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论文_赵雯萱

导读:本文包含了三教合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教,小说,性命,儒家,忠孝节义,大理,思想。

三教合一论文文献综述

赵雯萱[1](2019)在《明清“叁教合一”与大理“叁教寺”》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教寺"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在中国民间社会中较为常见,但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生态各有所异,既有宗教逻辑不清晰而导致的自发境况,也有特定历史时期话语意义转变中对神灵的置换。大理地区的"叁教寺"既与明清时期总体性的"叁教合一"宗教生态有关,也是区域整合、宗教治理的结果。"叁教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为明清官方"叁教合一"政策,以及道教通过洞经会、圣谕坛这类民间宗教组织谈演洞经、宣讲圣谕,从而传播儒家价值,增进民间认信的历史过程。在明清时期的大理地区,"叁教寺"承担着对官方而言以教辅政,对民间而言强化信仰认同,进而促进叁教交互的作用。从大理地区的"叁教寺"可以看出明清官方以"正祀"替代"淫祀"的痕迹,以及特定时空的"公共领域"对地区伦理环境的塑造和影响。(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9年01期)

梁明玉[2](2019)在《论贾元春“叁教合一”思想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春虽贵为皇妃,但也承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苦痛,为了消解现实的苦难和缓解内心的痛苦,逐渐形成了"叁教合一"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元春自身处境和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元春所形成的具有功利色彩的"叁教合一"思想,使得她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倾向宝钗,成为宝黛爱情悲剧的始作俑者之一。元春的思想观念丰富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其"大梦归"的结局也深化了《红楼梦》的悲剧意蕴。(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苏相阳[3](2019)在《《性命圭旨》叁教合一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命圭旨》约为晚明时期的道教内丹学典籍,对于叁教合一思潮的阐发既立足于道教本位,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它以道教的性命之学来回应此时个体生命终极关怀这一普遍的问题意识,表现出“教虽分叁,其道一也”的主张。论文的主旨在于依据《性命圭旨》一书,对其“叁教合一”思想进行梳理,挖掘本书的在这一点的理论特色。在行文结构上,首先从晚明时期的社会大背景出发,了解晚明时期叁教思想界人士的问题意识,进而具体到晚明时期道教的发展状况。主体部分以《性命圭旨》为主,从大道论、性命论、工夫论、境界论四个不同的方面展开,通过较为深入探析,发现《性命圭旨》所说的“本体”确实由本体贯穿到心性或性命、乃至于功夫与境界之中,说明《性命圭旨》的理论是较为通透圆融的。然后分别来看,“大道论”从“性命之道”“宇宙生成论”“心性论意义上的本体论”予以展开探析,其中“性命之道”部分论述叁教都侧重于身心性命的修炼之道,进而联系到当下乃至西方哲学界的身心炼养学;接下来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探讨了具有道家、道教特色的“炁”的生成论或元气生成论;而在心性论上则更多的指向了本体论含义,首先指出“虚空”为本体的内涵之一,而“一点灵光”“金丹”所蕴含的光明义同为本体的其他解释面向。然后分析了“中”为体,“一”为用的理论特色。“性命论”从“性”“命”各自的内涵以及彼此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性”“命”可以分别解释为先天一点灵光和先天氤氲元气,二者交互影响而相融合一。从工夫论角度来看,《性命圭旨》认为儒、释、道叁教皆秉持“金丹大道”之法,根据人有利钝之根器而有顿渐工夫的不同。“境界论”认为叁教在境界上具有一致性,即从“本体虚空、超出叁界”与“超凡脱俗、真人出现”进行阐述,这是从体、用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性命圭旨》提到的“道窍”也即达到本体的下手处,这一点叁教虽有名称之别,但其含义则有相通之处,并且其中所蕴含的“虚明照鉴”之意,则可体现出儒、释、道叁教在这一特性上的共通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9)

