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电场对LHAASO探测面宇宙线次级粒子能量的影响研究

雷暴电场对LHAASO探测面宇宙线次级粒子能量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观测表明,雷暴期间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在850-1300 V/cm之间,有的甚至超过2000V/cm,持续时间长达几十分钟。在如此强的雷暴电场加速/减速作用下,宇宙线次级带电粒子的特性将受到不可忽略的影响。Wilson首次指出,宇宙线次级粒子中质量很小的电子可被雷暴电场加速到很高的能量。1985年,Alexeenko等第一次通过地面宇宙线观测实验(Baksan Carpet array)探测到雷暴期间宇宙线强度的变化,继而许多高海拔地面宇宙线实验探测到宇宙线增强的现象。这些现象与1992年Gurevich提出的相对论电子逃逸雪崩机制(relativistic runaway electron avalanche,RREA)相符,但不能排除其他物理机制的可能。ARGO实验观测到雷暴期间地面宇宙线强度出现下降的现象,用RREA机制无法给予合理解释,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加速机制是什么呢?大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位于四川稻城,夏季雷暴天气频繁,有利于研究雷暴电场对宇宙线的影响,可为分析理解电场对宇宙线次级带电粒子的加速机制提供信息。本文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研究了不同强度雷暴电场对LHAASO探测面的宇宙线次级粒子特性的影响。若不考虑电场的影响,在LHAASO探测面,电子的数目比μ子多23倍、μ子横向分布范围比电子宽广、μ子的能量比电子大。在电场作用下,电子的能量分布发生了变化。在低能段,总电子数目明显增加;在高能段,电场的影响不明显。当电场强度为1700 V/cm(大于逃逸电场)时,能量小于120 MeV的电子可被加速,在能量小于60 MeV的范围,总电子数目呈指数增长(增加幅度高达2252%),雷暴电场对次级粒子的加速机制与相对论电子逃逸雪崩机制(RREA)相符。当电场强度为1000 V/cm(小于逃逸电场)时,能量小于70 MeV的电子可被加速,其数目明显增加,但增加幅度(86%)远小于逃逸电场时的幅度。文中对小于逃逸电场时,雷暴电场加速宇宙线次级粒子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本模拟结果可为理解LHAASO实验数据特点、研究雷暴期间宇宙线强度的变化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宇宙线简介
  •   1.2 雷暴电场对宇宙线次级粒子数目及能量影响的意义
  •   1.3 论文思路
  • 第2章 LHAASO实验
  •   2.1 广延大气簇射过程
  •     2.1.1 电磁级联簇射
  •     2.1.2 强子级联簇射
  •   2.2 LHAASO实验
  •     2.2.1 LHAASO-KM2A
  •     2.2.2 LHAASO-WCDA
  •     2.2.3 LHAASO-WFCTA
  • 第3章 LHAASO实验中宇宙线次级粒子特性的模拟研究
  •   3.1 CORSIKA软件包介绍和模拟参数设置
  •   3.2 次级粒子的纵向发展
  •   3.3 次级粒子的横向发展
  •   3.4 次级粒子的能量分布
  •     3.4.1 正、负电子的能量分布
  •     3.4.2 正、负μ子的能量分布
  • 第4章 模拟研究雷暴电场对 LHAASO 探测面宇宙线次级粒子中正、负电子能量的影响
  •   4.1 模拟中的电场模型
  •   4.2 雷暴电场小于逃逸电场时的模拟结果
  •   4.3 雷暴电场大于逃逸电场时的模拟结果
  •   4.4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闫瑞瑞

    导师: 周勋秀

    关键词: 宇宙线,雷暴电场,模拟,实验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

    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 No.11847307,No.11475141

    分类号: O572.212

    DOI: 10.27414/d.cnki.gxnju.2019.000135

    总页数: 63

    文件大小: 2805K

    下载量: 1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雷暴电场对LHAASO探测面宇宙线次级粒子能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