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研究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研究

高会丽[1]2003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脆弱是金融业的本性—由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这是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则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并且随着金融市场的膨胀发展,金融脆弱性有一种自增强的趋势。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形势更加复杂,局部性的金融波动增加,金融机构的国内国际传导效应增强,而金融脆弱性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发展下去将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中国金融脆弱性的监测分析体系,对中国的金融脆弱性有一个客观准确的把握,以提高我国对金融脆弱的监测、防范和化解能力,维护金融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脆弱性的理论发展。诸多学者对金融脆弱性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传统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传统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从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推理及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阐述,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则包括股市的过度波动性、汇市的过度波动性和不同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几个方面。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目前存在的金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银行体系、证券市场、国家财政以及外资冲击带来的脆弱性,发现中国的金融脆弱性程度很高。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已成为中国既现实又迫切的重要任务。文章第叁部分综述了经济金融学家、以IMF为代表的国际机构、各国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以及一些信用评级机构对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的研究,试图从中得到建立我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的有益经验借鉴。 文章第四部分选取22个经济金融变量指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多变量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的金融脆弱性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金融脆弱性的预警监测体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整体金融脆弱性水平很高,近两年虽然有所降低,但形势依然严峻;银行体系、证券市场、国债子系统的脆弱性需引起高度警惕;宏观经济环境较好;外汇市场的脆弱性尚不具备制度基础。最后,文章提出了化解金融脆弱性的对策建议。第一,规范和强化金融监管,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这是化解和防范金融脆弱性的重要保障。第二,增强银行业的稳健性是防范和化解金融脆弱性的核心关键。第叁,证券市场的规范和稳定发展维系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大局。第四,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金融体系稳定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陈华[2]2004年在《转轨时期国有银行脆弱性的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轨时期国有银行脆弱性是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有银行脆弱性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国有银行脆弱性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制度根源何在,如何预防和化解,中国目前仍缺乏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因此,转轨时期国有银行脆弱性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银行脆弱性引发的银行危机越来越频繁,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处置难度越来越大,处置成本也越来越高。银行脆弱性具有马太效应的负外部性,造成金融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受损,难以实现帕累托优化配置。中国目前经济金融处于大幅度变革阶段,不确定因素增加,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体制性风险加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成为关系到今后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稳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银行脆弱性,无论怎样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研究银行脆弱性,是为了预防银行危机的发生,提高银行配置资金的效率;提倡正视银行脆弱性,是为了解决中国银行面临的困难,帮助其早日走出困境,因此,研究银行脆弱性,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助推器”等能动作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银行脆弱性理论是新兴的解释银行危机理论,这种理论不同于从经济基本面来解释银行危机的传统观点。它强调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从银行体系自身寻找银行危机的原因,认为银行业的特点决定了银行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市场的不完善性。本文的出发点是论证银行脆弱性,首先对银行脆弱性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从转轨时期和制度合约角度找出其原因,然后对银行脆弱性进行量化和实证分析。本文的落脚点是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及其分散化解路径选择。提出了多重制度缺损假说来解释我国银行体系异常脆弱的原因,不仅重视对影响银行脆弱性的共同的一般因素的分析,而且特别重视我国经济转轨过程影响银行脆弱性的产权制度和政府行为等特殊因素的分析。最后为提高我国银行稳健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叶莉[3]2008年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得到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TJZZ06-2-007)的资助。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金融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金融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给金融市场参与者和决策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并且使局部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传染,也使得金融危机的易发性、联动性和破坏性越来越明显,各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显着增加,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随着金融业对内、对外“双向式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尤其是资本项目开放的推进,金融体系的安全性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内资金融机构的加入、资本项目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均会改变国内金融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使中国的金融业在引入新增变量的形势下重新洗牌,亦将给我国经济、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带来诸多难题,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利用金融全球化的优势推进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维护我国的金融利益;同时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始终是一对相伴相生的矛盾,也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从全球化视角分析、延展了金融安全的内涵,理清了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了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的关系。认真研究和系统分析国内外关于金融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着重对金融危机理论的最新发展,特别是对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金融危机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着重论述与金融安全相关的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预警管理理论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理论,为本论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探索和构建金融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本论文归纳、总结了金融安全实践研究成果,分析、比较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金融预警制度,总结了上述发达国家金融预警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安全预警体系提供有益的经验。本论文将金融安全的运行体现在金融市场各业务子系统的安全之中对中国金融安全的运行原理进行了探讨。从银行安全、货币安全、股市安全、债务安全、保险安全和金融体制安全等方面揭示了中国金融发展及持续稳健运行是中国金融安全的根本;对各类金融业务分类子系统安全运行的关联及动态变化从风险和危机的联动效应方式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各类金融安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原理、过程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安全运行的内生性、外生性,为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从中国金融业现状、国际资本流动态势、资本账户开放现状及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入手,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金融安全的现实状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对影响中国金融安全若干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创建了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研究、探讨了金融安全运行基本态势、金融安全态势监测与预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及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理论原理。本论文在阐述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利用基因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融合技术的优越性,设计了基因遗传神经网络优化模型,提出基于基因遗传BP网络模型的金融安全预警支持系统构建方案,对金融安全预警系统进行建模,并论证该模型在金融安全预警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运用金融业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和验证;运用所构建的预警系统对中国目前的金融安全状态进行综合判断。依托所构建的金融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安全态势预控对策及危机管理的方法。

