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参数论文-李浩元,谢晓东,童雨田

起搏参数论文-李浩元,谢晓东,童雨田

导读:本文包含了起搏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希浦系起搏,起搏参数,随访研究,安全性

起搏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元,谢晓东,童雨田[1](2019)在《希浦系起搏术后起搏参数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及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行心脏起搏器治疗的36例患者,其中22例行HBP,14例行LBBP,根据记录术中心腔内心电图和起搏的体表心电图特征,分别定义HBP和LBBP;观察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LBBP组和HBP组的起搏参数的变化,包括起搏阈值、R波感知、电极阻抗,询问患者导线相关并发症情况,评价LBBP和HBP的安全性。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两组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阻抗稳定,随访期间未发现导线阈值升高、移位或脱位现象。结论从短期随访结果来看,选择希浦系统起搏安全可行,患者可在随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起搏参数;LBBP与HBP相比,R波感知、阈值更佳。(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3期)

艾民,颜昌福,贺剑,夏福纯,江军[2](2018)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损伤电流、起搏参数和电极稳定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试电极固定即刻损伤电流(COI0 min)和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 min),测试电极固定术后10 min和3个月后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结果术中A组COI0 min、COI10 min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电极固定10 min后测试A组起搏阈值低于B组,A组R波感知阈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中损伤电流大、起搏阈值低、R波感知阈值高提示主动电极固定的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艾民,颜昌福,贺剑,夏福纯,江军[3](2018)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和起搏参数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变化。方法 93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根据起搏电极植入的类型和部位,将患者分为主动电极RVS起搏组(ZDRVS组) 56例、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BDRVA组) 37例。临床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电极植入时间,手术总时间,QRS波时限,电极固定即刻、5 min、10 min的COI,术中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电极阻抗。结果 ZDRVS组术后QRS波时限短于BDRVA组(P <0. 05)。ZDRVS组电极固定即刻、5 min、10 min的COI均高于BDRVA组(P均<0. 05)。ZDRVS组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起搏阈值均低于BDRVA组(P均<0. 05),ZDRVS组术中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电极阻抗均低于BDRVA组(P均<0. 05),两组R波感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患者术中COI高,术后QRS波时限短、起搏阈值低、电极阻抗小,临床随访起搏参数保持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8年40期)

何蕾,郑永宏[4](2017)在《主动电极置入后心室起搏参数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主动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32例接受主动电极植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16例作为间隔部组,右心室心尖部16例作为心尖部组,分别于术中、术后7天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7天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7天明显下降(P<0.05)。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7天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组术中、术后7天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术后7天、术后3月感知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室不同部位主动固定电极参数无明显差异,起搏阈值、感知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16期)

艾民,颜昌福,贺剑,夏福纯,李春慧[5](2017)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参数变化随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电极阻抗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61例,根据电极类型分为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26例与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35例,分别于术中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起搏阈值、V波振幅及电极阻抗。结果术后被动电极起搏阈值增高,主动电极起搏阈值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电极阻抗均下降,且主动电极组明显低于被动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起搏阈值低、电极阻抗小,且起搏参数保持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陈亚娣,周建庆,葛世俊[6](2016)在《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参数在心脏病中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参数在心脏病中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1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依据右心室起搏方法将患者分为主动电极起搏组(n=60)和被动电极起搏组(n=60),对两组患者的心室起搏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动电极起搏组患者的心室阻抗、感知均显着低于被动电极起搏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心室P波幅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室阈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电极起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1/60)显着低于被动电极起搏组10.0%(6/60)(P<0.05)。结论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在心脏病中的阻抗、感知均低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但二者的阈值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前者较后者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为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6年18期)

