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成分论文_尹田鹏,罗智慧,王敏,汪泽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碱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碱,贝母,活性,苦木,化学成分,成分,乌头。

生物碱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尹田鹏,罗智慧,王敏,汪泽[1](2019)在《黔产乌头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贵州地区产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为进一步丰富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开发利用该药用植物提供参考。方法:取贵州产乌头块根,采用酸提碱沉法提取总生物碱浸膏,并采用硅胶柱层析对总生物碱浸膏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二萜生物碱类成分。结合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对所获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从贵州产乌头中分离鉴定出15个二萜类生物碱,分别为12-epi-15-O-acetyl-17-benzoyl-16-hydroxy-16,17-dihydronapelline(Ⅰ)、宋果灵(Ⅱ)、Songoramine(Ⅲ)、10-羟基乌头碱(Ⅳ)、次乌头碱(Ⅴ)、去氧乌头碱(Ⅵ)、乌头碱(Ⅶ)、新乌头碱(Ⅷ)、14-benzoyltalasamine(Ⅸ)、塔拉萨敏(Ⅹ)、尼奥宁(Ⅺ)、6-表查斯曼宁(Ⅻ)、异塔拉定(ⅩⅢ)、萨卡可尼亭(ⅩⅣ)和多根乌头碱(ⅩⅤ)。其中化合物Ⅸ、Ⅻ均为首次从乌头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22期)

韩胆[2](2019)在《HPLC法同时测定参莲胶囊中7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RP-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参莲胶囊中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7种生物碱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 XBP NH_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280 nm。结果: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线性范围分别为32.07~513.07μg·ml~(-1)(r=0.998 8)、37.90~606.40μg·ml~(-1)(r=0.999 2)、23.07~369.07μg·ml~(-1)(r=0.999 2)、52.37~837.87μg·ml~(-1)(r=0.999 7)、17.63~282.13μg·ml~(-1)(r=0.999 1)、5.30~84.80μg·ml~(-1)(r=0.999 5)、8.87~141.87μg·ml~(-1)(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16%~102.84%(RSD≤2.0%)。5批样品中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含量依次为9.18~9.69 mg·g~(-1)、9.35~11.74 mg·g~(-1)、6.73~7.09 mg·g~(-1)、15.17~15.96 mg·g~(-1)、5.03~5.33 mg·g~(-1)、1.23~1.97 mg·g~(-1)、2.48~2.74 mg·g~(-1)。结论:所建立的多成分分析方法可用于参莲胶囊中7个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11期)

杨丽华,姜红宇,徐香琴[3](2019)在《高原唐松草中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对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高原唐松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ODS和凝胶等多种柱层析方法,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与文献值对比的方法鉴定化合物为:(Ⅰ)N-methyllaurotetanine和(Ⅱ)Norisocorydine。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0期)

杨念云,张启春,朱华旭,付廷明,李博[4](2019)在《黄连生物碱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利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大宗中药材的黄连由于应用范围广、所含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主要前体化合物,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着重从中药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综述黄连中主要药效成分——生物碱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基于生物碱成分的品质评价、结构修饰和产业化应用分析了黄连资源化学进展,并从资源性成分高值化利用和非传统药用部位开发利用等角度提出了黄连药材作为有限再生资源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策略,以期能够发掘新药源、研究新用途,为黄连药材的开发与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0期)

