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监测论文_赵淑兰,金添,肖敏,宁怡豪

导读:本文包含了焊缝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图像,核电厂,仪表,视觉,支座,桁架。

焊缝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赵淑兰,金添,肖敏,宁怡豪[1](2019)在《钢管桁架拱结构焊缝裂纹损伤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管桁架拱结构焊缝裂纹损伤问题,提出基于压电波动法的焊缝裂纹损伤主动监测方法。以应用于隧道支护的方钢管桁架叁角拱作为实验试件,在预定位置安装6个压电陶瓷传感器,采集各级荷载作用下传感器对于不同损伤程度裂纹的响应信号,并且比较分析其时域信号幅值、频域信号幅值及小波包能量幅值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焊缝裂纹的增多和加深,压电陶瓷传感器时域信号幅值、频域信号幅值及小波包能量幅值呈现出递减趋势;随着外界荷载的增加,压电陶瓷传感器时域信号幅值、频域信号幅值及小波包能量幅值呈现出递增趋势;采用的损伤指标能准确衡量焊缝裂纹的损伤状况。该研究成果验证了压电波动法对于钢管桁架拱结构焊缝裂纹损伤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李玉红[2](2019)在《“华龙一号”核电厂内置换料水箱钢衬里焊缝泄漏监测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华龙一号"核电厂内置换料水箱(IRWST)钢衬里焊缝泄漏监测装置,鉴于该装置安装环境的特殊性,通过对核电厂常用顶装液位监测仪表包括机械缆式液位开关、顶装磁浮子液位开关、顶装磁翻板液位计、导波雷达液位变送器、浮筒液位变送器以及压力法测液位等各类仪表进行适用性分析,对比其优缺点,最终选择电浮筒液位变送器作为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设计方案,它能准确监测安注系统内置换料水箱钢衬里焊缝泄漏,及时报警,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可大大节省安装空间,不用定期调校,便于维护。(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03期)

邓扬,李爱群[3](2019)在《基于断裂力学和长期监测数据的钢箱梁桥顶板U肋焊缝疲劳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箱梁桥顶板U肋嵌补段对接焊缝的构造特点与受力状态,以润扬大桥钢箱梁为研究对象,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和长期监测数据,提出了该焊缝的疲劳可靠度分析方法.基于有限厚板半椭圆表面裂纹模型推导了焊缝的临界损伤累积函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临界损伤累积函数的概率模型.针对焊缝疲劳荷载效应的多峰分布特征,采用高斯混合分布建立了等效应力范围的概率模型.研究表明,顶板U肋嵌补段对接焊缝的临界损伤累积函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焊缝等效应力范围的概率模型可表述为多个高斯分量的加权平均;润扬斜拉桥焊缝的疲劳可靠度显着大于相同位置的润扬悬索桥焊缝,反映了两桥钢箱梁局部构造的差异.该方法可为同类型桥梁的疲劳可靠度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晔,邓星河,李鹏,李鸿,张维庆[4](2018)在《大跨钢屋盖卸载阶段支座焊缝处剪应力分析与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钢屋盖支座焊缝处为屋盖与基础结构连接的关键部位,而在以往卸载施工中对该部位的应力分析及监测极少。因此本文以重庆鱼洞体育馆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ABAQUS工作平台建立了屋盖整体模型与支座局部模型,并根据应力分布进行测点选取,再采用有限元分析中选取的测点进行现场实测,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现场实测的对比,对钢屋盖卸载阶段支座焊缝处剪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整体模型分析结合局部模型分析进行测点选取的方法,能监测结构的最不利状况,不仅保证了卸载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同时为其设计提供一定可靠度保证,对类似工程的监测与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01期)

