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势成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血清NO,NOS的水平及其意义

去势成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血清NO,NOS的水平及其意义

宋宁[1]2003年在《去势成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血清NO,NOS的水平及其意义》文中指出前言 骨质疏松症是由Pommer于1885年首先报道,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目前认为激素的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素,免疫功能,遗传基因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均有关。 一氧化氮(NO)在神经传递,血管舒张,免疫防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生物医学界发现NO及NOS(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参与和促进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NO及NOS与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的代谢有密切关系。OC的功能与NO的关系被Maclntyre等首次提出,实验已证明NO通过运用对OC数量和活性的抑制来维持对骨吸收的控制,NOS抑制剂通过增强OC骨吸收而改变骨的代谢的活性。Riancho研究发现,OB可被看作是一个旁分泌因子经产生NO来抑制骨吸收。NOS低水平表达时,合成低浓度NO,促进骨吸收,这说明,NO在OB和OC之间的信号传导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探讨NO,NOS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以期发现一种延缓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具有深远意义。但由于NO,NOS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于近年才刚刚开始,相关的报道较少见,目前对NO,NOS的骨吸收调控机制及在骨质疏松症发生过程中作用的认识仍是初步的,有待进一步开拓,研究。本实验结果揭示NO,NOS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PMO)的发病机理仍有许多不明之处,因此,发病机理,防治药物的作用机理,药效及安全性的研究,须通过动物实验。雌性大鼠去势后骨小梁减少,骨密度降低,骨转换增加与人绝经后骨骼的变化相似,80年代确定,雌性成年去势大鼠是公认的标准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理模型。统计学结果是确定模型是否成功的标准。 本次实验是首先建立大鼠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NO,NOS的变化,分析NO,NOS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治疗的发展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 1.动物及分组:六月龄成年雌性SD大鼠,体重250。259,共30只,随机分成二组,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组(A组广15只,对照组o组Xl 只。 2.制造骨质疏松症模型 大鼠用2.5%硫喷妥钠0.InM1009腹腔注射麻醉,A组实验组完整切除双侧卵巢,B组切除大网膜脂肪一块,体积,重量大致与两侧卵巢相同。两组动物分别标记后,单独饲养,实验时间为13周。 3.骨密度测定方法 术后 13周,测定两组大鼠的骨密度,根据 Prodigy骨密度测量仪工作原理,选定大鼠腰椎作为测量部位,进行骨密度测量。每只大鼠测定叁次,取其均值。 4.标本采集 造模术后13周,对两组大鼠采血,分高血清。腹腔麻醉后,于肠系膜上动脉抽血2-3毫升,分离出血清>0.5毫升,迅速置于一20℃冰箱冷冻待测,直到实验测定。 ·2· 5.统计学处理 应用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P<0.05说明存在显着性差异。 实验结果 1.大鼠腰椎骨密度测定结果:对照组大鼠腰椎骨密度为0.2004。0.0263砂cm’,实验组大鼠腰椎骨密度为 0.1727。0.0165砂cm\对两组大鼠骨密度数据进行 t检验,显示两组大鼠骨密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帅<0.05人去势模型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密度。 2.大鼠血清NO,NOS含量测定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NO含量为33.231 t3.194pmollL,NOS含量为34.622 t4.sl4U/Inl.对照组大鼠血清NO含量为37.108土4085pmoVL,NOS含量为40.307j.03/ml.将上述两组数据分别进行 t检验,两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去势模型组NO,N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讨 论 NO是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作用下,LJ L一精氨酸u-Arg)为底物,氧化产生的一种小分子自由基气体。NO可以结合到酶的细胞色素部分,激活鸟耷酸环化酶,从而导致细胞内磷酸环鸟着增加。NOS有叁种异构体:从脑组织分离出的神经元形式hNOSX从内皮细胞分离的内皮细胞形式(eNO)和从巨噬细胞分离出的的诱导形式广NOS人其中nNOS和eNOS属于构建型NOS*NOS人而iNOS被细胞素在许多细胞内所诱生。它们的活性主要依赖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 目前已经证实骨组织中存在全部3个NOS亚型。已认识到 ·3·骨细胞维持其正常功能需一定浓度CNOS存在,其活性依赖于Cah和钙调蛋白,iNOS的活性不依赖于钙,在生理条件下一般表达,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研究证明,骨髓巨细胞是iNOS活性最主要的来源。在细胞因子,女 TNF-。,IL-lp,IFN-Y,LPS等刺激诱导下,iNOS可被大量诱导产生,以不依赖于 Ca入的方式与CaM不可逆结合,诱导生成大量NO。NOS诱导生成NO不仅对OB刀C增殖,迁移,分化,

宋宁, 富玲, 原银栋, 黄涛, 夏禹[2]2004年在《去势成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血清NO和NOS的水平及其意义》文中提出目的 测定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血清中NO和NOS的水平,探讨骨质疏松症与NO和NOS浓度的关系。方法 6月龄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测量腰椎骨密度,术后分离血清,用改良镀铜镉还原法测定NO含量,用化学比色法测定NOS含量。结果 术前,两组大鼠骨密度差异无显着性,术后,实验组大鼠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密度,差异有显着性(P<0.05)。血清NO和NOS水平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O和NOS在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去势成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血清NO,NOS的水平及其意义[D]. 宋宁. 中国医科大学. 2003

[2]. 去势成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血清NO和NOS的水平及其意义[J]. 宋宁, 富玲, 原银栋, 黄涛, 夏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4

标签:;  ;  ;  ;  ;  

去势成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血清NO,NOS的水平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