刘博文,刘富垒,王如意,薛经纬,柳文媛[5](2019)在《苦木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苦木总生物碱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采用酸提碱沉法制备苦木总生物碱(TAPQ),并通过HPLC-Q-TOF-MS/MS对苦木总生物碱进行定性分析,分析得到14个生物碱化合物,并通过HPLC对其中的3个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考察了苦木总生物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抗炎活性;并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SD大鼠模型。苦木总生物碱尾静脉注射0.907或1.814 mg/kg,连续给药18 d,记录大鼠足跖肿胀的关节炎分数以及足跖体积变化,相对于模型组,苦木总生物碱能够显着降低给药组大鼠的足跖肿胀程度(P<0.001);大鼠处死后,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苦木总生物碱能够显着降低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P<0.01)和IL-6(P<0.001)的含量;关节组织经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情况,结果表明苦木总生物碱抗炎活性良好,给药组大鼠关节受损程度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林青华,屈文佳,贾哲,徐新房,刘梦楠[6](2019)在《生槟榔中生物碱与鞣质类成分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生槟榔中生物碱及鞣质类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初步探讨生槟榔的毒性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和明胶沉淀法分别制备生槟榔的总生物碱、总鞣质部位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不同浓度的总生物碱、总鞣质处理发育正常的斑马鱼幼鱼24 h,次日根据斑马鱼死亡情况用Bliss法计算相应的LC_(50)值。结果:溶剂萃取法和明胶沉淀法制得总生物碱、总鞣质的含量分别为6.67 mg/mL和53.74%,且总生物碱中不含鞣质,总鞣质中不含生物碱;总生物碱、总鞣质对斑马鱼幼鱼的LC_(50)值分别136.14μg/mL和21.52μg/mL。结论:生槟榔中总鞣质对斑马鱼幼鱼的急性毒性大于总生物碱,提示鞣质类成分也是生槟榔的毒性成分。(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成容,李冬连,李玲蕊,安梦琪,钟思雨[7](2019)在《栽培瓦布贝母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瓦布贝母Fritillaria wabuensis栽培品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从栽培瓦布贝母鳞茎的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纯化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为西贝碱(Ⅰ)、贝母素乙(Ⅱ)、异浙贝甲素(Ⅲ)、贝母辛(Ⅳ)、贝母素甲(Ⅴ)、西贝碱苷(Ⅵ)和川贝酮(Ⅶ)。结论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亚兰,张金苹,王志伟,王晓静[8](2019)在《奶子藤吲哚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奶子藤(Bousigonia mekongensis)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RP-18、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奶子藤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将其结构鉴定为:quebrachamine (1)、(-)-isoeburnamine (2)、rhazinilam (3)、tetrahydroalstonine (4)、leuconodine D (5)、leucophyllidine (6)、(-)-O-ethyleburnamine (7)、(-)-ebumamenine (8)、eburenine(9)。化合物1和3~7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测试了拮抗高糖所致的足细胞损伤和抑制淀粉样蛋白-β(Aβ)两种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Aβ抑制活性(IC_(50 )=26.1μM),其余化合物均未显示出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0期)

邵莹莹,尹双双,王恺龙,包小妹,于海洋[9](2019)在《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中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有着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优势,中药生物碱类成分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抗肿瘤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生物碱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9年09期)

孟雪莲,陈曼玲,陈长兰[10](2019)在《莲子心生物碱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莲子心中的生物碱类活性成分主要有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等,具有一系列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如抗癌、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纤维化、抗代谢综合征、神经保护及抗炎等.文章对莲子心生物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莲子心生物碱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生物碱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RP-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参莲胶囊中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7种生物碱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 XBP NH_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280 nm。结果: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线性范围分别为32.07~513.07μg·ml~(-1)(r=0.998 8)、37.90~606.40μg·ml~(-1)(r=0.999 2)、23.07~369.07μg·ml~(-1)(r=0.999 2)、52.37~837.87μg·ml~(-1)(r=0.999 7)、17.63~282.13μg·ml~(-1)(r=0.999 1)、5.30~84.80μg·ml~(-1)(r=0.999 5)、8.87~141.87μg·ml~(-1)(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16%~102.84%(RSD≤2.0%)。5批样品中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含量依次为9.18~9.69 mg·g~(-1)、9.35~11.74 mg·g~(-1)、6.73~7.09 mg·g~(-1)、15.17~15.96 mg·g~(-1)、5.03~5.33 mg·g~(-1)、1.23~1.97 mg·g~(-1)、2.48~2.74 mg·g~(-1)。结论:所建立的多成分分析方法可用于参莲胶囊中7个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碱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尹田鹏,罗智慧,王敏,汪泽.黔产乌头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研究[J].中国药房.2019

[2].韩胆.HPLC法同时测定参莲胶囊中7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9

[3].杨丽华,姜红宇,徐香琴.高原唐松草中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J].广东化工.2019

[4].杨念云,张启春,朱华旭,付廷明,李博.黄连生物碱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利用策略[J].中草药.2019

[5].刘博文,刘富垒,王如意,薛经纬,柳文媛.苦木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9

[6].林青华,屈文佳,贾哲,徐新房,刘梦楠.生槟榔中生物碱与鞣质类成分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9

[7].李成容,李冬连,李玲蕊,安梦琪,钟思雨.栽培瓦布贝母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9

[8].王亚兰,张金苹,王志伟,王晓静.奶子藤吲哚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9].邵莹莹,尹双双,王恺龙,包小妹,于海洋.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9

[10].孟雪莲,陈曼玲,陈长兰.莲子心生物碱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丹酚酸B和丹参素标准品以及丹参水提物...批次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指纹图谱石松类生物碱成分研究的新进展石松类生物碱成分研究的新进展一24不同产地苦木药材中生物碱成分生物碱成分的结构式2水鬼蕉生物碱...

标签:;  ;  ;  ;  ;  ;  ;  

生物碱成分论文_尹田鹏,罗智慧,王敏,汪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