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血泵论文_张磊,方旭晨,葛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血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磁,磁力,螺线管,装置,体外循环,心室,力矩。

电磁血泵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方旭晨,葛斌[1](2019)在《新型电磁搏动式血泵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一种新型电磁搏动式血泵的动力输出性能及血液相容性。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对该血泵驱动力进行分析,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满足条件的实验驱动电压。设计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对新型血泵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特性及血泵的体外溶血性能进行初步实验研究。结果实验测得当血泵后负荷为73.5 mmHg(9.78 kPa, 1 mmHg=0.133 kPa)、驱动电压达到35 V、搏动频率为75/min时,实际输出的流量为3.18 L/min,可以提供高压132 mmHg(17.56 kPa)、低压66 mmHg(8.78 kPa)、平均压力98 mmHg(13.03 kPa),体外实验标准溶血指数(normalized index of haematolysis, NIH)为(0.049 15±0.003 75) mg/dL。结论该新型搏动式血泵能够满足离体器官灌注和体外循环短期辅助的临床要求,对体外循环血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磊,葛斌,方旭晨,张少伟,魏凌轩[2](2018)在《搏动式血泵的电磁驱动装置设计及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搏动式血泵的驱动,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驱动装置。基于模拟体外循环实验对装置进行相关的可行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驱动线圈结构设计过程科学合理,且驱动力规律满足血泵驱动要求;平均灌注压与驱动电流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33. 074x+6. 6563,R~2=0. 9784,表明该驱动装置能够按照设定的压力值输出搏动流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装置的驱动效率为21. 83%。研究表明我们所设计的新型驱动装置能够作为搏动式血泵驱动。(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彭舸,云忠,孙曙明,胡及雨,董喆[3](2018)在《外磁驱动轴流式血泵磁场分布及红细胞电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磁驱动轴流式血泵较强的磁场强度会对血液及周围组织细胞产生影响,因此对血泵及其周围红细胞进行电磁场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利用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中3D瞬态磁场模块对血泵进行瞬态磁场仿真,用理论方法建立细胞膜磁场分布模型,综合利用3D瞬态电场和磁场模块对红细胞膜及其内外电磁场进行研究。给出了血泵稳定状态时的3D和2D磁感应强度分布云图,得到了细胞膜受到的最大磁感应强度值;通过最大磁感应强度值和血泵工况特点得到红细胞膜电场时域上的分布规律和幅值;综合细胞膜静息电位得到细胞膜电场耦合分布规律;基于以上条件求得细胞膜上感应磁场分布及细胞膜所受最大磁场力。尽管钕铁硼材料剩余磁感应强度很大,但血液和红细胞所受最大磁感应强度值仅为812 mT。由此得到的各项红细胞电磁特性参数值可为红细胞受驱动磁场影响下受到的电磁损伤和血泵的临床应用以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刘京京,葛斌,陆通,魏凌轩,张磊[4](2018)在《短期辅助用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设计与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并测试样机性能指标。首先,提出一种通过直流螺线管使永磁体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方法,并通过螺线管内部磁场的数值模拟设计内部磁场趋于匀强磁场的补偿螺线管结构,结合两者设计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然后,通过制作样机并搭建加速度实验台,测量接入不同直流电流时血泵样机可提供的磁力驱动力,并验证通电螺线管发热问题。最后,搭建流量实验台,在前、后负荷范围分别为5~30和50~80 mm Hg的情况下,测量血泵样机的流量性能指标。血泵样机提供的磁力驱动力与电流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并且在接入2.7 A的电流时,其数值大小即可满足驱动要求;在接入的直流电流为2.7 A且血泵驱动频率为80次·min-1时,一方面通电螺线管与血液接触的内表面温度上升1℃后平稳在27℃,另一方面除了前、后负荷压差达到70 mm Hg及以上,血泵样机流量均大于3.0 L·min-1。该直流电磁驱动血泵满足离体器官灌注和体外循环短期辅助的临床要求,且对体外循环血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陆通,葛斌,刘京京,张少伟,伍进平[5](2019)在《搏动式电磁血泵电控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搏动式电磁血泵电控系统,使其能够保证血泵工作的稳定性和动力的充足性.论文首先根据电磁血泵的结构设计建立原理模型,计算模型结构的磁力以及泵血的驱动力等参数.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电流大小与磁力的正比关系,结合由人体血压正常值确定的合力为1.383 N,确定工作电流大小为1.5 A.其次利用Proteus软件设计单片机控制电路,利用控制电路、加速度传感器和示波器等设备搭建实验台,并进行空载状态下的实验去确定磁体在血泵磁场中受力与运动的状况,以及磁体的加速度波形与通断电的关系.通过依次确定线圈L1、L4,线圈L2、L3,线圈L3、L4的工作时间分别为0.1 s, 0.03 s,0.01 s,得到磁体单向运动时间,根据运动的对称性确定运动周期从而达到设计目的.该血泵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尤其对替代目前临床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设备的血泵装置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谭卓,谭建平,刘云龙,谭炜[6](2015)在《大间隙磁力驱动轴流式血泵的电磁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大间隙磁力传动下系统的驱动能力、传递效率和稳定性,提出叁齿槽定子驱动轴流式血泵的大间隙磁力传动技术,对系统的驱动力矩和空间磁场分布电磁特性进行研究。建立叁齿槽定子驱动力矩和空间磁场理论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解析求解理论模型,并将解析值与ANSYS数值求解值对比,通过实验对驱动力矩和空间磁场理论模型和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驱动力矩和空间磁场数学模型正确;血泵在运行过程中稳定,连续运转过程无失步现象,系统传递效率提高;增大电流和减小主从磁极距离能提高驱动能力;主从磁极相对位置在x方向位于0 mm,y方向距离小于60 mm,z方向在±1.5 mm内,可提高系统驱动能力。该研究为大间隙磁力传动技术的可行性提供了途径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杨剑,易定华,刘维永,贺建国,龚晓波[7](2002)在《电磁血泵的研制及体外模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测试电磁血泵的流体力学特性 ,为其进一步完善、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改变血泵工作的不同前、后负荷 ,通过电磁流量计、生理记录仪、万用表等测试血泵工作电压及工作频率与流量的关系及血泵工作产生压力与流量关系等指标 .结果 体外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前、后负荷固定条件下 ,血泵可产生 1 .1~ 7L·min-1流量 ;血泵流量与工作电压、频率 (r=0 .99,P<0 .0 5)及入口压力呈正相关 (r=0 .99,P<0 .0 5) ,与出口压力呈负相关 (r=0 .99,P<0 .0 5) ,血泵输出压力与流量呈正相关 (r= 0 .99,P<0 .0 5) .结论 我们自行设计、加工的小型推板式电磁血泵 ,经体外模拟实验测试表明其原理可行 ,性能良好 ,能满足临床生理所需流量、压力要求 ,调节方便 ,可实现一次性使用(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16期)