陈阿娇[5](2016)在《Q235钢焊缝腐蚀及原位监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Q235钢由于冶炼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塑性和焊接性能,大量应用于汽车的零部件中。汽车在制造和维修过程中需要通过焊接而成型,在焊接过程中,不均匀的受热和冷却会使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组织形态和其他性能等发生改变,导致其易发生点蚀、缝隙腐蚀和电偶腐蚀等局部腐蚀。由于局部腐蚀不易被察觉,对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非常大的威胁,焊缝的质量关系到整车的防腐蚀质量、服役安全度和使用寿命。因此,研究Q235钢焊样不同微区的腐蚀行为,发展焊缝腐蚀原位实时检测技术,对预防Q235钢焊缝腐蚀,和保证车辆的使用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微区腐蚀技术的发展,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电化学技术能够跟踪微区腐蚀发生、发展过程,为焊缝腐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利用扫描微参比技术和自制的Ag/AgCl柔性阵列电极,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以及电子探针等,研究了Q235钢焊样不同微区的腐蚀行为,对比了不同焊接形式和焊接方法腐蚀差异性,探究Q235钢腐蚀诱发的机理,并试图发展一种可用于快速原位检测和监测金属焊缝不规则复杂表面的腐蚀监测技术,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利用扫描微参比技术测试Q235钢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区在pH=9,0.01mol/L 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微区电位分布,原位跟踪测试焊缝和热影响区在腐蚀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并进一步探究不同氯离子浓度对焊缝和热影响区电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和热影响区较母材区更容易发生腐蚀,腐蚀沿晶粒交界处发展,腐蚀过程中表面形貌凹凸不平,高度差变大,最后发展成均匀腐蚀;Cl~-浓度越高,表面钝化膜越容易受到破坏,腐蚀越严重。(2)发展一种Ag/AgCl柔性参比电极技术,并用于原位检测和监测Q235钢不同形式的焊样表面腐蚀敏感区及腐蚀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自制的Ag/AgCl柔性阵列参比电极制作简单,氯离子响应良好,稳定性好,可用于原位指示金属焊样不规则复杂表面腐蚀敏感区位置,并可用于监测腐蚀发生、发展等动态过程。(3)运用自制的Ag/AgCl柔性参比电极技术测试氩弧焊、手工电阻焊和乙炔-氧气焊3种不同焊样的电位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对其电位差和平均电位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不同焊接方法的耐腐蚀性依次为氩弧焊>手工电弧焊>乙炔-氧气焊。(4)利用Cl~--电位综合探针探究Q235钢腐蚀过程中不同微区Cl~-和电位分布的内在关系,并结合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等进一步对不同微区的金相组织、形貌结构、元素成分测试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nS等夹杂物会诱发点蚀,Cl~-的吸附会导致微区表面钝化膜的进一步破坏,由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魏氏组织会导致其耐腐蚀性降低。(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期刊2016-12-01)

何喜梅,王志惠,陈文强,刘高飞[6](2016)在《110kV GIS母线筒体焊缝开裂机理研究及整改措施的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某省公司17座变电站110 k V GIS母线筒焊缝开裂缺陷的现场监测,以及裂纹分布形式、产生机理的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找出了GIS母线筒焊缝开裂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经2年的监测运行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青海电力》期刊2016年02期)

李彬[7](2016)在《光纤激光深熔焊接的熔透与焊缝同步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行业对自动化程度要求的提高,激光焊接以其焊接速度快,焊接变形小,飞溅少,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突出优点,逐渐成为汽车制造业主要的焊接方式之一。但由于激光光斑直径小,受工件焊接热变形等影响,易引起光斑中心偏离焊缝。焊接质量难以长期保持稳定。采用机器视觉的方法对焊接过程进行监测引起广大学者重视。为实现激光焊接的熔透与焊缝同步监测,本文搭建了主动式同轴监测系统,对比分析了有无辅助光源条件下,并采用中心波长分别为532 nm和808 nm窄带滤光片同轴监测的小孔、穿透孔和焊缝图像特征。采用808 nm激光辅助光源照明和808 nm窄带滤光片能较好地消除光致等离子体/金属蒸气对拍摄的干扰,在强光干扰下,同一硬件系统中,同步拍摄采集到清晰的小孔、穿透孔及焊缝图像。本文采集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的小孔、穿透孔以及焊缝的同轴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提取相应的目标信息。熔透性提取的图像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开窗口、滤波、图像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处理等过程,经过图像处理后能够准确地提取出小孔以及穿透孔轮廓。分析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焊接下的焊缝的力学性能、焊缝截面形貌以及焊缝宏观形貌,确定适度熔透的焊接工艺参数。建立熔透状态与穿透孔面积关系,实现熔透状态监测。缝宽间隙监测及焊缝跟踪监测图像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开窗口处理、滤波、图像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处理以及霍夫变换等,经过这些图像处理过程能够准确地提取待焊缝隙的上下边缘,待焊缝隙的上下边缘的中位线为焊缝中心直线。计算小孔质心与焊缝中心偏差,实现待焊缝隙监测以及焊缝跟踪监测。针对图像处理中,小孔、穿透孔可能受到被反射的辅助光、飞溅等干扰,造成提取失败。提出容错机制,利用小孔面积值区间及两次计算的焊缝中心直线斜率差值,作为判断提取失败的标准。如果提取失败,将上次计算的所有值赋值给本次计算结果,跳出本次计算,进行下一帧图像的计算。研究表明,当穿透孔面积均值在4.09×10-4 mm2~1.52×10-2 mm2时,焊件适度熔透。在本文提出的焊缝提取算法能识别的最小待焊缝隙为0.02 mm,焊缝跟踪监测误差为0.043 mm。本文处理一张图像平均时间为35.5 ms,满足实时性要求。实现了激光深熔焊接的熔透与焊缝同步监测。论文研究结果对激光焊接实时监控以及激光焊接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5-20)