焉晓蕾,梁延春,于海波,许国卿,徐白鸽[7](2016)在《左心室四极与传统起搏导线起搏参数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左心室四极与传统单、双极起搏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起搏参数,探讨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的优势。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行CRT心力衰竭(HF)患者,应用左心室四极导线与传统起搏导线,分析起搏参数包括:左心室起搏阈值、膈神经刺激(PNS)和心尖部起搏比例。结果本研究18例患者,应用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均可避开高阈值左心室起搏。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与单、双极起搏导线临床PNS发生率分别为5.6%、27.8%和11.1%。所有患者均无因PNS而行左心室导线重置。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与传统单、双极左心室起搏导线比较,左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分别下降了44.4%和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可以有效解决因PNS而进行左心室导线重置及高阈值起搏问题,并降低了左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党林林[8](2016)在《2型糖尿病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起搏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研究2型DM对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后3天、及定期随访的起搏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主要为DDD),共214例,DM组107例,非DM组107例,按照预先制定的资料收集表,收集入选者的相关信息,且经过两人的校正确保收集的信息无误,主要是通过翻阅病例及起搏器随访资料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两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主要应用软件SPSS19.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临床资料比较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以及SSS、AVB人数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但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lc)显着高于非DM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基线时两组患者心房、心室起搏阈值、感知、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3、6月及1年进行起搏参数测试,后每年进行1次,两组数据进行对应的比较,DM组VS非DM组,1.心房起搏阈值1月(0.53±0.29)V比(0.47±0.17)V、3月(0.51±0.21)V比(0.46±0.31)V、6月(0.49±0.17)V比(0.47±0.16)V、12月(0.53±0.40)V比(0.50±0.17)V、24月(0.54±0.60)V比(0.51±0.19)V、36月(0.56±0.19)V比(0.52±0.20)V、48月(0.57±0.13)V比(0.55±0.18)V比较;2.心房感知1月(2.96±1.29)m V比(2.90±1.37)m V、3月(2.91±1.18)m V比(2.85±1.39)m V、6月(3.63±1.53)m V比(3.02±1.07)m V、12月(2.84±1.12)m V比(2.83±1.38)m V、24月(2.88±1.19)m V比(2.69±1.39)m V、36月(2.99±1.44)m V比(2.96±1.49)m V、48月(2.86±1.02)m V比(2.39±1.29)m V比较;3.心房阻抗1月(518.77±174.53)Ω比(529.22±132.77)Ω、3月(508.45±154.71)Ω比(531.89±151.36)Ω、6月(501.93±149.54)Ω比(526.91±146.45)Ω、12月(512.05±145.72)Ω比(518.30±143.60)Ω、24月(526.89±180.87)Ω比(567.96±194.50)Ω、36月(616.60±160.05)Ω比(519.92±143.77)Ω、48月(728.17±139.39)Ω比(508.78±155.43)Ω比较;4.心室起搏阈值1月(0.68±0.63)V比(0.66±0.73)V、3月(0.64±0.35)V比(0.61±0.28)V、6月(0.67±0.30)V比(0.64±0.24)V、12月(0.69±0.35)V比(0.67±0.24)V、24月(0.74±0.38)V比(0.69±0.22)V、36月(0.74±0.42)V比(0.71±0.31)V、48月(0.84±0.42)V比(0.78±0.35)V比较;5.心室感知1月(12.55±5.72)m V比(12.14±4.99)m V、3月(12.33±5.99)m V比(11.73±4.42)m V、6月(12.44±5.78)m V比(11.52±4.22)m V、12月(12.37±5.93)m V比(11.39±3.86)m V、24月(12.16±6.21)m V比(10.19±4.61)m V、36月(12.44±6.23)m V比(11.46±5.35)m V、48月(13.91±10.55)m V比(12.53±5.07)m V比较;6.心室阻抗1月(490.30±203.28)Ω比(509.64±201.33)Ω、3月(465.54±157.57)Ω比(481.88±174.08)Ω、6月(444.47±112.11)Ω比(466.64±156.93)Ω、12月(437.16±116.36)Ω比(448.18±147.96)Ω、24月(437.34±115.14)Ω比(442.27±139.26)Ω、36月(409.46±110.11)Ω比(436.45±125.77)Ω、48月(404.93±116.15)Ω比(427.80±149.98)Ω比较;上述各组数据分别比较,结果示两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随访时间最长为4年,在随访期间,合并DM的患者(Hb Alc控制在7.0-8.0%之间)与非DM组比较,两组起搏参数未见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3-01)

焉晓蕾[9](2016)在《左心室四极与传统起搏导线起搏参数比较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四极与模拟的传统单、双阴极起搏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起搏参数进行分析及比较,探讨LV四极起搏导线的应用价值及潜在的CRT优化治疗能力。方法:本研究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植入LV四极导线的CRT系统共18例心衰(heart failure,HF)患者,均满足指南指导的充分合理抗HF药物治疗后,纽约心功能(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Ⅱ级、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左束支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且QRS≥120ms或叁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AVB)心室起搏依赖,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0.35。CRT术后1个月随访,分析及比较的参数包括:LV起搏部位、膈神经刺激(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PNS)、LV起搏阈值、左室局部电激动延迟程度(the time interval from the beginning of QRS complex to the sharp spike on LV electrogram,QLV)、右室至左室各电极环的传导时间(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Conduction Time,RLV)、左右室电极空间距离。10种起搏向量中选择其中一种作为CRT起搏设置,优化选择的原则依次为:(1)无PNS;(2)合适的阈值;(3)避开心尖部;(4)最大的LV局部电激动延迟;(5)最大的左右室电极空间距离。结果:18例患者中,男11例,年龄61±8(47-75)岁;扩张型心肌病12例,缺血性心脏病6例;LVEF:0.28±0.06(0.15-0.35);3例患者为叁度AVB心室起搏依赖,另15例患者qrs波时程167±27(120-200)ms;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volume,lvesv):231±82(134-459)ml;6min步行距离:334±92(157-493)m。植入lv四极起搏导线后心尖部起搏发生率为5.6%(1/18);模拟的传统单阴极(电极环d1)起搏导线心尖部起搏发生率为50%(9/18);模拟的传统双阴极(电极环d1和m2)起搏导线心尖部起搏发生率为33.3%(6/18)。lv四极起搏导线与传统单阴极lv起搏导线比较,lv心尖部起搏的比例下降了44.4%,p=0.003。lv四极起搏导线与传统双阴极lv起搏导线比较,lv心尖部起搏的比例下降了27.7%,p=0.035。植入lv四极起搏导线临床pns发生率为5.6%(1/18),但全部患者均无因pns而必须lv导线重置。模拟的传统单阴极起搏导线临床pns发生率为27.8%(5/18);模拟的传统双阴极导线临床pns发生率为11.1%(2/18)。18例患者应用lv四极起搏导线均可避开高阈值lv起搏;模拟的传统单阴极起搏导线发生高阈值起搏率为11.1%(2/18)。将每例患者lv四极起搏导线四个阴极环处的电学延迟程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归类为4个数据组,各组的qlv数值分别为115±37ms、125±40ms、130±39ms和140±43ms,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1),此15例患者在满足无pns、无高起搏阈值和非心尖部起搏基础上,有10例(10/15,67%)患者依据qlv数据进行了lv起搏部位的优化程控,使lv起搏部位位于相对最大lv激动延迟部位。将每例患者的4个电极环的空间距离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归类为4个数据组,各组的空间距离数值分别为73±20mm、82±20mm、86±19mm和94±18mm,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1)。18例患者在满足无pns、无高起搏阈值、非心尖部起搏和位于最大的qlv值后,有1例患者可以依据左右室电极阴极环距离进行lv起搏部位的优化程控,使lv起搏部位位于左右室起搏电极空间距离最大处。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选择了d1作为起搏阴极环,有3例患者选择了m2作为起搏阴极环,有4例患者选择了m3作为起搏阴极环,有9例患者选择了p4作为起搏阴极环。其中有13(13/18,72.2%)的患者所选择的优化lv起搏部位为传统lv单、双极起搏导线所无法完成的。结论:选择应用lv四极起搏导线具有的10种起搏向量可以有效解决因pns而进行lv导线重置及起搏高阈值问题。与传统lv导线比较降低了lv心尖部起搏比例。lv四极起搏导线四个阴极环处的电学延迟程度、右室至各电极环的传导时间和空间距离均有差异,这些差异性为CRT的优化向量选择提供了潜在价值和应用空间。(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6-02-01)