温涛[4]2005年在《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总结和归纳金融组织理论、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新界定了农村金融的理论范畴和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概念框架;结合农村金融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剖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得出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主导因素;从农村金融自身内部运营和农村金融发展外部环境两个角度,重点研究了目前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及其生成机制与传递效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了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揭示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水平的基本状况,并构造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与救援机制;最后,在确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重组的战略模式与政策措施。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困扰 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演进过程的历史分析、制度分析和统计分析,可以知道,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问题的困扰。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一方面正面临自身内部运营风险的阻碍,主要表现为:超高负债经营与巨大不良资产包袱所导致的农村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的加剧;农村金融产权与治理结构缺陷所导致的对农村金融稳健性的危害;农村金融经营管理不力造成的经营、管理风险滋生;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过度管制与不规范运作致使风险不断产生等等。另一方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正面临来自于外部环境风险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风险问题、农村金融经济失调风险问题、金融结构风险问题、农村金融区域风险问题、政府行为不规范问题。如果这一状况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农村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难以实现。 2、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金融、经济1952—2003年和1978—2003年的阶段性分析,可以知道,无论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内部风险问题,抑或是外部风险问题,从深层次来看,都属于体制性风险。由于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中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形成了“二元结构”。在这种“二元结构”下,一方面,整体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结构性”的抑制,而农村经济低水平徘徊又对农村金融深化形成约束,这种金融与经济的相互制约直接导致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的生成、积聚和扩散。另一方面,在“二元

李继伟[5]2010年在《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中的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入WTO后,我国金融、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在提速。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不断推进,可兑换程度显着提高。但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的金融动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和金融的负面影响,因此构建资本项目开放中的风险预警系统是涉及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稳定的重大课题。本文系统综述了资本项目危机理论以及传统的和创新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详细介绍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现行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的成果与问题。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要考虑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和监管现状,优化监测指标的选取方法,增强计量方法的适用性,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面向资本项目开放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本文改进了货币危机压力指数的合成方法,并借鉴该方法合成了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和资产泡沫危机压力指数以刻画中国的金融风险状况。本文在比较分析以往研究选取预警指标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尚未发生金融危机的现实,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选取预警指标。本文采用非线性MS-VAR模型分别构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和资产泡沫危机叁个分市场金融风险预警模型,考察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中的分市场金融风险区制状态。在对叁个分市场风险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SWARCH系列模型考察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中的整体金融风险状况,并对未来金融风险进行预警。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事实上的多目标、金融资产价格扭曲、FDI流出的异常变化以及外债余额的高速增长及剧烈波动是可能引发货币危机的重要原因。而我国经济的高货币化率倾向、房价持续快速上涨、银行信贷资金聚集于房地产业以及短期外债的大进大出是诱发银行危机的潜在原因。资产泡沫危机风险的主要来源则是FDI的集中流出、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大幅波动和股市的暴涨暴跌。我国整体金融风险受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影响较大,货币危机预警模型和银行危机预警模型发出的“高风险状态”信号迭加区域易引发整体金融风险预警。本文最后对2010年上半年的整体金融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时间段发生较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小。

