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湖南省永州市第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永州市,425000

摘要:从当前形势来看,建筑需求标准不断上升,而建筑行业也在这一需求环境下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其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大的,这就需要确保其结构更加具有稳定性优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层面普遍较广,由于它在施工结构中属于支撑性应用技术,因此这就需要对支撑等各个细化项目进行标准性衡量,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技术难点进行精准控制,不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障,这是因为一旦流程化项目中存在问题,安全事故就极有可能发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导言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随着大量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工建设,高支模施工技术由于其较强的承重力适应性,已经广泛开展应用。但是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质量隐患,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技术的重视程度,继而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2高支模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高支模施工技术虽然是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技术应用等级相是相当高的,因此目前该技术已经被纳入到了高危技术行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效率会直接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及制约,这就施工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需要对应用材料的规格及质量进行标准化衡量,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选择及调整,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高支模施工技术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增强建筑物强度,提升其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性应用技术,只有建筑物本身强度达到预期标准,其承载力才能相对提升,相对的建筑能耗问题也能够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建筑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工程规模日趋拓展,这就使得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愈发被人们所关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大众眼中的技术形象就是,它是水平混凝土构件,其存在意义在与对系统高度进行科学支撑,因此人们普遍将该技术看成是支撑技术。本文中所提到的系统高度是具有一定量化标准的,其荷载力也存在一定的界定范畴。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标准化流程推进施工项目,并对各个部分给予足够的监督及管理,其涵盖的各个施工标准都应当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某建筑工程中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该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为高层建筑构造,包括主楼和群楼,层高三米,总高度为86m,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3.1高支模的检查

在进行高支模规划和安装之前,应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检查,提前准备好施工现场的技术交底工作。高支模的检查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且投入到现场的管理工作当中去,保证施工计划的按时完成。施工监测和技术指导人员应该负责监督与指导各项高支模工程,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高支模检查内容包括:施工质量是否达标;模板工程中组成构件的大小是否符合标准;模板的稳定性;支撑作用材料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等多个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且可行的高支模检查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规范整体的施工流程,及时汇报高支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解决方案,解决出现的问题。技术人员应该增强其支模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并做好施工管理的准备。此外,作为现场施工人员,在进行高支模安装施工中,也应主动增强自身的自任感,通过自我监督提高施工质量。

3.2高支模的施工安装

在高支模施工中,应该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安装。对于高支模支架体系的搭设,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注重钢管和其他关键材料的匹配。此外,在搭建过程中,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搭设顺序,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适度地改变,以使得支架具有较高的稳健性,达到最大的搭设效率。在模板的拼装过程,立杆的设置,控制立杆施工中底部的性能等各个环节中都要进行严格要求,以确保达到设计标准。最后,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段、分层以及连续的浇筑工作,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是否有意外情况的发生。

3.3做好混凝土振捣及浇筑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的质量保障直接受到实际混凝土浇筑情况的影响,所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质量需要提高,其中的技术技巧有振捣方式及浇筑技术,在一般墙体施工中,振捣与浇筑技术都需要使用,应用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浇灌的入口,这一步骤用以除去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让混凝土中比较大的颗粒沉淀到底部。一般要求振动棒插入到150~250左右,振捣过程要做到快插慢拔,对于插入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会采用梅花式的插入方式,使建筑物的墙体具有密实性,同时还要注重大梁的振捣,保证大梁的稳固。

3.4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模板拆除

在进行支模拆除的之前,需要对现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都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预制一定的时间来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定。经过相关负责人员检查验收,监理公司审批签字之后才可以拆除。高支模拆除的顺序与安装顺序刚好相反,自上而下,后支先拆,现支后拆,确保模板拆除之后各项工程都能达到验收标准,保障工程质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高支模体系拆除后的材料应该进行分类合理的存放,为下一次高支模施工提供便利。同时,为了安全起见,需要做好场外的警示和题型,以避免由于无关人员的意外进入而导致的危险事故。

4结论

总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逐渐应用至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用来控制施工流程和施工阶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完善相应的技术要点,严格按照使用的标准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施工,由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体现出“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了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需要合理的优化高支模施工中的流程设计,提升高支模安装的控制质量,也需要重视混凝土浇筑和模板的拆除技术,由此提升高支模施工检测和验收的工作效率。

考文献:

[1]刘杜钊.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70-71.

[2]李永红.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6,34:108-110.

[3]章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0:38-39.

[4]郭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9:201.

标签:;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