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

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

广东电网梅州梅县供电局广东梅州514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对供电可靠性都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本文分析了农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农村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关键词:农网;供电;可靠性

引言

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对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农村供电企业的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供电企业不能对配电网进行定期的管理与维护将会降低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这样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供电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把提高供电工作的稳定性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及时解决供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故障,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与农业的发展。

1.农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1电网结构不合理

农村的电网结构不合理也是影响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农村的电网大都是在没有很好的进行电网结构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的,使得当前农村配电网网架结构十分薄弱,供电半径大,导线截面小。尤其是线路手拉手比例低,线路无互代能力,可靠性差,停电往往是一停一片,一停一线。

1.2配网装备水平的影响

由于农村的地处偏远,交通不发达,以及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分布较广等因素,而无法对农村的配电网的设备进行更换。因此,目前我国的农村中使用的配电网的装备大都是很多年前的产品,这些用电设备和线路中的电缆和绝缘化导线率低,在电能输送中造成的损耗量也比较大,而且更容易损害,从而影响供电可靠性。

1.3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

在影响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设备故障和线路故障问题,目前在我国的农村电网中,用电设备和线路大都处于露天状态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使电线外的绝缘胶皮老化,从而导致电线外露,而在雷雨天气下,用电设备和电线极易引雷,一旦被雷袭击,就会导致农村大面积的停电,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1.4线路缺乏运行维护与管理

线路缺乏运行维护和管理也是我国农村目前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之一,由于供电设备和线路大都处于露天的状态,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损坏,所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电所需要定期的对电网的各个部分进行维护和检修,但是,大部分的农村中的电网线路都缺乏运行维护和管理,严重影响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2.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优化农网接线方式

目前配网常用的接线方式有树状式和多电源环网接线开环式两种。(1)在农网改造和建设的设计上,要尽量采取多电源环网接线开环式结构,通过联络开关,使用户有到两个或以上的电源供电,在一个电源停电时可由转化为另一个电源点供电,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矿山、医院、泵站等高危用户特别要采取这种方式。(2)对确无备用电源的单电源接线的配电网结构,要对其配网主干线实行分段管理,装设分段断路器。对于分支线路,在用户数量很多时,也可使用分段断路器控制每条线路的用户数量,配电网的分段管理有助于实现停电的分片化控制,避免整条线路全停可以有效减少各类计划和非计划的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

2.2提高农网设备技术水平

(1)在农网的设备选用上应尽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等企业制定的行业标准选择相应的设备,在配网的设计、选材、施工、验收上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要严把入网设备的质量关,对于断路器、跌落式熔断器、开关柜、避雷器等重要设备特别要择优使用,优质的设备不但能显著降低配电网的故障次数,同时也能增强配电网在雷暴等极端天气下稳定性。(2)全面提升农网线路的绝缘化率和电缆化率。对经济、地理条件不足的地区,建议裸导线更换成绝缘线,可显著降低线路的故障率。对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建议新建设的线路全部采用电缆线路,并充分考虑地方发展需求留足容量,并最好实现电缆入地敷设,不仅故障率低,而且美观大方。(3)全面安装配电网络故障指示器。建议供电企业根据自身配网的规模全面安装故障指示器,并建立与之联动的预警通信网络,能够在配网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告警并判断故障原因及位置,方便抢修工作开展,减少故障停电时间。

2.3提高故障处理技术水平

(1)实施带电作业。在农网检修工作中,对处理节点发热、更换绝缘子、清扫设备、T接线路等工作,实施带电作业,将会明显减少线路停电时间和次数,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带电作业可顺利完成对供电线路的不停电检修,带电作业的有效运用能够成功的降低处理停电工作的时间,最大程度上达到用户不出现停电或者降低停电次数的目的,以此提升供电设备检修的针对性,促使配电网供电可靠程度的增加。配电网带电作业、配电网自动化等科学技术都能够在配电网供电工作当中得到有效的运用。(2)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状态姜秀技术水平。状态检修所运用的是科学的分析及诊断方法,对供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把握,找准检修最佳时机,这样能够有效降低供电设备出现破损或者停电次数较多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能够促使供电设备检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得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2.4强化配电网运维管理

加强配电网运维管理,实施配电网设备的状态检修,进行配电网设备评级管理,尽早发现设备故障并予以消除,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运维部门应对容易发热的设备或部件建档编号,落实管理责任,并根据季节特点做好设备易发事故的预防工作;建立详细的巡视记录,对查出的缺陷,按轻重缓急安排检修计划,并逐步消除;对雷击多发区域,要合理安装线路防雷装置,做好防止雷击线路引起设备故障的措施;经常检查防雷装置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锈蚀情况,检测配电网设备接地电阻;给断路器、配电变压器加装绝缘护罩,防止小动物造成设备相间短路。

2.5建立完善的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制度

(1)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明确可靠性管理工作责任部门,设置可靠性管理岗位。(2)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技术人员,需要重新认识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全面高效地推动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可控、在控、能控,实现“指标粗放管理”向“指标量化、过程细化”管理模式转变,实现“事后统计”向“超前预控”管理模式转变。(3)实施可靠性管理流程。进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分解,配电网作业实行“先算后停”,这是增强指标预控能力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此外,加强停电控制,合理优化电力设施的停电范围、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减少停电对用电客户造成的影响。加强综合检修计划管理,将生产计划及作业计划纳入停电平衡管理中。

3.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一定要全面掌握供电地区的实际状况,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准则,要能够在短时间、最小投入的前提下,促使企业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对于供电可靠性指标滞后的区域,将重点放在供电网正常运行及综合停电等工作的管理上,供电可靠性指标较高的区域,将着重点放在优化电网结构、带电作业等内容的管理。只有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才能够促使我国电力企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新国,张志丽.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电工电气,2013(1).

[2]张雷.探究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4(35).

[3]张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若干建议分析[J].科技传播,2013(22).

[4]陈艳茹.浅谈配网供电可靠性及管理措施[J].电子制作,2013(21).

标签:;  ;  ;  

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