徐勋龙,秦胜梅,汪菁峰,宿燕岗,葛均波[10](2015)在《不同品牌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中起搏参数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不同品牌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测量R波、T波振幅和T/R比值有无差异及其与起搏器分析仪(PSA)测得R波振幅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 13例首次植入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转复除颤器(CRTD)患者,术中先用PSA测量右室除颤电极导线稳定的起搏参数,再通过过桥线及一根普通的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分别连接美敦力、波科、圣犹达、百多力公司的ICD演示器(DEMO,即未消毒的真机),分别测量R波振幅和电极阻抗并记录,打印出患者自主心律腔内图,手工测量R波及T波振幅并记录。结果 PSA与不同品牌ICD测量R波振幅有很好的一致性(协和系数=0.776),但仍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PSA相比,美敦力ICD测量R波振幅稍低(P=0.019)。但美敦力ICD测量T波振幅明显高于波科和百多力ICD(P=0.000)。美敦力ICD的T/R比值也明显高于其余叁家公司ICD(P=0.000)。对于电极阻抗,PSA与不同品牌ICD测量值有很好的一致性(协和系数0.869),但也存在统计学差异。与PSA相比,圣犹达、百多力测得电极阻抗稍低(P=0.000和P=0.035)。结论 PSA与不同品牌ICD测量的波振幅及不同ICD间的T/R比值均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起搏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损伤电流(COI)、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和被植入电极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主动电极RVS起搏患者82例,术中或术后根据电极是否发生脱位分为A组(无脱位组)76例和B组(脱位组)6例,分别测试电极固定即刻损伤电流(COI0 min)和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 min),测试电极固定术后10 min和3个月后起搏阈值、R波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结果术中A组COI0 min、COI10 min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电极固定10 min后测试A组起搏阈值低于B组,A组R波感知阈值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主动电极RVS起搏植入术中损伤电流大、起搏阈值低、R波感知阈值高提示主动电极固定的稳定性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起搏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浩元,谢晓东,童雨田.希浦系起搏术后起搏参数动态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艾民,颜昌福,贺剑,夏福纯,江军.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损伤电流、起搏参数和电极稳定性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8

[3].艾民,颜昌福,贺剑,夏福纯,江军.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患者心肌损伤电流和起搏参数变化[J].山东医药.2018

[4].何蕾,郑永宏.主动电极置入后心室起搏参数的变化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

[5].艾民,颜昌福,贺剑,夏福纯,李春慧.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参数变化随访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7

[6].陈亚娣,周建庆,葛世俊.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参数在心脏病中的差异[J].中国现代医生.2016

[7].焉晓蕾,梁延春,于海波,许国卿,徐白鸽.左心室四极与传统起搏导线起搏参数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6

[8].党林林.2型糖尿病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起搏参数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

[9].焉晓蕾.左心室四极与传统起搏导线起搏参数比较及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6

[10].徐勋龙,秦胜梅,汪菁峰,宿燕岗,葛均波.不同品牌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中起搏参数的对比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

标签:;  ;  ;  ;  

起搏参数论文-李浩元,谢晓东,童雨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