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

课改下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

李志强(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二中学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强调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学策略的侧重点应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改革、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168-01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挖掘新教材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新颖的插图和“讨论与交流”、“迷你实验室”、“信息窗”、“请提问”等栏目,使得教材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有趣,可读性和启发性都大大增强了。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教学中的实践让我感觉到:1.利用插图导入新课,便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第二章“物态变化”,安排的插图背景标题--漫游世界的小水滴,让学生联想到水的旅途,从而就想知道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这样就能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效果。2.插图可以创设情景,烘托气氛。如在讲“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节时,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水渠分流的图片,由学生猜想看电流分流与水流分流是否相同,提出几种可能的答案,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再如第十五章第四节关于家庭电路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插图,能容易的让学生知道怎样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3.插图的直观性强,能使学生较容易的明白现实生活中不常见,教师又难以描述的情景,如第十七章第三节现代通讯中的插图就清晰明了的展现出的整个电话网络,让学生们有种参观实物场景一样的感觉,就不难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了,这样既帮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展示了相关的科学前沿成果。

二、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活动,教师应置身于学生中间定位于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一种积极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地进行课堂学习活动。这时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如在讲“音色”时,我让后排的同学站起来问“我是谁?”让前排的同学猜出后,我让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判断出他是谁的,因此得出是音色不同。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明白了这一概念。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增加对学习任务和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理解,引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使他们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思维更积极、更活跃,学得更主动、更认真。

三、与生活紧密联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应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对于学生自学后完全能理解的知识,坚决不讲,只有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才讲,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探究的知识,让学生尝试完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讲授“物态变化”这一章时,由于本章和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我让学生留心观察在吃麻辣烫(鸳鸯锅)时,为什么相同的炉火、相同的时间,麻辣锅先开而三鲜锅晚开?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纳闷摇头,有的思考回顾,两天后答案出来了:麻辣锅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麻辣油,减弱下面水的汽化,而三鲜锅上面并无这一覆盖层,此时水不断汽化吸热,所以晚开。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还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完成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如课外制作万花筒、潜望镜、瓶中喷泉、娃娃荡秋千、猴子翻双杠、微型潜水艇、自动跷跷板等。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动手能力。

五、根据认知规律,重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学习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重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着重展示概念的形成和规律导出的过程,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知道规律的不同表达方式,让学生不单是记住某些知识点,而是要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从而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深刻把握。例如:在讲解“压强”这一概念时,应把压强与压力进行比较,引发学生头脑的认知冲突,消除错误概念的干扰,引导学生把压强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建立科学的概念,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教师可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一是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二是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六、结语

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教师应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积极探索新教法,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适应教改形式发展的需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建立起新基础教育下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彭燕春.刍议心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新策略[J].教育,2015(26):175.

[2]贾瑞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策略[J].软件:教学,2015(2):150.

[3]李正安.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新校园:学习版,2012(3):62.

[4]申乾.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2):232.

标签:;  ;  ;  

课改下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