解凤敏[6]2011年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不断推进,金融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梦魇。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金融活动不断暴露于全球风险之下,长期积累的深层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金融危机是悬在我国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维护经济金融稳定,本文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本文首先厘清金融危机成因与我国金融危机发生路径,为构建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危机不仅决定于一国经济金融运行规律与特征,还会因投机攻击和外部危机传染而诱发。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全球金融体系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决定其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与路径。从我国现实看,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与“投资拉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我国金融领域道德风险严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及货币供应失控。随着我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外部风险对经济运行冲击日趋显着。当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积聚、资产市场泡沫严重、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剧,而经济基础恶化与外部危机传染可能引发我国金融危机。基于金融危机理论与我国现实,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视角构建我国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并以1999年1月至2011年5月为样本期进行“叁维度-两时域”预警实证研究。为此,本文首先设计逐层递进反映我国货币危机、货币-股市危机、货币-股市-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并在广泛考察汇率与国际收支、金融部门、实体经济、财政收支以及全球经济等多类指标基础上,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单变量线性回归方法筛选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筛选结果显示,货币危机压力与全球经济指标关系密切,货币-股市危机压力更易受到外围市场波动影响,而货币-股市-银行危机压力则对国内实体经济运行和短期资本流动变化较为敏感。进而以叁类危机压力指数为因变量,以因子分析处理后的预警指标为自变量,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Markov区制转换模型,分别从离散状态和连续状态两个层面进行6个月和12个月危机预警,并且全面评价与比较两种模型的“叁维度-两时域”预警效果。样本期内预警结果显示,两类模型均表现出一定预警能力,其中离散状态的预警效果较好,连续状态的预警更适于风险状态刻画,短期预警效果优于长期预警效果,货币-股市-银行危机更适于长期预警。样本期外预警结果显示,叁类危机发生概率在2011年初均明显升高,其中货币-股市-银行危机概率持续居高并发出预警信号,当前我国处于金融危机压力高企、金融危机易发时期。进一步分析发现,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均经历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其间信贷膨胀、投资猛增所孕育与积聚的风险在外部危机诱发下逐步显现,从而导致两次危机之后我国金融危机压力显着升高。近期我国危机压力再度升高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与前期实施过度扩张性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实施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严控民间借贷风险蔓延,预防地方政府债务恶化、确保外资有序流出流入、防范金融风险升级。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长效之策是通过深化经济、金融及行政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改善宏观调效果、促进国际金融与货币合作,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降低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强金融体系抗冲击能力。论文有图55幅,表38个,参考文献175篇。

宋敏[7]2005年在《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测度及其效率改进》文中指出在金融脆弱性中,银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银行经营是以其高杠杆的负债融资而支撑起来的,这种高负债率是银行脆弱性的最根本的原因,脆弱性是银行业的天性。银行业的脆弱性在各国银行危机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了印证,这些危机多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并且经常给这些国家产生毁灭性影响。实践给理论提出了挑战,银行脆弱性引起各国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论文在对银行脆弱性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视角进行了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银行业的脆弱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银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银行存在内在脆弱性,并且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和不确定性也加剧了银行脆弱性的不断累积;同时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金融自由化、政府的过度干预和转轨时期的特殊经济制度背景都可能增加银行业的脆弱性。从分析金融危机来衡量银行脆弱性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角度,认识到银行业脆弱性的危害性。讨论了银行脆弱性至金融危机的演化机制。 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面来分析中国银行业脆弱性的特殊生成机理。脆弱性的微观生成机理是由于单一的公有产权结构和薄弱内控机制生成的;中观生成机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银企关系、预算软约束、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和存在缺陷的金融监管制度;宏观生成机理主要有加入WTO的背景、不健全的信用制度和政府对银行业的干预。在此综合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的因素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的银行业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通过收集现实数据,利用模糊识别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测度进了实证分析,得出1993-2004年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水平一直维持在值得关注的临界值上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并降低脆弱度。然后,应用改进的权重计算方法对影响银行业脆弱性的因素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在中国银行业脆弱性的叁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中,宏观层面的影响是最大的,中观层面的影响次之,微观层面的最小。 由于目前我国银行业微观层面的股份制改造等基本完成,由分析得出的结论,论文最后认为中国银行业脆弱性的效率改进的重点是维持宏观经济良好的运行态势和关注中观层面的制度建设。通过模型分析和多方论证提出了中观层面叁个方面的效率改进手段:1.构造我国竞争性的商业银行市场结构。通过构建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脆弱性的模型来研究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利率、项目选择、破产风险和社会福利涵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不会增加银行脆弱性,并且能一定程度改善社会福利。2.建立和完善以风险评估和监控为核心的银行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突出对银行自身风险管理体制的评估,完善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3.建立我国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为金融体系提供一张安全网,将我国隐性的“超级”存款保险制度改进为显性存款保险能提高监管效率,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银行业的脆弱性。