杨剑[8](2001)在《电磁血泵的研制及体外模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室辅助装置(VAD)是临床上用来辅助衰竭心脏,维持全身循环功能的一种装置。血泵是心室辅助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心脏外科的不断发展,诞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血泵。国内关于血泵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我们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设计、研制了以电磁为动力的小型推板式一次性血泵,同时在体外模拟实验台上对电磁血泵的血流动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原理可行,性能良好,能满足临床生理所需流量、压力要求,调节方便,可实现一次性使用。本研究内容包括二部分: 第一部分 电磁血泵的研制血泵整体系统: 血泵整体系统由控制装置、血泵主体和连接管组成,控制装置可调节血泵工作的电压及频率,血泵主体通过连接管外接 第四军医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模拟实验台进行测试。血泵的内部结构 电磁血泵泵体为不锈钢制,波纹管部分采用医用塑料制成,外:。有弹簧加强承重能力和弹性,在波纹管内部两端各有一个瓣膜,磁力电机组通过推力盘与血泵相连,二者之间有支杆起固定作用。血泵内部与血液接触部分由镍锰合金、瓣膜等材料构成,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泵体全长35 CI几 出。及入。径均为 l·2 c”·控制装置部分 血泵控制装置部分包括电源、控制系统、驱动电路、逆变主回路和调节面板等部分。电源采用24V交流电(通过内置变压器由220V交流电转换),汇编语言编写的调控程序固化至控制系统内部,经由驱动电路和逆变主回路,作用于振动电机,可对血泵的工作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调控程序经外部调节面板发挥调节作用,调节面板共设四档,其频率分别为0.2、4、20、30 HZ,有增加、减少、复位按键可调节电压大JJ、,每档电压逐次递增5%,共可调节10级。电磁血泵工作的基本原理 电磁血泵采用动圈式振动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动圈和闭合磁路(由磁钢和静子部分构成)两部分。当线图通 4;4N 第四军匠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一以交流电流时,处在恒定磁场中的载流线圈就会在莱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振动运动,带动血泵工作容积周期性变化,挤压波纹管,在泵体内产生压力。由于压力吸引,血液在泵体内运动,内置的两个瓣膜使血流由下到上呈单方向性,完成对血液的输送工作,从而起到。C室泵的作用。电磁血泵空载运行测试 用数字式示波器对电磁血泵进行空载测试,观察0.2、4、20 HZ时不同占空比的实验波形,结果显示:这台直线电机变频电源能够输出所设计的0.2、4、20 HZ叁档频率,并且在各档频率下占空比从5%至45%可调;整套控制系统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实用性较好。 第二部分 电磁血泵的体外模拟实验实验方法: 建立体外模拟实验台:血泵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储箱和集液器,压力传感器置于血泵入口和出口处,通过/k道生理记录仪可动态观察出、入口压力变化。入口压力(前负荷)由储箱水面高度控制;调节集液器水面高度可以改变血泵出口压力(后负荷);电磁流量计探头分别置于血泵出入口处,可观察血泵流量的动态改变。观测血泵工作电压及工作频率与流量的关系、 第5页 第四军医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出口压力(后负荷)与流量的关系、AQ压力(前负荷)与流量的关系、血泵工作产生压力与流量关系。结果: 1.在入。压力和出。阻力一定情况下,随着血泵工作电压 及频率的增高,流量同步增大;流量和工作电压呈直线 正相关,寸关系数r=O.*,尸、O*1。 2.在入口压力和工作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出口阻力的 升高流量减低。 3.在出口阻力和工作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入口压力的 升高流量增大。 牛在入口压力和出口阻力一定情况下,随着血泵工作压力 的升高,流量增大。结论: 1.我们自行设计、加工的小型推板式电磁血泵,具有反应 灵敏,能量损矢小,效率高的特点。 2.经体外模拟实验测试表明其原理可行,性能良好,能满 足临床生理所需流量、压力要求,调节方便,可实现一 次性使用。(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1-05-01)