李艺芊,杨志龙[4](2019)在《张宇初的叁教合一思想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宇初在道教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有"列仙之儒"的雅称。张宇初立足道教的基本立场,以叁教合一的宏观视野,将宋明理学的气论、心性论,以及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和佛教的名词术语、般若理论、涅盘学说,引入并融合道教的理论建构、道门修行、伦理规范以及道学阐释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叁教合一思想,对道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明学[5](2019)在《昭化寺壁画中的叁教合一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昭化寺壁画绘制完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该寺庙大雄宝殿之内,壁画由描绘佛、道、儒叁教人物及传说故事组成,融汇叁教神祇,其表现内容为叁教合一思想。本文结合地方志、宝卷等历史文献,通过调研考察,从宗教艺术的视角对昭化寺壁画中的"叁教合一"思想进行考证和诠释。(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闫敏[6](2018)在《元杂剧《来生债》中庞蕴形象的儒释道叁教合一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庞居士误放来生债》是一部以佛教灯录、禅宗公案、《庞居士语录》、民间传说等为故事来源,以中唐时期禅宗居士庞蕴为主人公而创作的元杂剧。该剧所塑造的庞蕴形象具有儒释道叁教合一的特性,是元末叁教合一哲学思想在戏曲作品中的艺术显现。(本文来源于《河套学院论坛》期刊2018年03期)

周瑾锋[7](2018)在《唐宋文言小说中的“叁教合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佛、道二教同传统儒家并称 “叁教”。陈寅恪先生曾云:“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叁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叁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叁教代表之。”叁教自并立以来,既相互排斥争斗,也相互(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7-17)

曾江,周建波[8](2018)在《“叁教合一”背景下的明清晋商经济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唐以后,儒、释、道叁家文化相互影响、逐渐融合,至明清时期基本形成一种“叁教合一”的新文化局面,晋商正是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基于叁家伦理的经商之道山西商人多为“弃儒就贾”,其经商之道是从儒家的道德训诫中汲取了丰富的实践理性层面的商业(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8-07-17)

杜梅[9](2018)在《晚明功过格修养法的叁教合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过格是可记录善恶功过的簿册,源于道教积善断恶的修仙之法,属于善书的一种,明代袁黄更是借助功过格修养法教导其子修身。晚明功过格思想具有历史渊源,是由儒释道叁家共同积淀而来;《了凡四训》中的功过格具有自求多福、自醒改过、至诚之心、谦逊之德的理论内涵,其理论内涵为儒释道叁家共通之旨;晚明功过格融合儒释道叁家思想并作为修身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叁方面展现了晚明功过格所具的叁教合一性。(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董雪[10](2018)在《尹志平的叁教合一思想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尹志平是宋末元初高道,丘处机去世后为全真教的掌教。在人性论和心性论中,尹志平结合儒家思想,为"全真"赋予了新的内涵;他以佛教的"空寂"来诠释道教的"清静",认为放弃对外物的追求、内心不受外界干扰即为"清静";他还运用儒释之说来阐述"有为"与"无为"相辅为用的关系。尹志平的叁教合一论丰富了全真教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了道教在当时社会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三教合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元春虽贵为皇妃,但也承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苦痛,为了消解现实的苦难和缓解内心的痛苦,逐渐形成了"叁教合一"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元春自身处境和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元春所形成的具有功利色彩的"叁教合一"思想,使得她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倾向宝钗,成为宝黛爱情悲剧的始作俑者之一。元春的思想观念丰富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其"大梦归"的结局也深化了《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合一论文参考文献

[1].赵雯萱.明清“叁教合一”与大理“叁教寺”[J].原道.2019

[2].梁明玉.论贾元春“叁教合一”思想及其成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3].苏相阳.《性命圭旨》叁教合一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李艺芊,杨志龙.张宇初的叁教合一思想浅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5].张明学.昭化寺壁画中的叁教合一思想[J].世界宗教研究.2019

[6].闫敏.元杂剧《来生债》中庞蕴形象的儒释道叁教合一特性分析[J].河套学院论坛.2018

[7].周瑾锋.唐宋文言小说中的“叁教合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8].曾江,周建波.“叁教合一”背景下的明清晋商经济伦理[N].中国民族报.2018

[9].杜梅.晚明功过格修养法的叁教合一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

[10].董雪.尹志平的叁教合一思想述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叁教合一叁教合一造像][明]朱见深,《一团和气图》,表现儒...叁教合一的崖寺景观[81]明宪宗(朱见深):一团和气图(表叁教

标签:;  ;  ;  ;  ;  ;  ;  

三教合一论文_赵雯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