高新宇[8]2007年在《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银行体系的稳定是金融业稳定的核心,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不仅威胁到银行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事关一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加剧,银行危机爆发的频率和规模不断上升,导致了各国的金融动荡,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鉴于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重要性,各国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兴市场化国家,长期以来呈现出“弱财政、强金融一的特点。正因为金融中介组织中银行占据垄断地位,担负起为国有部门融资、注资,并承担国有部门改革成本的责任。所以,银行体系脆弱性是我国金融脆弱性的重要表现。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化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分析造成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原因,找出降低银行体系脆弱性,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方法和途径,保持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因此,本文选取了银行体系脆弱性作为研究的方向,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现有文献进行了回顾,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现实,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向银行危机的演化机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然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从微观基础和制度根源两个层面来分析中国银行业脆弱性的特殊生成机制,由此来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通过收集现实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该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银行脆弱性的因素进行了归因分析。同时,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研究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效应与冲击。最后,本文构建了一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框架,并提出了构建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框架所需要的制度改革。这不仅需要银行体系自身的建设,更需要外围支撑体系的建设,为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全文共分7章。第1章导论。主要从文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基本概念的界定,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和主要贡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总结。第2章是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这一章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并对目前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第3章运用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研究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在分析银行体系固有缺陷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自由化、银行业竞争、金融结构及宏观经济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负外部性及其向银行危机的演化机制。第4章利用以上的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转轨经济下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特殊生成机制。首先介绍了转轨经济下银行业面临的问题,然后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了现状考察,最后分析了造成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制度根源,包括产权关系模糊导致的银行体系不稳定,预算软约束引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弱化,以及在国家控制型金融制度下,为维护渐进改革的稳定性所付出的代价。第5章利用国际和国内关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表现测度的研究成果,运用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的方法,对1985年—2004年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状况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影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银行资产状况和抗风险能力的各项指标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并不显着。这说明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并不主要取决于银行业的各种因素,整个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主要受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影响。所以,解决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问题,降低银行业的风险,仅就银行体系本身寻求解决的途径是不够的,必须加快各项配套设施的改革。第6章我们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从理论考察和经验分析两个方面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冲击,并提出了中资银行面对银行业开放的应对策略。第7章构建了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制度框架。首先界定了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内涵,然后介绍了构建银行体系稳定性框架的总体设想,最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制度框架的具体构建方案,不仅要加强银行体系的自身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完善银行监管制度,建立良好的银行运营环境。