电磁血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搏动式血泵的驱动,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驱动装置。基于模拟体外循环实验对装置进行相关的可行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驱动线圈结构设计过程科学合理,且驱动力规律满足血泵驱动要求;平均灌注压与驱动电流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33. 074x+6. 6563,R~2=0. 9784,表明该驱动装置能够按照设定的压力值输出搏动流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装置的驱动效率为21. 83%。研究表明我们所设计的新型驱动装置能够作为搏动式血泵驱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血泵论文参考文献

[1].张磊,方旭晨,葛斌.新型电磁搏动式血泵的实验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9

[2].张磊,葛斌,方旭晨,张少伟,魏凌轩.搏动式血泵的电磁驱动装置设计及可行性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8

[3].彭舸,云忠,孙曙明,胡及雨,董喆.外磁驱动轴流式血泵磁场分布及红细胞电磁特性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

[4].刘京京,葛斌,陆通,魏凌轩,张磊.短期辅助用直流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设计与测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8

[5].陆通,葛斌,刘京京,张少伟,伍进平.搏动式电磁血泵电控系统的研究[J].自动化学报.2019

[6].谭卓,谭建平,刘云龙,谭炜.大间隙磁力驱动轴流式血泵的电磁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杨剑,易定华,刘维永,贺建国,龚晓波.电磁血泵的研制及体外模拟实验[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

[8].杨剑.电磁血泵的研制及体外模拟实验[D].第四军医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溶血实验搭建平台Fig.5-2Platformfor...心室辅助控制器题,探索研究超声致动心...杨明教授脏尺寸1 血液灌流过程示意图1磁悬浮支承结构示意一(a)定子部分(...外磁场驱动式血泵生理布局

标签:;  ;  ;  ;  ;  ;  ;  

电磁血泵论文_张磊,方旭晨,葛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