率的主要瓶颈。本文以快速路合流段车辆运行特征以及车联网环境下合流区运行效率提升方法作为研究目标,对快速路合流区换道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预换道策略的合流区通行效率提升方法,并通过Vissim对车联网环境下的提升效果进行了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典型城市路段合流区车流数据实地调查与分析。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设计了航拍交通流框架及其处理方法。利用航拍设备对西安某典型快速路合流区车流运行数据进行了采集,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对车辆轨迹进行了识别跟踪,并对合流区进行了实地勘察,获得了合流区千余辆车行驶以及换道行为数据。(2)城市道路合流区换道特征及交通流扰动分析。对300余辆换道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行了分析,认为合流区内主要发生两类换道行为,一类是匝道流入车辆换道行为,另一类是主道车流因合流过程导致失稳从而引发的换道行为。随后对第二类换道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换道产生的车辆延误不仅目标车道间隙有关,同时也与换道车辆与目标车道后车速度差有关。(3)预换道方法的合流区车流优化策略研究。通过对合流区换道行为以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建立了一种在网联环境下合流区的优化策略,该优化策略是通过预先使外侧车道车辆进行更合理的换道行为,从而减少合流区内主道车辆的自发换道行为,进而减少合流区总体车流在合流过程中产生的延误,提高整体通行效率。(4)预换道策略仿真验证。利用VISSIM的二次开发接口,借助Visual Basic与MATLAB建立了车联网策略的仿真平台,对普通车流与策略实施车流分别进行了20次仿真实验。并对仿真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本文所设计的优化策略在一定情况,对合流区的整体延误有明显的提升,验证了预先换道策略的有效性。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影响合流区通行的主要因素有合流过程的换道行为,还有合流过程引发的主道车流的换道行为,同时发现第二类换道行为对车流影响主要与换道速度差以及换道间隙有关。因此本文设计了减少主道换道行为的影响的控制策略,通过选定合理换道车辆预先换道的方法降低车流整体延误。随后对本文设计的策略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说明了在均匀车流情况下,该策略能降低合流区车流延误,提高通行效率。(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08)

李佩琦,李舒涵,吴桐,许宏科[10](2019)在《VISSIM仿真的城市快速路信号控制优化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类型快速路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多种信号组合形式的拥堵缓解方案,验证此方案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效果。运用VISSIM仿真软件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通过15种不同道路长度组合形式的网络模型,结合仿真结果,总结出适合实际道路模型可以应用的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信号组合形式的控制器在大交通流下可降低行程时间达25%左右,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达20%左右。(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快速路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缓解快速路匝道拥堵,提出一种基于分层递阶结构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路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包括上层主线关联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和下层子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案例分析中以VISSIM为仿真平台,结合MATLAB进行二次开发,结果表明:协同控制模型相对于ALINEA控制模型来说,在快速路主线的平均行程时间和车均延误方面没有优化效果,但是在入口匝道的平均行程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车均延误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优化,且从整体上来说,协同控制模型相对于ALINEA控制模型在平均行程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车均延误方面分别优化了14.6%、88.9%和71.7%,总体上能够提高快速路系统,尤其是入口匝道的运行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快速路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业.城市快速路进口附近区域交通组织与控制方法[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

[2].邹祥莉,徐建闽,于洁涵,林观荣.基于分层递阶结构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路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研究[J].公路工程.2019

[3].孟华君,王刚毅,曾国东,周敏.城市快速路升级改造旧路路面质量综合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J].公路.2019

[4].陈乙周.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系统与交通诱导协同管控技术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5].李东慧,余潜,谢胜利.王城大道快速路洛河以南段全线贯通[N].洛阳日报.2019

[6].李敢.快速路智能协同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J].智能城市.2019

[7].章程,杨晓光.基于拥堵源头追溯的快速路匝道控制[C].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上).2019

[8].李凯.城市快速路无模型自适应预测均衡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周琪.城市快速路合流区交通特征分析与网联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9

[10].李佩琦,李舒涵,吴桐,许宏科.VISSIM仿真的城市快速路信号控制优化方案[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

论文知识图

基于多Agent的城市快速路控制系一3快速路控制系统功能图快速路控制系统结构图平台内部板块关系模型第四相位仿宾结果对比快速路主路出入口与相邻交叉口协调控...

标签:;  ;  ;  ;  ;  ;  ;  

快速路控制论文_王立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