王丽[9]2009年在《金融脆弱性:微观机制与治理路径》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各国深受其累,并让人们意识到金融系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危机的爆发缘自于金融系统脆弱性的积累。如何缓解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以防范金融危机是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微观的角度,以金融脆弱性微观机制——银行挤兑模型为基础,分析不同政策和制度条件下的金融脆弱性微观形成机制,讨论相关政策和制度对脆弱性的影响,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寻求金融脆弱性的治理路径。本文按以下逻辑层次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是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存在金融市场条件下的银行挤兑模型,考察金融脆弱性的微观机制,讨论金融脆弱性如何生成和积累;然后利用微观机制模型为基础分析相关经济政策和脆弱性舒缓制度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讨论如何选择最优的政策和制度以缓解金融系统脆弱性;最后利用各国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数据对相关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对于金融脆弱性微观机制的分析,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DD银行挤兑模型进行扩展,但主要的模型假设未充分考虑存在金融市场、存款者风险厌恶、资本借贷成本等现实条件,得到的结论也经常背离经验证据。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存在金融市场条件下的银行挤兑模型,并采用更为符合实际的假设条件,分别讨论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下的脆弱性生成机制。对于相关政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现有研究通常从宏观角度较为宽泛地讨论政策选择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银行挤兑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政策、资本流动和金融自由化如何影响金融脆弱性,并讨论最优政策选择。对于脆弱性舒缓制度的有效性,现有的研究通常仅考虑制度的正面效应或负面效应而讨论这两种制度的优劣和取舍,以至于有关这两种制度是否有效的争议不断;本文在模型中综合考虑这两种效应对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基于总体效果评价制度的优劣。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章引言,阐述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研究意义和目的,并归纳本文逻辑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章阐述金融脆弱性的理论基础,对金融脆弱性概念界定、内涵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价;第叁章建立银行挤兑模型,分别讨论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下金融脆弱性的生成机制、积累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第四章是以微观机制为基础分析相关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资本流动政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并讨论如何作出最优政策选择以化解金融系统脆弱性;第五章以微观机制为基础分析脆弱性舒缓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并从总体效果上分别评价这两种制度的优劣及选择。第六章利用各国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数据对相关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中国金融脆弱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给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金融脆弱性微观机制的分析表明:对于单个银行来说,只有当同时存在流动性冲击和资产价格冲击并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银行挤兑;对于整个金融系统来说,无论是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还是系统性的资产价格冲击,均可能引发系统性银行挤兑,原因在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性冲击能够互相演变。本文的结论对DD(1983)和AG(2000)的观点均不认同,模型结论并不认支持非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通过预期自我实现就能引发银行危机的观点:同时,系统性因素并不等同于经济周期因素,与经济周期无关的系统性冲击也会引发银行危机。开放经济条件下,即使不考虑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相对于封闭经济条件,无论是流动性危机还是偿付力危机所引发的挤兑,银行脆弱性均有所上升。对政策选择与金融脆弱性的研究表明:对于资本流动而言,整体上改善消费者福利水平,但短期资本流动同时加剧了金融脆弱性,并存在一个最优的资本流动规模使得整体效用最大化。因此,对于短期资本流动应当实行一定的管制,而对长期资本流动则应支持。对于货币政策而言,银行信贷行为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和破灭均存在一定的内生性,而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支持了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可持续性,加剧了金融脆弱性。因而,货币政策应关注资产价格或货币量的变动,防止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对金融自由化而言,金融自由化改善了融资效率和消费者福利,但在缺少合理监管的条件下,加剧了金融脆弱性。在监管尚未成熟的经济体中,应减缓自由化进程以防范金融脆弱性。对危机舒缓制度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综合考虑道德风险和挤兑防御作用的效果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无论在系统性危机还是非系统性危机中,都不会起到改善金融脆弱性的作用,甚至对金融系统稳定存在负面影响。对于最后贷款人制度,银行救助的总体效率取决于危机的严重程度,在非系统性危机中,央行或政府不应实施对困境银行的救助;而在系统性危机中,则应实施救助。在救助方式的选择上,模糊性救助则能够避免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了救助的负面效用,相对于明确救助规则,模糊性救助在总体上更有利于改善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本文的实证较好地验证了上述有关金融脆弱性治理政策和制度分析的结论,除最后贷款人制度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无法进行检验之外,其他政策和制度均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马辉[10]2009年在《中国金融风险指标体系构建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深化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面临着来自国外金融海啸的冲击。因此,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是涉及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监管的重大课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金融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现代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传染理论和金融风险预警模型。基于理论研究和美国次贷危机的现实考察,从宏观经济、金融体系、资产泡沫风险和全球经济四个方面选取了23个预警指标构建了我国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论文改进了货币危机压力指数的合成方法,并基于构建货币危机压力指数的方法,分别合成了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和资产泡沫危机压力指数刻画我国的金融风险情况。通过比较研究以往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取方法,论文提出了基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对压力指数反应敏感的预警指标。论文应用非线性MS-VAR模型分别构建了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产泡沫危机叁个分市场金融风险预警模型,考察我国金融风险的区制状态。论文在上述分市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SWARCH模型综合考察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总体风险状况,并对未来金融风险进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金融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很好的刻画我国金融风险变化的区制状态,其预警结果符合我国现实情况。

参考文献:

[1].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研究[D]. 高会丽. 青岛大学. 2003

[2]. 转轨时期国有银行脆弱性的分析与实证研究[D]. 陈华. 苏州大学. 2004

[3].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 叶莉. 河北工业大学. 2008

[4].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D]. 温涛. 西南农业大学. 2005

[5]. 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中的风险预警研究[D]. 李继伟. 暨南大学. 2010

[6].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 解凤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7]. 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测度及其效率改进[D]. 宋敏. 河海大学. 2005

[8].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 高新宇.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9]. 金融脆弱性:微观机制与治理路径[D]. 王丽. 南开大学. 2009

[10]. 中国金融风险指标体系构建与预警研究[D]. 马辉. 吉林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脆弱性预警监测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