王星,叶建建,潘利坦[8](2015)在《某水电厂蝶阀安装合拢焊缝拘束应力施工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电厂蝶阀安装焊缝实际就是压力钢管与金属蜗壳端的合拢焊缝。蝶阀安装时,金属蜗壳与压力钢管均已经与锚筋固定、并已浇筑混凝土。此时蝶阀安装焊接施工,由于焊缝收缩而使焊缝承受强大的拘束应力,焊缝易于产生焊接裂纹。为保证蝶阀安装焊缝的顺利施工,对合拢焊缝进行焊接拘束应力的施工监测,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指导蝶阀安装合拢焊缝的焊接施工。(本文来源于《发电与空调》期刊2015年01期)

毕齐林[9](2014)在《大构件折线角焊缝前置—直视双视觉监测跟踪》一文中研究指出集装箱、铁路客车车厢、轻轨客车车厢等大型结构件,采用波纹板与平板装配的方式,增加其整体结构刚度,改善力学性能。因此,这种装配的方式在多种大型箱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波纹板与平板装配时,先采用点焊将待焊装配缝(以下简称AGW)进行定位,再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以下简称MAG焊)对AGW进行连续施焊。然而,波纹板通常采用多块拼接而成,由于其加工、拼接及波纹板与平板之间的装配误差等因素,使得实际AGW与理论AGW的叁维轨迹、缝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实际的AGW叁维轨迹(以下简称TDT_AGW)、AGW缝宽(以下简称W_AGW)进行在线监测跟踪,并自适应调整焊枪的轨迹及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等),以保证焊接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大构件折线角焊缝(以下简称LSRLFS)的结构特征及焊接要求着手,研究一种可以在高速MAG焊中对LSRLFS进行精密视觉监测跟踪(以下简称VSMT)的装置及方法。本文以高速MAG焊中的集装箱折线角焊缝为研究对象,基于LSRLFS结构层面及VSMT层面对LSRLFS的前置-直视双VSMT系统进行研究:采用前置VSMT装置在高速MAG焊中对TDT_AGW及W_AGW进行监测跟踪,规划出焊枪轨迹及焊接工艺参数;采用直视VSMT装置对熔池及前区相连焊缝(以下简称WP_PAGW)进行监测,得出了超前、焊接变形、磁片吹、运动机构误差等因素作用下的焊枪相对熔池前区相连焊缝(以下简称PAGW)中心线的偏离量、PAGW宽度,并传递给运动控制器及焊接工艺参数调整器进行自适应调整,在高速MAG焊的VSMT过程中进一步的提高监测精度。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大构件折线角焊缝前置-直视双视觉监测系统集装箱、铁路客车车厢等LSRLFS存在焊前加工和装配误差、焊接过程中存在热变形、磁偏吹、运动机构误差,导致焊接过程中焊丝端点偏离PAGW中心线、焊接工艺参数与PAGW宽不匹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在高速MAG焊中对LSRLFS的精密视觉监测跟踪的装置和方法,采用前置VSMT、直视VSMT两套视觉系统:前置VSMT系统获取线状激光投射在焊枪前方一定距离处的待焊波纹板和平板上的激光线投影(以下简称LLP),经图像处理、分析得出TDT_AGW及W_AGW,用于焊枪路径的引导和焊接工艺参数规划;直视VSMT中采用双靶面成像系统(以下简称DTIS)获取WP_PAGW图像,经图像处理、分析得出熔池相对PAGW中心线的偏移量、PAGW宽度,用于引导焊枪轨迹实时纠偏及焊接工艺参数实时调整。模拟仿真表明此装置和方法可以在LSRLFS环境中有效地工作,以实现焊缝轨迹及缝宽的在线监测,引导焊枪自适应地跟踪装配缝和以适宜工艺参数施焊。2.大构件折线角焊缝前置视觉监测机制结合集装箱波纹板角焊缝的自动化焊接,详细地讨论了高速MAG焊中基于单条LLP辅助的LSRLFS的前置VSMT系统的构建、相机及激光器的空间位置及角度等参数的优化、相机的标定;重点研究了前置VSMT系统工作原理,结合实验对激光器、相机I相对待焊工件的空间位置及角度等参数、相机I参数的标定参数、激光线投影特征点(以下简称FP_LLP)的图像定位坐标,建立了TDT_AGW及W_AGW数学模型;此外,针对LLP图像特征,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阈值分割模型,能在不损失LLP在AGW处的端点特征的条件下,将干扰与LLP图像分开,并采用优化后的形态学算法剔除干扰。在此基础上,采用连通域标记的算法对LLP进行标记,智能的区分LLP在AGW处是否相交,再结合极值算法,智能的提取AGW处的交点P或端点M、N的图像定位坐标。3.大构件折线角焊缝直视视觉监测机制距离当前焊区存在一定距离的前置式VSMT系统获取的图像干扰较少、能够被稳定、快速地处理、分析,可在高速MAG焊中及时的实现TDT_AGW及W_AGW的监测跟踪,但无法解决超前、焊接变形、运动机构误差等因素引起的焊丝端点偏离PAGW中心线、焊接工艺参数与PAGW宽不匹配等问题,难以满足高精密的监测需求。采用直视VSMT系统监测WP_PAGW,对焊丝端点偏离PAGW中心线、预规划的焊接参数与PAGW宽的不精确匹配进行修正,实现精密的焊接。详细探讨了MAG焊中WP_PAGW成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DTIS的WP_PAGW成像装置,并采用理论结合实验的方式确定了滤波、减光、辅助光源、曝光等参数,保证了成像质量;重点研究了DTIS中图像配准数学模型,结合实验确定了图像配准数学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DTIS的配准数学模型、融合后的WP_PAGW图像特征,建立了焊丝端点相对PAGW中心线偏离量、PAGW宽的数学模型;此外,提出了基于特征的图像融合(以下简称IFF)的方法,并基于二维数组运算建立了图像融合模型,为焊丝端点相对PGAW中心线图像偏离量及PGAW图像宽度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熔池的图像特征,提出了熔池区ROI提取算法,建立了熔池中心的数学模型,实现了熔池中心图像定位坐标地智能提取;针对PGAW的图像特征,提出了基于视觉注意模型的ROI提取算法、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跟踪算法,实现了弧光干扰下的PGAW边缘的准确、稳定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距离熔池有一定距离的前置VSMT系统稳定、快速采集的干扰小、感兴趣特征易提取图像,该图像经过处理、分析并结合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得出TDT_AGW及W_AGW,用于引导焊枪运行并规划焊接工艺参数; DTIS直接对WP_PAGW进行监测,得到焊丝端点相对PAGW中心线的偏离、PAGW宽度,为焊枪轨迹的纠偏及焊接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提供了参考。前置-直视双VSMT系统的融合,为高速MAG焊中LSRLFS的精密监测跟踪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10-15)

