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台风对冷涡及叶绿素浓度的影响

西北太平洋台风对冷涡及叶绿素浓度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2007—2017年间西北太平洋过境冷涡的11个台风导致浮游植物生长和冷涡(CCE)变化现象。【方法】统计并计算出可能影响叶绿素(Chl-a)浓度变化的因素:台风性质(强度、移动速度、强迫时间)、台风前混合层厚度(MLD)、降雨量、海表面温度(SST)、埃克曼抽吸速率(EPV)和两层约化重力模式下的涡动能(EKE),其中EPV和EKE分别代表上升流和湍流混合强弱。【结果与结论】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除台风强度、SST与Chl-a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移动速度Uh、强迫时间、降雨和MLD、EPV、EKE与Chl-a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并建立了冷涡背景条件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0.006-0.038 x1+0.0257x2+0.023 8 x3。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取决于上升流和湍流混合对营养盐的输送作用,慢而尺度大台风意味着受台风强迫时间长,足以超过地球自转调整的时间则会引起强上升流(EPV)以及湍流混合输送营养盐,促进Chl-a浓度大幅度增加,强湍流混合同时也需要降雨抑制,避免破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台风前CCE区域MLD(<25m)与Chl-a呈现出正相关。

论文目录

  • 1 数据与方法
  •   1.1 遥感和台风数据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特殊路径台风卢碧和派比安对Chl-a、SST和SLA的影响
  •   2.2 连续过境两个CCE的台风苏力和黄蜂对Chl-a、SST和SLA的影响
  •   2.3 过境一个CCE的台风对Chl-a、SST和SLA的影响
  •   2.4 Chl-a与多个变量的线性回归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同宇,张书文,蒋晨,刘潇,曾伟强,李韬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台风,冷涡,浮游植物生长,多元线性回归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1401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6008和41876005),国际合作项目(GASI-IPOVI-0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2004)

    分类号: Q948.8

    页码: 85-95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3614K

    下载量: 154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北太平洋低纬度区域海水中溶解氨基酸的分布及组成研究[J]. 海洋科学 2020(05)
    • [2].夏季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19(05)
    • [3].未来能源:粪便或成生产生物燃油的原料[J]. 农家书屋 2017(01)
    • [4].1998—2017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特征研究[J]. 中国高新科技 2019(01)
    • [5].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响应的个例研究[J]. 海洋通报 2019(05)
    • [6].西北太平洋迅速加强热带气旋的高空外流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7(02)
    • [7].舞蹈行业正在迈向新时代[J]. 尚舞 2020(07)
    • [8].近6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J]. 海洋预报 2012(01)
    • [9].近6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英文)[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2(02)
    • [10].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1].西北太平洋双台风引导气流的伴随敏感性分析[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5)
    • [12].我国开发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资源的SWOT分析与策略[J]. 现代渔业信息 2010(03)
    • [13].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与海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关系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0(06)
    • [14].利用气候模式能够预测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气候背景吗?[J]. 科学通报 2008(14)
    • [15].关于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及其对热带气旋生成影响和机理的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6)
    • [16].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耳石形态学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4)
    • [17].两次冷空气过程对西北太平洋海况影响的对比分析[J]. 海洋预报 2012(01)
    • [18].2000—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的时空分布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9].热带西北太平洋10~30d振荡对南海夏季风影响[J]. 应用气象学报 2016(03)
    • [20].一次西北太平洋多热带气旋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 海洋预报 2016(04)
    • [21].游弋在西北太平洋上[J]. 科学之友(上旬) 2012(01)
    • [22].高原东部夏季潜热与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01)
    • [23].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潜在破坏力的气候特征初步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2)
    • [24].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05)
    • [25].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热带气旋异常活动特征[J]. 气象科技 2011(01)
    • [26].西北太平洋低空环流与海温异常关系的季节性差异[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03)
    • [27].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和台风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最近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16(05)
    • [28].前期热带海温分布型对6月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环流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13(05)
    • [29].热带西北太平洋热盐入侵的时空变化[J]. 科学通报 2012(20)
    • [30].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异常对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10(06)

    标签:;  ;  ;  ;  ;  

    西北太平洋台风对冷涡及叶绿素浓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