李登峰,吴秀明,胡捷,王会峰[10](2014)在《线结构光焊缝表面质量监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直缝钢管焊接过程焊缝表面凹陷或突起面积实时监测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线结构光的嵌入式机器视觉系统.提出了焊缝结构光条中心线快速提取算法和焊缝突起或凹陷面积计算方法,实现了焊缝表面突起或凹陷面积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处理速度快、非接触测量等特点,能够满足焊缝表面质量实时监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焊缝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华龙一号"核电厂内置换料水箱(IRWST)钢衬里焊缝泄漏监测装置,鉴于该装置安装环境的特殊性,通过对核电厂常用顶装液位监测仪表包括机械缆式液位开关、顶装磁浮子液位开关、顶装磁翻板液位计、导波雷达液位变送器、浮筒液位变送器以及压力法测液位等各类仪表进行适用性分析,对比其优缺点,最终选择电浮筒液位变送器作为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设计方案,它能准确监测安注系统内置换料水箱钢衬里焊缝泄漏,及时报警,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可大大节省安装空间,不用定期调校,便于维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焊缝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赵淑兰,金添,肖敏,宁怡豪.钢管桁架拱结构焊缝裂纹损伤监测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9

[2].李玉红.“华龙一号”核电厂内置换料水箱钢衬里焊缝泄漏监测装置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3].邓扬,李爱群.基于断裂力学和长期监测数据的钢箱梁桥顶板U肋焊缝疲劳可靠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张晔,邓星河,李鹏,李鸿,张维庆.大跨钢屋盖卸载阶段支座焊缝处剪应力分析与监测[J].科技视界.2018

[5].陈阿娇.Q235钢焊缝腐蚀及原位监测技术研究[D].厦门理工学院.2016

[6].何喜梅,王志惠,陈文强,刘高飞.110kVGIS母线筒体焊缝开裂机理研究及整改措施的监测[J].青海电力.2016

[7].李彬.光纤激光深熔焊接的熔透与焊缝同步监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6

[8].王星,叶建建,潘利坦.某水电厂蝶阀安装合拢焊缝拘束应力施工监测[J].发电与空调.2015

[9].毕齐林.大构件折线角焊缝前置—直视双视觉监测跟踪[D].华南理工大学.2014

[10].李登峰,吴秀明,胡捷,王会峰.线结构光焊缝表面质量监测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第一道焊缝监测操作界面大角焊缝监测试验数据采集界面光栅应变(焊缝)监测系统现场安装照片正面焊缝监测示意图3.35平行焊缝监测点纵向残余应...焊缝监测跟踪系统框图

标签:;  ;  ;  ;  ;  ;  ;  

焊缝监测论文_赵淑兰,金添,肖敏,宁怡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